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爆墻工程專項施工方案

防爆墻工程專項施工方案

2024-07-13 閱讀 9998

連云港康緣藥業中藥精制車間三層改造工程。

二、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中藥精制車間三層改造工程,改造部分面積為2662m2,層高為6.5m。

防爆墻做法為:

1、主骨架為[16a槽鋼,上、下與梁連接,采用M18的化學螺栓植入梁內,表面20mm厚鐵板與螺栓擰緊,槽鋼與后置埋件連接,采用雙面焊接,間距≤1000mm。

2、次骨架為L50×50×5的角鐵與槽鋼單面焊接,與槽鋼的內側面相平。

3、內側為6mm厚的鐵板與角鐵焊接。

4、防銹漆2度。

5、防火涂料2度。

6、槽鋼外側為100mm厚防火板,耐火極限為4h。

三、編制依據

1、《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

2、《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20**);

3、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藥精制車間施工藍圖。

四、施工方案

1、材料要求

1.1槽鋼、角鋼、鐵板進場應有質量合格證的文件,中文標志及形式檢驗報告;

1.2對鋼板厚度及允許偏差應符合其產品標準的要求;

1.3型鋼的規格尺寸及允許偏差應符合其產品標準的要求;

1.4鋼材的表面外觀質量除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當鋼材的表面有銹蝕、麻點或劃痕等缺陷時,其深度不得大于該鋼材厚度負允許偏差的1/2;

2)、鋼材表面的銹蝕等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涂裝前鋼材表面銹蝕等級和除銹等級》GB8923規定的C級及C級以上;

3)、鋼材端邊或斷口處不應有分層、夾渣等缺陷。

1.5錨栓(化學試劑型)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書及形式檢驗報告;

1.6防火涂料的品種和技術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書及形式檢驗報告并應由粘結強度復試報告。

1.7焊條的型號、規格應與母材匹配,匹配應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現行行業標準《建筑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JGJ81的規定。焊條在使用前,應按其產品說明書及焊接工藝的規定進行烘焙和存放。

2、作業條件

2.1梁下的粉刷層、地面上的找平層應鑿除干凈。

2.2焊工必須經考試合格并取得合格證書。持證焊工必須在其考試合格項目及其認可范圍內施焊。

3、施工方法

3.1在梁的下部、地面上部的粉刷層,地面上的找平層鑿除后的結構面上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后置式埋件的彈線工作,經復核無誤后,開始后置式埋件的鉆孔工作。

3.2后置式埋件的施工

1)、根據圖紙設計的要求,將鐵板進行外加工,切割成設計圖紙要求的尺寸后運至現場,待螺栓孔打好,根據實際鉆孔的位置,再行鐵板上開孔(因梁內鋼筋較多,防止偏位,故鐵板上的孔為后開孔);

2)、栓孔應根據產品說明書進行(包括孔徑、深度)孔洞成型后,用空氣壓縮機進行清孔,用毛刷刷孔,直至清理干凈;

3)、孔洞經監理驗收后進行化學錨栓的植筋(按照產品說明要求進行)。

4)、待錨栓植好達到強度后,進行拉拔試驗,符合要求后,進行后置式埋件鐵板的安裝。

3.3骨架安裝

1)、根據圖紙尺寸在預埋件上彈好槽鋼的位置線,然后進行點焊固定,先焊每跨的兩端,后拉線安裝中間的槽鋼,主龍骨安裝校正完畢后,再按照圖紙節點要求進行焊接,焊接后再進行校正一遍,使垂直度、平整度達到規范要求。

2)、主龍骨安裝完成后,再行次龍骨的安裝,角鐵與槽鋼連接處的切口要整齊,先點焊,校正完畢再行焊接,焊縫要飽滿。

3.4防爆鐵板的安裝

1)、待主龍骨安裝完成,經監理驗收合格,方可進行防爆鐵板的安裝;

2)、防爆鐵板采用橫排法施工,然后按照圖紙的焊接要求進行焊接;

3)、鐵板接頭處的焊縫需進行打磨處理。

3.5防銹漆的施工

1)、防爆墻骨架及防爆鐵板安裝焊接完成后,進行外露鐵件的除銹打磨工作,清理干凈,經監理驗收合格,方可進行防銹漆的涂刷。

3.6防火涂料的施工

1)、防銹漆涂刷成膜后,經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防火涂料的施工。

2)、涂刷防火涂料時,應先上、后下進行施工,涂刷均勻,厚薄一致,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3.7防火板安裝

1)、防火墻的骨架、防火涂層經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防火板的安裝;

2)、防火板的固定間距應符合產品安裝說明。

五、質量要求

1、后置式預埋件

1)、鉆孔的深度、直徑必須符合產品說明書的要求;

2)、孔洞必須清理干凈;

3)、拉拔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位置要正確,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槽鋼安裝

1)、底座中心線對定位軸的偏移,不應大于5mm;

2)、彎曲矢高允許偏差H/1200,且不應大于15.0mm;

3)、垂直度允許偏差H/1200,且不應大于10.0mm;

4)、焊縫應飽滿。

3、角鐵安裝

1)、角鐵與槽鋼接頭處應平整;

2)、水平標高允許偏差為3mm;

3)、焊縫應飽滿。

4、防銹漆涂刷

1)、基層應清理干凈,不得有油污、灰塵和水泥砂等污垢;

2)、不得漏涂;

3)、涂刷厚度要均勻、厚薄一致。

5、防火涂料

1)、防火涂料不應有誤涂、漏涂,涂層應閉合無脫層、空鼓、明顯凹陷,粉化松散和浮漿等外觀缺陷,乳實已剔除;

2)、防火涂料的涂層厚度應符合耐極限的設計要求;

3)、薄涂型防火涂料涂層表面裂紋寬度不應大于0.5mm。

6、防火板的安裝

1)、固定件間距應符合產品說明書要求;

2)、表面平整、所用接縫材料的品種及接縫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

3)、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3mm;

4)、立面垂直度:允許偏差3mm;

5)、陰陽角方正:允許偏差3mm;

6)、接縫高低差:允許偏差3mm;

六、成品保護

1、防火板的表面不得有剩余的槽鋼或角鐵斜靠在上面,以防將防火板壓壞或變形;

2、在焊接其它材料時,不得將電焊機的零線接觸在防爆鐵板上,以防燒壞鐵板;

3、在地面施工時不得污染其防爆墻的表面。

七、安全文明施工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安全帶等個人防護用品;

2、嚴禁穿拖鞋進入施工現場;

3、嚴禁酒后上班;

4、施工臨時電纜一定要是橡膠絕緣電纜線;

5、特殊工種持有上崗證;

6、臨時用電一定要一機一閘,嚴禁一閘多機使用;

7、登高用的架梯的剎車要專人負責,操作時防止滾動;

8、垃圾要及時清理,每天下班前現場均需清理干凈。

篇2:防爆墻工程專項施工方案

連云港康緣藥業中藥精制車間三層改造工程。

二、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中藥精制車間三層改造工程,改造部分面積為2662m2,層高為6.5m。

防爆墻做法為:

1、主骨架為[16a槽鋼,上、下與梁連接,采用M18的化學螺栓植入梁內,表面20mm厚鐵板與螺栓擰緊,槽鋼與后置埋件連接,采用雙面焊接,間距≤1000mm。

2、次骨架為L50×50×5的角鐵與槽鋼單面焊接,與槽鋼的內側面相平。

3、內側為6mm厚的鐵板與角鐵焊接。

4、防銹漆2度。

5、防火涂料2度。

6、槽鋼外側為100mm厚防火板,耐火極限為4h。

三、編制依據

1、《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

2、《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20**);

3、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藥精制車間施工藍圖。

四、施工方案

1、材料要求

1.1槽鋼、角鋼、鐵板進場應有質量合格證的文件,中文標志及形式檢驗報告;

1.2對鋼板厚度及允許偏差應符合其產品標準的要求;

1.3型鋼的規格尺寸及允許偏差應符合其產品標準的要求;

1.4鋼材的表面外觀質量除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當鋼材的表面有銹蝕、麻點或劃痕等缺陷時,其深度不得大于該鋼材厚度負允許偏差的1/2;

2)、鋼材表面的銹蝕等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涂裝前鋼材表面銹蝕等級和除銹等級》GB8923規定的C級及C級以上;

3)、鋼材端邊或斷口處不應有分層、夾渣等缺陷。

1.5錨栓(化學試劑型)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書及形式檢驗報告;

1.6防火涂料的品種和技術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書及形式檢驗報告并應由粘結強度復試報告。

1.7焊條的型號、規格應與母材匹配,匹配應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現行行業標準《建筑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JGJ81的規定。焊條在使用前,應按其產品說明書及焊接工藝的規定進行烘焙和存放。

2、作業條件

2.1梁下的粉刷層、地面上的找平層應鑿除干凈。

2.2焊工必須經考試合格并取得合格證書。持證焊工必須在其考試合格項目及其認可范圍內施焊。

3、施工方法

3.1在梁的下部、地面上部的粉刷層,地面上的找平層鑿除后的結構面上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后置式埋件的彈線工作,經復核無誤后,開始后置式埋件的鉆孔工作。

3.2后置式埋件的施工

1)、根據圖紙設計的要求,將鐵板進行外加工,切割成設計圖紙要求的尺寸后運至現場,待螺栓孔打好,根據實際鉆孔的位置,再行鐵板上開孔(因梁內鋼筋較多,防止偏位,故鐵板上的孔為后開孔);

2)、栓孔應根據產品說明書進行(包括孔徑、深度)孔洞成型后,用空氣壓縮機進行清孔,用毛刷刷孔,直至清理干凈;

3)、孔洞經監理驗收后進行化學錨栓的植筋(按照產品說明要求進行)。

4)、待錨栓植好達到強度后,進行拉拔試驗,符合要求后,進行后置式埋件鐵板的安裝。

3.3骨架安裝

1)、根據圖紙尺寸在預埋件上彈好槽鋼的位置線,然后進行點焊固定,先焊每跨的兩端,后拉線安裝中間的槽鋼,主龍骨安裝校正完畢后,再按照圖紙節點要求進行焊接,焊接后再進行校正一遍,使垂直度、平整度達到規范要求。

2)、主龍骨安裝完成后,再行次龍骨的安裝,角鐵與槽鋼連接處的切口要整齊,先點焊,校正完畢再行焊接,焊縫要飽滿。

3.4防爆鐵板的安裝

1)、待主龍骨安裝完成,經監理驗收合格,方可進行防爆鐵板的安裝;

2)、防爆鐵板采用橫排法施工,然后按照圖紙的焊接要求進行焊接;

3)、鐵板接頭處的焊縫需進行打磨處理。

3.5防銹漆的施工

1)、防爆墻骨架及防爆鐵板安裝焊接完成后,進行外露鐵件的除銹打磨工作,清理干凈,經監理驗收合格,方可進行防銹漆的涂刷。

3.6防火涂料的施工

1)、防銹漆涂刷成膜后,經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防火涂料的施工。

2)、涂刷防火涂料時,應先上、后下進行施工,涂刷均勻,厚薄一致,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3.7防火板安裝

1)、防火墻的骨架、防火涂層經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防火板的安裝;

2)、防火板的固定間距應符合產品安裝說明。

五、質量要求

1、后置式預埋件

1)、鉆孔的深度、直徑必須符合產品說明書的要求;

2)、孔洞必須清理干凈;

3)、拉拔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位置要正確,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槽鋼安裝

1)、底座中心線對定位軸的偏移,不應大于5mm;

2)、彎曲矢高允許偏差H/1200,且不應大于15.0mm;

3)、垂直度允許偏差H/1200,且不應大于10.0mm;

4)、焊縫應飽滿。

3、角鐵安裝

1)、角鐵與槽鋼接頭處應平整;

2)、水平標高允許偏差為3mm;

3)、焊縫應飽滿。

4、防銹漆涂刷

1)、基層應清理干凈,不得有油污、灰塵和水泥砂等污垢;

2)、不得漏涂;

3)、涂刷厚度要均勻、厚薄一致。

5、防火涂料

1)、防火涂料不應有誤涂、漏涂,涂層應閉合無脫層、空鼓、明顯凹陷,粉化松散和浮漿等外觀缺陷,乳實已剔除;

2)、防火涂料的涂層厚度應符合耐極限的設計要求;

3)、薄涂型防火涂料涂層表面裂紋寬度不應大于0.5mm。

6、防火板的安裝

1)、固定件間距應符合產品說明書要求;

2)、表面平整、所用接縫材料的品種及接縫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

3)、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3mm;

4)、立面垂直度:允許偏差3mm;

5)、陰陽角方正:允許偏差3mm;

6)、接縫高低差:允許偏差3mm;

六、成品保護

1、防火板的表面不得有剩余的槽鋼或角鐵斜靠在上面,以防將防火板壓壞或變形;

2、在焊接其它材料時,不得將電焊機的零線接觸在防爆鐵板上,以防燒壞鐵板;

3、在地面施工時不得污染其防爆墻的表面。

七、安全文明施工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安全帶等個人防護用品;

2、嚴禁穿拖鞋進入施工現場;

3、嚴禁酒后上班;

4、施工臨時電纜一定要是橡膠絕緣電纜線;

5、特殊工種持有上崗證;

6、臨時用電一定要一機一閘,嚴禁一閘多機使用;

7、登高用的架梯的剎車要專人負責,操作時防止滾動;

8、垃圾要及時清理,每天下班前現場均需清理干凈。

篇3:北京市實施工會法管理細則

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市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以及其他組織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或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

  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以及其他組織應當對職工參加和組織工會給予支持,提供必要的條件。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職工戶籍、就業期限、就業形式等為由,以解除勞動合同、降低工資、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等手段,阻撓和限制職工參加和組織工會;不得對參加和組織工會的職工進行打擊報復。

  第三條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

  本市各級工會組織代表職工的利益,參與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依法維護職工權益,促進企業發展,做好職工服務工作。

  第四條工會通過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協調勞動關系,維護職工的勞動權益和物質利益。

  工會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形式,組織職工參與本單位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保障職工民主權利的實現。

  工會通過勞動法律監督制度和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監督單位執行勞動法律、法規,參與勞動爭議處理,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第五條工會支持企業、事業單位依法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教育職工遵紀守法,遵守本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履行勞動合同,完成工作任務,組織職工開展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科技創新等活動。

  工會協助企業、事業單位組織職工開展知識技能培訓,提高職工的職業技能。

  第六條工會應當健全職工服務體系,創新服務方式,組織開展職工互助保障、法律服務、困難幫扶、心理關愛及文化體育等活動。

  第七條工會及其工作人員應當認真履行職責,密切聯系職工,聽取和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依靠職工開展工會工作,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接受會員評議和監督。

第二章工會組織

  第八條本市工會各級組織的建立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

  各級工會委員會、工會聯合會及工會主席、副主席經民主選舉產生。

  第九條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以及其他組織有會員25人以上的,應當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不足25人的,可以單獨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也可以由兩個以上單位的會員聯合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也可以選舉組織員1人,組織會員開展活動。

  女職工人數在25人以上的,應當建立工會女職工委員會,在同級工會領導下開展工作;女職工人數在25人以下的,應當在工會委員會中設女職工委員。女職工委員會、女職工委員代表和維護女職工的特殊權益。

  第十條市和區、縣建立地方總工會。鄉鎮、街道建立工會委員會、工會聯合會或者工會工作委員會。社區、村內企業較多的,可以建立聯合工會。

  同一行業或者性質相近的幾個行業,根據需要建立產業工會。

  同一區域或者行業的基層工會委員會,可以建立區域性或者行業性的工會聯合會。

  第十一條工會組織的建立,必須報上一級工會批準。

  上級工會可以派員幫助和指導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的職工組建工會,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阻撓。

  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開業或者成立6個月尚未組建工會,職工有建會意愿的,上級工會應當派員幫助和指導職工組建工會。

  第十二條市和區、縣總工會以及產業工會,從成立之日起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

  基層工會組織具備民法通則規定的法人條件的,按照中華全國總工會的有關規定,經辦理法人資格登記,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

  第十三條市和區、縣總工會委員會以及產業工會委員會每屆任期5年。基層工會委員會每屆任期3年或者5年,期限屆滿仍未進行換屆的,上級工會有權責令其限期進行換屆。

  第十四條工會主席、副主席不得由本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兼任,也不宜由分管勞動、工資、人事的企業負責人兼任。

  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近親屬不得作為本企業基層工會委員會的成員。

  第十五條工會應當對新當選的工會主席、副主席、委員以及配備的專職工作人員進行上崗培訓。

  第十六條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隨意撤銷、合并工會組織。

  基層工會所在單位終止或者被撤銷,該工會組織相應撤銷,并報告上一級工會。

  第十七條職工200人以上的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的工會,可以設專職工會主席或者副主席;工會應當根據工作需要,設工會專職工作人員,具體人數由工會與單位協商確定。

  鄉鎮、街道工會可以設專職工會主席或者副主席;鄉鎮、街道職工人數較多的,應當根據工作需要,設工會專職工作人員。

  上級工會可以派員幫助和指導基層工會開展工作。

  第十八條基層工會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勞動合同期限自動延長,延長期限相當于其任職期間;非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勞動合同期限短于任期的,勞動合同期限自動延長至任期期滿。但是,任職期間本人有嚴重過失或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除外。

  工會主席、副主席任期未滿,單位不得隨意變更其工作崗位或者調動其工作。因工作需要變更工作崗位或者調動時,應當事先征得本級工會委員會和上一級工會的同意。

  第十九條罷免工會主席、副主席必須由工會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討論,非經會員大會全體會員或者會員代表大會全體代表過半數通過,不得罷免。

第三章工會的權利和義務

  第二十條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違反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和其他民主管理制度,工會有權要求糾正,保障職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權利。

  第二十一條各級工會應當建立勞動法律監督組織,設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對企業貫徹實施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企業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意見和建議;拒不改正的,可以提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依法作出處理。

  工會應當依法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勞動法律、法規的監督檢查工作。

  第二十二條工會幫助、指導職工與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簽訂勞動合同,對勞動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終止以及續訂情況進行監督。

  第二十三條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單方面解除職工勞動合同時,應當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工會認為其違反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應當及時提出改正意見或者建議;工會要求重新處理時,單位應當研究工會的意見,并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

  企業符合法定情形確需裁減人員時,應當提前30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的形式,向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企業自裁員之日起6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依法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

  第二十四條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應當與工會或者職工協商代表建立平等協商機制,就勞動標準的確定、勞動關系的調整、重大勞動爭議的處理以及集體合同的簽訂等直接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進行平等協商。一方提出協商要求的,另一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或者拖延。

  第二十五條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保險福利、勞動安全衛生以及職業培訓等事項簽訂集體合同。

  區域性、行業性工會組織代表職工與相應的企業組織或者企業就前款事項簽訂集體合同。

  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簽訂的集體合同中的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準不得低于當地區域性、行業性集體合同的標準;未簽訂集體合同的應當按照當地區域性、行業性集體合同的標準執行。

  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的代表依法就工資分配制度、工資分配形式、工資收入水平等事項進行協商,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工資協議。

  第二十六條代表職工一方參加集體合同、工資協議協商的代表為職工協商代表。職工協商代表由工會委派或者由職工民主選舉產生。

  職工協商代表在本人勞動合同期限內的,單位不得與其解除勞動合同;在任期內勞動合同期滿的,單位應當與其續簽勞動合同至任期屆滿。但本人有嚴重過失或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除外。

  職工協商代表因參加協商占用生產或者工作時間,其工資照發,其他待遇不受影響。

  第二十七條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發生有關人員非法扣留職工合法證件以及對職工非法搜身、侮辱、虐待、體罰等侵害職工人身權的情況時,工會應當予以制止,要求糾正;情節嚴重的,提請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支持職工依法提起訴訟。

  第二十八條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規定,有下列侵犯職工勞動權益情形之一的,工會應當代表職工與其交涉,要求停止侵害,采取措施予以改正;單位應當予以研究處理,并在15日內向工會作出書面答復;逾期不予答復又不改正的,工會有權提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依法處理:

  (一)克扣或者拖欠職工工資的;

  (二)不提供勞動安全衛生設施、條件或者勞動安全衛生設施、條件不符合國家規定的;

  (三)超出國家規定隨意延長勞動時間或者不支付加班工資的;

  (四)未依法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五)侵犯女職工、殘疾職工或者未成年工特殊權益的;

  (六)其他嚴重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接到工會書面處理建議,應當依法作出處理,并自作出處理決定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將處理結果書面告知工會。

  第二十九條工會對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問題進行調查時,有權向有關單位或者知情人了解情況,查閱、復制與侵權事實有關的資料,有關單位應當予以協助,提供便利條件,不得設置障礙,阻撓或者拒絕調查。

  第三十條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處分職工,工會認為不適當的,有權提出意見,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應當及時研究,并以書面形式答復工會。

  第三十一條各級工會建立勞動保護監督組織,設立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依法對企業安全生產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企業應當予以協助,不得妨礙或者阻撓。

  第三十二條工會依照國家規定,對新建、擴建企業和技術改造工程中的勞動條件和安全衛生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進行監督。企業或者主管部門應當依照國家規定通知相關工會參加勞動條件、安全衛生設施的設計審查、竣工驗收工作。尚未建立工會組織的,由其上一級工會或者企業所在地工會實施監督,參加驗收。企業或者主管部門對工會提出的意見應當認真處理,并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

  第三十三條工會依法組織職工參加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維護職工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合法權益,對本單位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

  工會發現企業違章指揮、強令職工冒險作業,或者生產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有權提出解決的建議,督促并協助企業消除隱患和危害,企業應當及時研究答復和處理;發現危及職工生命安全的情況時,工會有權向企業建議組織職工撤離危險現場,企業必須立即作出處理。

  企業未能采取措施及時作出處理,對職工生命安全、身體健康造成傷害的,工會應當向有關部門提出檢舉和控告,支持和幫助職工維護其合法權益。

  第三十四條企業發生職工因工傷亡事故和職業病危害事故時,應當立即報告有關部門并通報同級工會;重大傷亡事故,同時報市總工會。對于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報告的,工會有權提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依法作出處理。

  職工因工傷亡事故和其他嚴重危害職工健康問題的調查處理,必須有工會參加。工會應當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并有權要求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有關部門對工會提出的意見,應當及時研究,給予答復。

  第三十五條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發生停工、怠工事件,工會應當代表職工與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或者有關方面協商,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并提出解決意見。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對職工的合理要求,應當予以解決;不予解決的,工會應當立即向上級工會報告。上級工會應當及時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有關主管部門了解情況,共同協商處理,盡快恢復生產、工作秩序。

  第三十六條企業工會應當參加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員,主持勞動爭議調解工作。

  本市鄉鎮、街道以上工會可以建立勞動爭議調解指導委員會,幫助、指導所屬勞動爭議調解組織開展調解工作。

  市和區、縣總工會建立兼職勞動爭議仲裁員隊伍,參加同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工作。

  第三十七條市和區、縣總工會可以建立法律服務機構,為基層工會和職工提供法律服務。

  第三十八條市和區、縣總工會參與監督社會保險基金的管理、使用以及職工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實施。

  基層工會應當監督本單位依法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督促本單位按照國家和本市的規定為職工建立養老、醫療等補充保險。

  第三十九條工會根據人民政府的委托,與有關部門共同做好勞動模范、先進生產者以及先進工作者的評選、表彰、培養和管理工作。

  第四十條本市有關國家機關組織起草或者修改法規、規章以及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時,對涉及職工利益的重大問題,應當聽取工會的意見;組織監督檢查直接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規、規章的貫徹執行情況時,應當吸收工會參加。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勞動就業、工資、勞動安全衛生、社會保險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時,應當吸收同級工會參加研究,聽取工會的意見。

  第四十一條市和區、縣人民政府建立政府與工會的聯席會議制度,向同級工會通報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和與職工有關的行政措施,研究解決工會反映的涉及職工重大利益的問題以及職工群眾的意見和要求。

  第四十二條市和區、縣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會同同級工會和企業方面代表,建立勞動關系三方協商制度。具備條件的鄉鎮、街道,也可以建立勞動關系三方協商制度。

  三方應當定期召開協調會議,就勞動規章、政策的制定,勞動標準的確定,集體勞動爭議和職工突發事件的處理等進行研究、分析,協商解決涉及勞動關系的各項重大問題。

  三方形成的協議或者決定,各方應當組織貫徹實施。

第四章基層工會

  第四十三條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應當建立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職工民主管理權利的實現。工會是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負責職工代表大會的日常工作。

  同一區域或者行業內的企業,可以建立區域或者行業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第四十四條工會推動企業、事業單位建立和實行廠務公開制度。企業、事業單位應當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形式,將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有關情況,以及生產經營管理的重大事項,按照一定程序向職工公開,聽取職工意見,接受職工監督。

  第四十五條集體合同草案、職工福利基金使用方案、住房公積金和社會保險費的繳納和調整方案、勞動模范的推薦人選、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情況等重大事項以及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事業單位合并、分立、改制、解散、破產實施方案中職工的裁減、分流和安置方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審議通過。

  法律、法規規定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審議、通過、決定的事項,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應當依法辦理。

  第四十六條工會應當在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召開前廣泛聽取職工意見和建議,征集議案,提出議題的建議,提請大會審議。

  企業、事業單位準備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審議、通過、決定的事項,應當于會議召開7日前以書面形式提交工會。

  第四十七條工會應當監督、檢查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決議的執行,對發現的問題應當向企業提出意見或者建議,并報告上級工會。

  第四十八條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研究經營管理和發展的重大問題,應當聽取工會的意見;召開討論有關工資、福利、勞動安全衛生、社會保險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會議,必須有工會代表參加。

  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應當支持工會依法開展工作,工會應當支持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依法行使經營管理權。

  第四十九條國有獨資公司、兩個以上的國有企業或者兩個以上的其他國有投資主體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會、監事會中應當有職工代表。

  董事會、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的工會委員會提名,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選舉產生。

  第五十條國有獨資公司、兩個以上的國有企業或者兩個以上的其他國有投資主體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以外的其他公司在監事會中應當有職工代表,在董事會中可以有職工代表。

  董事會、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選舉產生。

  第五十一條公司的工會主席、副主席經民主選舉可以作為董事會、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

  第五十二條董事會、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行使各項職權時,應當表達職工的意愿,并定期向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報告工作,主動接受職工的監督。職工可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其他民主形式,罷免、撤換由其選舉的董事會、監事會中不履行職責的職工代表。

  公司工會應當維護董事會、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的合法權益,支持其參與決策,履行職責。

  第五十三條基層工會委員會召開會議或者組織活動,應當在生產或者工作時間以外進行,需要占用生產或者工作時間的,應當事先征得單位的同意。

  基層工會的非專職委員占用生產或者工作時間參加工會組織的會議、活動或者從事工會工作,每月不超過3個工作日,其工資照發,其他待遇不受影響。

  基層工會的勞動法律監督員、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勞動爭議調解員依法行使職權時,不受每月3個工作日的限制。

  第五十四條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以及其他組織工會委員會的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獎勵、補貼,由所在單位支付;社會保險和其他福利待遇等,享受本單位職工同等待遇。

  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以及其他組織對依法履行職責的工會工作人員,無正當理由不得調動工作崗位,不得進行打擊報復。

第五章工會的經費和財產

  第五十五條工會會員按月繳納會費,會費標準按照中華全國總工會有關規定執行。

  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以及其他組織,應當于每月15日前,按照全部職工上月工資總額的2%向工會撥繳經費。逾期未繳或者少繳的,應當及時補繳,并按照欠繳金額日5‰繳納滯納金。

  未建立工會的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職工有組建工會意愿的,自上級工會幫助和指導職工籌備組建工會之日起,撥繳經費用于組建工會和服務職工。

  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撥繳工會經費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執行,在稅前列支。

  第五十六條上級工會有權對下級工會所在的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撥繳工會經費的情況進行檢查,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

  第五十七條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少繳、拖延或者拒不撥繳工會經費的,基層工會或者上級工會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按照本市規定進行催繳。經催繳仍不繳納的,基層工會或者上級工會可以按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拒不執行支付令的,工會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十八條建立一級工會財務管理的工會組織,應當由工會會員代表大會或者會員大會選舉產生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

  各級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對本級工會經費年度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工會資產管理和各項專用基金使用情況等進行審查監督,并定期向會員代表大會或者會員大會報告,接受監督。工會會員代表大會或者會員大會有權對經費使用情況提出意見。

  下級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接受上級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的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

  工會主席任期屆滿或者在任期內離任的,工會應當按照規定對其進行經濟責任審查。

  第五十九條本市各級人民政府和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以及其他組織,應當為同級工會和本單位工會辦公、開展活動提供必要的設施、活動場所以及其他物質條件,并提供上述設施、活動場所重建、改建、擴建、維護時所需的費用和其他幫助。

  第六十條工會財產、經費和國家撥給工會使用的不動產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占、挪用和任意調撥。

  工會合并、分立、撤銷、解散前,其財產、經費應當在上級工會的指導下進行審計。工會合并,其財產、經費歸合并后的工會所有;工會分立,其財產、經費由原工會合理分配;工會撤銷或者解散,其財產、經費由上級工會處置。

  第六十一條市和區、縣總工會以及企業、事業單位工會所屬的為職工服務的企業、事業單位,其隸屬關系不得隨意改變。

  第六十二條市和區、縣總工會的離休、退休人員的待遇,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同等對待,所需費用由同級財政負擔。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六十三條工會對違反本辦法規定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有權進行調查,并提請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采取責令改正、通報批評、行政處分等措施予以處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接到工會提出的申請,應當依法作出處理,并自作出處理決定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將處理結果書面告知工會。

  第六十四條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請市和區、縣人民政府處理,并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納入勞動保障守法誠信檔案,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納入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一)違反本辦法第二條第三款的規定,阻撓、限制職工參加和組織工會或者對參加和組織工會的職工實施打擊報復的;

  (二)違反本辦法第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阻撓上級工會派員幫助和指導職工組建工會的。

  以暴力、威脅等手段阻撓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尚未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第六十五條職工因參加工會活動或者工會工作人員因履行本辦法規定的職責而被解除勞動合同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責令單位恢復其工作,按照解除勞動合同前正常工作期間的勞動報酬和福利待遇標準補發應得的報酬。

  職工或者工會工作人員因前款原因被解除勞動合同而又不愿意恢復工作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責令單位給予本人年收入兩倍的賠償,按照解除勞動合同的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第六十六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或者區、縣人民政府責令改正,依法處理;拒不改正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納入勞動保障守法誠信檔案,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納入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一)妨礙工會組織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的;

  (二)拒絕或者拖延進行平等協商的;

  (三)非法撤銷、合并工會組織的;

  (四)妨礙工會參加職工因工傷亡事故以及其他侵犯職工合法權益問題的調查處理的。

  第六十七條違反本辦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的規定,侵占工會經費和財產拒不返還的,工會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返還,并賠償損失。

  第六十八條違反本辦法規定,對依法履行職責的工會工作人員無正當理由調動工作崗位,進行打擊報復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責令改正、恢復原工作;造成損失的,給予賠償。

  對依法履行職責的工會工作人員進行侮辱、誹謗或者進行人身傷害,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未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第六十九條工會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損害職工或者工會權益的,由同級工會或者上級工會責令改正,或者予以處分;情節嚴重的,依照《中國工會章程》予以罷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在推行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中不依法履行職責的;

  (二)在實施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中不依法履行職責的;

  (三)對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行為應當依法監督而不履行監督職責的;

  (四)截留、挪用、侵占、貪污工會經費和資產的;

  (五)其他損害職工或者工會權益的行為。

  第七十條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工作人員不履行工會法和本辦法規定職責,使工會或者職工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由有關部門依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第七章附則

  第七十一條本辦法自20*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