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操作人員:安全技術交底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2、前不準喝酒,現場不準穿拖鞋。
3、不準在施工現場打鬧。
4、不準從高處向下拋擲任何物品。
5、高處作業嚴禁穿皮鞋和帶易滑鞋。
6、機械設備防護裝置必須齊全有效。
7、塔吊起重設備必須有可靠限位裝置,不準帶病運行,不準超負荷作業。
8、電線、電器必須符合施工機具規定要求。
9、必須要有紅燈警示。
10、司機人員、司索人員、信號工必須持證上崗。
11、司機必須了解所操作的起重機的工作原理。熟悉該起重機的工作原理各安全裝置的功能及調整辦法以及該起重機的維修、保養技術。
12、有物品懸掛在空中時司機不得離開工作崗位。
13、不準斜拉、斜吊物品,不準起吊埋在土中或粘在地上的物品。
14、司機必須認真做好起重機的使用、維修、保養、和交接班的記錄工作。
15、塔吊整體安裝或每次爬升后,均須規定程序驗收后,才可使用。
16、起重機必須有安全可靠的接地。塔吊應裝設漏電保護器。
17、工作前應檢查鋼絲繩、安全裝置、制動器傳動機構等。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情況,應予修整,經試運行確認無問題后才能投入施工。
18、禁止越級調速和高速時突然停車。
19、當機構出現不正常時,應及時停車,將重物放下,切斷電源,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繼續工作,禁止在工作過程中調整或檢修。
20、必須遵守“十不吊”等有關安全規程。
21、爬升操作時,應按說明書規定步驟進行。注意校正垂直度,使之偏差不大于千分之一。按作業方案固定好套架,四級風以上不準爬升。
22、工作完畢后,應把吊鉤提起,小車收進近大臂根部,所以操作手把置于零位,切斷電源,鎖好配電箱,關閉司機室門窗。
篇2:某塔吊操作人員安全教育培訓
襄陽繞城高速公路(rctj-1)四川路橋集團項目經理部鄂交安表03
時間學時地點主辦機構培訓對象接受培訓人數培訓主題塔吊操作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學
習
內
容一、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學習
1、《安全生產法》(自20**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三章從業人員的權利和義務
第四十五條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有權了解其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有權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提出建議。
第四十六條從業人員有權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批評、檢舉、控告;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
第四十七條從業人員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或者在采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后撤離作業場所。
第四十九條從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第五十條從業人員應當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掌握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
第五十一條從業人員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本單位負責人報告;接到報告的人員應當及時予以處理。
2、《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2014年修定)
第一百三十四條【重大責任事故罪;強令違章冒險作業罪】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強令他人違章冒險作業,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作業時存在的危險因素:
觸電物體打擊高處墜落其它傷害
三、安全注意事項
1、塔吊作業人員必須經安全技術培訓、考核,持證上崗。
2、嚴禁酒后上崗,嚴禁做與工作無關的事(如聽收音機、玩手機等)。
3、熟知和掌握塔機的性能,經常檢查各機械部件是否正常,發現故障要及時排除,對自己不能排除的要上報領導派專業人員維修,嚴禁帶病作業。
4、吊車在吊運過程中,司機對任何人發出的緊急停止信號都必須服從。
5、吊車司機在起吊時要鳴鈴示警,必要時在吊運中也要鳴鈴,通知受吊物威脅的地面人員撤離。
6、吊車司機必須熟練掌握通用手勢信號和有關各種指揮信號,必須與指揮人員相互密切配合。
指揮人員所發出的信號如有不明確的時候,司機有權拒絕執行,待明確信號后,方可繼續操作。
7、塔吊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起重作業“十不吊”規定:
1被吊物重量超過機械性能允許范圍不準吊;
2信號不清楚不準吊;
3吊物下方有人不準吊;
4吊物上站人不準吊;
5埋在地下物不準吊;
6斜拉斜牽物不準吊;
7散物捆扎不牢不準吊;
8小零散物料無容器不準吊;
9吊物重量不明,吊索具不符合規定不準吊;
10六級以上強風不準吊;
8、所有人員嚴禁在起重臂下和吊起的重物下面停留或行走。
9、吊運任何東西時,指揮人員必須確認降落區域安全,方可發出降落信號。
10、停止作業前必須切斷操作室電源。
11、有權對危險作業場所提出安全防護要求,拒絕執行違章指揮指令。
12、有義務提出改進安全管理及消除事故隱患的措施和建議,并監督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四、事故應急程序
發生事故時,發現人應立即報警。事發現場有關負責人接警后要立即組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按照“先救人,后護物”的原則,開展自救工作。在組織自救時,注意保護救援人員的安全,防止發生后續事故,同時以最快的速度向直管領導報告事故情況(主要包括事故類別、傷亡人數及傷情、組織自救的大致情況等);直管領導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作出相應的反應,同時應立即報告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啟動項目應急救援預案。
事故自救程序:
1、迅速檢查事故現場安全狀況,確認無危險因素后,立即對事故受害人進行救援。
2、將事故受害人轉移到安全地點。
3、利用各種有效的方法報告事故情況,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4、檢查傷者傷情,根據傷者傷情,對其采取止血包扎、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骨折固定等急救措施。
5、盡快將傷者送往醫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