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打入樁:施工技術交底

打入樁:施工技術交底

2024-07-13 閱讀 5571

推土機平整場地,測定樁位,打樁機進場。采用柴油打樁機錘擊沉樁。PC-A300管樁由定點廠家生產。

開始沉樁時采用較低落距,在兩個方向觀察其垂直度,當入土達到一定深度確認方向無問題后,再按要求的落距錘擊。沉樁時作好沉樁記錄,根據貫入度指導施工并對照工程地質資料,根據貫入度的變化,確認樁尖沉入設計土層,貫入度符合要求時,即可停錘。

沉樁順序采取由中央抽四周順序施工,嚴禁由四周向中心或中間插入樁,避免造成送樁困難。

錘擊沉樁采用與樁相適應的彈性襯墊,安放送樁前,若樁頭有損壞部分,則截去該部分,樁頂不平時修切或修墊平整。開始沉樁時采用較低落距,并在兩個方向觀察其垂直度,當樁入土達到一定深度,確認方向無問題后,再按要求的落距錘擊,錘落距不允許大于規范允許值。在預計或有跡象進入軟土層時,為避免樁身超過容許的拉應力改用較低落距錘擊,當落錘高度已達規定最大值,每擊貫入度小于或等于2mm時,應立即停錘,如果此時沉樁深度還末達到設計要求,則查明原因,采用換錘或輔以射水等措施。若樁尖已達設計高程,但此貫入度與最終貫入度相比或與地質資料對比有出入時,則及時與設計部門研究停錘控制標準。嚴禁在已沉好的樁上系纜索。沉樁順序采取由中央向四周順序施工,嚴禁由四周向中央或中間插入樁,以避免造成送樁困難。打入樁施工前,按設計或監理工程師的要求進行試樁,以確定打入樁施工的各項原始參數。對于出現“假極限”的樁或有上浮現象樁必須重新打設。

篇2:深攪樁:施工技術交底

一、施工準備

原地面整平:人工配合推土機將原地面整平,清除地下一切障礙物,場地低洼處回填粘性土找平,壓路機穩壓;

二、施工放樣

根據施工圖設計及繪制的樁位圖,由測量班用測距儀放出控制樁位,施工隊技術員根據樁位圖用鋼尺量距,定出每根樁樁位,打上竹釘,點上白灰,樁位偏差不得大于±5cm。放樣后報請監理工程師復核。合格后施工。

三、施工參數

經試樁,確定如下施工參數:

鉆進速度V<1.2m/min

提升速度0.6m/min

復攪速度V<1.0m/min

噴漿時管道壓力0.2MPa

復攪時管道壓力0.1MPa

每米水泥用量55Kg/M

四、工藝流程

(1)、攪拌機械運至工地后,先進行安裝調試,待轉速與空壓正常后,再開始就位,進行機架對中,以水平尺調平轉盤,并在機架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懸掛垂球和度盤。保證鉆桿垂直于地面,確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

(2)、專人負責送灰,并檢查進場水泥質量,合格品入庫并加入灰罐,不合格品予以報廢,清理出場。

(3)、打開送灰閥門,打開氣路閥門,開動鉆機,啟動空壓機,緩慢打開氣路調壓閥。以V≤1.2m/min,氣壓力讀數0.15Mpa進行鉆進。下鉆至地面下50CM時,開始送灰。

(4)、鉆進至設計標高后,關閉氣路閥門,繼續開啟送漿閥門,反轉提升,從樁底向上繼續噴漿,同時邊攪拌邊提升,鉆頭提升至地面以下0.5m時停止噴漿,重新復攪下沉至樁底后再攪拌提升至地面以下50cm處。提升速度為0.6m/min≤V≤0.8m/min,噴漿管道壓力0.35Mpa,。

(5)、關閉送漿閥,打開供氣閥,鉆機正轉下沉復攪,復攪速度V=1.0m/min。

(6)、鉆頭提離地面0.5m,減壓放氣后移位。

(7)、關閉電源,移動設備,重復以上步驟;

(8)、其它機械參數:攪拌轉速r=45轉/min;鉆進、復攪、提升時管道壓力0.15MPa;噴漿時管道壓力0.35MPa。

五、質量控制要點

1、施工前場地要求清表、平整,低洼處按要求回填。

2、使用前標定每臺深攪樁機電流表、壓力表、流體計量裝置,確保正常工作。

3、樁位以木樁或竹簽標定,樁頂涂5cm紅油漆,石灰標明。鉆孔前應先復核樁位。

4、施工深度以打入持力層50cm為準。

5、噴漿時,如因故堵管,則必需復打,復打重疊孔段應大于1m以上。

6、嚴格控制噴灰量50kg/m,不小于設計。

7、復攪時全程復攪。如遇復攪困難,采取分段復攪。

8、深攪樁與鉆孔樁樁位間預留的凈間距不小于0.5m。

9、鉆頭直徑定期檢查,以保證成樁直徑。

10、對含水量較高的軟土,深攪樁成樁時會出現“空洞”現象,此時應及時回填粘土,噴漿攪拌,進行接樁。

六、質量檢驗

1、施工中隨時檢查噴漿量、樁長、復攪深度以及是否進入硬土層中,有無異常情況,并做好施工過程記錄。

2、深攪樁成樁七天后,由機組開挖,項目部檢查,觀測樁體成型及攪拌均勻程度、樁徑、樁距。二十八天后鉆芯取樣檢測樁身強度。

3、檢驗標準如下表:

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頻率

樁距(cm)±5抽查2%

樁徑(cm)不小于設計抽查2%

樁長(cm)不小于設計查施工記錄

豎直度(%)>1.5查施工記錄

單樁噴粉量(kg)不小于設計查施工記錄

樁體無側限抗壓強度(Mpa)≥1.2抽查2%

篇3:質量責任制度:施工技術人員

1、現場施工技術人員應認真熟悉本管段所負責的單位工程或分部、分項工程的圖紙,根據施工進展情況隨時服務施工,做好技術指導。

2、施工技術人員應掌握現行技術規范及標準,以圖紙、規范、標準為依據及時處理指導現場施工,杜絕返工浪費現象。

3、現場技術人員應服從項目部領導及分配,刻苦鉆研本職工作,想為工程所想,急為工程所急,一心為工作,管好自己所分管的施工任務。

4、現場技術人員在分管的施工范圍內的所有單位工程、分部、分項工程,因技術與設計、規范、標準不符出現的問題,應由分管的技術人員負全責。

5、現場技術人員在分管的施工范圍內的,在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員沒有按要求進行的也應承擔主要責任,在處罰施工人員的同時,分管技術人員也同樣接受處罰。

6、現場技術人員在分管內的工程資料同時隨工程進展情況及時填寫,杜絕弄虛作假,一旦發現應接受處罰。

7、現場技術人員在分管區域內連續兩次以上,因指導或責任心不強造成的工作失誤,應嚴肅處理或待崗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