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飾工程主要材料資進場檢驗措施
裝飾工程主要材料資進場檢驗
1、嚴格按公司ISO9001質量體系文件、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要求、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控制進場的工程材料,所有進場材料要進行材料質檢,并有相關的質量記錄。針對本工程特點,材料的環保性非常重要。
2、按公司管理體系要求針對石材的放射性、墻地磚的放射性、夾板及木面板的環保證書,油漆的環保證書進行嚴格檢查。對國家有強制性要求的送第三方檢查材料要按要求送檢,并做到來一批檢一批、不漏檢。
3、同時,對材料質檢工作要抽查,進行二次檢驗,以驗證質檢人員的工作效果。對質檢工作配備充分的設備、儀器資源,儀器設備先要按要求核準。
4、送業主及監理工程師審批的材料,尺寸要能反映材料的真實質量情況,并能在往后的采購得到的材料。
篇2:材料進場質量檢驗見證取樣送檢制度
1.目的
為了保證使用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及其在各工序施工過程中均能經過檢驗和試驗,且對其狀態加以標識,防止誤用不合格的材料及半成品,嚴格確保工程質量滿足國家有關法規和合同要求。因此,必須建立健全材料進場質量檢驗及見證取樣送檢制度。
2.檢測范圍及標識
工程所用的進場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應有產品合作證,符合國家有關技術規范、標準、地方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設計單位、建設單位的要求。
項目材料員負責對工地現場的原材料、半成品進行分類、堆放、隔離、標識,并對原材料、半成品的檢驗和試驗狀態進行標識,要和取樣員會同監理見證員對需見證取樣的材料,按規定要求,現場見證取樣100%,見證送樣送檢30%以上。未經檢驗和試驗的原材料、半成品進場,材料員應掛寫有“待檢”字樣的標識牌。并送至法定檢測機構檢驗,取回檢驗報告,交內業資料員保存。原材料、半成品已經檢驗和試驗,但尚待判定的,材料員應掛有“待判定”字樣的標識牌。進場原材料、半成品,經檢驗合格的,材料員應寫“合格”字樣的標識牌。進場原材料、半成品,經檢驗不合格的應按有關規定進行隔離處置,并在貨物上掛有“不合格”字樣的標識牌。經檢驗試驗的原材料、半成品,不符合其等級要求而降級使用的,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在試驗報告單上標識降級狀態,材料員在實物上注明所降等級。
3.變質處理
凡被判定為廢品的水泥嚴禁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應作出標識,經建設(監理)單位見證員見證下,作出退場處理。凡被判定為不合格品的水泥,應盡可能不在建筑過程中使用,若需在工程中使用,應用在次要部位,且應經工程項目經理部技術負責人同意,并簽章。
4.公司質安部每月1-2次對所屬項目進行檢驗和試驗,狀態標識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整改。
篇3:材料進場管理工作要求
材料進場管理工作要求
材料進場應做好以下工作:
(1)根據材料計劃表并配合工程進度表確定材料的品種、數
量及進場時間,如屬由廠商送貨上門的,應預先與廠商聯絡擬定送貨時間。
(2)材料堆放位置應事先安排,堆放地點宜集中,切勿任意
堆置以致影響工期和材料管理的嚴密性。堆放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不得影響施工的進行和返復搬遷,損材費工。
2)選擇較高的地勢堆放。
3)分類堆碼,便于取用。
4)易燃、易爆物品分開地點堆放,以保安全。
5)易碎、易潮、易污的材料,應注意堆放方法和采取保護措施以免造成損耗。例如,平板玻璃應在下面墊木靠墻立放;大理石不可平放堆置,應直立側放,否則受壓日后會產生斷裂現象;石膏板、礦棉板等一定要用木塊等墊高以免漏水等污染;壁紙、墻布等應保持包裝完好,放置干爽、少塵處。
6)即用的材料,進場時應直接放置在工作面,以便節省搬運的工序。
(3)切實做好進貨材料的簽收工作,核對材料是否與原設計圖相符,并按材料的品種、數量進行登記,以備查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