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線路安全檢查規范
電纜線路一般是敷設在地下的,要做好電纜的安全運行與檢查工作,就必須全面了解電纜的敷設方式、結構布置、走線方向及電纜頭位置等。對電纜線路一般要求每季度進行一次安全檢查,并應經常監視其負荷大小和發熱情況。如遇大雨、洪水等特殊情況及發生故障時,還須臨時增加安全檢查次數。電纜線路的安全檢查范圍和內容應重點檢查以下項目:
1.電纜終端及瓷套管有無破損及放電痕跡。對填充在電纜膠(油)的電纜終端頭,還應檢查有無漏油溢膠現象。
2.對明敷的電纜,應檢查電纜外表有無銹蝕、損傷,沿線掛鉤或支架有無脫落,線路上及附近有無堆放易燃易爆及強腐蝕性物質。
3.對暗設及埋在地下的電纜,應該檢查沿線的蓋板和其他覆蓋物是否完好,有沒有挖掘痕跡,路線標是否完整無損壞。
4.電纜溝內有無積水或滲水的現象發生,是否堆有雜物及易燃易爆等危險化學物品。
5.線路上的各種接地要認真查看是否良好,有沒有松動、斷股和銹蝕現象的發生。
篇2:軌道線路檢查維修管理規定
1、機電機運隊負責礦井所有鋼軌的管理,負責除采、掘進工作面以外的維修,負責井下軌道的回收工作,負責生產接續過程中軌道線路的檢查、維護工作。
2、各區域單位負責本區域范圍內的軌道、道岔及設施的檢查、維修管理工作。
3、綜采隊及綜掘隊軌道質量維護由區域使用單位負責。
4、各單位要嚴格按軌道維修工操作規程作業。
5、各單位要嚴格按照區域劃分制定軌道線路檢查、維修計劃,并按計劃實施。
6、機電科對各單位軌道線路進行檢查、驗收、考核,督促單位進行整改,確保運輸安全。
篇3:軌道線路檢查維修管理制度
(一)為加強煤礦軌道線路檢查、維修管理工作,根據《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要求及評分方法(試行)》運輸專業“制度保障”中對運輸管理制度建設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永久性軌道由運輸隊安排專職人員負責經常性檢查維護,必須嚴格執行分段包片制度,責任明確到人。輔助運輸線路每周進行一次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匯報當班調度。所有檢查項目必須有記錄。
(三)電機車司機、釘道工等要認真觀察軌道狀況,發現隱患及時匯報處理。
(四)煤礦每周組織不少于1次對各條軌道線路的抽查,發現隱患要提交隱患通知單。(五)各級管理人員在檢查工作時要認真檢查工作區域內的軌道線路,發現問題及
時通知處理,未處理合格前嚴禁車輛運行。
(六)軌道線路檢查項目包括軌枕搗固、鋼軌接頭、道釘、接頭扣件、道岔分合情況、曲線段軌距拉桿以及接頭平整度、軌距、水平、軌道中心線、方向、高低等。
(七)對軌道線路進行維修作業,必須執行本工種《操作規程》。
(八)軌道進行維修時,必須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的規定。(九)因修復軌道而停止運輸時間4小時以上時,應報煤礦主管領導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