首頁 > 職責大全 > 打樁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打樁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3 閱讀 2698

施工單位:工程名稱上海浦東新區民樂大型居住社區C01-02地塊工程分部分項工程樁基礎工種樁隊1.各種樁機操作人員應經培訓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后,憑操作證操作,嚴禁無證操作。2.樁架應垂直,樁架前傾不得超過5°,后仰不得超過18°。3.吊樁鋼絲繩與導桿的夾角不得大于30°。吊樁應按起重工操作規程操作。吊預制樁時,嚴禁斜位、斜吊。4.插樁后應將吊錘的鋼絲繩稍許放松,以防錘頭打下時,猛拉鋼絲繩,吊錘鉤頭應鎖住。5.柴油錘樁機,吊錘、吊樁必須使用卷揚機的棘輪保險。樁錘起動打樁前應拉開機械鎖,使吊錘齒爪縮回,起動鉤伸出后方可起動,防止將錘體吊離樁頂發生倒樁事故。6.柴油錘樁機,用調整供油量控制落錘高度,見到上活塞第二道活塞環時,必須停止錘擊。7.柴油錘樁機,打樁作業結束時,汽缸應放在活塞座上。樁錘應用方木墊實或用銷子鎖住。8.震動沉樁時,禁止任何人停留在機架下部。震動拔校時,應垂直向上,邊震邊拔。9.靜力壓樁機的施工場地應平整夯實,坡度不大于3%,無積水,確認無地下埋藏物。10.靜力壓樁機的電源電纜必須架空,電箱和電動機接地接零保護線牢固可靠,觸電保護器動作靈敏有效,不得在高低壓電線下壓樁,移動樁機時必須保持與高壓線安全距離不小于6m。11.作業前,應檢查液壓系統連接部位是否牢靠,進行空載運轉,檢查有無漏油、壓力表、安全閥是否正常,確認安全可靠后,方可作業。12.打樁作業中,應設置警戒區域,禁止行人通過或站立停留。13.樁機發生故障時,應斷電、停機,報告機修組檢修,不得擅自檢修,禁止未停機時檢修或接樁。14.遇大雨、大霧或六級及其以上大風時,應立即停止打樁作業,并加固樁機。交底人簽字:日期:接受人(全員)簽字注:本交底一式三份,班組、交底人、資料保管員各一份。打(壓)樁施工安全技術交底AQ3.3.4.1施工單位:汕頭市潮陽第四建筑總公司工程名稱金沙人家花園一期(4、5座)分部分項工程樁基礎工種樁隊1.各種樁機操作人員應經培訓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后,憑操作證操作,嚴禁無證操作。2.樁架應垂直,樁架前傾不得超過5°,后仰不得超過18°。3.吊樁鋼絲繩與導桿的夾角不得大于30°。吊樁應按起重工操作規程操作。吊預制樁時,嚴禁斜位、斜吊。4.插樁后應將吊錘的鋼絲繩稍許放松,以防錘頭打下時,猛拉鋼絲繩,吊錘鉤頭應鎖住。5.柴油錘樁機,吊錘、吊樁必須使用卷揚機的棘輪保險。樁錘起動打樁前應拉開機械鎖,使吊錘齒爪縮回,起動鉤伸出后方可起動,防止將錘體吊離樁頂發生倒樁事故。6.柴油錘樁機,用調整供油量控制落錘高度,見到上活塞第二道活塞環時,必須停止錘擊。7.柴油錘樁機,打樁作業結束時,汽缸應放在活塞座上。樁錘應用方木墊實或用銷子鎖住。8.震動沉樁時,禁止任何人停留在機架下部。震動拔校時,應垂直向上,邊震邊拔。9.靜力壓樁機的施工場地應平整夯實,坡度不大于3%,無積水,確認無地下埋藏物。10.靜力壓樁機的電源電纜必須架空,電箱和電動機接地接零保護線牢固可靠,觸電保護器動作靈敏有效,不得在高低壓電線下壓樁,移動樁機時必須保持與高壓線安全距離不小于6m。11.作業前,應檢查液壓系統連接部位是否牢靠,進行空載運轉,檢查有無漏油、壓力表、安全閥是否正常,確認安全可靠后,方可作業。12.打樁作業中,應設置警戒區域,禁止行人通過或站立停留。13.樁機發生故障時,應斷電、停機,報告機修組檢修,不得擅自檢修,禁止未停機時檢修或接樁。14.遇大雨、大霧或六級及其以上大風時,應立即停止打樁作業,并加固樁機。交底人簽字:日期:接受人(全員)簽字注:本交底一式三份,班組、交底人、資料保管員各一份。

篇2:正式打樁施工方法措施

正式打樁施工方法

一、打樁前應完成下列準備工作:

1.認真檢查打樁設備各部分的性能,以保證正常運作;

2.按規定檢查所有管樁樁身質量外,還應檢查管樁的生產日期和蒸養方式。

3.根據施工圖繪制整個工程的樁位編號圖。

4.由專職測量人員分批或全部測定標出場地上的樁位,其偏差不得大于20mm。

5.在樁身上劃出以米為單位的長度標記,并按從下至上的順序標明樁的長度,以便觀察樁的入土深度及記錄每米沉樁錘擊數或壓力值。

二、管樁的施打應符合下列規定:

1.第一節管樁起吊就位插入地面時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并宜用長條水準尺或其他測量儀器校正;必要時,宜拔出重插。

2.管樁施打過程中,樁錘、樁帽和樁身的中心線應重合,當樁身傾斜率超過0.8%時,應找出原因并設法糾偏。當樁尖進入硬土層后,嚴禁用移動樁架等強行回扳方法糾偏。

3.打樁時應由專職記錄員及時準確地填寫管樁施工記錄表,并經當班監理人員(或建設單位代表)驗證后方可作為有效施工記錄。

三、遇下列情況之一應暫停打樁,并及時與設計、監理等有管人員研究處理:

--貫入度突變;

--樁頭混凝土剝落、破碎;

--樁身突然傾斜、跑位;

--地面明顯隆起、鄰樁上浮或移位過大;

--總錘擊數規定值(PHC樁總錘擊數不宜超過2500,最后1m沉樁錘擊數不宜超過300)。

--樁身回彈曲線不規則。

四、送樁應符合下列規定:

1.送樁深度不宜大于2m。

2.當樁頂打至接近地面需要送樁時,應測出樁的垂直度并檢查樁頂質量,合格后立即送樁。

3.送樁的最后貫入度應參考同一條件的樁不送樁時的最后貫入度予以修正。

五、貫入度的測定

打樁的最后貫入度應在下列條件下測量:

1.樁頭完好無損。

2.柴油錘跳動正常。

3.樁錘、樁帽、送樁器及樁身中心線重合。

4.樁帽襯墊厚度等正常。

5.打樁結束前立即測定。

6、樁打好后樁頭高出地面的部分應小心保護,嚴禁施工機械碰撞或將樁頭用作拉錨點;送樁遺留的孔洞,應立即回填或做好覆蓋。

六、打樁常遇問題及防止措施與處理方法

常遇問題產生原因防止措施及處理方法

樁急劇下沉遇軟土層,土洞;接頭破裂,或樁尖劈裂;樁身彎曲或有嚴重的橫向裂縫;落錘過高,接樁不垂直。將樁拔起檢查改正重打,或在靠近原樁位補樁處理。

樁不易沉入或達不到設計標高遇到埋設物,堅硬土夾層;打樁間隙時間過長,摩阻力增大;遇障礙或碎石層,用鉆孔機鉆透后再打入;根據地質資料正確定樁位。

樁身跳動樁錘回彈樁尖遇樹根或堅硬土層;樁身過曲;按樁過長。檢查原因,穿過或避開障礙物;如入土不深應拔起避開或換樁重打。

樁頂擊碎樁身折斷施工中遇到堅硬砂土夾層;砼強度不足;樁身不直或樁頂不平:樁帽頂板變形,錘擊能力偏心,錘擊次數過多,砼疲勞破損;遇到大塊石,舊基礎等。不能強穿硬砂夾層時可采用先鉆孔后植樁的辦法;選用與錘重相適應的樁帽及彈性墊,必要時樁頂加鋼板箍;對有疑問的樁位應事先針探。

樁頭打壞樁頭強度低,樁頂凹凸不平;保護層過厚;錘與樁不垂直;落錘過高;錘擊過久;遇堅硬土層或夾層。按產生原因分別糾正;

樁身扭轉或位移樁尖不對稱;樁身不垂直。可用棍撬、慢錘低擊糾正;偏差不大,可不處理。

樁身傾斜或位移一側遇石塊等障礙物,土層有陡的傾斜角;樁帽與樁身不在同一直線上。偏差過大,應拔出移位再打;入土不深(<1m)偏差不大時,可利用木架頂下,再慢錘打入;障礙物不深,可挖出回填土后再打。

樁身破裂突遇堅硬巖層,錘身落距過高調整錘身落距。

樁涌起

樁位布置過密;遇流砂或較軟土將浮起量大的重新打入,靜載荷試驗,不合要求的進行復打或重打,必要時可能還需引孔處理。

篇3:施工技術交底-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打樁

工程名稱: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打樁

交底部位:

工程編號:

日期:

交底內容:

1、范圍

本工藝標準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中的打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工程。

2、施工準備

2.1材料及主要機具:

2.1.1預制鋼筋混凝土樁:規格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并有出廠合格證。

2.1.2焊條(接樁用):型號、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一般宜用E4303牌號。

2.1.3鋼板(接樁用):材質、規格符合設計要求,宜用低碳鋼。

2.1.4主要機具有:柴油打樁機、電焊機、樁帽、運樁小車。索具、鋼絲繩、鋼墊板或槽鋼,以及木折尺等。

2.2作業條件:

2.2.1樁基的軸線和標高均已測定完畢,并經過檢查辦了預檢手續。樁基的軸線和高程的控制樁,應設置在不受打樁影響的地點,并應妥善加以保護。

2.2.2處理完高空和地下的障礙物。如影響鄰近建筑物或構筑物的使用或安全時,應會同有關單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處理。

2.2.3根據軸線放出樁位線,用木橛或鋼筋頭釘好樁位,并用白灰作標志,以便于施打。

2.2.4場地應碾壓平整,排水暢通,保證樁機的移動和穩定垂直。

2.2.5打試驗樁。施工前必須打試驗樁,其數量木少于2根。確定貫入度并校驗打樁設備、施工工藝以及技術措施是否適宜。

2.2.6要選擇和確定打樁機進出路線和打樁順序,制定施工方案,作好技術交底。

3、操作工藝

3.1工藝流程:

就樁樁機→起吊預制樁→穩樁→打樁→接樁→送樁→中間檢查驗收→移樁機至下一個樁位

3.2就位樁機:打樁機就位時,應對準樁位,保證垂直穩定,在施工中不發生傾斜、移動。

3.3起吊預制樁:先拴好吊樁用的鋼絲繩和索具,然后應用索具捆住樁上端吊環附近處,一般不宜超過30cm,再起動機器起吊預制樁,使樁尖垂直對準樁位中心,緩緩放下插入土中,位置要準確;再在樁頂扣好樁帽或樁箍,即可除去索具。

3.4穩樁。樁尖插入樁位后,先用較小的落距冷錘1~2次,樁入上一定深度,再使樁垂直穩定。10m以內短樁可目測或用線墜雙向校正;10m以上或打接樁必須用線墜或經緯儀雙向校正,不得用目測。樁插入時垂直度偏差不得超過0.5%。樁在打入前,應在樁的側面或樁架上設置標尺,以便在施工中觀測、記錄。

3.5打樁:用落錘或單動錘打樁時,錘的最大落距不宜超過1.0m。;用柴油錘打樁時,應使錘跳動正常。

3.5.1打樁宜重錘低擊,錘重的選擇應根據工程地質條件、樁的類型、結構、密集程度及施工條件來選用。

3.5.2打樁順序根據基礎的設計標高,先深后淺;依樁的規格宜先大后小,先長后短。由于樁的密集程度不同,可自中間向兩個心向對稱進行或向四周進行;也可由一側向單一方向進行。

3.6接樁

3.6.l在樁長不夠的情況下,采用焊接接樁,其預制樁表面上的預埋件應清潔,上下節之間的間隙應用鐵片墊實焊牢;焊接時,應采取措施,減少焊縫變形;焊縫應連續焊滿。

3.6.2接樁時,一般在距地面lm左右時進行。上下節樁的中心線偏差不得大于10mm,節點折曲矢高不得大于l‰樁長。

3.6.3接樁處入土前,應對外露鐵件,再次補刷防腐漆。

3.7送樁:設計要求送樁時,則送樁的中心線應與樁身吻合一致,才能進行送樁。若樁頂不平,可用麻袋或厚紙墊平。送樁留下的樁孔應立即回填密實。

3.8檢查驗收:每根樁打到貫入度要求,樁尖標高進入持力層,接近設計標高時,或打至設計標高時,應進行中間驗收。在控制時,一般要求最后三次十錘的平均貫入度,不大于規定的數值,或以樁尖打至設計標高來控制,符合設計要求后,填好施工記錄。如發現樁位與要求相差較大時,應會同有關單位研究處理。然后移樁機到新樁位。

3.9打樁過程中,遇見下列情況應暫停,并及時與有關單位研究處理:

3.9.1貫入度劇變;

3.9.2樁身突然發生傾斜、位移或有嚴重回彈;

3.9.3樁項或樁身出現嚴重裂縫或破碎。

3.10待全部樁打完后,開挖至設計標高,做最后檢查驗收。并將技術資料提交總包。

3.11冬期在凍土區打樁有困難時,應先將凍土挖除或解凍后進行。

4、質量標準

4.1保證項目:

4.1.1鋼筋混凝土預制樁的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并有出廠合格證。

4.1.2打樁的標高或貫入度、樁的接頭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4.2允許偏差項目,見表2-5。

打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允許偏差表2-5

項次

項目

允許偏差(mm)

檢驗方法

垂直基礎梁的中心線方向

100

沿基礎梁的中心線方向

150

2

樁數為1~3根或單排樁

100

3

樁數為4~16根

d/3

邊緣樁

d/3

中間樁

d/2

注:d為樁的直徑或截面邊長。

5、成品保護

5.1樁應達到設計強度的70%方可起吊,達到100%才能運輸。

5.2樁在起吊和搬運時,必須做到吊點符合設計要求,應平穩并不得損壞。

5.3樁的堆放應符合下列要求:

5.3.1場地應平整、堅實,不得產生不均勻下沉。

5.3.2墊木與吊點的位置應相同,并應保持在同一平面內。

5.3.3同樁號的樁應堆放在一起,而樁尖應向一端。

5.3.4多層墊木應上下對齊,最下層的墊木應適當加寬。堆放層數一般不宜超過4層。

5.4妥善保護好樁基的軸線和標高控制樁。不得由于碰撞和振動而位移。

5.5打樁時如發現地質資料與提供的數據不符時,應停止施工,并與有關單位共同研究處理。

5.6在鄰近有建筑物或岸邊、斜坡上打樁時,應會同有關單位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施工時應隨時進行觀測,確保避免因打樁振動而發生安全事故。

5.7打樁完畢進行基坑開挖時,應制定合理的施工順序和技術措施,防止樁的位移和傾斜。

6、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1預制樁必須提前定貨加工,打樁時預制樁強度必須達到設計強度的100%,并應增加養護期一個月后方準施打。

6.2樁身斷裂。由于樁身彎曲過大、強度不足及地下有障礙物等原因造成,或樁在堆放、起吊、運輸過程中產生斷裂,沒有發現而致。應及時檢查。

6.3樁頂碎裂、由于樁頂強度不夠及鋼筋網片不足、主筋距樁頂面大小,或樁頂不平、施工機具選擇不當等原因所造成。應加強施工準備時的檢查。

6.4樁身傾斜。由于場地不平、打樁機底盤不水平或穩樁不垂直、樁尖在地下遇見硬物等原因所造成。應嚴格按工藝操作規定執行。

6.5接樁處拉脫開裂。連接處表面不干凈、連接鐵件不平、焊接質量不符合要求、接樁上下中心線不在同一條線上等原因所造成。應保證接樁的質量。

7、質量記錄

本工藝標準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

7.1鋼筋混凝土預制樁的出廠合格證。

7.2試樁或試驗記錄。

7.3補樁平面示意圖。

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