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體系評審策劃準備實施
一、評審的策劃
1.評審時機
一般是一年一次,時間最好定在年底。
當然如出現一些特殊情況也可以增加評審次數。特殊情況是指企業機構發生變化,資源發生變化,發生重大事故,出現重大不符合,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合作者、承包方有異議,設施最初使用期等。
2.評審形式
評審的形式一般是以會議的形式。
3.評審企業
最高管理者和高層管理者以及HSE委員會成員。
4.評審內容
與上節介紹內容相同。
二、評審的準備
1.擬訂評審計劃
(1)確定本次評審的日期、地點;
(2)需評價的事項;
(3)確定評審的形式和企業;
(4)要求參加評審的人員作好充分準備。
2.準備評審資料
選擇以下內容中的部分作為評審的輸入:
(1)內外HSE審核的結果;
(2)HSE承諾、方針、目標的實現情況及適宜性;
(3)現行文件化體系的適宜性;
(4)危害確認和風險評價的結論;
(5)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方案及工作計劃書的實施情況;
(6)健康、安全與環境檢測數據及達標情況;
(7)來自員工、社會及相關方的投訴和意見;
(8)預防措施和風險削減措施的實施情況;
(9)現行企業機構的適宜性;
(10)上次評審決定的改進措施的執行情況;
(11)統計技術的選用、趨勢分析和風險削減措施能力分析。
對于所需資料可分別形成幾個文件由管理者代表和專業管理部門向評審委員會報告。
三、評審的實施
1.按計劃進行評審
(1)與會者簽到;
(2)最高管理者主持評審會議;
(3)管理者代表匯報體系運行情況;
(4)各部門專題匯報;
(5)高層管理者討論評審;
(6)最高管理者總結,形成結論;
(7)作好會議記錄;
(8)會后整理,形成評審報告,由最高管理者批準、發放。
2.評審報告
評審報告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
(1)評審的日期;
(2)由誰主持,參加評審的人員;
(3)對每一個評審項目給予簡要描述及形成的結論;
(4)對HSE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和適應性給予總結;
(5)若有改進事項,應確定責任并規定實施和驗證的日期。
3.跟蹤驗證
(1)將有關評審的資料收集、整理保存;
(2)對評審提出的問題應分析原因;
(3)責成責任部門制定糾正、預防措施并實施;
(4)對糾正、預防措施的實施進行跟蹤驗證并進行有效性分析。
篇2:OHS管理體系管理評審辦法
OHS管理體系管理評審
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應定期對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進行評審,以確保體系的持續適用性。管理評審過程中應確保收集到必須的信息資料,供管理者進行評價。評審工作應形成文件。
管理評審應根據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的結果、不斷變化的客觀環境和對持續改進的承諾,指出可能需要修改的方針、目標以及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其他要素。
1.理解要點
管理評審的依據是OHS管理體系內部審核的結果,目標、指標的實現程度,以及針對組織客觀條件變化來進行定期評審,目的是保持組織的OHS管理體系的適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從而實現組織對持續改進的承諾。
管理評審是由最高管理者主持進行的,一般是每年進行一次,通過年度計劃進行安排,通常是在內部審核之后或第三方審核之前進行。但當OHS體系發生重大變化或發生重大事故時,可以臨時組織管理評審。
管理評審的內容包括:(1)內部審核報告;(2)方針、目標、計劃(方案)及其實施情況;(3)事故調查、處理情況;(4)不符合、糾正和預防措施落實情況;(5)相關方的投訴、建議及其要求;(6)實施管理體系的資源(人、財、物)是否適宜;(7)體系要素及相應文件是否要修訂;(8)對體系符合性、有效性的評價等。
管理評審的完成并不意味著體系運行的終結,而是下一個運行過程的開始。在管理評審中形成新的目標和指標,制定新的OHS管理方案,并對所確定的危險因素實施控制和管理,實現新的一輪持續改進。
2.審核要點
l)組織最高管理者是否定期進行管理評審。
2)評審結果是否形成文件,是否體現持續改進。
3)每次管理評審的內容和范圍是如何確定的。
4)新的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是否得到了各相關部門的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