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變配電所設施設備檢查要點

變配電所設施設備檢查要點

2024-07-14 閱讀 6563

1.變配電所的設置,建筑結構及有關設施:

2.變配電所應避免設置在有火災、爆炸危險、空氣污染或有劇烈震動的場所;

3.變配電所一般采用磚結構建筑、水泥地面。地面應高出周圍地面150~300mm,以防積水;

4.變配電所室門應向外開,并采用輕型鐵門或包有鐵皮的木門;

5.與變配電所相通的電纜溝、電纜隧道等處有防止雨水、地下水滲入和防止小動物進入的措施、并用非可燃性材料作為電纜溝的蓋板;

6.戶外變電所的變壓器周圍,其固定柵欄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7m。變壓器底部與地面之間應有大于或等于0.3m的距離。若裝有兩臺變壓器時,兩者凈距需大于或等于1.5m;

7.高壓配電裝置可單獨設置,當高壓開關柜少于4臺時,可將高低壓配電裝置布置于同一室。若單列布置,兩者距離應大于或等于2m;

8.變壓器室應通風良好,通風口用水泥或金屬百葉窗,且內側加裝網孔小于或等于10mm的金屬網,保證任何季節安全運行;

9.變壓器室的門應上鎖,并掛“高壓危險”的警告牌及安全色標;

10.戶內配電裝置最小通道寬度,單排列的操作通道為1.5m,維修通道為0.8m;雙排列的操作通道為2m,維修通道為1m;

11.變配電設備遮欄高度應不低于1.7m。

對電纜的檢查

電纜對地面和建筑物的最小允許距離:

1.直埋電纜的埋置深度(由地面至電纜外皮);1~35kV為0.7m;

2.電纜外皮于建筑物的地下基礎為0.6m。

電纜相互接近時的最小凈距:

1.10kV以下電纜之間為0.1m,10~35kV之間應不小于0.25m;

2.不同部門使用的電纜,包括通信電纜相互間為0.5m。

電纜與地下管道間接近和交叉的最小允許距離;

1.電纜與熱力管道接近時的凈距為2m,交叉時為0.5m;

2.電纜與其它管道接近或交叉時的凈距為0.5m。

電纜相互交叉時的凈距為0.5m;

1.被挖出的電纜應用木板襯護懸吊,懸吊點之間的距離不大于1.5m。不得用鐵絲和繩子不加托板直接懸吊電纜;

2.鎧裝電纜或鉛包,鋁包電纜的金屬外皮在兩端應可靠接地,接地電阻應不大于10歐姆;

3.電纜穿越路面和建筑物及引出地面高度在2m以下的部分,均應穿在保護管內,保護管內徑應不小于電纜外徑的1.5倍;

4.敷設電纜的地面應裝設走向標志,以利運行和檢修。

架空線及戶內外布線檢查

導線截面必須滿足機械強度的要求。導線的線距與周圍設施的距離,過路時對地高度應符合有關規定;

架空線嚴禁跨越易燃建筑的屋頂;

拉線要裝在架設導線反方向的著力點上或線路不平衡張力合力的作用點上。拉線與線路的方向應對正。角度拉線應與線路的分角線對正。防風拉線與線路垂直;

電桿與拉線的夾角不小于45°,受環境限制時應不小于30°;

不同線路共桿時,低壓線在高壓線下方,對10KV的直線桿兩端間距不小于1m。通信廣播線路在低壓線路下方。其間距不小于1.5m。低壓線路多層排列,直線桿層間距離不得小于0.6m,相鄰導線間距不小于0.4m,分支或轉角不小于0.3m;

三相四線供電系統中零線截面不小于該線路相線截面的一半。且不小于最小允許截面,單相制的零線截面與相線截面相同;

不同電壓、不同頻率的導線不允許穿入同一金屬管內。(同一設備和同一機組所有回路電壓在66V以下、三相四線制照明回線除外);

金屬管布線時,管內及管口須光滑無毛刺,并可靠接零或接地;

戶內、外明線裝置的導線,穿過墻壁應用瓷管,鋼管或塑料保護。穿過樓板應用鋼管或硬塑料管保護。通向戶外的塑管應一線一管。在兩條線路交叉時,貼近敷設面的一條線路的導線上應套絕緣管

防雷

1.裝有避雷針的建筑物上嚴禁架設低壓線、通信線和廣播線;

2.避雷針的安裝應滿足機械強度和耐腐蝕的要求。避雷針宜用直徑不小于25mm,壁厚不小于2.75mm的鋼管或直徑不小于20mm的圓鋼,并鍍鋅;

3.避雷針連線應用截面≥35mm2的鍍鋅綱紋線;

4.避雷帶或避雷網宜用鍍鋅鋼材。圓鋼最小直徑為8mm,扁鋼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60mm2;

5.閥型避雷器應垂直安裝,其密封良好,瓷件封口及膠合處無破裂,輕搖進內部無不正常響聲,拉地引下線如為銅線,應≥16mm2;如為鋁線≥25mm2;

6.防雷裝置應定期進行檢查和預防性試驗,接閃器及引下線等如腐蝕30%以上應更換;

篇2:道路旅客運輸車輛安全設施定期檢查維護制度

為進一步提高車輛安全技術性能,確保車輛應急設施、器材齊全有效,保障生產安全有序,根據國家有關標準規定要求,結合公司車輛的實際情況,特制訂本制度!

一、滅火器

(一)配置

1、公司所有營運車輛最少配置2個2公斤(含2公斤)以上的滅火器。

2、滅火器應放置在干燥、遠離油污、方便取用的部位,并應固定放置,其中至少有一個滅火器放置在靠近駕駛員座位的部位。滅火器不可被遮擋、拴系或上鎖。

(二)檢查維護

1、確保車載滅火器在有效期和有效壓力內。

2、滅火器丟失、損壞、失效的及時予以更換,更換合格后方可恢復運營。

3、公司檢車組負責滅火器的日常檢查和維護。

4、檢車組必須做好車輛滅火器登記工作,建立車輛滅火器管理檔案,注明配置、更換日期和有效期。

二、安全錘

(一)配置

1、公司所有營運車輛安全錘按照前后車廂左右各1把,每輛車共計4把的標準配置。

2、安全錘安裝位置為車廂內前后輪過橋相對應的窗框直柱上端,安裝高度在180-200mm范圍內。

3、補配的安全錘必須確保底座固定螺釘在兩只及以上,保證牢固不松動,防盜鋼絲繩纏繞整齊、無拖掛。

(二)檢查維護

檢車組負責安全錘的日常檢查,發現丟失及時補齊。并登記備案。

三、緊急開門閥

(一)配置

1、凡采用“氣-電”形式控制上下客門啟閉的車輛,必須配置有上客門緊急開門閥、下客門緊急開門閥和駕駛室單控上下客門的緊急開門閥。對新購車輛,應要求配置上客門外控上客門自動啟閉的緊急開門閥。

2、上客門緊急開門閥應安裝在上客門門泵或車內上客門附近的顯眼位置處,下客門緊急開門閥應安裝在下客門門泵或車內下客門附近的顯眼位置處,緊急開門閥的安裝位置要便于乘客在緊急情況下能安全使用。駕駛室單控上下客門的緊急開門閥應在司機正常工作狀態下能安全使用的左側位置。

3、安裝要求:對于駕駛室未配置上、下客門緊急開門閥的車輛應采用抽拉式開關進行補配,且安裝于駕駛室左側便于司機取用的儀表臺附近。對于原安裝有駕駛室單控上客門緊急開門閥的車輛應在車輛整修、罩漆、二級維護作業中進行上、下客門緊急開門閥改裝。

(二)檢查維護

公司檢車組負責對車輛的緊急開門閥進行檢查、修理和日常維護管理

四、安全頂窗(應急逃生通道)

(一)配置

1、公司所有營運車輛必須在車廂棚頂處設有推翻式安全頂窗(應急逃生窗)。

2、安全頂窗的尺寸面積不應小于40*60cm,且安全頂窗應易于從車內向車外開啟或移開順暢,開啟后還應保證從車內外進出的暢通,其中空調車的頂窗還應帶有換氣扇,并有顯著的逃生窗提醒標識。

3、安全頂窗在安裝時應鎖止牢靠、開啟輕便,且密封性能良好,不發生雨水滲漏現象。

(二)檢查維護

檢車組負責對運營車輛的安全頂窗進行日常檢查和維護管理;負責對運營車輛安全頂窗齊全完好情況的檢查,并對損壞的安全頂窗及時進行報修。

五、安全設施、器材安全告知規定

發車前乘務員必須播放安全告知,讓旅客詳細了解安全設施器材的擺放位置和使用方法,車廂內應在明顯位置張貼禁止吸煙的標志,上、下客門及駕駛室安裝有緊急開門閥的位置必須粘貼有顯著的緊急開門閥標志,且標志的粘貼應不妨礙或覆蓋原有車輛的服務標志。

六、安全警示牌

(一)、配置規定

公司所有營運車輛必須按要求每車配置一塊安全警示牌。

(二)檢查維護

安全警示牌的齊全有效列入車輛必檢作業項目,在檢查中發現安全警示牌損壞的,駕駛員必須及時進行更換。

七、冬季五帶(鍬、鎬、三角木、防滑鏈條、防滑料)

(一)配置

公司所有營運車輛至少配備一把鐵鍬和一把鎬頭,兩個三角木(長500mm,變長200mm,開角45°),防滑鏈條符合輪胎尺寸,50公斤防滑料。

(二)檢查維護

檢車組負責“冬季五帶”的檢查,駕駛員負責及時維護、補充和更換。

八、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篇3:車輛安全設施定期檢查維護制度

為進一步提高車輛安全技術性能,確保車輛應急設施、器材齊全有效,保障生產安全有序,根據國家有關標準規定要求,結合我站車輛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一、滅火器

(一)配置

1、所有營運車輛最少配置1個4公斤(含4公斤)以上的滅火器。

2、滅火器應放置在干燥、遠離油污、方便取用的部位,不可被遮擋、上鎖,并應固定放置。

(二)檢查維護

1、確保車載滅火器在有效壓力內。

2、滅火器丟失、損壞、失效的及時予以更換,更換合格后方可恢復運營。

3、安檢員負責滅火器的日常檢查,車隊長負責及時維護、補充和更換。

4、安檢員必須做好車輛滅火器登記工作,建立車輛滅火器管理檔案,注明配置、更換日期和有效期。

二、安全錘

(一)配置

1、所有營運車輛安全錘按照前后車廂左右各1把,每輛車共計4把的標準配置。

2、安全錘安裝位置為車廂內前后輪過橋相對應的窗框直柱上端,安裝高度在180-200mm范圍內。

3、補配的安全錘必須確保底座固定螺釘在兩只及以上,保證牢固不松動,防盜鋼絲繩纏繞整齊、無拖掛。

(二)檢查維護

安檢員負責安全錘的日常檢查,并登記備案;車隊長負責及時補齊。

三、緊急開門閥

(一)配置

1、凡采用“氣-電”形式控制上下客門啟閉的車輛,必須配置有上下客門緊急開門閥和駕駛室單控上下客門的緊急開門閥。對新購車輛,應要求配置上客門外控上客門自動啟閉的緊急開門閥。

2、上下客門緊急開門閥應安裝在上客門門泵或車內上客門附近的顯眼位置處,緊急開門閥的安裝位置要便于乘客在緊急情況下能安全使用。駕駛室單控上下客門的緊急開門閥應在駕駛員正常工作狀態下能安全使用的左側位置。

3、安裝要求:對于駕駛室未配置上下客門緊急開門閥的車輛應采用抽拉式開關進行補配。

(二)檢查維護

安檢員負責對車輛的緊急開門閥進行檢查,車隊長負責修理和日常維護管理。

四、安全頂窗(應急逃生通道)

(一)配置

1、所有營運車輛必須在車廂棚頂處設有推翻式安全頂窗(應急逃生窗)。

2、安全頂窗的尺寸面積不應小于40*60cm,且安全頂窗應易于從車內4車外開啟或移開順暢,開啟后還應保證從車內外進出的暢通,其中空調車的頂窗還應帶有換氣扇,并有顯著地逃生窗提醒標識。

3、安全頂窗在安裝時應鎖止牢靠、開啟輕便,且密封性能良好,不能發生雨水滲漏現象。

(二)檢查維護

安檢員負責對運營車輛的安全頂窗進行日常檢查,車隊長負責維護管理,負責對運營車輛安全頂窗齊全完好情況的檢查,并對損壞的安全頂窗及時進行報修。

五、安全設施、器材安全告知規定

發車前乘務員必須進行安全宣傳告知,讓旅客詳細了解安全設施器材的擺放位置和使用方法,車廂內應在明顯位置張貼禁止吸煙的標志,上下客門及駕駛室安裝有緊急開門閥的位置必須粘貼有顯著地緊急開門閥標志,且標志的粘貼應不妨礙或覆蓋原有車輛的服務標志。

六、安全警示牌

(一)配置規定

所有營運車輛必須按要求每車配置一塊安全警示牌。

(二)檢查維護

安全警示牌的齊全有效列入車輛必檢作業項目,在檢查中發現安全警示牌損壞的,車隊長必須及時進行更換。

七、冬季防滑鏈條

(一)配置

平時倉庫必須配備與車輛基數相符的防滑鏈條,冬季冰凍天氣營運車輛必須配備防滑鏈條

八、檢查維護

安檢員負責防滑鏈條的檢查,并建立臺帳車隊長負責及時維護、補充和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