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文件編寫導則
施工ISO-程序文件編寫導則
1、目的:為編寫質量體系程序文件制定編寫原則及標準格式,使各部門編寫符合要求的程序文件。
2、范圍:適用于程序文件的編寫及內容結構相類似的有關文件的編寫。
3、職責:
3.1主要質量職能部門負責按規(guī)定要求擬制程序文件。
3.2與本程序相關的職能部門負責會審修改程序。
3.3貫標小組長負責編寫指導。
3.4相關部門經理審核。
3.5管理者代表負責批準。
4、程序:
4.1程序文件編寫總則。
4.1.1為保證質量方針得以實現(xiàn),編制符合質量體系要求的程序文件,它規(guī)定了完成各項質量活動的方法。
4.1.2程序文件應對質量體系要素要求的所有影響質量的活動進行恰當而連續(xù)的控制,應能具備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即可作出反應和加以糾正的能力。
4.1.3程序應簡練、明了、有效,并規(guī)定所采用的方法和合格的判定準則,按相同的結構、格式編排每個程序。
4.1.4文件便于使用者熟悉適合于每項要求的固定方法,也增強了滿足標準要求的系統(tǒng)性。
4.1.5程序文件應闡明影響質量的管理人員,執(zhí)行人員、驗證或評審人員的職責、權限和相互關系,說明實施各種不同質量活動的方式、將采用的文件及將采用的控制方式。
4.1.6程序文件一般不涉及純技術性的細節(jié),它們通常在作業(yè)指導書中規(guī)定。
4.1.7程序文件用詞要規(guī)范、表達嚴謹、概念要明確,盡量定量表示,不宜用“有關部門”、“有關人員”、“一般的”、“少量的”、“大幅度”……,這類可操作性不強的,模糊詞語。
4.2程序文件標準格式
4.2.1頁首(格式見本導則頁首)
4.2.1.1文件編號。
*?**?*
文件號
要素號
文件類別:C*
企業(yè)代號:VK
4.2.1.2版本號:以英文大寫字母:A、B、C、D……為順序代表版序;以1、2……代表修改稿數(shù)。(例:A版,第一次修改以“A/1”表示)
4.2.2文件內容。
4.2.2.1目的:說明本程序目的、意圖。
4.2.2.2適用范圍:說明本程序適用范圍、部門、人員等。
4.2.2.3職責:本程序主辦部門職責權限、本程序協(xié)辦部門職責權限、相關領導職責權限。
4.2.2.4程序:
按順序敘述如何進行此項活動達到控制目的,按何人、何時、何地、如何做、用什么表單、如何銜接協(xié)調,特殊情況下的處理方式和引用文件。
輸入:列出本活動的前提條件需要的資源、條件、人員、環(huán)境要求。
轉換:按上述5W1H要求進行工作的規(guī)定。
輸出:活動進行的證明文件:記錄報告、圖表文件等。
4.2.2.5相關文件:
本程序運作時涉及的文件,它們可以是程序文件,亦可以是支承性文件,如工作細則、標準、規(guī)定等等。
注意:(1)何時用到那個相關文件在程序中應提及,即寫出引用關系。
(2)用到相關文件的那個內容應在程序文件中扼要提及。
4.2.2.6相關表單:
本程序運作時所涉及的有關質量記錄或表單的名稱(注意寫出程序中何時涉及)。
4.2.2.7流程圖:
為直觀、醒目所需,可畫出工作流程圖(框圖)。
4.2.3頁尾(格式見本導則頁尾)。
修改記錄:
頁碼修改日期修改人修改狀態(tài)修改單號生效日期
編制:審核:批準:
日期:日期:&n
bsp;日期:
篇2:OHS管理體系文件編寫原則基本要求
編寫OHS管理體系文件的原則和基本要求
編寫體系文件的原則是寫你要做的,做你所寫的,記你所做的。即:標準要求的要寫到,文件寫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有效(文件寫完后一定要下發(fā)討論和修改,達到所寫即所做)。體系文件要做到:
1.系統(tǒng)性
―組織應對其OHS管理體系中采用的全部要素、要求和規(guī)定,系統(tǒng)有條理地制訂各項程序;
―所有文件應按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方法編輯成冊;
―各層次文件應做到接口明確、結構合理、協(xié)調有序;
―各層次文件應涉及OHS管理體系一個邏輯上獨立的部分。
2.法規(guī)性
―體系文件應在總體上遵循OHSMS標準,以及國家或主管部門的有關法規(guī)要求;
―文件一旦批準實施,就必須認真執(zhí)行;
―文件修改只能按規(guī)定的程序進行。
3.協(xié)調性
―體系文件的所有規(guī)定應與組織的其他管理規(guī)定相協(xié)調;
―體系文件之間應相互協(xié)調;
―體系文件應與有關技術標準、規(guī)范相互協(xié)調;
―處理好各種接口,避免不協(xié)調或職責不清。
4.見證性
―體系文件作為客觀證據(jù)(適用性證據(jù)和有效性證據(jù))向管理者、相關方、第三方審核機構證實本組織OHS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
―對于審核來講,OHS管理體系文件可作為下列方面的客觀證據(jù):
危險因素已被辯識、評價并得到控制;
有關活動的程序已被確定并得到批準和實施;
有關活動處于全面的監(jiān)督檢查之中;
職業(yè)安全健康績效和持續(xù)改進等。
5.唯一性
―對一個組織,其OHS管理體系文件是唯一的;
―通過清楚、準確、全面、簡單扼要的表達方式,實現(xiàn)唯一的理解;
―決不允許針對同一事項的相互矛盾的不同文件同時使用;
不同組織的文件可具有不同的風格。
6.適用性
―體系文件應根據(jù)標準的要求、組織規(guī)模、生產活動的具體性質采取不同的形式;
―體系文件的詳略程度應與人員的素質、技能和培訓等因素相適應;
―所有文件規(guī)定都應在實際工作中能得到有效的貫徹。
篇3:OHS體系文件編寫步驟技巧
OHS體系文件編寫的步驟與技巧
一.文件編寫步驟
1.編寫OHS初始評審報告
2.編寫OHSMS標準要求建立的12個要素的程序
(1)危害辨識,危險評價與危險控制程序;
(2)法律、法規(guī)及其他要求獲取、更新程序;
(3)管理方案定期評審程序;
(4)教育培訓程序;
(5)協(xié)商與交流管理程序;
(6)文件和資料管理程序;
(7)運行控制管理程序;
(8)應急預案與響應控制程序;
(9)績效測量和監(jiān)測控制程序;
(10)事故、事件、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管理程序;
(11)OHS記錄管理控制程序;
(12)內部審核程序。
3.如果組織規(guī)模較大,可以編寫OHSMS標準中幾個未明確要求的程序,如:
(1)管理評審程序;
(2)目標、指標確定更新程序
4.按照危害辨識,風險評價與風險控制程序去執(zhí)行,評價出重大危險源,并進行分級,制訂清單。
5.根據(jù)重大危險因素來編制或修訂OHS方針。
6.根據(jù)OHS方針和重大危險因素及技術經濟可行性,確定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
7.根據(jù)上述4、5、6的結果策劃運行控制程序和作業(yè)指導書。策劃時應注意:
(1)為使重大危險因素受到控制,減少工傷事故和職業(yè)病,應建立每一個重大危險因素相應的管理方案和運行控制程序;
(2)對同一個重大危險因素,可以既有管理方案又可有運行控制程序,當然也可以只有其一;
(3)同一個目標可以分解成多個指標,相應地,同一個目標也就可以由多個管理方案或多個運行控制程序來實現(xiàn);
8.通過上述各程序提出各部門的職責,補充完善之,將其提煉到管理手冊相應的條款中。
9.將上述各程序中的主要內容,提綱摯領地提煉到手冊對應的要素中。
10.最后再寫沒有程序支持的手冊中的要素,此部分應寫詳細一些。
二.文件編寫技巧
OHS管理體系文件的編寫建議按以下五條主線分頭編寫,一條線一個組或一個人,每一條線中的手冊、程序和記錄格式乃至作業(yè)指導書都包含在內,這樣寫可以避免前后重復和矛盾。
1.第一條線:
危險辨識,危險評價與危險控制;
法律、法規(guī)及其他要求;
方針、目標、指標;
管理方案。
2.第二條線:
培訓、意識和能力;
文件管理(控制);
記錄和記錄管理。
3.第三條線:
運行控制;
應急準備與響應。
4.第四條線:
績效測量與監(jiān)測;
事故、事件、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
內部審核;
管理評審。
5、第五條線:
其他及附錄。
也可采取如下的編寫方式:
(1)自上而下依此展開方式
按方針、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作業(yè)文件、OHSMS記錄的順序編寫,這有利于上一層次文件與下一層次文件的銜接,但對文件編寫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文件編寫所需時間較長,且必然伴隨著反復修改。
(2)自下而上的編寫方式
按基礎性文件、程序文件、管理手冊的順序編寫,這適用于管理基礎較好的組織,但如無總體設計方案指導易出現(xiàn)混亂。
(3)從程序文件開始,向兩邊擴展的編寫方式
先編寫程序文件,再開始手冊和基礎性文件的編寫,實際是從分析活動,確定活動程序開始,將OHSMS標準的要求與組織實際緊密結合,可縮短文件編寫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