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面混凝土墊層工程施工方法
建筑地面混凝土墊層工程施工方法
一、施工準備
1.水泥:宜用425號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和礦渣硅酸鹽水泥;
2.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徑在0.5~3.2CM且最大顆粒粒徑不應大于面層厚度的2/3,細石混凝土面層采用的石子粒徑不應大于15MM,含泥量不大于2%;
3.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二、操作工藝
1.混凝土要認真按配合比投料拌制,每盤的投料順序為:石子一水泥一砂子一水,攪拌要均勻,攪拌時間一般不少于90S;
2.基層不應有淤泥、雜物或留有積水;
3.混凝土澆筑應連續進行,一般間隔時間不應超過2H,否則應按規范規定留置施工縫或采用分塊澆筑的措施;
4.混凝土振搗密實后,表面應用木抹子搓平,厚度較薄者應嚴格控制鋪攤厚度,要用大杠刮平表面;有泛水要求的,面層均應找出坡度,一般坡度不應小于2%;
5.雨、冬期施工時,露天澆筑的混凝土均應加行編制季節性施工方案,制定有效的技術措施,以確保混凝土質量。
三、質量技術標準
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劑等必須符合施工規范和有關標準的規定;
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計量、攪拌養護和施工縫處理必須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
3.評定混凝土強度的試塊必須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9-95)和《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87)的規定和設計要求執行;
4.帶有坡度的墊層散水,坡度應正確,無倒坡現象。
四、成品防護措施
1.已澆筑完的混凝土應在12H左右覆蓋和澆水,一般養護不得少于7晝夜,冬施不低于5度,注意保溫養護;
2.已澆筑的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后,始準在其上走動或進行上部施工;
3.施工中應保護好暖衛電氣等設備暗管及已立的門口,不得碰撞;
4.在有防水層的基層上施工時,必須認真保護防水層,嚴禁鐵鍬等硬物砸碰防水層,發現碰壞處應經修補檢驗合格后再進行下步施工。
五、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混凝土不密實:主要由漏振或振搗不實,或配合比不準及操作不當造成;
2.表面不平,標高不準;水平標志的線或木橛不準,操作時未認真找平或未用大杠刮平;
3.不規則裂縫:由墊層面積過大,沒有分段斷塊或暖氣溝蓋板上未澆筑混凝土而產生收縮所致;也可能是基地不均勻沉陷或地下管線太多墊層厚薄不勻所致。
六、安全、技術、節約等項措施
1.認真進行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2.施工前詳細檢查工具及準備工作完成情況;
3.基層遇有孔洞處應進行臨時封閉以防附落;
4.電動工具應由專人操作使用;
5.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照明設備;
6.施工中操作人員應精神集中,不得嬉笑打鬧,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篇2:教學樓工程柱基礎混凝土墊層施工方法
綜合教學樓工程柱基礎混凝土墊層施工方法
1、施工準備
(1)地基經檢查合格。
(2)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PO32.5,砂子采用中砂無雜質,含泥量不大于5%,卵石粒徑5-32mm,含泥量不大于2%。
2、流水分段,工藝流程
(1)流水分段同土方開挖的劃分。
(2)工藝流程:檢查地基→找標高和水平控制線→混凝土攪拌→鋪設混凝土→振搗→找平→養護
3、施工方法
(1)排凈地坑積水,檢查地坑土質與空隙比,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
(2)模板用木方100×100mm做側模,外側釘木樁90×60@500固定。
(3)用混凝土攪拌機拌制混凝土,用塔式起重機做運輸。逐個澆筑,用鐵鍬拍實,木抹子槎平,完成后蓋草袋澆水養護。
(4)試塊留置:每個流水段只少留一組,做標準養護28d按時試壓。
4、質量要求:混凝土墊層尺寸標高準確,混凝土密實,表面平整。
篇3:混凝土方涵墊層澆注施工技術交底
混凝土方涵墊層澆注工程施工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污水處理廠工程
分項工程:工程起點-Y2(W4)
分項工程名稱:混凝土方涵墊層澆注工程
1、商品混凝土澆注時,嚴禁用加水的方法提高混凝土塌落度,必要時,由商品混凝土廠家提供減水劑,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2、混凝土澆注,必須振搗密實,不得漏振或過振。
3、混凝土墊層頂標高必須符合設計要求,誤差符合標準(規范)的有關規定。
4、混凝土墊層頂面用木抹子措出麻面。
5、混凝土澆注完畢,采用塑料布養護。
交底人:參加人:
保管部門:技術質量部
保存期: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