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安全檢查要點
“警鐘長鳴”是水利安全生產一貫的方針,搞好水利安全檢查意義十分重大。因此,本人就水利行業如何開展安全檢查淺談以下幾點意見:
一、水利行業安全檢查的類型及任務
綜合性安全檢查是根據安全生產形勢需要,由水行政主管部門或上級組織的對水利系統各單位全方位的安全大檢查,其任務是解決全局性的水利安全生產突出問題。
專門性水利安全檢查是根據安全生產形勢需要,由水行政主管部門或上級組織的對水利系統內部分專業的專項安全檢查,如水庫防汛安全檢查、漁業安全檢查、水利建設安全檢查、水庫管理安全檢查、鄉鎮供水安全檢查、地方電力供變電安全檢查、地方電力發電安全檢查等,其任務是解決所屬專業的安全生產突出問題。
這些綜合性和專門性安全檢查,根據其開展檢查的不同時間可以分為平時安全檢查、節日安全檢查和突出性安全檢查。
平時安全檢查的任務主要是解決平時安全生產中的突出問題,節日安全檢查,如元旦、春節安全檢查,“五一”、“十一”安全檢查,主要任務是解決節日期間出現的安全生產突出問題。突擊性安全檢查如漁船運行安全檢查、汛前安全檢查、供變電安全檢查、水庫安全運行檢查等,其任務是根據突然出現的帶傾向性的安全生產問題開展突擊檢查,解決存在的水利安全生產突出問題。
二、水利行業安全檢查的方法和重點
水利安全檢查一般采取領導與群眾相結合,自查與互查相結合,檢查與整改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具體由領導帶隊,有關業務人員參加,深入安全責任單位,采用看現場、查資料、訪群眾、聽匯報和召開座談會的方法進行。要把宣傳貫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貫徹到水利安全檢查的始終,重點檢查水利安全責任單位的安全生產機構和領導是否落實;水利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水利安全生產的全員崗位責任是否明確并實施到位;水利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是否整改;水利安全事故是否按照五不放過原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事故隱患未肖除不放過、事故責任人過錯責任追究未落實不放過、事故損害救濟措施未落實不放過、干部群眾未受到教育不放過)依法進行了處理。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特別是安全事故隱患要疏理成項,督促安全責任單位逐項解決。
三、提高水利行業安全檢查質量的方法
1、精心制定水利安全檢查方案是確保水利安全檢查質量的前提。水利安全檢查不能一轟而起,盲目行事,要根據水利安全生產的形勢,正確確定參加安全檢查的人員及其職責,正確制發水利安全檢查方案及相關資料,并建立水利安全檢查的信息溝通網絡和后勤保障體系。
2、嚴肅認真是確保水利安全檢查質量的基本要求。要以對人民生命財產負責的態度,嚴肅認真搞好水利安全檢查,在水利安全檢查中,既要認真細致,不放過蛛絲馬跡,又要面面俱到,不留死角。既要腳踏實地,眼觀八方,耳聽六路,又要善于動腦,明察秋毫。既要高唱贊歌,張揚成績,又要包公唱黑臉,揭短挑刺。既要查隱患,擺問題,找差距,又要搞分析,訂措施。切忌搞形式主義,否則一害自己,二害國家和人民。
3、認真解決水利安全檢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是確保水利安全檢查質量的重要手段。對水利安全檢查要進行認真總結分析,努力尋求水利安全生產規律,精心擬訂解決水利安全生產突出問題的工作方案,對水利安全生產檢查中發現的重大問題或傾向性問題,要采用督辦和監察督辦的方式加以解決,要根據水利安全檢查匯總的情況,表彰先進,批評后進,最大限度地發揮水利安全生產檢查的作用。
篇2:水利系統工程建設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制度
1?總則
1.1為規范水利工程建設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行為,提高監督檢查工作績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水利工程建設安全生產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定本導則。
1.2本導則用于指導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機構或其委托的安全生產監督機構開展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檢查。
專項檢查和日常檢查可參照本導則相關條款執行。
1.3安全生產監督檢查應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水利行業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注重實效的原則。
1.4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人員應全面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的要求,做到依法行政、科學檢查、廉潔自律、堅持原則。
1.5有關單位和人員應積極配合監督檢查工作,及時提供有關文件和資料,并對其真實性負責。
2?監督檢查內容
2.1對項目法人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內容主要包括:
1)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情況;
2)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立情況;
3)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及落實情況;
4)安全生產例會制度執行情況;
5)保證安全生產措施方案的制定、備案與執行情況;
6)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情況;
7)施工單位安全生產許可證、“三類人員”(施工企業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及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下同)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及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等核查情況;
8)安全施工措施費用管理;
9)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
10)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和治理;
11)生產安全事故報告、調查和處理等。
檢查項目和要求參見附表一。
2.2對勘察(測)設計單位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內容主要包括:
1)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執行情況;
2)對工程重點部位和環節防范生產安全事故的指導意見或建議;
3)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及特殊結構防范生產安全事故措施建議;
4)勘察(測)設計單位資質、人員資格管理和設計文件管理等。
檢查項目和要求參見附表二。
2.3建設監理單位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內容主要包括:
1)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執行情況;
2)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及專項施工方案審查和監督落實情況;
3)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及落實情況;
4)監理例會制度、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制度等執行情況;
5)監理大綱、監理規劃、監理細則中有關安全生產措施執行情況等。
檢查項目和要求參見附表三。
2.4施工單位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內容主要包括:
1)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情況;
2)資質等級、安全生產許可證的有效性;
3)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立及人員配置;
4)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及落實情況;
5)安全生產例會制度、隱患排查制度、事故報告制度和培訓制度等執行情況;
6)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制定及執行情況;
7)“三類人員”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及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情況;
8)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及執行情況;
9)安全費用的提取及使用情況;
10)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制定及演練情況;
11)生產安全事故處理情況;
12)危險源分類、識別管理及應對措施等。
檢查項目和要求參見附表四。
2.5對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內容主要包括:
1)施工支護、腳手架、爆破、吊裝、臨時用電、安全防護設施和文明施工等情況;
2)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執行與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情況;
3)個體防護與勞動防護用品使用情況;
4)應急預案中有關救援設備、物資落實情況;
5)特種設備檢驗與維護狀況;
6)消防設施等落實情況。
檢查項目和要求參見附表五。
3?監督檢查的組織與實施
3.1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機構應根據工程建設實際,適時組織開展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安全生產監督檢查活動。
3.2安全生產監督檢查由監督檢查組織單位成立的安全生產監督檢查組實施。監督檢查組成員一般由監管部門的領導和人員、相關部門的代表和專家組成。
3.3監督檢查組應根據工程項目具體情況,制定檢查方案,明確檢查項目、內容和要求等。
3.4監督檢查組應在被監督檢查單位或施工工地主持召開工作會議,介紹監督檢查的內容、方法和要求,聽取有關單位安全生產工作情況的介紹。
3.5監督檢查人員應查閱有關資料,針對檢查對象的具體情況,對重點場所、關鍵部位實施現場檢查,并記錄檢查結果。
3.6監督檢查組應現場反饋檢查情況,并針對現場檢查發現的安全生產問題、薄弱環節和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提出整改要求。
3.7監督檢查組應編制監督檢查報告,經監督檢查組負責人簽字后報監督檢查組織單位。
3.8監督檢查組織單位根據檢查情況,向被檢查單位下發整改意見;有關部門和工程各參建單位應認真研究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措施,盡快完成整改并及時向監督檢查組織單位反饋整改意見落實情況。
4?附則
4.1安全生產監督檢查活動組織單位應注意保存影像資料、重要檢查記錄、監督檢查報告、整改意見以及整改情況反饋意見等有關文件。
4.2本導則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3:水利水電工程安全生產檢查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安全生產檢查是企業在安全管理和施工生產過程中發現不安全因素和存在問題的有效方法,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可以實現以下安全生產管理目標:
(1)督促各項安全技術措施和管理制度的實施。
(2)發現在存在問題、事故隱患。
(3)糾正違章行為。
(4)評價安全狀況。
(5)提出重大隱患整治的對策并督促實施。
第二章?安全檢查的類別及組織
第二條?安全檢查類別主要有:
(1)項目部專職安全人員常規檢查。
(2)施工隊和班組檢查。
(3)爆破、高處臨邊、洞室開挖、高邊坡開挖等危險作業施工專項檢查。
(4)防汛、設備、用電、防火、交通和起重作業等專業檢查。
(5)綜合檢查。
第三條?現場值班檢查,每天由項目部安全部門組織專職安全人員到施工作業現場巡視。
第四條?作業隊檢查由隊長組織,每周對作業現場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進行檢查。
第五條?班組檢查由由班長負責組織,對當班施工作業面和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檢查。
第六條?危險作業施工專項檢查由項目部指派專人到作業現場落實專項技術措施和按規范要求進行全過程檢查與監護。
第七條?專業檢查由二級單位或施工局、項目部組織技術、機電、安全等有關專業人員根據施工的需要進行安全檢查。
第八條?綜合檢查由工程局組織安全、勞資、工會、設備、工程管理等部門人員組成,其檢查期限為:
項目部每月一次;
二級單位或施工局、項目部每年四次;
工程局每年二次。
第九條?安全檢查主要方式有:
現場察看;儀器監測;查閱資料、文件、記錄、報表;聽取匯報、召開座談會;其它形式。
第三章?安全檢查內容
第十條?安全管理機構
(1)安全保證體系:各級人員、職能部門安全職責明確,安全第一責任人到位(全面履行《安全生產法》第十七條規定的六項責任)。
(2)安全監督管理體系:各級安全機構健全、安全專職人員配置和素質滿足施工生產需要。
第十一條?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及實施情況:
(1)安全生產責任、教育、檢查、目標考核和獎懲等管理制度。
(2)包括安全技術措施,危險作業專項措施的施工組織規劃。
(3)設備、用電、交通、防火、防爆等安全管理制度。
(4)安全會議、安全統計、事故報告、事故調查、責任追究等安全工作制度。
(5)安全投入制度。
(6)分包工程安全資質審查、合同簽訂和日常監督指導、教育培訓等管理制度。
(7)應急救援措施。
第十二條?施工組織中安全技術措施和危險作業施工專項措施的制度。
(1)危險作業施工主要有:爆破、隧洞開挖,高邊坡開挖,高處作業,多層交叉作業,起重作業,大型設備安裝,拆除,轉移等。
(2)季節性施工主要有:冬季防火、防滑、防凍。夏季防暑,雨季防汛等。
第十四條?機動車輛、船舶、起重設備、電梯吊藍、鍋爐、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的安裝使用合格證和定期審驗。
第十五條?員工安全教育培訓與持證上崗
(1)轉崗教育,民工教育等。
(2)機動車駕駛、爆破、起重、電氣、焊接、鍋爐、登高架設、放射等特種作業人員的教育培訓、操作證和定期審驗。
第十六條?安全生產工作記錄資料(詳細參見安全生產資料管理制度要求)
1、安全管理基本情況。
2、安全生產責任制(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中心的各項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管理規定、辦法、制度和各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等)。
3、安全目標管理、安全計劃、總結、考核。
4、有關安全生產會議紀要。
5、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和專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
6、安全技術交底。
7、危險因素、危險點、危險部位、危險源辯識與控制。
8、安全投入。
9、安全檢查。
10、安全教育。
11、班前安全活動。
12、特種作業管理。
13、事故管理。
14、安全標志。
15、驗收、檢測。
16、救援預案。
17、外協隊伍(分包隊伍、外雇、臨時傭工)的管理。
18、對外或外來安全文件或通知要求。
19、專項安全管理(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設備安全、防汛安全、用電安全、職業病防治、民用爆破、環境保護、社保、冬雨季施工、公共安全等)。
第十七條?施工現場檢查內容與要求
(1)作業場地平整,道路暢通,洞口有蓋板或護攔,地下施工通風良好,照明充足。
(2)設備設施布置合理,器材堆放整齊穩固,人行通道寬度不小于0.5米、平整暢通。
(3)用電線路布置整齊、醒目,架空高度、線間距離符合用電規范,電氣設備接地良好。開關箱應完整并裝有漏電保護裝置。
(4)高處作業和通道的臨空邊緣設置高度不小于1米的欄桿。
(5)懸崖、危巖、陡坡、臨水場地邊緣設置圍欄或警告標志。
(6)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場所有相應防護措施和警示標志。
(7)各種安全標志和告示準確、醒目。
(8)施工人員和現場管理人員遵守規章,正確穿戴安全防護用品和使用工器具,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
第十八條?危險施工場所。
(1)高處臨空邊緣懸掛安全網或封閉,作業人員栓戴安全繩。
(2)高邊坡、深槽下部作業無危巖,并有防止坍塌、滾石的措施。
(3)隧洞作業洞口有防護設施,洞內有處理危石和防坍塌措施。
(4)爆破作業有統一指揮信號和警戒范圍。
(5)起重作業吊、掛、綁扎牢固,起重空間無障礙物。
(6)豎井、斜井洞口鎖口、周圍設高度不低于1.2米的防護圍欄,有防掉物措施。
第十九條?機電設備
(1)機電設備安裝、運行、拆除符合國家有關技術標準、規程和規范。
(2)機電設備各種安全制動防護、指示、信號、保險、連鎖等裝置齊全可靠。
第二十條?固定設備
(1)外觀整潔,基礎穩固。
(2)傳動、轉動部位有防護網(罩)。
(3)外殼接地良好。
(4)露天使用時應有防雨措施。
第二十一條?推、挖、裝等行走、移動、旋轉設備
(1)制動可靠。
(2)警告、音響、信號、燈光照明系統齊全可靠。
(3)外觀整潔、顏色鮮明。
第二十二條?機動車輛
(1)方向和制動系統靈敏可靠。
(2)警告信號、照明系統齊全可靠。
(3)指示儀表齊全、靈敏、準確。
(4)外觀整潔、顏色鮮明。
第二十三條?起重設備
(1)制動系統靈敏可靠。
(2)高度、重量、行程、變幅、力矩等限制和連鎖裝置齊全可靠。
(3)指示儀表齊全、靈敏、準確。
(4)警告音響信號、燈光照明、通信聯系系統良好可靠。
(5)吊鉤、索具、鋼絲繩完好。
(6)吊鉤、橫擔、掃軌等移動構件有警告色標。
第二十四條?高壓線路的高度及與施工空間、設施、建筑物的距離符合安全規定。
第二十五條?變壓器
(1)地面設置時周圍有高度不少于1.8米的圍欄。
(2)懸空設置時高度不低于2.5米。
(3)有警告標志。
第二十六條?鍋爐壓力容器
(1)監控、指示儀表齊全、靈敏、準確。
(2)安全保險裝置齊全、可靠。
(3)密閉。
第二十七條?爆破器材倉庫、油庫、加油站
(1)儲運、使用、消防的安全保衛措施齊全,并經當地公安部門審批。
(2)與生產、生活區和重要設施的安全距離,符合規范要求。
(3)單獨建筑、周圍有高度不低于2.5米的圍墻或圍欄。
(4)消防器材數量、規格符合規范要求,消防通道寬度不少于3.5米,暢通無障礙。
(5)照明、動力裝置為防爆型。
(6)避雷裝置良好。
(7)禁止煙火的標志明顯。
第二十八條?承重排架、平臺、棧橋通道
(1)按設計技術要求搭設,經驗收合格。
(2)工作面人行通道的腳踏板鋪滿、牢固。
(3)臨空邊緣設置高度不低于1.0米的欄桿,欄桿下部設有高度不低于0.2米的檔碴板。
第二十九條?場內施工道路
(1)基礎穩固,路面平整。
(2)路面寬度不小于車輛寬度1.5倍。
(3)急彎、高邊坡、陡坡等危險路段有安全防護設施和警告標志。
(4)橫垮道路的設施、輸電線路距路面高度不低于機動車輛最大高度的1.5倍,且符合輸電線路跨路規范要求。
第三十條?危險因素、點、部位、源檢查監控
1、加強對項目施工中各種危險因素、危險部位和危險源的發現、檢查、評價和監控。
2、發生事故時會產生重大損失或多人傷亡的設施或施工場所為重大危?險部位、源,危險部位、源有以下:
(1)纜機、門機、塔機等大型起重設備。
(2)5噸以上油庫。
(3)1噸以上炸藥庫。
(4)1噸以上鍋爐、壓力容器。
(5)乙炔、氧氣制備車間。
(6)高度10米以上載重0.5噸臨時提升吊籠。
(7)高度10米以上,面積10平米以上排架、平臺、棧橋。
(8)大型客車。
(9)爆破施工。
(10)10米以上高邊坡和基坑施工。
(11)大型高處臨空施工。
(12)10人以上人員同時作業地下工程開挖。
(13)豎井、斜井和地質復雜的隧洞施工。
(14)發電機組安裝。
(15)大型管道、閘門安裝。
(16)泥石流地段施工。
(17)汛期水上施工。
(18)10人以上人員交叉作業6千伏以上高壓電氣、路線。
(19)其它重要設施、施工。
3、工程項目施工重大危險部位、源、危險因素為安全檢查重點,并有專人監控等,《安全生產檢查登記表》(附表1)和《隱患整改通知》(附表2)定期報工程局(廠)、公司建檔備案,并抄報集團公司。
4、項目施工一般危險點、部位、源、危險因素的安全檢查,監控由項目部安全生產管理部門負責。
第四章?安全檢查記錄
第三十一條?安全檢查每次應按《安全檢查登記表》(附表1)的要求對檢查部位、內容、結果和評價做好記錄。對違章行為應立即糾正,一般隱患當時整改的,也應在檢查結果中記錄。
第三十二條《安全檢查登記表》(附表1)由檢查人員填寫,檢查負責人和被檢單位負責人簽字認可,由組織檢查的單位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存檔備查。
第三十三條專業檢查和綜合大檢查后,檢查組根據有關辦法作出以下檢查評價。
(1)優秀;
(2)良好;
(3)合格;
(4)不合格;
(5)停工整頓;
第五章?安全隱患整改
第三十四條安全檢查中發現違章行為應立即糾正,對一般問題和隱患應當時整改。
第三十五條安全檢查發現的重大隱患或評價為不合格或停工整頓的,應下達《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附表2),明確:
(1)整改部位和內容
(2)整改措施建議
(3)整改日期
(4)經費來源
(5)整改責任人和驗收人員
第三十六條《隱患整改通知書》(附表2)由檢查負責人簽字,整改責任人和驗收人員簽字認可,一式三份,各存一份。
第三十七條?隱患整改后,經驗收人員驗收、簽驗收意見后報送檢查負責人。《隱患整改通知書》(附表2)在項目部安全部門存檔。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八條本制度解釋權歸局安監辦
第三十九條本制度適應于局屬各施工局、項目部、指揮部、分局及廠、處、生活基地單位和各協作隊伍
第四十條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附表1:
安全生產檢查登記表
受檢單位:(蓋章)?序號
受檢單位
檢查類別
檢查單位
檢查時間
年月日
檢查內容:
檢查結果和檢查評價意見:
檢查負責人(簽字):?受檢單位負責人(簽字):
整改驗收人:參加檢查人員(簽字):??
附表2:?
隱患整改通知書
?年?月日
整改單位
受檢時間
?年月日
?整改單位
負責人
整改單位
安全負責人員
整改部位和整改內容:?
整改措施:
?
整改負責人:(簽字)
年月?日
整改結果:?
整改驗收人:(簽字)
年月?日
注:
檢查負責人(簽字):參加檢查人員(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