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路基土石方:安全交底

路基土石方:安全交底

2024-07-13 閱讀 2286

1、土方開挖前,應對土質進行了解。開挖深度超過2米時,其邊緣上面作業同樣視為高處作業,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并要設置警示標志。

2、在溝槽(坑)邊緣1米以內不準推土或堆放物料;距溝槽(坑)邊緣1~3米間堆土高度不得超過1.5米;距溝槽3~5米間堆土高度不得超過2.5米;停置車輛、設備、起重機械、振動機械不少于4米。

3、在靠近高壓線、電桿及腳手架邊進行土方作業時要特別注意留夠足夠的安全距離。

4、開挖土方時邊坡要嚴格按照工程技術要求進行放坡。

5、高陡坡作業時,要按照高處作業的要求做好安全防護措施,以防危石滾落對下方建(構)筑物造成損壞,或者傷及人、畜。

6、高陡邊坡土方開挖工作應與裝運作業相互錯開,嚴禁上、下雙重作業。

7、棄土下方和有滾石危急的區域,應設警示標志,安排專人進行防護,棄土過程中下方不得有人通過。清理路塹邊坡上突出的塊石和整修邊坡時,應從上而下的順序進行,坡面上的松動土、石塊必須及時清除。坡面上的操作人員必須戴安全帽。嚴禁在危石下方作業、休息和存放機具。邊坡上方有人工作時,邊坡下方嚴禁站人。

8、高邊坡開挖作業時,作業人員要戴安全帽,并安排專職人員對上邊坡進行監視,防止上部塌方和物體墜落。

9、高邊坡進行漿砌、干砌或其他作業時,施工隊伍要安排專人查看邊坡上的情況,以防止邊坡上有異物墜落,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腳手架等設施按照高處作業進行搭設安裝。

篇2:土石方機械操作安全交底

  工程名稱:***工程

  施工單位:***建筑工程公司

  變底提要:土石方機械操作安全交底

  交底日期:*年*月*日

  交底內容:土石方機械操作安全技術交底

  1.土石方機械的內燃機、電動機和液壓裝置的使用,要嚴格按照內燃機和電動機安全使用交底操作。

  2.機械進入現場前,應查明行駛路線上的橋梁、涵洞的上部凈空和下部承載能力,保證機械安全通過。

  3.土方機械作業對象是土壤,因此需要充分了解施工現場的地面及地下情況,以便采取安全和有效的作業方法,避免操作人員和機械以及地下重要設施遭受損害。作業前,應查明施工場地明、暗設置物(電線、地下電纜、管道、坑道等)的地點及走向,井采用明顯記號表示。嚴禁在離電纜lm距離以內作業。

  4.作業中.應隨時監視機械各部位的運轉及儀表指示值,如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機檢修。

  5.機械運行中,嚴禁接觸轉動部位和進行檢修。在修理(焊、鉚等)工作裝置時,應使其降到最低位置,并應在懸空部位墊上墊木。

  6.對于施工場地中不能取消的電桿等設施,要采取防護措施。在電桿附近取土時,對不能取消的拉線、地壟和桿身,應留出土臺。上臺半徑:電桿應為1 0~1 5m,拉線應為1.5~2.0m。并鷹根據土質情況確定坡度。

  7.橋梁的承載能力有一定限度,履帶式機械行走時振動大,通過橋梁要減速慢行,在橋上不要轉向或制動,是為了防止由于沖擊載荷超過橋梁的承載能力而造成事故。機械通過橋梁時.應采用低速檔慢行,在橋面上不得轉向或制動。承載力不夠的橋梁,事先應采取加固措施。

  8.以下情況是土方施工中常見的危害安全生產的情況。在施工中遇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工_必要時可將機械撤離至安全地帶,待符合作業安全條件時,方可繼續施工:

  (1)填挖區土體不穩定。有發生坍塌危險時;

  (2)氣候突變,發生暴雨、水位暴漲或山洪暴發時;

  (3)在爆破警戒區內發出爆破信號時;

  (4)地面涌水冒泥,出現陷車或因雨發生坡道打滑時;

  (5)工作面凈空不足以保證安全作業時;

  (6)施工標志、防護設施損毀失效時。

  9.土方機械作業時,都要求有一定的配合人員,隨機作業,所以一定要保持人機間的安全距離。以防止機械作業中發生傷人事故。配合機械作業的清底、平地、修坡等人員,應在機械回轉半徑以外工作。當必須在回轉半徑以內工作時,應停止機械回轉并制動好后,方可作業。

  10.雨季施工,機械作業完畢后,應停放在較高的堅實地面上。

  11.當挖土深度超過5m或發現有地下水以及土質發生特殊變化等情況時,應根據土的實際性能計算其穩定性,再確定邊坡坡度。

  12.當對石方或凍土進行爆破作業時,所有人員、機具應撤至安全地帶或采取安全保護措施。

  審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并保存(一式三份。接受交底人一份、交底人一份、安全員一份)。

篇3:土石方機械操作安全交底記錄

安全技術交底記錄

編號

工程名稱:***工程

施工單位:***建筑工程公司

變底提要:土石方機械操作安全交底

交底日期:*年*月*日

交底內容:土石方機械操作安全技術交底

1.土石方機械的內燃機、電動機和液壓裝置的使用,要嚴格按照內燃機和電動機安全使用交底操作。

2.機械進入現場前,應查明行駛路線上的橋梁、涵洞的上部凈空和下部承載能力,保證機械安全通過。

3.土方機械作業對象是土壤,因此需要充分了解施工現場的地面及地下情況,以便采取安全和有效的作業方法,避免操作人員和機械以及地下重要設施遭受損害。作業前,應查明施工場地明、暗設置物(電線、地下電纜、管道、坑道等)的地點及走向,井采用明顯記號表示。嚴禁在離電纜lm距離以內作業。

4.作業中.應隨時監視機械各部位的運轉及儀表指示值,如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機檢修。

5.機械運行中,嚴禁接觸轉動部位和進行檢修。在修理(焊、鉚等)工作裝置時,應使其降到最低位置,并應在懸空部位墊上墊木。

6.對于施工場地中不能取消的電桿等設施,要采取防護措施。在電桿附近取土時,對不能取消的拉線、地壟和桿身,應留出土臺。上臺半徑:電桿應為10~15m,拉線應為1.5~2.0m。并鷹根據土質情況確定坡度。

7.橋梁的承載能力有一定限度,履帶式機械行走時振動大,通過橋梁要減速慢行,在橋上不要轉向或制動,是為了防止由于沖擊載荷超過橋梁的承載能力而造成事故。機械通過橋梁時.應采用低速檔慢行,在橋面上不得轉向或制動。承載力不夠的橋梁,事先應采取加固措施。

8.以下情況是土方施工中常見的危害安全生產的情況。在施工中遇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工_必要時可將機械撤離至安全地帶,待符合作業安全條件時,方可繼續施工:

(1)填挖區土體不穩定。有發生坍塌危險時;

(2)氣候突變,發生暴雨、水位暴漲或山洪暴發時;

(3)在爆破警戒區內發出爆破信號時;

(4)地面涌水冒泥,出現陷車或因雨發生坡道打滑時;

(5)工作面凈空不足以保證安全作業時;

(6)施工標志、防護設施損毀失效時。

9.土方機械作業時,都要求有一定的配合人員,隨機作業,所以一定要保持人機間的安全距離。以防止機械作業中發生傷人事故。配合機械作業的清底、平地、修坡等人員,應在機械回轉半徑以外工作。當必須在回轉半徑以內工作時,應停止機械回轉并制動好后,方可作業。

10.雨季施工,機械作業完畢后,應停放在較高的堅實地面上。

11.當挖土深度超過5m或發現有地下水以及土質發生特殊變化等情況時,應根據土的實際性能計算其穩定性,再確定邊坡坡度。

12.當對石方或凍土進行爆破作業時,所有人員、機具應撤至安全地帶或采取安全保護措施。

審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并保存(一式三份。接受交底人一份、交底人一份、安全員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