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路基土石方:施工技術交底

路基土石方:施工技術交底

2024-07-13 閱讀 8666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東莞市五環路南環一標,起點為西環終點與東莞大道立交處,終點為K1+460,路基挖方346228M3,填方410112M3,軟基處理97139M3,欠方161023M3。

二、施工方案:

(一)路基土石方工程:

(1)路基土石方填筑施工工序:

施工測量→恢復中、邊樁→場地清理→填料選擇→監理工程師簽證→路堤填筑。

(2)路基挖方施工工序:

施工測量→恢復中、邊樁→場地清理→土方處理(確定運往何處填筑或作棄方)→監理工程師簽證→土石方開挖。

(3)土石方調配圖(附后)

(4)施工步驟:

A、在路基用地和取土坑范圍內,清除地表植被、雜物、積水、淤泥、表土,處理坑塘,對基底進行填前壓實,滿足規范和設計要求;

B、路基填料必須先做土工試驗,包括擊實,液、塑限,CBR值等,以確定是否能作為路基填料(報監理工程師審批);

C、土方填筑時掛線施工,控制每層松鋪厚度在30CM以內,遇到橫坡陡于1:5路段時,須挖臺階處理,并保證填方中線、平整度、路拱等技術指標符合規范要求;

D、填石路堤應逐層水平填筑石塊,擺放平穩,填石空隙用石渣、石屑嵌壓穩定,采用振動壓路機分層碾壓,壓至頂面石塊穩定,再振壓兩遍無明顯標高差異即可;

(5)質量控制:

用灌砂法檢測密實度。為了施工和檢測方便,采用以下壓實標準:

區域填高≥80CM填高0~80CM挖方區0~30CM

快車道輔道人行道快車道輔道人行道快車道輔道人行道

壓實度93%95%93%90%95%93%90%

彎沉、縱斷高程、中線偏位、寬度、平整度、橫坡、邊坡等實測值必須符合規范要求。

(6)施工方法:根據施工進度計劃管理安排施工順序,采取多點、平行施工,以確保施工質量及進度。

(7)工期要求:本標段挖方為346220m3,填方為410112m3,軟基處理為97139m3,借土填方為161031m3,綠化帶填方為19667m3,擬作兩個作業面同時開展施工,以綠色大道跨線橋為界,靠西環一側采用4臺挖掘機、1臺壓路機,靠西平水庫一側采用2臺挖掘機、1臺壓路機,預計6個月完成。考慮時間利用系數為0.8,每天需要施工的最少挖方工程量為V=(346220+97139)/(180×0.8)=3079m3,每天需要施工的最少填方工程量為V=(410112+97139)/(180×0.8)=3522m3。

(二)軟基處理:

A、在K0+660右側LSD匝道內有一魚塘,魚塘水經過宏遠花果場內一暗涵流入軟基路段,為使軟基段在施工時能保持干燥,避免地下水及地表水的危害,必須采取措施匯集流向路基的地下水和地表水,排到路基以外

B、考慮到軟基段地形條件,既要排除魚塘水,又要排除綠色大道暗涵的流水,雨及地下水,建議設置II式管滲溝,從K0+200~+660清淤邊線設兩道。由于地下水較長,每10~15M加設橫向泄水管,將縱向水溝內水流迅速分段排除,溝底縱波為0.5%。

C、II式管式滲溝設置深度在清淤底面2.0M以下,寬度B=1.5M底部采用C10砼墊層,反濾層由粗砂、不片石構成,厚30CM,滲溝內設Ф50聚氯乙烯排水管,溝內排水層填充碎石,溝頂7.5#漿砌片石。(施工圖詳見附圖1)

D、滲溝內水匯集在K0+200左側集水坑內,根據施工進展及雨水量情況,用1~3臺自動抽水泵抽到左側原溝渠排走。等軟基處理完畢后,再考慮設鋼筋管或修建明溝將上游魚塘水排入K0+401和K0+226箱涵排走。

E、盲溝工程數量表:

盲溝主要工程數量表

序號項目名稱規格單位數量

1挖淤泥m35085

2砼墊層C10m346.23

3聚氯乙烯管Ф80m1005

4聚氯乙烯管Ф10m102

5反濾層(砂石)m3542.7

67.5#砂漿m31005

7碎石排水層m32713.5

篇2:某路基土石方開挖安全規定

1、施工之前先清除邊坡上方3至5米內的樹木、雜草、浮石,修好施工便道,打通機械進場道路;高邊坡危險地段要設防護欄,清除地表浮石。

2、操作人員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人工與機械不準同時上下作業,人機配合施工應交錯進行。

3、自上而下進行施工,禁止挖“神仙土”、撬“神仙石”。施工按設計邊坡一次性做到合乎標準。

4、高陡邊坡地段施工,施工人員要戴好安全帽,使用安全繩,嚴禁上下雙重作業。

5、坡面上操作人員要及時清除松動的土石,坡下棄土及滾石范圍內的道路應設警示標志,作業時禁止通行。

6、施工中山體發現滑動、崩塌跡象危及安全時,應暫停施工,撤出人員和機具。

7、機械在危險地段作業時,必須設警告標志,設專人站在操作人員能看清楚的位置指揮。

8、機械在邊坡邊溝作業時,應與邊緣保持必要的安全距離,使車輪壓在堅實的地面上。

9、配合機械作業的清底、平地、修坡等輔助工作,應與機械交替作業,機上機下人員要密切協作,當必須在機械作業范圍內同時進行輔助工作時,應停止機械運轉后,輔助人員方可進入。

篇3: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組織設計(7)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七)

工程概況

K21+000―K22+000段路基土石方工程包括借土填方和碎石封層。借土填方計劃取土場為設計圖紙所示K23+000處取土場。借土土質均為風積沙。工程規模:借土填方107079m3;碎石封層5824m3。

施工組織管理

承擔此項工程任務的是我部路基二工區,計劃分三個作業面流水作業(上料、推平碾壓、檢驗3個工序按流水作業法組織施工)。組織機構框圖如表一:

表一:組織機構框圖

本段土方路基基本處于荒地區,施工干擾小,有利于組織機械化快速施工,我部計劃由路基工程師擔任施工隊隊長,共投入365JT技術人員4人,技術工人35人,力工100人,機械(車輛)19臺(輛)。迅速完成本段路基工程。

機械和人員配備如表二:

分組任務機械配備人員配備

上料組按計劃組織路基填筑材料的裝、運現代220挖掘機1臺、ZL50裝載機2臺、16m3自卸汽車10輛技術員1人,技術工人20人

推平碾壓組按規范要求組織路基的整平、壓實18T振動壓路機2臺、TY220推土機1臺、PY180平地機1臺、灑水汽車2輛技術員1人,技術工人10人

檢驗組按照規范要求完成路基自檢、配合監理工程師完成抽檢路基檢驗儀器1套技術員1人,技術工人5人

表二:機械、人員分配表

要求各組緊密協作,技術工人技術熟練,要確保質量、確保安全可靠。保持施工現場的有條不紊、連續、均衡、有節奏施工,使各個作業面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作業面劃分情況如表三。

序號樁號長度(m)工程量(m3)碎石封層

1K21+000―K21+

2K21+300―K21+

3K21+877―K22+

表三:作業面劃分情況一覽

本段路基計劃自20**年5月20日至10月16日,工期106天。其中借土填方平均每日完成路基借土填方填筑760m3,計劃工期自20**年5月20日至10月10日,工期140天;碎石封層計劃每日完成1000m3,工期自20**年10月10日至10月16日,工期6天。施工進度計劃表見表四:(附后)

三、施工方法及工藝

㈠、施工測量

用坐標法恢復路線中線各中點樁,復測中線高程、橫斷面,放出路基填方邊線。根據恢復的路中線及設計文件與施工工藝要求等,定出路基用地界樁、路堤坡腳線、棄土堆、涵洞、邊溝位置等先行施工內容所需要的施工范圍,并在距路中線一定安全距離處設間距不大于50m的施工控制邊樁,標明填土高度。由于采用機械化施工路基土方,在距路中線一定安全距離處每隔200m左右設置控制施工標高的控制樁。控制邊樁放樣完畢即進行邊坡放樣,并根據施工進度每填挖2-3層進行中線復測,以控制邊坡坡度。

(二)、清表與填前壓實

在填筑路堤前,用推土機將路堤范圍內原地面的坑、洞等用原地土局部回填并壓實,原地面上的雜草、耕作物及地表層腐質土全部清除,用平地機整平。清表整平后的原地基表面,如果清表后的原地面,表層含水量合適的填方路段可直接用18T振動壓路機碾壓,并使壓實度達到93%以上。如果清表后的原地面,表層土含水量較大時,必須就地翻松、打碎、晾曬,在最佳含水量條件下壓實,并使壓實度達到93%以上。

(三)、路基填筑

本段路基地段均為填方,填方所用填料基本為借方。由于工期緊,橋涵施工將嚴重制約路基土方填筑,在保證路基土石方開挖和機械使用效率的情況下,路基施工作業工區將安排一定數量的機械來保證橋涵施工工區的橋涵基坑與施工便道的作業,避免出現由于橋涵施工作業影響機械怠工現象。路基填筑的施工工藝見《路基填筑施工工藝流程圖》。路堤填料確定為K23+000處取土場風積沙,土工試驗結果附后。本段K21+500―K21+800段路基位于沙區時,首先將基底松散的風積沙重新挖松碾壓60cm,提高基底密實度,防止路基不均勻沉降;路基為半填半挖時,翻松碾壓深度應位于同一水平線,避免不均勻沉降造成路基開裂;本段其余路基基底為耕地或土質松散,在填筑前進行壓實,其壓實度必須滿足規范要求;當路基基底為草地時,施工前清理雜草,然后進行壓實,壓實度滿足規范要求;當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80厘米)時,基底的壓實度不小于路床標準;基底松散土層大于30厘米,翻挖后回填,分層碾壓。具體見《路基翻松碾壓施工工藝流程圖》。

(四)、特殊路基處理

為保證路基整體穩定性,避免路基不均勻沉降致使路面開裂,路基頂面的土層不易風蝕。本合同段設有的特殊地基處理為,路床頂面以下20cm范圍內全寬填筑碎石封層。

施工中所用碎石應在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使用,鋪筑前,應將路基面上的浮土、雜物全部清除,并灑水濕潤。攤鋪后的碎石應無明顯離析現象,及時采用細集料作嵌縫處理。施工中壓路機不能作業的地方,采取打夯機進行壓實。施工時注意壓路機不能在已完成的路段上調頭和急剎車。

碎石封層的施工嚴格按照技術要求來進行:1、未篩分碎石最大粒徑不大于10cm,通過0.074cm篩孔的顆粒含量不大于5%。2、壓實度采用重型擊石標準,不小于96%。3、碎石封層施工時灑水量按未篩分碎石總量的6%控制。4、碎石封層施工前對風積沙路基頂部進行平整,壓實。

路基填筑重點掌握以下幾點:

1、填料松鋪厚度的控制

填筑路堤時分層松鋪土整平時,要控制每一松鋪土層的厚度,因為它直接影響到每一層的壓實厚度。每一層的松鋪厚度最大為30cm,其壓實厚度為20cm左右。每一層填土鋪松土后,要控制含水量是否接近最佳含水量,若含水量超過最佳含水量過多(一般大于3%以上),必須進行翻松、晾曬。當松鋪土層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時,須經過平地機整平,并檢查記錄松鋪厚度后,然后進行碾壓。

2、碾壓、檢查壓實厚度及壓實度

路堤必須在整個清場寬度范圍內水平分層填筑,在最佳含水量條件下,分層碾壓。壓路機對路基填土壓實時,應遵循先輕后重,先靜壓后振動碾壓的原則,以適應土體強度的增長;碾壓速度應先慢后快,以免松土被機械推走;組織壓實機械合理的工作路線,直線段一般應先兩側后中間,以保持路拱;在彎道部分設超高時,由低的一側開始逐漸向高的一側碾壓。相鄰兩次的輪跡應重疊輪寬的1/3,保證壓實均勻不得漏壓。18T壓路機碾壓遍數一般為6-8遍,具體情況根據現場壓實度試驗確定,灑

水碾壓后經現場檢驗合格將檢測結果向監理工程師報檢,經現場監理工程師抽檢、評定報檢段的壓實度代表值和單點值達到標準要求時,然后進入下一層填土。

路基填土寬度每側要寬于填層設計寬度20cm以保證邊坡的壓實度。在路基填筑的各個作業段交接處,如果不在同一時間填筑,則先填地段,應按1:2坡度分層留臺階。若兩地段同時填,則應分層相互銜接交替,其搭接長度,不得小于2m。

3、路基施工質量控制現場檢測項目

路基土施工質量控制現場檢測項目見下表。這些項目是必檢項,特別是壓實度是保證每一層填土壓實質量的主要檢測指標,經自檢后必須向監理工程師報檢與確認,否則不進行下一層填土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