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裝飾工程施工機械安排保證措施

裝飾工程施工機械安排保證措施

2024-07-13 閱讀 4312

裝飾工程施工機械安排保證措施

工程施工質量的好壞、進度的快慢,很大程度上與施工機具的先進性有關。因此針對本工程的特點,我公司將根據實際情況、工序的工藝要求及各工種的需要,合理地配備先進的機具設備及挑選專業水平較高的技術操作人員,最大限度地體現技術的先進性和機具設備的適用性,充分滿足施工工藝的需要,從而來保證本工程的質量和設計所要求達到的裝飾效果。

我公司在本裝飾工程的施工中,配備機具設備時,將采取以下措施:

1、貫徹機械化、半機械化和改良機具相結合的方針,重點配備中、小型機具和手持動力機具;

2、充分發揮現場所有機具設備的能力,根據具體變化的需求,合理調整裝備結構;

3、優先配備本工程施工中所必須的、保證質量與進度的、代替勞動強度大的、作業條件差的和配套的機具設備;

4、按本工程體系、專業施工和工程實物量等多層次結構進行配備,并注意不同的要求,配備不同類型、不同標準的機具設備,以保證質量為原則,努力降低施工成本。

另外,在配備機具設備時,我公司還綜合考慮了以下因素:

1、技術先進性:機具設備技術性能優越、生產率高。

2、使用可靠性:機具設備在使用過程中能穩定地保持其應有的技術性能,安全可靠的運行。

3、便于維修性:機具設備要便于檢查、維護和修理。

4、運行安全性:機具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具有對施工安全的保障性能。

5、經濟實惠性:機具設備在滿足技術要求和生產要求的基礎上,達到最低費用。

6、適應性:機具設備能適應不同工作條件,并具有一定多用的性能。

7、其它方面:成套性、節能性、環保性、靈活性等。

篇2:項目施工機械安全防護措施

施工現場應有施工機械安裝、使用、檢測、自檢記錄。

塔式起重機的安裝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及原廠使用規定,并辦理驗收手續,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中,定期進行檢測。塔式起重機的安全裝置(四限位,兩保險)必須齊全、靈敏、可靠。

氧氣瓶不得曝曬、倒置,應該平使,禁止沾油。氧氣瓶和乙炔瓶(罐)工作間距不小于5m。施工現場內嚴禁使用浮桶式乙炔發生器。

圓鋸的鋸盤及傳動部位應安裝防護罩,并應設置保險擋、分料器。凡長度小于50cm,厚度大于鋸盤半徑的木料,嚴禁使用圓鋸。破料鋸與橫截鋸不得混用。

吊索具必須使用合格產品。

鋼絲繩應根據用途保證足夠的安全系數。凡表面磨損、腐蝕、斷絲超過標準的,打死彎、斷股、油芯外露的不得使用。

吊鉤除正確使用外,應有防止脫鉤的保險裝置。

卡環在使用時,應使銷軸和環底受力。吊運大模板和混凝土斗等大件時,必須用卡環。

篇3:施工機械設備使用安全規定

(1)機械設備應按其技術性能的要求正確使用。缺少安全裝置或安全裝置已失效的機械設備不得使用。

(2)嚴禁拆除機械設備的自動控制機構、各種限位器等安全裝置,及監測、指示、儀表、警報等自動報警、信號裝置。其調試和故障的排除應由專業人員負責進行。

(3)新購或經過大修、改裝和拆卸后重新安裝的機械設備,必須按出廠說明書的要求和《建筑機械技術試驗規程》的規定進行測試和試運轉。新機(進口機械按原廠規定)和大修后的機械設備執行《建筑機械走合期使用規定》。機械設備的冬季使用,應執行《建筑機械冬季使用規定》。

(4)處在運行和運轉中的機械嚴禁對其進行維修、保養或調整作業。

(5)機械設備應定期進行保養,當發現有漏保、失修或超載帶病運轉等情況時,有關部門應停止其使用。

(6)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并經過專業的培訓考試合格,在取得有關部門頒發的操作證或駕駛執照、特殊工種操作證后,方可獨立操作。

(7)機械作業時,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或將機械交給非本機操作人員操作。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作業區和操作室內。工作時,思想要集中,嚴禁酒后操作。

(8)機械操作人員和配合工作人員,都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長發不得外露。高處作業必須掛好安全帶,不得穿硬底鞋或拖鞋。嚴禁從高處投擲物件。

(9)進行日作業兩班及以上的機械設備均須實行交接班制。操作人員要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

(10)機械進入作業地點后,施工技術人員應向機械操作人員進行施工任務及安全技術措施交底。操作人員應熟悉作業環境和施工條件,聽從指揮,遵守現場安全規則。

(11)現場施工負責人應為機械作業提供道路、水電、臨時工棚或停機場地等必須的條件,并消除對機械作業有妨礙或不安全因素。夜間作業必須設置有充足的照明。

(12)在有礙機械安全和人身健康場所作業時,機械設備必須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操作人員必須配備適用的安全防護用品,并嚴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3)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配電房、乙炔站、氧氣站、空壓機房、發電機房等場所。上列場所應按消防規定的要求設置各種防火消防器材及工具,其周圍不得堆放物品。

(14)當使用機械設備與安全發生矛盾時,必須服從安全的要求。

(15)當機械設備發生事故或未遂惡性事故時,必須及時搶救,保護現場,并立即報告領導和有關部門聽候處理。企業領導對事故應按"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