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職業危害責任制度規范

職業危害責任制度規范

2024-07-14 閱讀 1249

1?總則

1.1為保障職工的安全和職業健康,防治職業危害,依據《職業病防治法》、《安全生產法》、《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有關職業健康監督檢查職責調整的規定,特制訂本職責制度。

1.2在安全生產中凡涉及職業危害的場所和工作地點必須嚴格執行本制度。

1.3本規定適用于中鋁洛陽銅業鋁鎂板帶廠所屬車間、科室、班組。

2?名詞解釋

2.1職業病:是指企業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2作業場所,是指從業人員進行職業活動的所有地點,包括建設單位施工場所。

2.3職業危害,是指從業人員在從事職業活動中,由于接觸粉塵、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對身體健康所造成的各種損害。

2.4職業禁忌,是指從業人員從事特定職業或者接觸特定職業危害因素時,比一般職業人群更易于遭受職業危害損傷和罹患職業病,或者可能導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從事作業過程中誘發可能導致對他人生命健康構成危險的疾病的個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狀態。

3?基本要求

3.1凡有害氣體(如:城市煤氣、城市燃氣、氫氣、氮氣、二氧化硫等)的工藝、設備、管網及附屬安全裝置等的設計方案、安全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標準、規范的要求。

3.2有害氣體工藝、設備、管網施工工程必須制訂安全措施,做到無措施、無計劃不準許施工。

3.3施工必須按設計進行。如有修改應經設計單位書面同意。施工完畢應由施工單位編制竣工說明書及竣工圖交付使用單位存檔。

3.4新建、改建和擴建有害氣體工藝設備管網必須做到勞動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即“三同時”),相關科室報審公司裝備部、生產部、武裝保衛部會審??⒐ず蠼涷炇蘸细穹娇赏懂a。

3.5鋁鎂板帶廠所有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禁止超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3.6各車間、科室、班組必須建立職業危害防護設施和從業人員使用的職業危害防護用品管理辦法。

3.7根據設備、工藝變化,各車間、職能科室如實申報職業危害因素的。

3.8生產安保科按照規定設有專人負責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日常監測,每周向主管領導匯報一次監測結果。

3.9廠綜合辦公室每月向廠長、主管科室下達變更勞動合同通知,協助生產安??聘嬷聫臉I人員職業危害真實情況。

3.10廠綜合辦公室根據公司職業健康體檢規定時間組織員工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員工。

4?機構與責任

4.1廠長全面負責職業危害防治,黨委書記、工會主席和主管副廠長根據“一崗雙責”負責監護職業危害和防治工作;負責組織實施勞動衛生管理與職業病防治工作。同時,接受生產部的指導。

4.2生產安??坡殬I危害防治職責:

4.2.1負責制訂廠勞動衛生與職業病防治規劃和計劃;

4.2.2負責各生產單位作業環境職業危害因素的定期監測(監測費用由被檢單位支付),按規定做出報告,對危害因素超標的生產作業環境提出整改意見;

4.2.3安排接觸職業危害因素人員的就業(上崗)前體檢,定期體檢和離崗時體檢(體檢費用由被檢單位支付),對職業禁忌者提出處理意見;

4.2.4對職業危害防護設施進行效果評價;

4.2.5參與新建、改建、擴建、技術改造和技術引進項目的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

4.2.6負責安排職業病的診斷、治療和統計報告工作;

4.2.7根據廠生產特點和需要開展勞動衛生和職業病防護的專題調研工作;

4.2.8進行勞動衛生法規和職業病防護知識的宣傳教育;

4.2.9建立健全鋁鎂廠工業衛生檔案和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4.3各生產車間的職業危害防治職責

4.3.1配合制訂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

4.3.2配合生產部完成本單位有害因素的預防性監測和日常監測工作;

4.3.3根據生產部的安排,積極組織本單位接觸有害因素人員按時完成各項健康體檢;

4.3.4建立健全本單位的勞動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并監督執行;

4.3.5建立健全本單位的勞動衛生檔案和職業健康檔案;

4.3.6負責本車間接觸有害因素人員上崗前和在崗期間的勞動衛生培訓,使其增強職業危害因素防護意識,遵守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和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維護勞動保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

4.3.7按照規定對職業危害防護設施和從業人員職業危害防護用品進行維護、檢修、檢測,并保持正常運行、使用狀態。

4.4技術科、設備科的職業危害防治職責

4.4.1嚴禁隱瞞技術、工藝、材料所產生的職業危害。

4.4.2嚴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產生職業危害的設備或者材料。

4.4.3嚴禁將產生職業危害的作業轉移給沒有職業危害防護條件的單位和個人,或者沒有職業危害防護條件的單位和個人接受產生職業危害作業。

4.4.5嚴禁擅自拆除、停止使用職業危害防護設施。

5?本辦法解釋權歸生產部。

6?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篇2:煤礦職業病危害防治責任制度

為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加強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職業病防治的水平,切實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與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五條的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是從組織上、制度上落實“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使各級領導、各職能單位、各生產單位和職工明確職業病防治的責任,做到層層有責,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做好職業病防治,促進生產可持續發展。

二、本制度規定從礦領導到各單位在職業病防治的職責范圍,凡本礦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責任。

三、為保證本制度的有效執行,今后凡有行政體制變動,均以本制度規定的職責范圍,對照落實相應的職能單位和責任人。

各單位和人員的職責

(一)、礦長的職責

1、認真貫徹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落實各級職業病防治責任制,確保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與安全。

2、設置與本礦規模相適應的職業衛生管理機構,配備專業或兼職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礦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職工代表大會報告本礦職業病防治工作規劃和落實情況,主動聽取職工對本礦職業衛生工作的意見,并責成有關單位及時解決提出的合理建議和正當要求。

4、每季召開一次職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聽取工作匯報,親自研究和制訂年度職業病防治計劃與方案,落實職業病防治所需經費,督促落實各項防范措施。

5、親自參加礦內發生的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和分析。

6、對本礦的職業病防治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

(二)、礦職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職責

在礦長的領導下,根據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的規定,在本礦中具體組織實施各項職業病防治工作,具體職責:

1、組織制訂(修改)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并督促執行。

2、根據本礦機構設置,明確各單位、人員職責。

3、制訂礦年度職業病防治計劃與方案,并組織具體實施,保證經費的落實和使用。

4、直接領導本礦職業病防治工作,建立礦職業衛生管理臺帳和檔案。

5、組織對本礦干部、職工進行職業衛生法規、職業知識培訓與宣傳教育。

6、經常檢查本礦各單位職業病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7、經常聽取各工區、職工關于職業衛生有關情況的匯報,及時采取措施。

8、對礦內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采取應急措施,及時報告,并協助有關單位調查和處理,對有關責任人予以嚴肅處理。

9、對本礦的職業病防治工作負直接責任。

(三)、礦技術單位的職責

1、編制礦生產工藝、技術改進方案,規劃安全技術措施等,改善職工勞動條件,促進文明生產。

2、編制生產過程的技術文件、技術規程,制作和提供生產過程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來源、產生部位等技術資料。

3、對生產設施、防護設施進行維護保養,檢修,確保安全運行。

4、對本礦的職業病防治工作負技術責任。

(四)、職業衛生領導小組辦公室人員職責

1、協助領導小組推動礦開展職業衛生工作,貫徹執行國家法規和標準。收集整理各項技術措施、計劃,并且督促有關單位切實按期執行。

2、配合培訓中心牽頭組織對職工進行職業衛生培訓教育,總結推廣職業衛生管理先進經驗。

3、組織職工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并建立健康檢查檔案。

4、收集整理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監測報表。

5、匯總整理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對這些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6、定期組織現場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情況,報告領導小組研究處理。

7、負責職業病危害事故報告,參加事故調查處理。

8、負責建立礦職業衛生管理臺帳和檔案,負責登錄、存檔、申報等工作。

9、審批個人防護用品。

10、督促職工嚴格按操作規程生產,確保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

11、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時,迅速上報,并與礦內醫院配合及時組織搶救。

篇3:副礦長主管職業危害負責人責任制

1協助礦長搞好職業健康危害防治工作,對職業健康危害防治負具體領導責任。

2協助礦長組織并參加各職能科室定期、不定期的職業健康危害防治工作檢查,對查出的隱患,堅持“四不放過”的處理原則,進行處理。

3協助礦長對全體職工代表進行職業健康危害防治培訓教育。負責組織審批職業健康危害防治技術方案。

4落實礦內的各項職業健康危害防治制度及職業健康危害防治技術措施。組織制定修訂和審定各項職業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并檢查其執行情況

5負責職業危害防治組織機構的建立健全,落實與提高職業危害防治人員的業務素質水平。

6提出預防職業病措施,并督促落實。

7組織實施、落實全礦各單位的職業危害防治培訓計劃。

檔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