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隧道安全監控系統施工方案
1.管內穿線及線槽布線
(1)嚴格按設計的施工圖紙進行線纜敷設。
(2)在管內或線槽內的穿線,應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結束后進行,在穿線前管內或線槽內的積水及雜物清除干凈。
(3)導線在管內或線槽內,無接頭或扭結,導線的接頭,在接線盒內融接,但網絡通訊電纜不允許有接頭。
(4)線槽橋架內敷設的導線按回路綁扎成束,并適當固定。
(5)線纜敷設過程中,校驗好的每條線纜兩端必須用色碼或壓印永久性的編號用以識別各監控點位及設備編號。
(6)設備安裝
*嚴格按施工圖紙及安裝大樣圖的要求安裝。
*引入電纜或導線,符合下列要求:配線整齊,避免交叉,并用尼龍扎帶固定牢靠
*電纜線的端部,均標明編號,并依據施工點位表,在接線端子排上壓接,不得松動。在相鄰的壓線端子端部套絕緣保護套,以防短接。
*端子板的每個接線端,接線不得超過兩根。
*電纜芯線和導線,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
2、施工方法與工序
2.1、技術準備
(1)消化主管項目的內容和技術要求后,編制作業計劃和編制導線的走線表、導線編號。
(2)派專人進駐現場與業主進行施工程序及內容協調并做好協調記錄。
(3)根據現場要求,修正原設計中所確定的攝像機位置,使其布置更合理。
2.2布線和線路檢測
(1)提供系統用線的規格、型號。
(2)工程敷線階段,指定專人到現場,對所用線的檢測和確認。
(3)督促敷線施工人員做好引出線頭防氧化工作,將前端、終端引出線頭用絕緣帶或塑料帶封頭。
2.3設備安裝、調試:
(1)系統線路測試,按走線圖編號。
(2)前端設備、中心控制設備安裝,前端攝像機安裝按順序。
(3)中心控制設備調試,前端設備調試。
(4)系統功能調試。
(5)系統指標調試測試。
(6)系統試運行。
3、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總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要認真貫徹、落實本地有關施工現場關于安全、消防保衛工作的各種規定和制度,及業主為項目的建設提供安全高效的各種規定和制度。
1、現場安全施工細則:
為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杜絕因違章而造成的各類事故的發生,保護員工的安全和健康,維護業主的形象,制訂本規則:
(1)未戴安全帽者嚴禁進入施工區域。
(2)嚴禁在施工區域內或現場其它區域酗酒、斗毆、滋事。
(3)進入現場必須佩戴胸卡、無胸卡者不得進入施工區域。
(4)未穿安全鞋或穿著涼鞋、拖鞋者不得進入施工區域。
(5)未接受安全教育者,不得進行現場施工。
(6)進行登高或高空作業時,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帶。
(7)噴涂油漆、涂料或金屬、混凝土制品切割作業時,必須使用防護口罩及安全防護眼鏡。
(8)不得使用缺檔、有裂紋或腐蝕的梯子。
(9)使用竹制梯子或金屬制梯子時,必須在梯腳處包防滑橡皮或在梯子項部系安全繩,梯子下應有人保護。
(10)使用帶有輪子的鋼制腳手架時,應將輪子鎖住。
(11)不得使用插頭、插座已損壞和無接地、無接零保護措施的電動工具。
(12)不得使用無機械防護罩的機械設備,使用旋轉機械設備,嚴禁戴手套作業。
(13)在容易發生火災地區施工或者儲存、使用易燃、易爆器材時必須提前五日提出申請,并提供書面的消防安全措施,經批準后,方可施工或儲存。
(14)現場無動火證或沒有攜帶動火證,不得動用明火作業,現場動用明火作業時必須有專人監護,并配置消防滅火器。
(15)現場進行氣焊和氣割作業時,氧氣瓶、乙炔鋼瓶離明火必須保持10米以上,氧氣瓶和乙炔鋼瓶必須要安裝專用回火防止器。
(16)現場放置的氧氣瓶和乙炔鋼瓶必須采用防倒措施。
(17)現場動火時,應必須將周圍的易燃、易爆物移至10米以外未能移走的周圍設施,應必須將周圍設施,用防火材料覆蓋。
(18)現場配置的消防滅火器不得隨意玩弄。
(19)嚴禁將涂料、油漆、溶劑等化學品隨意傾到在地下或下水道內。
(20)嚴禁高空拋物。
2、五證管理
非本地籍施工人員必須具備以下五證:身份證,健康證,勞務證,暫住證,特種作業證。證件核查管理由安全管理人員負責,不得雇傭無五證人員進入現場。
3、勞防用品管理:
(1)勞防用品采購、分發,由材料項目控制部歸口管理。
(2)進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無安全帽者不得進入現場。
(3)現場施工作業,必須戴安全帽、工作鞋。
(4)登高作業、井口作業、必須攜帶安全帶。
(5)使用旋轉式電動工具,必須戴手套。
(6)所有勞防用品必須按損耗程度及時更新。
4、用電管理:
(1)用電必須嚴格按照用電管理流程執行。
(2)現場所轄施工隊嚴禁私拉亂接用電線路,由此產生的安全事故所造成的責任、損失,由我司自行承擔
5、特種工種管理:
(1)特種工種施工人員上崗作業,必須向安全管理部門出示有效、真實的特種工種上崗證。
(2)未經安全管理部門書面簽字同意,不得從事特種工種作業。
(3)進行特種工種作業,必須嚴格限定在其作業面內,并對其作業面內可能因特種作業而產生危險、安全隱患的物料,進行清理,需安全管理部門出面協調的,立即書面提出申請。
6、高處作業管理
(1)3米以上視為高處作業。
(2)高處作業需有牢固的安全設施,施工人員需佩帶檢驗合格的安全帶,并帶好安全帽。
(3)高處作業所需搭設之腳手架需由專業人員搭設。
(4)作業平臺需設有不低于1米的牢固圍欄,并鋪設牢固的工作面。
(5)高處作業人員須持有體檢合格證。
(6)高處作業所使用的工具須有防墜落措施。
(7)上下交叉作業須做好相應之安全措施,以防墮物傷人。
(8)高處作業時如須動火作業,須有安全員到場,并根據動火部位等情形申請相應級別的動火許可證。
(9)三不傷害:不傷別人、不傷自己、不被別人傷害。
7.HSE風險分析及措施
電力隧道內的作風居受限作業,危險因素較多。
始終貫徹“安全第一”的指示思想
措施:從事該項目的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必須首先接受甲方的安全教育,嚴格遵守甲方提出的一切安全,并貫穿于整個項目的施工全過程中。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氧氣含量的控制
措施:1.每天作業前必須對上述氣體濃度的測試,保證測試數據合格后才可進入作業。
2.打開通風設備,保證足夠的通風。(晚上下班將通風設備關閉)
防止中暑
措施:1.除了打開通風設備,由于天氣酷熱,作業人員應隔離一段時間上來休息一下。
2.定時送冷水擦汗降溫。
3.保證足夠的飲用水。
4.當天身體不適的員工不安排隧道作業。
防止火災
措施:1.凡動火作業,必須先辦理火票,作業票當天有效。
2.動火現場必須有足夠的消防滅火器材。
防止觸電
措施:1.不要擅自移動電力電纜和擅自使用甲方的用電設備。
2.甲方應提供安全完好、符合使用要求的電源插座和照明亮度。
3.乙方的用電設備,工器具應確保安全完好。
4.使用的配電箱必須要有漏電保護裝置。
5.電線不允許有破損和接頭。
6.隧道內的帶電部分和容易觸電的地方,甲方應向乙方明示,并采取有效的隔離。
通訊聯絡
措施:若發生以外,為了抓緊,隧道內外應手取一個認定的通訊聯絡方式。
現場安全監督
措施:為了確保該項目的安全,甲乙雙方應指定一名適合的人員做專職安全員,經常進行檢查和溝通。
?
篇2:電力隧道安全監控系統施工方案
1.管內穿線及線槽布線
(1)嚴格按設計的施工圖紙進行線纜敷設。
(2)在管內或線槽內的穿線,應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結束后進行,在穿線前管內或線槽內的積水及雜物清除干凈。
(3)導線在管內或線槽內,無接頭或扭結,導線的接頭,在接線盒內融接,但網絡通訊電纜不允許有接頭。
(4)線槽橋架內敷設的導線按回路綁扎成束,并適當固定。
(5)線纜敷設過程中,校驗好的每條線纜兩端必須用色碼或壓印永久性的編號用以識別各監控點位及設備編號。
(6)設備安裝
*嚴格按施工圖紙及安裝大樣圖的要求安裝。
*引入電纜或導線,符合下列要求:配線整齊,避免交叉,并用尼龍扎帶固定牢靠
*電纜線的端部,均標明編號,并依據施工點位表,在接線端子排上壓接,不得松動。在相鄰的壓線端子端部套絕緣保護套,以防短接。
*端子板的每個接線端,接線不得超過兩根。
*電纜芯線和導線,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
2、施工方法與工序
2.1、技術準備
(1)消化主管項目的內容和技術要求后,編制作業計劃和編制導線的走線表、導線編號。
(2)派專人進駐現場與業主進行施工程序及內容協調并做好協調記錄。
(3)根據現場要求,修正原設計中所確定的攝像機位置,使其布置更合理。
2.2布線和線路檢測
(1)提供系統用線的規格、型號。
(2)工程敷線階段,指定專人到現場,對所用線的檢測和確認。
(3)督促敷線施工人員做好引出線頭防氧化工作,將前端、終端引出線頭用絕緣帶或塑料帶封頭。
2.3設備安裝、調試:
(1)系統線路測試,按走線圖編號。
(2)前端設備、中心控制設備安裝,前端攝像機安裝按順序。
(3)中心控制設備調試,前端設備調試。
(4)系統功能調試。
(5)系統指標調試測試。
(6)系統試運行。
3、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總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要認真貫徹、落實本地有關施工現場關于安全、消防保衛工作的各種規定和制度,及業主為項目的建設提供安全高效的各種規定和制度。
1、現場安全施工細則:
為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杜絕因違章而造成的各類事故的發生,保護員工的安全和健康,維護業主的形象,制訂本規則:
(1)未戴安全帽者嚴禁進入施工區域。
(2)嚴禁在施工區域內或現場其它區域酗酒、斗毆、滋事。
(3)進入現場必須佩戴胸卡、無胸卡者不得進入施工區域。
(4)未穿安全鞋或穿著涼鞋、拖鞋者不得進入施工區域。
(5)未接受安全教育者,不得進行現場施工。
(6)進行登高或高空作業時,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帶。
(7)噴涂油漆、涂料或金屬、混凝土制品切割作業時,必須使用防護口罩及安全防護眼鏡。
(8)不得使用缺檔、有裂紋或腐蝕的梯子。
(9)使用竹制梯子或金屬制梯子時,必須在梯腳處包防滑橡皮或在梯子項部系安全繩,梯子下應有人保護。
(10)使用帶有輪子的鋼制腳手架時,應將輪子鎖住。
(11)不得使用插頭、插座已損壞和無接地、無接零保護措施的電動工具。
(12)不得使用無機械防護罩的機械設備,使用旋轉機械設備,嚴禁戴手套作業。
(13)在容易發生火災地區施工或者儲存、使用易燃、易爆器材時必須提前五日提出申請,并提供書面的消防安全措施,經批準后,方可施工或儲存。
(14)現場無動火證或沒有攜帶動火證,不得動用明火作業,現場動用明火作業時必須有專人監護,并配置消防滅火器。
(15)現場進行氣焊和氣割作業時,氧氣瓶、乙炔鋼瓶離明火必須保持10米以上,氧氣瓶和乙炔鋼瓶必須要安裝專用回火防止器。
(16)現場放置的氧氣瓶和乙炔鋼瓶必須采用防倒措施。
(17)現場動火時,應必須將周圍的易燃、易爆物移至10米以外未能移走的周圍設施,應必須將周圍設施,用防火材料覆蓋。
(18)現場配置的消防滅火器不得隨意玩弄。
(19)嚴禁將涂料、油漆、溶劑等化學品隨意傾到在地下或下水道內。
(20)嚴禁高空拋物。
2、五證管理
非本地籍施工人員必須具備以下五證:身份證,健康證,勞務證,暫住證,特種作業證。證件核查管理由安全管理人員負責,不得雇傭無五證人員進入現場。
3、勞防用品管理:
(1)勞防用品采購、分發,由材料項目控制部歸口管理。
(2)進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無安全帽者不得進入現場。
(3)現場施工作業,必須戴安全帽、工作鞋。
(4)登高作業、井口作業、必須攜帶安全帶。
(5)使用旋轉式電動工具,必須戴手套。
(6)所有勞防用品必須按損耗程度及時更新。
4、用電管理:
(1)用電必須嚴格按照用電管理流程執行。
(2)現場所轄施工隊嚴禁私拉亂接用電線路,由此產生的安全事故所造成的責任、損失,由我司自行承擔
5、特種工種管理:
(1)特種工種施工人員上崗作業,必須向安全管理部門出示有效、真實的特種工種上崗證。
(2)未經安全管理部門書面簽字同意,不得從事特種工種作業。
(3)進行特種工種作業,必須嚴格限定在其作業面內,并對其作業面內可能因特種作業而產生危險、安全隱患的物料,進行清理,需安全管理部門出面協調的,立即書面提出申請。
6、高處作業管理
(1)3米以上視為高處作業。
(2)高處作業需有牢固的安全設施,施工人員需佩帶檢驗合格的安全帶,并帶好安全帽。
(3)高處作業所需搭設之腳手架需由專業人員搭設。
(4)作業平臺需設有不低于1米的牢固圍欄,并鋪設牢固的工作面。
(5)高處作業人員須持有體檢合格證。
(6)高處作業所使用的工具須有防墜落措施。
(7)上下交叉作業須做好相應之安全措施,以防墮物傷人。
(8)高處作業時如須動火作業,須有安全員到場,并根據動火部位等情形申請相應級別的動火許可證。
(9)三不傷害:不傷別人、不傷自己、不被別人傷害。
7.HSE風險分析及措施
電力隧道內的作風居受限作業,危險因素較多。
始終貫徹“安全第一”的指示思想
措施:從事該項目的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必須首先接受甲方的安全教育,嚴格遵守甲方提出的一切安全,并貫穿于整個項目的施工全過程中。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氧氣含量的控制
措施:1.每天作業前必須對上述氣體濃度的測試,保證測試數據合格后才可進入作業。
2.打開通風設備,保證足夠的通風。(晚上下班將通風設備關閉)
防止中暑
措施:1.除了打開通風設備,由于天氣酷熱,作業人員應隔離一段時間上來休息一下。
2.定時送冷水擦汗降溫。
3.保證足夠的飲用水。
4.當天身體不適的員工不安排隧道作業。
防止火災
措施:1.凡動火作業,必須先辦理火票,作業票當天有效。
2.動火現場必須有足夠的消防滅火器材。
防止觸電
措施:1.不要擅自移動電力電纜和擅自使用甲方的用電設備。
2.甲方應提供安全完好、符合使用要求的電源插座和照明亮度。
3.乙方的用電設備,工器具應確保安全完好。
4.使用的配電箱必須要有漏電保護裝置。
5.電線不允許有破損和接頭。
6.隧道內的帶電部分和容易觸電的地方,甲方應向乙方明示,并采取有效的隔離。
通訊聯絡
措施:若發生以外,為了抓緊,隧道內外應手取一個認定的通訊聯絡方式。
現場安全監督
措施:為了確保該項目的安全,甲乙雙方應指定一名適合的人員做專職安全員,經常進行檢查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