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爆炸危險場所設施檢查

爆炸危險場所設施檢查

2024-07-14 閱讀 6427

爆炸危險場所內設施的檢查,是指對具有爆炸危險性的場所,檢查其電氣設備、供暖和通風空調系統(tǒng)等設施在布置或選材上是否采取防爆措施,限制易燃易爆物質在空氣中的含量、消除或控制電氣設備產生火花、電弧或高溫的可能性,降低爆炸發(fā)生的概率和危害。

一、爆炸危險場所的電氣設備

在爆炸危險場所內,通常對電氣設備采取隔離法、限制正常的工作溫度、采用隔爆外殼、本質安全電路和超前切斷電源等措施,消除或控制電氣設備產生火花、電弧或高溫的可能性,使其與易燃易爆隔離并在低于引燃溫度下運行。防火檢查中,通過對導線材料和允許載流量、線路的敷設和聯接、電氣設備的選型和帶電部件的接地等進行檢查,核實易燃易爆場所的電氣防爆是否滿足現行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的要求。

(一)檢查內容

1.導線材質

爆炸危險環(huán)境的配線工程,因為鋁線機械強度差、容易折斷,需要進行過渡聯接而加大接線盒,同時在聯接技術上難于控制并保證質量,所以不得選用鋁質的,而選用銅芯絕緣導線或電纜。銅芯導線或電纜的截面在1區(qū)為2.5mm2以上,2區(qū)為1.5mm2以上。

2.導線允許載流量

為避免過載、防止短路把電線燒壞或過熱形成火源,絕緣電線和電纜的允許載流量不得小于熔斷器熔體額定電流的1.25倍和自動開關長延時過流脫口器整定電流的1.25倍。

3.線路的敷設方式

主要檢查電氣線路的敷設方式是否與爆炸環(huán)境中氣體、蒸汽的密度相適應。檢查要求為:

(1)當爆炸環(huán)境中氣體、蒸汽的密度比空氣重時,電氣線路敷設在高處或埋入地下。架空敷設時選用電纜橋架;電纜溝敷設時溝內填充沙并設置有效的排水措施。

(2)當爆炸環(huán)境中氣體、蒸汽的密度比空氣輕時,電氣線路敷設在較低處或用電纜溝敷設。敷設電氣線路的溝道、鋼管或電纜,在穿過不同區(qū)域之間墻或樓板處的孔洞時,采用非燃性材料嚴密堵塞,防止爆炸性混合物或蒸汽沿溝道、電纜管道流動。

4.線路的聯接

電氣線路之間原則上不能直接聯接。如必須實行聯接或封端時,檢查是否采用壓接、熔焊或釬焊,并保證接觸良好防止局部過熱。線路與電氣設備的聯接,特別是銅鋁線相接時,采用適當的過渡接頭。

5.電氣設備的選型和安裝

防爆電氣設備類別中,爆炸性氣體環(huán)境用電氣設備分為I類和Ⅱ類兩種類別;可燃性粉塵環(huán)境用電氣設備分為A型塵密設備、B型塵密設備、A型防塵設備、B型防塵設備等四種類別。具體分類及選型原則見《消防安全技術實務》第二篇第九章的相關內容。主要檢查電氣設備的防爆型式是否與爆炸危險區(qū)域適應;電氣設備的防爆性能是否與爆炸危險環(huán)境物質的危險性適應;電氣設備的選型是否與環(huán)境條件適應、是否符合整體防爆的原則。同時,還需結合消防設計文件現場查驗各類型電氣設備的類型、級別、組別標志的銘牌和防爆標識;測量防爆電氣設備、粉塵防爆電氣設備外殼表面的最高溫度。

6.帶電部件的接地

許多電氣設備在一般情況下可以不接地,但為了防止帶電部件發(fā)生接地產生火花或危險溫度而形成引爆源,所以在爆炸危險場所內仍需要接地。主要包括以下設備:

(1)在導線不良的地面處,交流額定電壓380V以下和直流額定電壓440V以下的電氣設備正常時不帶電的金屬外殼。

(2)在干燥環(huán)境,交流額定電壓為127V以下,直流電壓為110V以下的電氣設備正常時不帶電的金屬外殼。

(3)安裝在已接地的金屬結構上的電氣設備;敷設鎧裝電纜的金屬構架。

檢查時還需注意,接地干線宜設置在爆炸危險區(qū)域的不同方向,且不少于兩處與接地體相連。

(二)檢查方法

通過查閱消防設計文件、電氣設備材料清單、隱蔽工程施工記錄、按現行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安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規(guī)定提交的有關設備的調整、試驗記錄及相關資料,了解環(huán)境可能出現爆炸的危險介質、爆炸危險區(qū)域范圍,電氣裝置的組成等基本數據后,對照檢查內容逐項開展現場檢查,并核實向產品質量證明文件與消防設計文件的一致性。

二、爆炸危險場所的供暖系統(tǒng)

防火檢查中,通過查閱消防設計文件、供暖系統(tǒng)設備清單、供暖系統(tǒng)隔熱、絕熱材料的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及相關資料,了解建筑使用性質、是否有易燃易爆場所或部位后,對供暖方式、管道敷設、管道和設備絕熱材料的燃燒性能開展現場檢查,并實地測量散熱器表面溫度,核實易燃易爆場所供暖系統(tǒng)的設置是否滿足現行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的要求。主要檢查內容為:

1.供暖方式的選擇

對一些容易發(fā)生火災或爆炸的廠房,需檢查其供暖系統(tǒng)是否采用不循環(huán)使用的熱風采暖。常見容易發(fā)生火災或爆炸的廠房主要有:

(1)生產過程中散發(fā)的可燃氣體、蒸氣、粉塵、纖維與采暖管道、散熱器表面接觸,雖然采暖溫度不高,也可能引起燃燒的廠房,例如二硫化碳氣體、黃磷蒸氣及其粉塵等。

(2)生產過程中散發(fā)的粉塵受到水、水蒸汽的作用,能引起自燃和爆炸的廠房,例如生產和加工鉀、鈉、鈣等物質的廠房。

(3)生產過程中散發(fā)的粉塵受到水、水蒸汽的作用能產生爆炸性氣體的廠房,例如電石、碳化鋁、氫化鉀、氫化鈉、硼氫化鈉等放出的可燃氣體等。

2.供暖管道的敷設

供暖管道不得穿過存在與供暖管道接觸能引起燃燒或爆炸的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房間,必須穿過時,檢查是否采用不燃材料隔熱。同時,供暖管道與可燃物之間保持的距離滿足以下要求:當溫度大于100℃時,不小于100mm或采用不燃材料隔熱;當溫度不大于100℃時,不小于50mm或采用不燃材料隔熱。

3.供暖管道和設備絕熱材料的燃燒性能

對于甲、乙類廠房(倉庫),建筑內供暖管道和設備的絕熱材料采用不燃材料。

4.散熱器表面的溫度

在散發(fā)可燃粉塵、纖維的廠房內,散熱器表面平均溫度不得超過82.5℃。輸煤廊的散熱器表面平均溫度不得超過130℃。

三、爆炸危險場所的通風空調系統(tǒng)

爆炸危險場所的通風空調系統(tǒng),因排出有火災爆炸危險物質沒有采取有效措施或由于排風機與電機不配套等引起火災爆炸事故時有發(fā)生。防火檢查中,通過對通風空調系統(tǒng)的管道敷設、通風設備選型、除塵器和過濾器的設置、接地裝置的設置等進行檢查,核實易燃易爆場所的通風空調系統(tǒng)設置是否滿足現行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的要求。

(一)檢查內容

1.空氣調節(jié)系統(tǒng)的形式

對含有燃燒或爆炸危險粉塵、纖維的空氣的甲、乙類廠房及丙類廠房,檢查空氣調節(jié)系統(tǒng)是否采取不循環(huán)使用的方式;對民用建筑內空氣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危險物質的房間,檢查是否設置自然通風或獨立的機械通風設施且其空氣不循環(huán)使用。

2.管道的敷設

廠房內用于有爆炸危險場所的排風管道,嚴禁穿過防火墻和有爆炸危險的房間隔墻。甲、乙、丙類廠房內的送、排風管道宜分層設置。對排除有燃燒或爆炸危險氣體、蒸氣和粉塵的排風系統(tǒng),檢查排風管是否為明裝,并采用金屬管道直接通向室外安全地點。

3.通風設備的選型

對空氣中含有易燃、易爆危險物質的房間,檢查其送、排風系統(tǒng)是否選用防爆型的通風

設備。當送風機布置在單獨分隔的通風機房內且送風干管上設置防止回流設施時,可采用普通型的通風設備。對燃氣鍋爐房,檢查是否選用防爆型的事故排風機,且排風量滿足換氣次數不少于12次/h。

4.除塵器、過濾器的設置

對排除含有燃燒和爆炸危險粉塵的空氣的排風機,檢查在進入排風機前的除塵器是否采用不產生火花的除塵器;對于遇水可能形成爆炸的粉塵,嚴禁采用濕式除塵器。

5.接地裝置的設置

對排除有燃燒或爆炸危險氣體、蒸氣和粉塵的排風系統(tǒng)和燃油或燃氣鍋爐房的機械通風設施,檢查其是否設置導除靜電的接地裝置。

(二)檢查方法

通過查閱消防設計文件、通風空調平面圖和設備材料表、隱蔽工程施工記錄、通風空調設備有關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及相關資料,了解建筑的用途、規(guī)模,是否有爆炸危險場所或部位后對照檢查內容逐項開展現場檢查,核實風機選型、接地裝置等產品質量證明文件與消防設計文件的一致性。

篇2:道路旅客運輸車輛安全設施定期檢查維護制度

為進一步提高車輛安全技術性能,確保車輛應急設施、器材齊全有效,保障生產安全有序,根據國家有關標準規(guī)定要求,結合公司車輛的實際情況,特制訂本制度!

一、滅火器

(一)配置

1、公司所有營運車輛最少配置2個2公斤(含2公斤)以上的滅火器。

2、滅火器應放置在干燥、遠離油污、方便取用的部位,并應固定放置,其中至少有一個滅火器放置在靠近駕駛員座位的部位。滅火器不可被遮擋、拴系或上鎖。

(二)檢查維護

1、確保車載滅火器在有效期和有效壓力內。

2、滅火器丟失、損壞、失效的及時予以更換,更換合格后方可恢復運營。

3、公司檢車組負責滅火器的日常檢查和維護。

4、檢車組必須做好車輛滅火器登記工作,建立車輛滅火器管理檔案,注明配置、更換日期和有效期。

二、安全錘

(一)配置

1、公司所有營運車輛安全錘按照前后車廂左右各1把,每輛車共計4把的標準配置。

2、安全錘安裝位置為車廂內前后輪過橋相對應的窗框直柱上端,安裝高度在180-200mm范圍內。

3、補配的安全錘必須確保底座固定螺釘在兩只及以上,保證牢固不松動,防盜鋼絲繩纏繞整齊、無拖掛。

(二)檢查維護

檢車組負責安全錘的日常檢查,發(fā)現丟失及時補齊。并登記備案。

三、緊急開門閥

(一)配置

1、凡采用“氣-電”形式控制上下客門啟閉的車輛,必須配置有上客門緊急開門閥、下客門緊急開門閥和駕駛室單控上下客門的緊急開門閥。對新購車輛,應要求配置上客門外控上客門自動啟閉的緊急開門閥。

2、上客門緊急開門閥應安裝在上客門門泵或車內上客門附近的顯眼位置處,下客門緊急開門閥應安裝在下客門門泵或車內下客門附近的顯眼位置處,緊急開門閥的安裝位置要便于乘客在緊急情況下能安全使用。駕駛室單控上下客門的緊急開門閥應在司機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能安全使用的左側位置。

3、安裝要求:對于駕駛室未配置上、下客門緊急開門閥的車輛應采用抽拉式開關進行補配,且安裝于駕駛室左側便于司機取用的儀表臺附近。對于原安裝有駕駛室單控上客門緊急開門閥的車輛應在車輛整修、罩漆、二級維護作業(yè)中進行上、下客門緊急開門閥改裝。

(二)檢查維護

公司檢車組負責對車輛的緊急開門閥進行檢查、修理和日常維護管理

四、安全頂窗(應急逃生通道)

(一)配置

1、公司所有營運車輛必須在車廂棚頂處設有推翻式安全頂窗(應急逃生窗)。

2、安全頂窗的尺寸面積不應小于40*60cm,且安全頂窗應易于從車內向車外開啟或移開順暢,開啟后還應保證從車內外進出的暢通,其中空調車的頂窗還應帶有換氣扇,并有顯著的逃生窗提醒標識。

3、安全頂窗在安裝時應鎖止牢靠、開啟輕便,且密封性能良好,不發(fā)生雨水滲漏現象。

(二)檢查維護

檢車組負責對運營車輛的安全頂窗進行日常檢查和維護管理;負責對運營車輛安全頂窗齊全完好情況的檢查,并對損壞的安全頂窗及時進行報修。

五、安全設施、器材安全告知規(guī)定

發(fā)車前乘務員必須播放安全告知,讓旅客詳細了解安全設施器材的擺放位置和使用方法,車廂內應在明顯位置張貼禁止吸煙的標志,上、下客門及駕駛室安裝有緊急開門閥的位置必須粘貼有顯著的緊急開門閥標志,且標志的粘貼應不妨礙或覆蓋原有車輛的服務標志。

六、安全警示牌

(一)、配置規(guī)定

公司所有營運車輛必須按要求每車配置一塊安全警示牌。

(二)檢查維護

安全警示牌的齊全有效列入車輛必檢作業(yè)項目,在檢查中發(fā)現安全警示牌損壞的,駕駛員必須及時進行更換。

七、冬季五帶(鍬、鎬、三角木、防滑鏈條、防滑料)

(一)配置

公司所有營運車輛至少配備一把鐵鍬和一把鎬頭,兩個三角木(長500mm,變長200mm,開角45°),防滑鏈條符合輪胎尺寸,50公斤防滑料。

(二)檢查維護

檢車組負責“冬季五帶”的檢查,駕駛員負責及時維護、補充和更換。

八、本制度自發(fā)布之日起實施!

篇3:車輛安全設施定期檢查維護制度

為進一步提高車輛安全技術性能,確保車輛應急設施、器材齊全有效,保障生產安全有序,根據國家有關標準規(guī)定要求,結合我站車輛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一、滅火器

(一)配置

1、所有營運車輛最少配置1個4公斤(含4公斤)以上的滅火器。

2、滅火器應放置在干燥、遠離油污、方便取用的部位,不可被遮擋、上鎖,并應固定放置。

(二)檢查維護

1、確保車載滅火器在有效壓力內。

2、滅火器丟失、損壞、失效的及時予以更換,更換合格后方可恢復運營。

3、安檢員負責滅火器的日常檢查,車隊長負責及時維護、補充和更換。

4、安檢員必須做好車輛滅火器登記工作,建立車輛滅火器管理檔案,注明配置、更換日期和有效期。

二、安全錘

(一)配置

1、所有營運車輛安全錘按照前后車廂左右各1把,每輛車共計4把的標準配置。

2、安全錘安裝位置為車廂內前后輪過橋相對應的窗框直柱上端,安裝高度在180-200mm范圍內。

3、補配的安全錘必須確保底座固定螺釘在兩只及以上,保證牢固不松動,防盜鋼絲繩纏繞整齊、無拖掛。

(二)檢查維護

安檢員負責安全錘的日常檢查,并登記備案;車隊長負責及時補齊。

三、緊急開門閥

(一)配置

1、凡采用“氣-電”形式控制上下客門啟閉的車輛,必須配置有上下客門緊急開門閥和駕駛室單控上下客門的緊急開門閥。對新購車輛,應要求配置上客門外控上客門自動啟閉的緊急開門閥。

2、上下客門緊急開門閥應安裝在上客門門泵或車內上客門附近的顯眼位置處,緊急開門閥的安裝位置要便于乘客在緊急情況下能安全使用。駕駛室單控上下客門的緊急開門閥應在駕駛員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能安全使用的左側位置。

3、安裝要求:對于駕駛室未配置上下客門緊急開門閥的車輛應采用抽拉式開關進行補配。

(二)檢查維護

安檢員負責對車輛的緊急開門閥進行檢查,車隊長負責修理和日常維護管理。

四、安全頂窗(應急逃生通道)

(一)配置

1、所有營運車輛必須在車廂棚頂處設有推翻式安全頂窗(應急逃生窗)。

2、安全頂窗的尺寸面積不應小于40*60cm,且安全頂窗應易于從車內4車外開啟或移開順暢,開啟后還應保證從車內外進出的暢通,其中空調車的頂窗還應帶有換氣扇,并有顯著地逃生窗提醒標識。

3、安全頂窗在安裝時應鎖止牢靠、開啟輕便,且密封性能良好,不能發(fā)生雨水滲漏現象。

(二)檢查維護

安檢員負責對運營車輛的安全頂窗進行日常檢查,車隊長負責維護管理,負責對運營車輛安全頂窗齊全完好情況的檢查,并對損壞的安全頂窗及時進行報修。

五、安全設施、器材安全告知規(guī)定

發(fā)車前乘務員必須進行安全宣傳告知,讓旅客詳細了解安全設施器材的擺放位置和使用方法,車廂內應在明顯位置張貼禁止吸煙的標志,上下客門及駕駛室安裝有緊急開門閥的位置必須粘貼有顯著地緊急開門閥標志,且標志的粘貼應不妨礙或覆蓋原有車輛的服務標志。

六、安全警示牌

(一)配置規(guī)定

所有營運車輛必須按要求每車配置一塊安全警示牌。

(二)檢查維護

安全警示牌的齊全有效列入車輛必檢作業(yè)項目,在檢查中發(fā)現安全警示牌損壞的,車隊長必須及時進行更換。

七、冬季防滑鏈條

(一)配置

平時倉庫必須配備與車輛基數相符的防滑鏈條,冬季冰凍天氣營運車輛必須配備防滑鏈條

八、檢查維護

安檢員負責防滑鏈條的檢查,并建立臺帳車隊長負責及時維護、補充和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