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餐飲服務程序培訓
一、服務員宴會常規服務的程序
1.導餐服務
導餐服務就是由餐廳服務員或迎賓員或專職人員向客人介紹餐廳的經營項目、環境設施以及菜肴特色等引導顧客餐飲活動的服務項目。
(1)導餐服務的準備。
①掌握就餐客人的數量、身份、國籍、民族及宗教信仰。
②了解宴會標準、菜肴特色、菜點內容、開餐時間。
③了解客人的飲食禁忌與特殊要求。
④熟悉餐廳的環境、裝飾特色、餐廳的歷史、名人光顧史與廚師的技藝。
(2)導餐服務的程序。
①自我介紹:介紹自己的姓名、身份及工作職責。
②介紹餐廳的概況及主廚的技術水平。
③介紹本餐廳的菜單、風味特色菜點以及服務項目。
④對有特殊風味和食用方法的菜肴要介紹說明,并示范表演正確的食用方法。
⑤引見本餐廳的負責人,負責人可以向客人致歡迎詞。
(3)導餐服務的技巧。
利用餐飲特色來引發顧客的就餐興趣,可以滿足顧客的物質和精神雙重需求。
①介紹菜點的搭配與設計知識。
②以介紹店史為題,向顧客介紹飲食文化。
③以菜肴典故為題,引導顧客對菜肴產生濃厚的興趣。
④充分發揮語言的藝術性,使顧客從中體會到服務的熱情及中華民族好客的風俗。
2.傳菜程序
(1)在傳菜臺右側準備10個左右干凈無損的長托盤及5個圓托盤。
(2)準備銀托:將干凈的無氧化痕跡的銀托整齊地擺放在傳菜臺的左側,大銀托10個,小銀托20個。
(3)用固體酒精保溫米飯,準備干凈無損的餐具,包括40個米飯碗整齊地擺放在盛米飯的自助餐爐的旁邊,并配飯勺,另外準備40個小吃盤和40個小吃墊盤。
(4)傳菜員接到訂單后,檢查訂單是否蓋章,訂單上是否寫著訂單時間、服務員姓名、客人人數、臺號及日期。
(5)檢查訂單上是否有客人特殊要求,如有,馬上通知廚師長,并將結果告訴服務員。
(6)通知冷菜單制作冷菜,并保證冷菜在5分鐘內送進餐廳。
(7)請廚師制作熱菜,送進餐廳不得超過10分鐘。
(8)傳送熱菜時,先傳高檔菜,如魚翅、鮑魚、大蝦等,后傳雞、鴨、肉類,最后傳送蔬菜、炒飯類,如客人有特殊要求,即按照客人要求傳菜。
(9)小吃配相應的熱菜送進餐廳,注意辛辣的小吃配清淡的菜。
(10)將所有銀托放回銀器柜,托盤及餐具送管事部清洗保管,更換傳菜臺的臺布。
篇2:酒店質量管理程序文件:餐飲服務控制工作程序
酒店質量管理程序文件:餐飲服務控制程序
1.0目的
對餐飲物料、食品、飲料、菜肴、餐廳衛生進行監視或測量,確保其符合規定要求,增強顧客滿意。
2.0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餐飲物料、菜肴和餐廳服務的控制。
3.0職責
采購部負責餐飲物料、食品、飲料的采購。
廚部負責廚房加工制作的各類菜肴出售前的鑒定。
4.0工作程序
采購部對餐飲物料的供方進行評價選擇,所提供的物料、食品、飲料應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要求。
餐飲物料的驗收
(1)餐飲物料到貨后,驗收員根據"采購申請單"對到貨數量、規格、標識、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進行檢查,符合規定的,則可接收。
(2)驗收合格的物料,驗收人員填寫"驗收記錄單"。屬直接領用的物料,則按規定手續,投入使用。
(3)驗收不合格的物料,由驗收人員記錄,以適當的方式標識,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處理。
菜肴的制作和鑒定
(1)廚師經培訓,掌握理論知識和所需技能,考核合格,按菜譜制作各種菜肴。
(2)菜肴制作屬特殊過程,嚴格按程序操作,必要時應有作業指導書。
(3)菜肴的揀選、清洗、配料要符合規定。
(4)菜肴的鑒定:
①廚房加工制作的各種冷葷涼菜、熱菜、湯、包、餅及其他主食類,在出售前均應鑒定。
②鑒定依據:餐廳所有的"入廚單"、《菜肴加工制作指導書》。
③廚師長或指定專人對照"入廚單"就菜肴的色、味、形等進行感官鑒定,必要時需品嘗。符合制作要求的,方可交由餐廳服務人員,經鑒定不合格的菜肴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相關規定執行。
④餐廳服務員在把食品提供給客人以前應再次檢查。
對餐廳和送餐的要求
(1)餐廳有適宜的空間、溫度,餐桌排列要方便就餐者出入,通道通暢便于送餐,地面防滑。
(2)包間的裝飾、設施符合相應標準。
(3)用餐等待時間要短,等待期間要提供茶水、小食品。
(4)環境衛生、整潔。布餐車應確保清潔、衛生,達到規定要求。
(5)餐桌明確標識,如團隊名稱、就餐者名單等。
(6)服務員經培訓,送餐時介紹菜名和特色。
對客人對用餐滿意的監視和調查
(1)在客人進餐時,服務人員或管理人員應及時關注客人對餐飲的評價和意見,如發現飯菜不潔、變質、霉變等情況,應立即向客人賠禮道歉,并主動與廚房聯系,按標準重新提供。
(2)餐飲部收集、整理、匯總客人對餐廳的意見或建議,采取改進措施并持續改進。
5.0支持性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菜肴加工制作指導書》
6.0相關記錄
《驗收記錄單》
《入廚單》
《領料單》
篇3:酒店餐飲服務控制程序(9)
酒店餐飲服務控制程序(九)
1.0目的
對餐飲物料、食品、飲料、菜肴、餐廳衛生進行監視或測量,確保其符合規定要求,增強顧客滿意。
2.0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餐飲物料、菜肴和餐廳服務的控制。
3.0職責
●采購部負責餐飲物料、食品、飲料的采購。
●廚部負責廚房加工制作的各類菜肴出售前的鑒定。
4.0工作程序
●采購部對餐飲物料的供方進行評價選擇,所提供的物料、食品、飲料應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要求。
●餐飲物料的驗收
(1)餐飲物料到貨后,驗收員根據“采購申請單”對到貨數量、規格、標識、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進行檢查,符合規定的,則可接收。
(2)驗收合格的物料,驗收人員填寫“驗收記錄單”。屬直接領用的物料,則按規定手續,投入使用。
(3)驗收不合格的物料,由驗收人員記錄,以適當的方式標識,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處理。
●菜肴的制作和鑒定
(1)廚師經培訓,掌握理論知識和所需技能,考核合格,按菜譜制作各種菜肴。
(2)菜肴制作屬特殊過程,嚴格按程序操作,必要時應有作業指導書。
(3)菜肴的揀選、清洗、配料要符合規定。
(4)菜肴的鑒定:
①廚房加工制作的各種冷葷涼菜、熱菜、湯、包、餅及其他主食類,在出售前均應鑒定。
②鑒定依據:餐廳所有的“入廚單”、《菜肴加工制作指導書》。
③廚師長或指定專人對照“入廚單”就菜肴的色、味、形等進行感官鑒定,必要時需品嘗。符合制作要求的,方可交由餐廳服務人員,經鑒定不合格的菜肴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相關規定執行。
④餐廳服務員在把食品提供給客人以前應再次檢查。
●對餐廳和送餐的要求
(1)餐廳有適宜的空間、溫度,餐桌排列要方便就餐者出入,通道通暢便于送餐,地面防滑。
(2)包間的裝飾、設施符合相應標準。
(3)用餐等待時間要短,等待期間要提供茶水、小食品。
(4)環境衛生、整潔。布餐車應確保清潔、衛生,達到規定要求。
(5)餐桌明確標識,如團隊名稱、就餐者名單等。
(6)服務員經培訓,送餐時介紹菜名和特色。
●對客人對用餐滿意的監視和調查
(1)在客人進餐時,服務人員或管理人員應及時關注客人對餐飲的評價和意見,如發現飯菜不潔、變質、霉變等情況,應立即向客人賠禮道歉,并主動與廚房聯系,按標準重新提供。
(2)餐飲部收集、整理、匯總客人對餐廳的意見或建議,采取改進措施并持續改進。
5.0支持性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菜肴加工制作指導書》
6.0相關記錄
●《驗收記錄單》
●《入廚單》
●《領料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