飾面板磚工程質量控制手段檢驗檢測工具方法
飾面板(磚)工程質量控制手段、檢驗檢測工具及方法
1、飾面板安裝工程
本節適用于內墻飾面板安裝工程和高度不大于24m、抗震設防烈度不大于7度的外墻飾面板安裝工程的質量驗收。
主控項目
1-1飾面板的品種、規格、顏色和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木龍骨、木飾面板和塑料飾面板的燃燒性能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產品合格證書、進場驗收記錄和性能檢測報告
1-2飾面板孔、槽的數量、位置和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進場驗收記錄和施工記錄
1-3飾面板安裝工程的預埋件(或后置埋件)、連接件的數量、規格、位置、連接方法和防腐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后置埋件的現場拉拔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飾面板安裝必須牢固。
檢驗方法:手扳檢查;檢查進場驗收記錄、現場拉拔檢測報告、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和施工記錄
一般項目
1-4飾面板表面應平整、潔凈、色澤一致,無裂痕和缺損。石材表面無泛堿等污染。
檢驗方法:觀察
1-5飾面板嵌縫應密實、平直,寬度和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嵌填材料色澤應一致。
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
1-6采用濕作業法施工的飾面板工作石材應進行防堿背涂處理。飾面板與基體之間的灌注材料應飽滿、密實。
檢驗方法:用小錘輕擊檢查;檢查施工記錄
1-7飾面板上的孔洞應套割吻合,邊緣應整齊。
檢驗方法:觀察
1-8飾面板安裝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飾面板安裝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石材瓷板木材塑料金屬
光面剁斧石蘑菇石
1立面垂直度23311.522用2m垂直檢測尺檢查
2表面平整度23-1.5133用2m靠尺和塞尺檢查
3陰陽角方正24421.533用直角檢測尺檢查
4接縫直線度2442111拉5m線,不足5m拉通線,用鋼直尺檢查
5墻裙、勒腳上口直線度2332222拉5m線,不足5m拉通線,用鋼直尺檢查
6接縫高低差0.53-0.50.511用鋼直尺和塞尺檢查
7接縫寬度1221111用鋼直尺檢查
篇2:裝飾裝修飾面板磚工程安全技術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風緊扣。
(2)高空作業必須佩戴安全帶,上架子作業前必須檢查腳手架搭放是否安全可靠,確認無誤后方可上架進行作業。
(3)上架工作,禁止穿硬底鞋、拖鞋、高跟鞋,且架子上的人不得集中在一塊。
(4)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線路必須按用電規范布設,嚴禁亂接亂拉,遠距離電纜線不得隨地亂拉,必須架空固定。
(5)小型電動工具,必須安裝“漏電保護”裝置,使用時應經試運轉合格后方可操作。
(6)電器設備應有接地、接零保護,現場維護電工應持證上崗,非維護電工不得亂接電源。
(7)電源、電壓須與電動機具的銘牌電壓相符,電動機具移動應先斷電后移動,下班或使用完畢必須拉閘斷電。
(8)施工時必須按施工現場安全技術交底施工。
(9)施工現場嚴禁揚塵作業,清理打掃時必須灑少量水濕潤后方可打掃,并注意對成品的保護,廢料及垃圾必須及時清理干凈裝袋運至指定堆放地點,堆放垃圾處必須進行圍擋。
(10)切割石材的臨時用水,必須有完善的污水排放措施。
(11)對施工中噪聲大的機具,盡量安排在白天及夜間10點前操作,嚴禁噪聲擾民。
(12)夜間臨時用的移動照明燈,必須用安全電壓。
(13)雨后、春暖解凍時應及時檢查外架子,防止沉陷出現險情。
篇3:飾面板磚工程監理實施細則
飾面(板)磚工程監理實施細則
1監理工作流程:
準備階段
施工單位根據合同要求及設計要求選擇合格樣品報監理,甲方及設計單位認可。根據樣品組織材料進場,材料應有出廠合格證,砂應過篩或用細砂,不得含有雜物。質保資料自審合格,隱蔽工程已驗收,填報《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
監理人員根據合同要求,設計要求及材料樣品,檢查飾面材料的規格、顏色及等級。檢查水泥的出廠日期、批號。檢查施工單位的質保資料,合格者簽返《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同意進場使用;不合格則退回《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并監督不合格材料完全撤出施工現場。
施工階段
施工單位應先制作樣板工程,自檢合格后,報監理、甲方認可,方可組織大面積施工。施工前,基層及飾面材料應清洗干凈,用清水充分潤濕。砂漿應有配合比,并在拌制現場掛牌標明,用規范量具稱量確定材料用量。
施工單位完成飾面工程后,自檢合格,填寫《飾面板(磚)工程施工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填報《工程報驗單》。
驗收階段
監理人員根據《飾面板(磚)工程施工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進行抽查,合格者簽返《工程報驗單》,并核定等級;不合格則退回《工程報驗單》,必要時簽發《不合格工程通知》。施工單位整改后,填報《整改復查報申表》。
2施工階段監控要點:
2.1飾面板安裝工程
(1)人機要點:施工人員和施工機具應符合現場施工要求;
(2)選材要點:飾面板的品種、規格、顏色和性能,木龍骨、木飾面板和塑料飾面板的燃燒性能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
(3)構造要點:飾面板孔、槽的數量、位置和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預埋件、連接件的位置、規格、數量、連接方法和防腐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飾面板安裝必須牢固;
(4)防堿處理:采用濕作業法施工的飾面板工程,石材應進行防堿背涂處理,灌漿飽滿密實;
(5)孔洞處理:板面板上的孔洞應套割吻合,邊緣應整齊;嵌縫應密實、平直、色澤一致;
(6)表觀要點:表面應平整、潔凈、色澤一致,無裂痕和缺損,石材表面無泛堿等污染。
2.2飾面磚粘帖工程
(1)人機要點:施工人員和施工機具應符合現場施工要求;
(2)選材要點:飾面磚的品種、規格、圖案、顏色和性能,粘帖和勾縫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現行產品標準;
(3)安裝要點:飾面磚粘帖必須牢固,滿粘法施工的飾面磚工程應無空鼓、裂縫;
(4)構造要點:墻面突出物周圍的飾面磚應整磚套割吻合,邊緣應整齊,墻裙、帖臉突出墻面的厚度應一致;陰陽角處搭接方式、非整磚使用部位應符合設計要求;滴水線(槽)應順直,坡向、坡度正確;
(5)表觀要點:飾面磚表面應平整、潔凈、色澤一致,無裂紋和缺損;接縫應平直光滑,填嵌連續、密實,寬度和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3驗收階段
3.1質量標準:執行GB50210-20**《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第八章中的規定。
3.2檢查方法:
(1)相關文件和記錄,檢查施工記錄和隱蔽記錄;
(2)隱蔽和表面質量檢查,采用拉線、尺量、錘擊、觀察和手摸檢查。
5.5.3.3檢查數量:施工單位執行GB50210-20**《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第8.1.5和8.1.6中的規定;室內每個檢驗批應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間,不足3間時應全數檢查。室外每個檢驗批每100m2應至少檢查一處,每處不得小于10m2。
4質量通病及其防治
(1)面磚表面不平整、有色差、墻面不潔凈。防治措施:(a)運輸堆放時,注意防止損壞面磚,鑲貼前要注意挑選。對色差大、規格尺寸不一致的要予以剔換或用在不顯眼處。(b)施工前應用水浸透面磚,以防止砂漿中的水滲透浸面磚內污染變色。(c)基層應找平整,防止凹凸不平而反色差。(d)面磚勾縫后應及時擦洗干凈。
(2)用非整磚拼湊鑲貼。防治措施:(a)鑲貼前應先選磚預拼,以使拼縫均勻。(b)
在同一墻面上橫豎排列,不宜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磚。(c)門窗洞口上下坎和窗膀排整磚。(d)非整磚行應排在次要部位或陰角處,嚴禁隨意拼湊鑲貼。
(3)勾縫深淺不一、表面不光滑、接槎不平整。防治措施:(a)合理使用勾縫用砂漿配合比和稠度。(b)勾縫用的工具如溜子應隨時修理,同一墻面最好一個人完成。(c)勾縫后隨時擦凈污染的墻面,同時自檢勾縫質量,發現不合格立即修理。
(4)面板安裝時每塊板的上、下邊打眼數量少于2個。防治措施:(a)飾面板安裝前向操作工人作技術交底,說明各種不同規格的板塊的上、下邊打眼的數量和要求。(b)一般飾面板長(寬度)大于400mm時,彩在其上、下邊打眼的方法進行安裝。當400mm<板寬700mm時,易在其板上、下邊各打3個眼。(c)在施工中應加強巡視檢查,以便確保打眼數量。
(5)套割不整齊。防治措施:(a)應預先進行設計,使管洞、卡子等處于板材居中或接縫對稱或縫子中。(b)套割縫隙不超過5mm;墻裙、貼臉等上口應套割平直;整板套割吻合,邊緣整齊。
(6)干掛施工干掛配件不符合標準,未作防銹處理。防治措施:(a)認真核對干掛配件,使規格、尺寸符合要求。(b)碳鋼配件要做防銹處理。(c)預埋件應刷防銹漆,尤其是焊點,要逐一檢查是否清除焊渣、做了防銹處理。
(7)金屬飾面板皮楞、翹曲、尺寸不一。防治措施:(a)根據設計要求,加工訂貨時就要選定廠家,選定金屬面板。(b)金屬面板應有了廠合格證。(c)金屬面板進廠后要認真進行驗收,不合格的金屬面板不得使用。(d)對于皮楞、翹曲的金屬面板應作適當修理,修理不好的要退回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