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軸線測量施工工藝

軸線測量施工工藝

2024-07-13 閱讀 6340

軸線測量的施工工藝

本工程測量內容主要考慮對高程的控制,軸線測量比較簡單,僅用長卷尺即可進行。分塊、分層全部進行標高測定,包括每一間房間的高低代表點。對設計圖紙中涉及的標高及軸線相關尺寸均在施工前給予測量、復核,所有標高點均與設計圖紙進行核對,并提交業主及設計由設計和業主確認后作為整個工程的標準控制點。用水準儀采用閉合回路法將±0.00標高點引測至各樓層、各房間內,并用紅三角做好標志。每個樓層均用水準儀將1m控制線引至各層柱、墻上,然后用墨斗線統一彈出,以后室內裝飾、設備安裝及結構加固均以此線為準。對每個分包單位相鄰間的地坪標高在施工前應協調統一,以免在接口處出現偏差。

A.指向B.門窗垂直定位

C.吊頂水平線D.水平定標

1、輕鋼龍骨石膏板吊頂

施工順序:吊頂定位放線→裝龍骨及配件→中間結構驗收→面板安裝設備管線安裝

施工方法:

按照設計,確定吊頂位置。在四周墻面上彈線,標出吊頂的實際高度(吊頂下皮高度,即覆面石膏板板的板面離樓地面高度)。

在樓板底面彈線,標出吊桿(吊牢承載龍骨)的吊點位置。沿墻面彈線安裝沿邊龍骨。在樓板上沿彈線安裝吊桿,兩根吊桿間距1000mm。同墻面相接的龍骨一端可擱置在邊龍骨上。吊頂長度超過單根承載龍骨長度時,可用龍骨連接件將兩根龍骨連接延長。當吊頂跨度大于10m時,跨中部位龍骨應適當起拱,但不大于跨度的1/200。覆面龍骨同承載龍骨互相垂直布置,通過覆面龍骨掛件固定在承載龍骨上。覆面龍骨間距一般為300mm~500mm。同墻面相接的覆面龍骨靠墻一端可卡入邊龍骨。根據設計要求,在覆面龍骨之間可安裝橫撐龍骨,橫撐龍骨間距一般為600mm。當全部吊頂龍骨安裝完畢后,再在需開洞位置另行安裝附加龍骨,制作洞口,洞口位置應避開承載龍骨。各種電線尾端定位在石膏板板安裝前完成。管線驗收后,才能繼續下道安裝程序。

當吊頂有較高隔聲、防火要求時,可內置填充物。填充物可為巖棉、玻璃棉。石膏板板沿墻一邊開始安裝。石膏板板長邊必須垂直覆面龍骨安裝。相鄰兩張石膏板板切斷邊要錯開,不得形成通縫。自攻螺絲要用電動螺絲槍一次打入。自攻螺絲要陷入石膏板板表面1mm深度,且不能切斷護面紙,暴露石膏。沿包邊安裝自攻螺絲,自攻螺絲距板邊大于10mm。相鄰兩顆螺絲間距(縱向)約100mm―150mm。沿切斷邊安裝自攻螺絲,板邊自攻螺絲距大于15mm。相鄰兩顆螺絲間距(橫向)約200mm。檢查板縫必須清潔,無污物。將膩子填入分層板間縫隙,壓抹嚴實,厚度以不高出板面為宜。將嵌縫紙帶粘在板縫處,用抹刀刮平壓實,紙帶下同嵌縫膏間不得有氣泡。保證嵌縫紙帶中線同石膏板板縫中線重合,使嵌縫紙帶在相鄰兩張石膏板板上的粘貼面積相等。將嵌縫紙帶邊緣壓出的嵌縫膏刮抹在紙帶上,隨底層嵌縫膏一起抹平壓實。上述工序結束后,靜置,待其(第一道處理)干燥(干燥時間見嵌縫膏包裝上的說明)。

用嵌縫膏將第一道拼縫處理覆蓋,刮平,厚度至同板面平整即可。上述工序后,靜置,待其(第二道處理)干燥。(干燥時間見嵌縫膏包裝上的說明)。用嵌縫膏將第二道拼縫處理覆蓋,刮平。待其干燥后,用砂紙輕輕打磨,使其同板面平整一致。將不平的切斷邊用打磨器磨平光滑。將嵌縫膏抹在轉角線及轉角兩面,嵌實抹平。將護角紙帶沿中線對折,扣在轉角處。用抹灰刀壓實,使其同嵌縫膏粘結牢固。表面處理同拼縫。用嵌縫膏直接抹在螺絲端頭(螺絲表面應用防銹漆進行處理)上,壓實刮平。

篇2:廠房工程測量軸線各控制線放樣規程

廠房工程測量軸線及各控制線的放樣

地面控制點布設完后,轉角處線采用2"經緯儀TDJ2-B進行復測。各軸線間距離采用鋼尺量距檢測,經校核無誤后進行施測。

1、基礎施工軸線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樁兩點通視直線投測法,向基坑內投測軸線(采用三點成一線及轉直角復測),再按投測控制線引放其它細部控制線,且每次控制軸線的放樣必須獨立施測兩次,經校核無誤后方可使用。

2、由于基礎挖深為1.3m左右,基礎施工時的標高引測可以直接采用基坑外圍的-0.500m標高點。

3、±0.000以上施工,采用正倒鏡分中法投測其它細部軸線。

4、±0.000以上高程傳遞,采用鋼尺直接丈量法,若豎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時,可采用懸吊鋼尺法。每層高度上至少設兩個以上水準點,兩尺倒入誤差必須符合規范要求,否則獨立施測兩次。每層均采用首層統一高程點向上傳遞,不得逐層向上丈量,且層層校核,因±0.000以上結構采用在固定的柱豎向鋼筋上抄測結構0.500m控制點,以供結構施工標高控制,且必須校核無誤。

5、各層平面放出的細部小線,特別是柱、墻的控制線必須校核無誤,以便檢查結構澆筑質量和以后的進一步施工。

6、二次結構施工以原有控制軸線為準,引放其他墻體、門窗洞口尺寸。外窗洞口,采用經緯儀投測,以貫通控制線于外立面上,窗洞口標高以各層50線控制且外立面水平彈出貫通控制線,周圈閉合,保證窗口位置正確,上下垂直,左右對稱一致。

7、室內裝飾面施工時,平面控制仍以結構施工控制線為依據,標高控制以建筑50標高線為準,要求交圈閉合,誤差在限差范圍內。

8、外墻四大角以控制軸線為準,保證四大角垂直方正,經緯儀投測上下貫通,豎向垂直線供裝飾控制校核。

9、外墻壁飾面施工時,以放樣圖為依據,以外門窗洞口、四大角上下貫通控制線為準,彈出方格網控制線。(方格網大小以飾面塊材尺寸而定)

篇3:體育館測量放線軸線標高控制施工方法

體育館測量放線、軸線及標高控制施工方法

一、定位放線

進行定位放線前,應對場地進行平整。根據建筑總平面圖上的放線基點及總平面圖上體操館工程與建筑紅線關系放線,確定軸線的位置。根據建筑平面圖上各軸線的位置關系放線得到其它各軸線的位置。

用直角座標法放線測出各定位軸線樁及各軸線的交點樁后,用白灰放出各樁位線。

在施工中必須層層分中彈線,澆筑完基礎及各層現澆板后,應及時校對軸線和標高,使其偏差在允許范圍內,同時控制建筑物的豎向高差在1/1000以內,總高差不大于20mm。

二、標高控制

將設計給定的高程引至施工現場進行控制,將引出的標高引至永久性物體上并作好標記,標記點均勻分布,且每棟不少于4個,標出±0.00標高,用卷尺控制水平線,向上引測點,測點不少于3處,并用精密儀對引上來的標高進行閉合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