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涂層烘干室安全檢查規范

涂層烘干室安全檢查規范

2024-07-14 閱讀 2010

根據企業的性質、規模、產品、工藝流程,廠內及周邊情況,設備、設施、烘干室使用的熱源,使用的涂料、溶劑、稀釋劑進行了危險性分析確定企業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

一、現場檢查:

1.烘干室上應有注明安全技術數據的銘牌;

2.烘干室烘箱、烘房、烘道是否設置了可燃氣體濃度和超溫報警儀

3.電加熱烘干室

1)應設置安全通風裝置,通風裝置應有防止火花產生的可靠措施(防爆型風機);

2)烘干室外殼必須接地(保護接地電阻小于等于10歐姆),應設置靜電保護接地(靜電保護接地電阻小于等于100歐姆)。

4.燃油、燃氣加熱烘干

1)燃燒裝置應與通風裝置連鎖、有熄火保護措施;

2)應設置安全通風裝置,風機應有防止采生火花的可靠措施(防爆型);

3)使用直接燃燒加熱系統時,應設置空氣循環系統,使用自動點火系統,燃燒裝置能自動切斷燃料的供給。烘干室外殼必須接地,保護接地電阻小于等10歐姆,靜電保護接地電阻小于等于100歐姆。

5.烘干室裝料門的水平和垂直方向3米范圍內電氣設備均是防爆型,配電箱(盤)應配置漏電保護器(30mA,0.1s);

6.烘干室周圍不得存放可燃易爆物品,應配備滅火裝置,消防器材,烘干室所在作業場所嚴禁動用明火;

7.危化品暫存點只能放置一天的用量;

8.烘干室安全操作規程是否懸掛在設備附近醒目位置,在生產場所的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

9.烘干室操作人員應經過安全技術培訓。

二、檢查安全生產管理資料:

1.安全生產責任制;

2.操作規程;

3.維修保養制度;

4.安全教育培訓制度(查看培訓記錄,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

5.安全檢查,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查記錄);

6.危險化學品使用、存放規定;

7.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查預案的針對性,預案演練、培訓記錄);

8.設備檔案(產品質量合格證,安全檢驗合格證,使用說明書,設備運行記錄,維修檢修記錄,安全裝置,儀表的每年一次的校驗記錄);

三、訪談,溝通:

1.與企業負責人,安全主任,車間負責人,烘干室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等(了解企業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機構設置,人員配備,人員培訓,安全資金投入等情況);

2.報警應對程序:

作業人員和員工在事故發生前,發生后的報警上報,故障處理,隱患排查,恢復生產,疏散,搶險救護等一系列應對程序防范措施是否了解;

3.應急救護物資、專(兼)職救援人員等資源的準備等。

篇2:涂層烘干室爆炸事故應急救援專項方案

涂層烘干室爆炸事故應急救援專項要求

2分類與分級

2.1企業概況

2.1.1基本情況

×××公司位于深圳市×××區×××,是從事×××的生產企業,主要生產的產品有×××、×××等×個品種,主要設備有×××、×××等×臺(套)。該公司現有員工×××人(高級工程師、技術人員×××名),生產過程中,存在著涂層烘干室爆炸事故的潛在危險。

2.1.2基本概念

本預案所指涂層烘干室是指一個完全封閉或半封閉的、具有良好機械通風和照明設備的、專門用于涂層工件干燥、固化及傳輸系統的總稱。

涂層烘干室在工作過程中,由于工件涂層在干燥、固化過程中釋放易燃、可燃蒸氣或氣體,使其工作空間及其周圍的一定區域及其配套的排風系統形成爆炸危險區。當可燃蒸氣或氣體達到爆炸極限濃度,遇點火源將引起涂層烘干室爆炸。

涂層烘干室在其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危險源一般包括:

1.烘干室內部工作空間。

2.烘干室裝料門的水平和垂直方向3米以內的區域。

3.烘干室周圍與爆炸危險區連通時的地坑。

4.燃油或燃氣系統。

5.其他可能引起涂層烘干室爆炸的系統。

2.1.3主要危險源(點)種類和數量

本企業危險源主要包括烘干室內部工作空間、烘干室裝料門的水平和垂直方向3米以內的區域、與其相連接的排風系統內部……等共N個危險源。

2.1.4主要危險源(點)特性

由于涂層烘干室在生產過程中,其干燥、固化過程中釋放易燃、可燃蒸氣或氣體,在其工作空間或涂層烘干室的周邊區域可燃氣體積聚的濃度易達到其爆炸極限,加之加熱裝置故障或由于使用明火導致涂層烘干室的爆炸。

1.烘干室內部工作空間由于烘干室內工件涂層在干燥、固化過程中釋放易燃、可燃蒸氣或氣體時,其工作空間形成爆炸危險區,當其濃度達到爆炸極限,一旦遇點火源將引起爆炸。

2.烘干室裝料門的水平和垂直方向3米范圍內,由于涂層工件在裝運過程中,其涂層工件釋放易燃、可燃蒸氣或氣體在該區域形成爆炸危險區,當其濃度達到爆炸極限,一旦遇點火源將引起爆炸。

3.烘干室周圍的地坑與爆炸危險區連通時,在其地坑內易積聚易燃、可燃蒸氣或氣體,當其濃度達到爆炸極限,一旦遇點火源將引起爆炸。

4.燃油或燃氣系統由于緊急切斷閥失效、操作不當、管路故障等因素造成燃油或燃氣泄漏,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當其濃度達到爆炸極限,一旦遇點火源將引起爆炸。

2.1.5潛在的事故類型、影響的范圍及后果

2.1.5.1本企業涂層烘干室作業易導致的潛在事故

1.爆炸事故。

2.火災事故。

2.1.5.2潛在事故的范圍及后果

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其危害范圍主要涉及到在涂層烘干室作業環境中的作業人員、監護人員、救援人員及涂層烘干室作業環境周邊人員、物品和設備設施……(根據企業涂層烘干室作業環境周邊的具體情況列明);其危害后果主要會導致人員炸傷、炸死、燒傷、中毒、窒息、燒死及設備損壞、物品損壞、建筑物損壞等。

2.2分類

2.2.1涂層烘干室爆炸

主要由于爆炸性氣體泄漏或涂層烘干室內產生的爆炸性氣體積聚在此涂層烘干室內,無法及時察覺。且由于通風不暢,易形成爆炸性氣體,一旦遭遇明火或電火花等,就會發生爆炸。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2.2涂層烘干室通風系統爆炸

主要由于爆炸性氣體泄漏或涂層烘干室內產生的爆炸性氣體積聚在此涂層烘干室通風系統內,無法及時察覺。且由于通風不暢,易形成爆炸性氣體,一旦遭遇明火或電火花等,就會發生爆炸。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2.3涂層烘干室供油或供氣系統爆炸

主要由于涂層烘干室供油或供氣系統泄漏,無法及時察覺。且由于通風不暢,易形成爆炸性氣體,一旦遭遇明火或電火花等,就會發生爆炸。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3分級

按照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本單位涂層烘干室爆炸事故原則上分為重大事故和特別重大事故。

2.3.1重大爆炸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事態較復雜,對本單位范圍內的財產、人身安全造成嚴重危害和威脅,已經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或環境污染等后果,但只需要企業調度本單位有關部門就能夠處理的事故。

2.3.2特大爆炸事故

特大爆炸事故是指事態復雜,對本單位范圍以外的財產、人身安全造成嚴重危害和威脅,已經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或環境污染等后果,需要上級主管部門調度本區域內有關部門統一協調、指揮各方面資源和力量才能夠處理的事故。

4.2.7搶險救援

1.現場應急指揮負責人和應急人員首先對事故情況進行初始評估。根據現場觀察的情況,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圍和擴展的潛在可能性,核實現場作業人數和被困人員人數,預判受困人員所在的位置。

2.切斷有關動力來源(為確保安全的動力除外)如氣源、電源、火源等。

3.根據現場緊急處置情況采取相應防護措施,準備進入現場搜救。

4.搶險人員要穿戴好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繩等),以防止搶險救援人員受到傷害。

5.對受損的建筑物、設備、容器、管線、儀表、電器等采取相應的措施,以防造成二次傷害。

6.發現有受傷人員,應迅速采取措施將受傷者撤離危險區域,并及時轉送醫院。

7.搶險工作完成后,清理好現場,經檢查確認后,人員撤離搶險現場。

4.2.10醫療與衛生

4.2.10.1傷員現場救護

1.止血急救。

止血的方法通常采用壓迫止血法、止血帶止血法、加壓包扎止血法和加墊屈肢止血法等。

2.包扎處理。

有外傷的傷員經過止血后,就要立即用急救包、紗布、繃帶或毛巾等包扎起來。如果是頭部或四肢外傷,一般用三角巾或繃帶包扎,如果沒有三角巾和繃帶,可以用衣服和毛巾等物代替。

3.固定處理

骨折是一種比較多見的創傷。如果傷員的受傷部位出現劇烈疼痛、腫脹、變形以及不能活動等現象時,就有可能是發生了骨折。這時,必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迅速、及時而準確地給傷員進行臨時固定。

4.燒傷急救

(1)迅速脫去著火的衣服(或被熱液浸濕的

及沾染化學品衣服),用水澆灌或臥倒打滾等方法,熄滅火焰。

(2)用冷水沖洗、浸泡或濕敷受傷部位。

(3)現場燒傷創面無需特殊處理,只要外裹一層敷料或用清潔的被單、衣服等進行簡單的包扎。

(4)將患者送醫院進行救治。

4.2.10.2傷員轉運

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緊急處理后,應及時安排傷員轉運到醫院。傷員轉運由救護組負責,安全保衛組協助。傷員轉運應遵循以下原則:

1.先轉運重傷員,后轉運輕傷員。

2.根據傷員的受傷性質確定轉運的醫院。

3.及時、快速地轉運傷員。

4.轉運過程中不停止救護。

4.3.1恢復現場

1.是否恢復現場由總指揮決定,必要時經請示上級主管部門同意后進行。

2.應急救援隊伍撤離后,確定現場由相關專業部門負責管理。

3.由公司組織相關部門和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恢復。

4.恢復包括現場清理和恢復現場所有功能。由企業根據需要安排專業隊伍進行相應工作。

5.恢復現場前應進行必要的調查取證工作,必要時進行錄相、拍照、繪圖等。

6.清理現場需由清理組制定相應的計劃,并制定相應的防護措施,防止發生二次事故。

7.現場公共設施功能的恢復,應制定相應的計劃,并制定相應的防護措施。

篇3:烘干室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公司烘干室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1總則

1.1目的

為了防止公司烘干室各類重大事故的發生,建立緊急情況下的快速、有效地組織事故搶險、救援和應急機制,保證公司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減少事故的影響和損失,根據本公司生產的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1.2.1國家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

1.2.2地方性法規、規章

《廣東省安全生產條例》、《深圳經濟特區安全管理條例》等。

1.2.3指導、參考文件

《省(區、市)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框架指南》、《關于印發〈深圳市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預案〉的通知》(深府〔2005〕37號)等。

1.3遵循原則

烘干室重大事故預防與應急處理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相互協助、加強合作的原則。

1.4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公司發生的滿足預案啟動標準的各類烘干室重大事故;預案在使用時,向上可作為深圳市城市應急救援體系支持文件,與深圳市城市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相配合。

1.5預案管理

本公司管理部負責制定、修改、更新本烘干室應急救援預案;負責本預案的修改記錄、發布、評審等。

2分類與分級

2.1公司概況

2.1.1基本情況略

2.2分類

2.2.1事故類型

在公司烘干室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著的事故風險,其類型主要有:

1.烘干室燙傷事故

3.烘干室火災事故。

2.2.2烘干室事故危險點

根據本企業存在的事故風險類型、重大危險源辨識結果、使用、貯存危險性質以及可能引起事故的特點,確定以下2個危險場所(設備)為事故危險源(點)。

危險源(點):烘干室作業車間、烘干設備等;

2.3分級

按照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本公司烘干室事故分為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等事故類型。

2.3.1重大事故

公司烘干室重大事故是指事態較復雜,對本單位范圍內的財產、人身安全造成嚴重危害和威脅,已經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或環境污染等后果,但只需要公司調度本單位有關部門就能夠處理的事故。

2.3.2特大事故

公司烘干室特大事故是指事態復雜,對本單位范圍以外的財產、人身安全造成嚴重危害和威脅,已經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或環境污染等后果,需要上級主管部門調度本區域內有關部門統一協調、指揮各方面資源和力量才能夠處理的事故。

3組織機構和職責

3.1應急指揮中心

3.1.1指揮中心組成

指揮中心是本公司各類烘干室重大事故的最高指揮機構,由廠長擔任總指揮,安全主任擔任副總指揮;指揮中心成員主要由辦公室人員、生產部部門負責人等相關人員組成。

3.1.2指揮中心職責

1.負責應急救援的決策和指揮。

2.組織制定事故應急預案演習計劃,并定期組織進行演習、評估和修改完善;

3.負責應急救援預案體系的建設和運轉。

4.通報發布烘干室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與處理的進展情況。

5.協調與外部應急力量、相關政府部門等關系。

3.2通訊聯絡組

3.2.1組成

組長(負責人):

成員:

3.2.2職責

1.保證救援指揮中心的指揮信息的暢通和及時傳達。

2.負責對外聯絡事宜。

3.負責掌握、提供相應救援組織和人員的通訊聯絡方式。

4.負責在緊急情況下通訊聯絡的暢通。

3.3應急救援組(救援組)

3.3.1組成

組長(負責人):

成員:

3.3.2職責

1.負責控制烘干室事故蔓延,搶救受傷人員。

2.負責應急處理,參與制訂排險、搶險方案。

3.組織搶險人員落實排險、搶險措施。

4.提出并落實搶險救災及裝置、設備搶修所需的物資。

5.及時向指揮中心報告事故處理情況。

6.參與事故的調查。

3.4應急滅火組

3.4.1組成

應急消防組由公司義務消防隊組成。

組長(負責人):

成員:

3.4.2職責

1.根據警情,迅速正確組織出警。

2.負責滅火方案的確定、滅火人員的組織、火勢控制。

3.負責火災現場的人員搜救等工作。

4.負責相關應急物資的保管、維護和補充。

5.參與烘干室事故的調查和處理。

3.5安全保衛組(警戒組)

3.5.1組成

安全保衛組由公司保安員等人員組成。

組長(負責人):

成員:

3.5.2職責

1.執行指揮中心命令,參與制訂事故排險、搶險方案,組織落實相關的緊急措施。

2.做好事故現場的警戒和保衛工作。

3.組織清點、疏散受災人員、統計傷亡人數。

4.收集事故現場有關證據,參與事故調查處理。

3.6應急疏散組

3.6.1組成

組長(負責人):

成員:

3.6.2職責

1.負責搶險物資、設備設施、防護用品及搶險救災人員食品、生活用品及時供應。

2.負責受災群眾的安置和食品供應等工作。

3.協助疏散、安頓受災群眾。

4.做好傷員的現場救護、傷員轉運和安撫工作。

4應急響應

4.1響應級別

4.1.1重大事故預案響應

烘干室重大事故由本單位按照本預案的規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并組織本單位各方面力量處置。

4.1.2特大事故預案響應

烘干室特大事故由本單位按照本預案的規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本單位各方面力量處置的同時,報上級應急救援指揮部門,請求上級應急救援指揮部門啟動相應應急救援預案,組織各方面力量進行處置;若在處理重大事故響應過程中,事故嚴重程序逐步擴大化,則升級為特大事故響應。

4.2響應程序

4.2.1接警和通知

4.2.1.1主要報警電話

1.指揮中心(廠報警電話):

2.調度室:

3.廠主要負責人電話:

4.深圳市公安局:0755-

5.深圳市環保局:0755-

6.深圳市安監部門:0755-

7.醫院急救報警電話:120

8.深圳市交通部門報警電話:122

9.深圳市消防部門報警電話:110、119

4.2.1.2報警程序

1.公司員工或操作人員在發現發生烘干室事故或緊急情況下,應立即向當班班長報告或立即撥打企業24小時報警電話,并同時報告公司主要負責人(安全主任)。

2.報警人員報警內容應包括:

(1)發生事故的具體地點。

(2)事故類型(火災、爆炸、中毒等)。

(3)有無人員傷亡。

(4)事故嚴重程度。

(5)現場事故情況描述。

3.值班人員接到烘干室事故報警后,立即通知指揮中心總指揮,由總指揮確定是否啟動相應的應急救援預案,并同時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4.指揮中心通過報警系統通知各應急救援組和公司內人員,讓他們了解公司內發生的烘干室事故或緊急情況,動員應急人員立即采取行動,并提醒其他無關人員采取進入安全避難地點、轉移到安全地點或撤離企業等防護行動。

5.通訊聯絡組要立即投入工作,保持公司內指揮中心與各應急救援組織的通訊聯絡暢通,同時,要保持與外部相關機構的聯絡的暢通。

6.指揮中心根據事故性質應做好公眾防護行動的準備工作,以便在緊急情況下為政府提供建議。

4.2.2指揮與控制

指揮中心決定全面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后,通知指揮中心人員和各應急救援組全部到位;根據事故的情況,指揮各應急救援組加強對事故現場救援和控制;并對危險區域進行封閉、隔離,對危險區域的人員迅速疏散;必要時請求外部救援力量支援。

4.2.3警報和緊急公告

通訊聯絡組負責對外發布烘干室事故警報和緊急公告。

條件:當烘干室事故可能影響到周邊地區的單位,并可能造成威脅時,經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批準,向周邊企業、公眾發出緊急公告。

方式:宣傳隊采用廣播、電話、走向街頭等方式向公眾發出緊急公告。

內容:告知烘干室事故的性質,以保證公眾和周邊單位能夠及時進行自我防護。&nbs

p;4.2.4通訊

建立在烘干室應急情況下的通訊系統,通訊暢通由通訊聯絡組全面負責。在應急行動中,所有直接參與或者支持應急行動的部門都應當滿足以下要求:

1.應急運行中維護自己的通訊設備,保持暢通,并保持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絡。

2.準備必要時啟動備用的通訊系統。

3.恢復正常運轉時或者保管前對所有通訊設備進行清潔、維修和維護。

4.2.5事態監測與評估

在應急救援過程中根據對事故的發展勢態及影響,必須及時進行動態監測與評估。監測采用相應的監測儀器和監測方法,設置合適的監測點進行監測。根據監測結果與事故發展態勢,指揮中心對事態作出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指揮中心決定是否請求啟動上級應急救援預案。

4.2.6公共關系

在烘干室重大事故發生后,第一時間將事故的信息、影響、救援工作的進展等情況向上級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報告。并明確向社會公眾發布信息的人員、內容及權限等。

4.2.7搶險救援

搶險救援是應急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承擔著救人、設備更換、設備維修等重要職責。應急人員在到達烘干室現場進行救援時,應執行員工和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優先、防止事故擴展優先、保護環境優先的應急救援行動優先原則。應急人員趕到現場后,根據以上原則和事故的性質、事態發展等確定應急救援措施和步驟。

4.2.8警戒與治安

安全保衛組負責警戒和治安。警戒人員接到通知后配備相應的個人防護設備立刻趕赴烘干室現場擔任警戒工作,對烘干室事故現場周圍建立警戒區域,實施交通管制,維護現場治安秩序,保證救援隊伍、物資運輸和人員疏散等交通暢通,禁止與救援無關的人員進入事故現場。應明確:

1.警戒人員所需的個體防護設備。

2.警戒工作的原則和事件處理方案。

3.警戒工作的負責人。

4.2.9人員疏散與安置

4.2.9.1疏散

1.疏散工作由安全保衛組、應急救護組等共同組織實施。

2.首先疏散無關人員。

3.接著是全面停工的剩余工作人員的撤離,在撤離烘干室前,必須根據指示關閉所有的設備和設施。

4.疏散按明確的疏散方法、疏散路線進行,將疏散人員引導到安全區域。

4.2.9.2安置

1.疏散的人員由安全保衛組負責安置到確定的安全區域,并負責被疏散人員的安全保衛工作。

2.后勤救護組負責管理受災害影響被疏散的人員。

3.后勤救護組組織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救護,安全保衛組協助盡快將受傷人員轉送醫院救治。

4.2.10醫療與衛生

根據烘干室不同的事故類型和事故受傷人員的傷情,采取不同的現場急救措施,并及時將傷員轉送醫院救治。

后勤救護組負責現場醫療急救,醫護人員應經過專門培訓,掌握相關傷害的救治要點,比如對于中毒人員、窒息人員、燒傷人員等現場救治方法。

4.3應急結束

4.3.1恢復現場

在恢復烘干室現場的過程中往往仍存在著潛在的危險,比如坍塌、窒息、中毒等二次事故,因此在恢復現場應注意可能發生的危險,應制定恢復現場的安全程序,防止事故再次發生。

4.3.2應急結束

在充分評估危險和應急救援情況的基礎上,經指揮中心批準,由現場總指揮決定烘干室事故應急結束。

5保障措施

5.1物資與裝備

5.1.1管理要求

根據本企業烘干室可能發生事故性質和后果分析,確定應急物資與裝備。企業應急救援物資和設備一般包括:設備和機械、檢測儀器、交通工具、個體防護設備、醫療設備和藥品、救援用繩索和其他保障物資等等。應急救援物資與裝備由公司行政、生產、安全、供應等部門根據應急救援需要確定種類和數量,并由各保管單位或人員定期檢查、維修與更新。

5.2應急救援經費

企業保障烘干室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演習和實施等情況下的經費;應急物資與裝備的經費以及在發生緊急狀態下所需經費的需要。

5.3應急救援制度

5.3.1值班制度,建立晝夜值班制度,明確值班任務。

5.3.2檢查制度,結合生產檢查,定期檢查應急救援工作情況。

5.3.3總結評比制度,總結評比生產時,同時總結評比救援工作,每次訓練和演習結束后應進行總結評比獎勵和表彰先進。

6宣傳、培訓和演習

6.1應急人員的培訓

根據計劃,定期對烘干室應急救援人員進行基礎培訓、專業培訓、戰術培訓,使其掌握自身安全防護措施和救護方法。建立定期的強化培訓制度,并進行考核。

專項預案應明確培訓對象、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培訓周期。

培訓對象:公司全體員員;

培訓內容:安全急救知識、安全逃生知識、火災撲救安全知識等;

培訓方式:專家授課、播放安全光碟、集中培訓演練等;

培訓周期:安全專業知識培訓每年組織一次全員培訓。

6.2公眾宣傳教育

根據計劃,定期對員工進行日常安全教育,使他們掌握可能發生的烘干室事故的性質和特性,掌握必要的應急救援知識和技能,了解預先指定的主要和備用疏散路線,了解各種警報的含義和應急工作的有關要求等等。專項應急救援預案要明確教育對象、教育內容、教育方式。

教育對象:公司全體員員;

教育內容:安全急救知識、安全逃生知識、火災撲救安全知識等;

教育方式:專家授課、播放安全光碟、集中培訓演練等;

教育周期:安全專業知識培訓每年組織一次全員培訓

6.3預案演習

公司制定相應的烘干室事故演習計劃,每年進行一次演練,使應急人員更清晰地明確各自的職責和工作程序,提高協同作戰的能力,保證應急救援工作的協調、有效、迅速地開展,找出應急救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

明確演習的周期(一年一次)、范圍(公司所有部門全體員工),檢驗烘干室各類重大事故的應急救援組織的執行任務的能力;同時要對演習的結果進行分析評價,對演習中暴露的問題和不足及時進行解決。

7編制說明

1.本預案為企業總體應急救援預案。總體預案僅對烘干室重大事故的應急救援作指導性要求,在進行事故應急救援時,需和相應的專項應急救援預案配合執行。

2.本預案的應急組織是根據企業自身的組織結構設置,組成各應急部門,確定應急救援隊伍的人數,明確負責人。

3.搶險救援、醫療與衛生等環節是減少烘干室事故危害的重要措施,制定專項應急救援預案時應詳細規定,要有針對性、可行性。

4.對于演習和培訓的周期、內容、對象應根據具體情況和可能發生的烘干室事故類型制定專門的演練、培訓計劃。

5.必須把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設置在確定的烘干室危險區域以外。

6.根據企業的狀況變化,烘干室應急救援預案應及時修改完善,以保持其有效性,并進行演習檢驗。

8相關記錄

每次組織烘干室預案演練的相關記錄。

編制:審核:批準: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