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危害日常監測檢測評價制度
1、公司、分公司要指定專人負責職業危害日常監測工作。
2、監測人員要將監測危害因素濃度變化情況,記錄存檔。
3、職業危害因素監測、采樣、布點要符合國家標準。
4、公司每年委托有資質的職業健康技術服務機構對各分公司職業危害因素檢測一次,每3年至少對生產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現狀評價一次。
5、生產單位要對監測、檢測結果不符合標準的立即采取治理措施,確保本單位生產作業場所符合職業健康環境和條件。
6、公司要將職業危害監測、檢測評價報告,下發到各生產單位,并登記存檔。
篇2:生產作業場所危害因素監測制度
1.目的
為了正確評價生產環境中塵毒、噪聲等對職工健康的危害程度并進行監護,鑒定各部門安全衛生工作的成效,必須對生產環境中的塵毒、噪聲進行定點、定期監測。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全公司各生產環境。
3.作業場所危害因素
氯氣、塵毒、噪聲
4.職責
4.1安全部負責生產環境塵毒、噪聲監測點的定點和定期監測。
4.2各部門單位負責不符合糾正措施的落實。
5.工作要求
5.1塵毒監測點、噪聲監測點由安全部會同各單位依據下列原則和標準確定。
5.1.1根據塵毒物質經常逸散和產生噪聲的范圍,工人經常停留或持續操作的地帶,能反映工人實際接觸塵毒、噪聲的地點作為監測點。
5.1.2凡屬同種物質存在同一廠房,不應以作業崗位確定監測點,應按實際情況確定監測點。
5.1.3在同一地點有兩種毒物存在時,應分別按實際存在的毒物的種類,確定若干個監測點。
5.1.4在同一個地點有混合性粉塵存在時,只確定一個粉塵監測點。
5.1.5塵毒監測點及噪聲監測點一經確定,既應作為固定的監測點,并建立監測記錄。
5.2塵毒、噪聲監測點不得隨意增減和變動,因故需要增減或變動時,必須由安全部審批。
5.3塵毒、噪聲監測由安全部負責監測,每周一次,并認真記錄。
5.4安全部負責對動火、設備內等特殊作業場所進行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并依據結果判定合格與否。
篇3:生產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監測制度
1目的
為適時監測生產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保護員工免受職業病危害,特制定本制度。
2范圍
公司粉塵區、噪聲源區及有毒有害氣體區;主要具體位置:乙炔發生崗位、乙炔壓縮車間、乙炔充裝崗位、丙酮補加崗位、氧氣車間灌裝崗位、氬氣車間灌裝崗位。
3職責
3.1綜合管理部負責組織進行職業危害因素監測,并建立職業衛生管理檔案。
3.2各部門負責人負責本部門職業衛生日常管理,配置職業健康安全設施,設置警示標志,督促員工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4內容
公司生產活動中存在職業危害因素的生產場所和崗位必須按規定進行危害因素監測。
4.1驗收監測
公司新、改、擴項目必須嚴格執行“三同時”原則。工程竣工后要進行職業危害驗收監測,驗收不過關的項目不得投入生產。
4.2年度監測
4.2.1其他塵檢測,乙炔裝置一層、乙炔裝置二層;檢測頻率為三年一次。
4.2.2噪聲檢測,乙炔發生裝置二層、乙炔壓縮車間、乙炔充裝崗位、氧氣車間灌裝崗位、氬氣車間灌裝崗位;檢測頻率為三年一次。
4.2.3有毒物質檢測:丙酮補加車間,檢測頻率為三年一次。
5.附則
5.1本規定由綜合管理部制定并負責解釋。
5.2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