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邊坡支護工程安全施工方案

邊坡支護工程安全施工方案

2024-07-13 閱讀 3545

1、工程概述

本工程的基礎施工時間較長,基坑邊坡周邊均為雜質填土,需要基坑支護。基礎部分基槽開挖采用機械大開挖,土方因占用施工場地;全部外用,少量基底整理采用人工整理。

2、技術措施

?1.1機械的操作規程

機械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

1.1.1操作人員必須經體檢,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和有礙安全操作的疾病與生理缺陷,不得從事此項操作。嚴禁酒后作業。

1.1.2機械進入現場前,必須查明行駛路線上的橋梁、涵洞的通行高度和承載能力。嚴禁在橋面上急轉向和緊急剎車。通過橋洞前必須注意限高,確認安全后低速通過。

1.1.3?作業前應依照安全技術措施交底檢查施工現場,查明地上、地下管線和構筑物的狀況。不得在距現狀電力、通訊電纜、瓦司管道等周圍2m以內作業。

1.1.4機械設備在溝槽附近行駛時應低速,作業中必須避開管線和構筑物,并與溝槽邊保持不小于1.5m的安全距離。

1.1.5配合機械清底、平地、修坡等人員,必須在機械回轉半徑以外作業。如必須在回轉半徑內作業時,應停止機械回轉并制動好后方可開始。機上、機下人員應隨時取得密切聯。

1.1.6?作業中遇到下列情況,應立即停止操作

1.填挖區土體不穩定,有坍塌可能。

2.發生暴雨、雷電、水位暴漲及土方坍塌。

3.施工標記及防護設施被損壞。

4.出現其他不能保證作業和運行安全的情況。

1.1.7?機械在場外公路上行駛時必須遵守交通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

1.1.8自行式機械作業前,必須進行檢查,制動、轉向、信號及安全裝置應齊全有。

1.1.9?坡道停機時,不得橫向停放。縱向停放時,必須擋掩,并將工作裝置落地輔助制動,確認制動可靠后,操作人員方可離開。雨季施工時,機械作業完畢應停放在較高的堅實地面上。

1.1.10機械設備在發電站、變電站、配電室等附近作業時,不得進入危險區域。在高壓線的距離應符合本規程表30.1.6的規定。

挖?掘?機

1.2.1?作業前應進行檢查,確認一切齊全完好,大臂和鏟斗運動范圍內無障礙物和其他人員,鳴笛示警后方可作業。

1.2.2?挖掘機駕室內外露傳動部分,必須安裝防護罩。

1.2.3?電動的單斗挖掘機必須接地良好,油壓傳動的臂桿的油路和油缸確認完好。

1.2.4?正鏟作業時,作業面應不超過本機性能規定的最大開挖高度和深度。在拉鏟或反鏟作業時,挖掘機履帶或輪胎與作業面邊緣距離不得小于1.5m。

1.2.5?挖掘機在平地上作業,應用制動器將履帶(或輪胎)剎住、楔牢。

1.2.6?挖掘機適用于在粘土、沙礫土、泥炭巖等土壤的鏟挖作業。對爆破掘松后的重巖石內鏟挖作業時,只允許用正鏟,巖石料徑應小于斗口寬的1/2。禁止用挖掘機的任何部位去破碎石塊、凍土等。

1.2.7?取土、卸土不得有障礙物,在挖掘時任何人不得在鏟斗作業回轉半徑范圍內停留。裝車作業時,應待運輸車輛停穩后進行,鏟斗應盡量放低,并不得砸撞車輛,嚴禁車箱內有人,嚴禁鏟斗從汽車駕駛室頂上越過。卸土時鏟斗應盡量放低,但不得撞擊汽車任何部位。

1.2.8?行走時臂桿應與履帶平行,并制動回轉機構,鏟斗離地面宜為1m。行走坡度不得超過機械允許最大坡度,下坡用慢速行駛,嚴禁空擋滑行。轉彎不應過急,通過松軟地時應進行鋪墊加固。

1.2.9?挖掘機回轉制動時,應使用回轉制動器,不得用轉向離合器反轉制動。滿載時,禁止急劇回轉猛剎車,作業時鏟斗起落不得過猛。下落時不得沖擊車架或履帶及其他機件,不得放松提升鋼絲繩。

1.2.10?作業時,必須待機身停穩后再挖土,鏟斗未離開作業面時,不得作回轉行走等動作,機身回轉或鏟斗承載時不得起落吊臂。

1.2.11?在崖邊進行挖掘作業時,作業面不得留有傘沿及松動的大塊石,發現有坍塌危險時應立即處理或將挖掘機撤離至安全地帶。

1.2.12?拉鏟作業時,鏟斗滿載后不得繼續吃土,不得超載。拉鏟作溝渠、河道等項作業時,應根據溝渠、河道的深度、坡度及土質確定距坡沿的安全距離,一般不得小于2m,反鏟作業時,必須待大臂停穩后再吃土,收斗,伸頭不得過猛、過大。

1.2.13?駕駛司機離開操作位置,不論時間長短,必須將鏟斗落地并關閉發動機。

1.2.14?不得用鏟斗吊運物料。

1.2.15?發現運轉異常時應立即停機,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作業。

1.2.16?輪胎式挖掘機在斜坡上移動時鏟斗應向高坡一邊。

1.2.17?使用挖掘機拆除構筑物時,操作人員應分析構筑物倒塌方向,在挖掘機駕駛室與被拆除構筑物之間留有構筑物倒塌的空間。

1.2.18?作業結束后,應將挖掘機開到安全地帶,落下鏟斗制動好回轉機構,操縱桿放在空擋位置。

1.2.19?作業后應將機械擦拭干凈,冬季必須將機體和水箱內水放凈(防凍液除外)。關閉門窗加鎖后方可離開。

3、安全管理措施

(1)項目部建立后,便建立下列主要安全管理制度:

①新進工地隊伍的安全教育制度;

②項目管理人員的安全值日制度;

③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獎懲辦法;

④危險點、重要部位(區域)安全監護施工制度;

⑤每月一次安全生產、文明施工例會制度和旬查制度;

(2)進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生產六大紀律。

(3)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貫徹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認真宣傳市里有關安全生產規定,堅持安全技術交底制度。

(4)施工前對參與本工程施工全體人員進行安全宣傳教育,組織職工學習國務院、市、部、公司頒發的安全生產的《規定》、《條例》和《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并要求職工在生產過程中嚴格遵守有關文件的規定。

(5)施工前和施工過程中,要經常對施工現場設備進行安全性能檢查,未經有關部門驗收的設備或設施不閃使用,不符合安全規定地方要立即整改完善,并在施工現場設置安全護欄和警告牌。

(6)嚴格按經審定的施工組織設計和分部分項安全技術措施的要求進行施工,操作工人必須嚴守崗位履行職責;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特殊工程應經培訓持證上崗;各級安全員每天進行安全檢查,制止違章操作。違章指揮。

(7)堅持執行“三寶”制度,進入工地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要戴好安全帶,腳手架設置全封閉安全立網。

(8)易燃易爆物品堆放處要符合有關規定,嚴格動火作業審批制度,一、二、三級動火須經有關部門審批。

(9)夏季施工要抓好防暑降溫工作,設置醫療點,配備急救藥品。

(10)設專人管理工地的機電設備和電器電路,實行掛牌制度。

(11)做好防雨、防雷、防風與防洪的預防工作。

(12)施工現場劃分安全區域:分為人行安全區域、作業區域、生活區域。

4、配置的安全設施

(1)平面防護:平面防護包括安全通道、安全防護棚、懸挑平網防護〕洞

口防護、工作面防護等內容,施工通道用彩鋼管搭設鋪雙層竹腳板,在醒目的位置懸掛各種安全標志牌及安全管理制度,立面防護包括立網防護、臨邊防護等;

安全防護用的材料以鋼管(用作防護欄桿時用黑黃油漆刷警示標志)安全網、安全帶、欄風繩、鋼筋等工地常用材料為主,根據不同部位選擇采用,原則是加大安全投入,確保安全生產。

(2)臨邊防護措施

A基坑防護

基坑深度2.5米左右,為保證施工人員安全,基坑邊采用鋼管防護欄桿,每2.5米左右設一根鋼管立桿,打入土內0.70m,并離基坑邊口距離0.6m,防護欄桿上桿距地1.2m,下桿距地0.5m,水平設好扶手欄桿,掛好標牌,嚴禁任意拆除。

B樓層及屋面四周防護

主體施工時,采用附墻式提升架,架體外側設立網防護;主體施工完畢后,砌體施工前樓層邊用欄桿防護,防護欄桿上桿距地1.2m,下桿距地0.5m,黑黃油漆刷警示標志。

結構臨邊口設設上下二道扶欄,并用紅白雙色油漆做醒目標示。

井架通道兩側邊必須設置防護欄桿,搭設用50厚木板,二邊用硬木架板圍護。

通道必須采用,并固定可靠,防護欄桿用腳手架管子,欄桿兩必須采用1.2m木板封閉。

(3)洞口防護

施工通道預留洞小于0.5?.5m,采用木板固定防護。

預留洞小于1.5?.5m大于0.5?.5m,采用鋼筋網上加木板固定防護。

預留洞大于1.5?.5m,防護鋼管欄桿1.2m高,并設木板圍護。防護棚夜間施工現場通道附近的坑槽、洞口、除防護欄桿與安全標志外設紅燈標識。

篇2:邊坡防護網的安全施工方法

邊坡防護網是針對路面安全所設置的一種安全保護。在安裝邊坡防護網時要注意:

1、對坡面防護區域內的浮石,雜物進行清除;

2、在每一孔位處鑿一深度不小于錨桿外露環套長度的凹孔,一般口徑為20cm,深20cm。

3、按設計深度鉆鑿錨桿孔并清孔,孔深應比設計錨桿長度長5cm-10cm以上,孔徑不小于Φ42;受鑿巖設備限制時,構成每根錨桿的兩股鋼繩可以分別錨入兩個孔徑不小于Φ35的錨孔內,形成人字形錨桿,兩股鋼繩間夾角為15°≈30°,以達到同樣的錨固效果;當局部孔位處應底層松散或破碎不能成孔時,采用斷面尺寸不小于

0.4×0.4的C15砼基礎置換成不能成孔的巖土段。

4、注漿并插入錨桿,采用標號不低于C2O的水泥漿,宜用灰砂比1:1~1:1.2、水灰比0.45~0.5的水泥砂漿或水灰比0.45~0.5的純水泥砂漿,水泥宜采用42.5R普通硅酸鹽水泥,優先選用粒徑不大于3mm的中細砂,確保漿液飽滿,在進行下一道工序前注漿養護期不少于3天。

5、安裝縱橫支撐繩,張拉緊后兩段各用二至四個(支撐長度小于15m時用二個,大于30m時用四個,其間用三個)繩卡與錨桿外露環套固定連接。

6、從上向下鋪設鋼絲繩網并縫合,每張鋼絲繩網均用一根長約32m的縫合繩與四周支撐繩進行縫合并預張拉,縫合繩兩段各用兩個繩卡與繩網進行固定聯結。

篇3:邊坡防護網安全施工方法

邊坡防護網的安全施工方法邊坡防護網是針對路面安全所設置的一種安全保護。在安裝邊坡防護網時要注意:1、對坡面防護區域內的浮石,雜物進行清除;2、在每一孔位處鑿一深度不小于錨桿外露環套長度的凹孔,一般口徑為20cm,深20cm。3、按設計深度鉆鑿錨桿孔并清孔,孔深應比設計錨桿長度長5cm-10cm以上,孔徑不小于Φ42;受鑿巖設備限制時,構成每根錨桿的兩股鋼繩可以分別錨入兩個孔徑不小于Φ35的錨孔內,形成人字形錨桿,兩股鋼繩間夾角為15°≈30°,以達到同樣的錨固效果;當局部孔位處應底層松散或破碎不能成孔時,采用斷面尺寸不小于0.4×0.4的C15砼基礎置換成不能成孔的巖土段。4、注漿并插入錨桿,采用標號不低于C2O的水泥漿,宜用灰砂比1:1~1:1.2、水灰比0.45~0.5的水泥砂漿或水灰比0.45~0.5的純水泥砂漿,水泥宜采用42.5R普通硅酸鹽水泥,優先選用粒徑不大于3mm的中細砂,確保漿液飽滿,在進行下一道工序前注漿養護期不少于3天。5、安裝縱橫支撐繩,張拉緊后兩段各用二至四個(支撐長度小于15m時用二個,大于30m時用四個,其間用三個)繩卡與錨桿外露環套固定連接。6、從上向下鋪設鋼絲繩網并縫合,每張鋼絲繩網均用一根長約32m的縫合繩與四周支撐繩進行縫合并預張拉,縫合繩兩段各用兩個繩卡與繩網進行固定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