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裝式起重機(桅桿龍門吊)安全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工種拼裝式起重機(桅桿、龍門吊)交底部門交底人接受交底單位交底內容:一、拼裝式起重機司機與信號員應有統一的信號。操作人員應從專用梯上、下操作室,合閘前應先把控制器轉到零位。操作室內應墊木板或膠皮絕緣板。二、拼裝式起重機工作前,應做好下列準備工作:1、檢查鋼結構部件連接是否牢固。2、檢查卷場機各轉動部分潤滑是否良好,剎車裝置是否靈敏可靠。3、檢查電器設備接線是否正確,絕緣是否良好。4、檢查并試驗各限位開關是否靈敏,照明設備是否齊全良好。5、檢查腳手板、欄桿、扶梯是否合乎安全要求。軌鉗(或錨固螺絲)是否緊固。6、三角架兩后支腿銷子及卡板是否移動。7、機房及操作室內消防器材是否齊全有效。三、司機操作室必須設在視野良好的位置。四、起重機吊重、變幅、回轉所用的卷揚機,必須滿足“卷揚機”安全技術要求,走行用電機必須符合“電動機”的有關安全技術規定,起重機所用的鋼絲繩必須滿足有關安全技術要求。五、開車前檢查軌道上、地面和運行范圍內應無人或障礙物,并鳴鈴示意。大車走行須有專人拉電纜,小車來回懸掛電纜須絕緣良好,滑動自如。起吊時,應先進行空運轉,然后試吊,離地100-150mm,發現重物捆縛不正確時,應重新進行捆縛。接受交底單位人員簽名:交底時間:年月日
篇2:龍門吊操作人員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龍門吊安全操作規程
1、龍門吊司機必須經過專業培訓、經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證書、熟悉本機的結構特點和操作方法后,才允許開車。
2、嚴禁非操作人員進入駕駛室內。
3、司機工作時,只聽地面上專門人員指揮(并且只能有1人指揮),但是無論什么人發出停車信號時均應停車,查明情況后再開車。
4、每日每次開車前,必須檢查所有機械和電器設備是否良好,操作系統是否靈活,并按規定對設備進行保養、潤滑和檢修。
5、每班第一次吊運物品以使吊運接近額定負荷的物品時,司機應先將重物起重至不超過0.5m高度,然后下降到接近地面時制動。
8、龍門吊吊運物品時,應鳴鈴讓人躲開或繞開,禁止從人頭頂通過,開車前必須發出開車警告信號。
9、禁止人隨物品一起升降。
10、不允許長時間吊重于空中停留,龍門吊吊裝重物時,司機和地面指揮人員不得離開。
11、交接班時,兩個班的司機應共同檢查全機的機械設備和電器設備情況,并填寫司機日表。
12、檢查時應切斷電源,且掛“有人檢修”的牌子,以免誤開車造成重大事故。
13、龍門吊工作完畢后,開到指定地點,將所有手柄均轉到零位、切斷電源、鎖好門窗后方可離開。
14、突然斷電時,要將主電路開關切斷,將所有控制器手柄轉至零位。
篇3:龍門吊安裝安全交底
本標段需用萬能桿件安裝起升凈空10m、跨度24米,載重50t單梁起重機2臺。施工時間:2007年6月10日至7月10日。
1機具準備
汽車吊2臺
千斤頂(10噸)2臺
手拉葫蘆(3噸)8個
200×250×250枕木20根
測量儀器(水平儀,經緯儀)各1臺
鋼絲繩Φ15(6×37,8m)8根
麻繩(Φ30)1梱
扭矩扳手(10.9級)M242把
12寸扳手4把
18寸扳手2把
套筒扳手1套
4磅丁錘1把
12磅大錘2把
Φ15mm繩卡80個
電焊機1臺
氣割具1套
2龍門吊的制作安裝
2.1龍門吊走行軌道
制梁場位置是K75+125-K75+488段填筑好的96區路基上,制梁區內采用C15砼硬化10cm,存梁區內采用5cm厚砂漿封面。龍門吊軌道設鋼筋混凝土基礎,高50厘米,寬50厘米,地基為主線路基96區,承載力完全滿足要求,軌道與路基邊線距離不小于1.5米。混凝土基礎頂面平整,軌道按直線布置。軌道采用43軌,軌道調直后在鋼軌側鉆孔植鋼筋,然后將鋼筋打彎扣緊鋼軌。
2.2龍門吊拼裝萬能桿件柱墩
在軌道處搭枕木平臺拼裝走行部和柱墩,拼好后用25噸吊車將柱墩立在軌道上,并輔以地錨和鋼木支撐將柱墩扶正立直。拼裝柱墩總的原則先低后高要記牢;先直后橫要斜撐;先外后內拼到頂;先柱后梁設支架。
2.3龍門吊拼裝萬能桿件桁梁
在平地拼好桁梁,待柱墩扶正立直后用2臺25噸吊車將桁梁吊至柱墩頂進行拼接??偟脑瓌t先低后高,先外后內,先拼底順,拼底聯,再拼底順,頂順完又拼頂聯和斜拉。
1、地面轉向架接點:鋪走行軌道-鋪加固轉向架-放支承靴-拼支腿底座;
2、中接點:按立柱N1H-上緊本接點全部螺栓-按N19立柱加強鐵-按接點鈑-按平桿-按四周斜拉-按N18內對角接點鈑-按內對角斜拉-上緊本接點全部螺栓。
3、上接點:按N19立柱加強鐵-按接點鈑-按平桿-按四周斜拉-按N18內對角接點鈑-按內對角斜拉-上緊本接點全部螺栓。
2.4門吊桁梁的拼裝順序
按下接點鈑-按下N1H桿-按N4H-按上接點鈑-按上N1H桿-按兩側斜桿N3H-按上下內水平斜桿N5H-吊至柱墩頂拼接。
2.5龍門吊拼裝的注意事項
⑴注意立柱端頭的三個孔眼及距離和四個孔眼及距離的方向鈑與接點鈑孔眼及距離的方向有關。
⑵注意接點鈑有斜拉和無斜拉的位置,方向的區別。
⑶注意立桿端頭的上接點要待下一節立柱插入后,再上緊接點鈑螺絲,不然就勞而無功。
⑷注意龍門吊在拼裝時必須遵循原則和順序施工。
⑸龍門吊在拼裝前必須經技術人員設計計算,并復核無誤,繪制草圖,接圖施工。
2.6龍門吊在拼裝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⑴上架的拼裝人員必須系上安全帶,栓好安全繩。
⑵作業人員必須戴安全帽。
⑶拼裝人員的工具要栓保險繩,以防掉下傷人。
⑷拼裝前必須予先滿鋪好腳手鈑。
⑸所有螺栓、螺帽、墊圈必須裝在箱內,放在腳手平臺中間。
⑹上、下遞送桿件必須手小把桿吊裝,小把桿設四角浪風、卷揚機安設位置不能太近,應安在10m以外。
⑺桁梁拼裝前必須設背后浪風,懸臂方向應設支腳或者設支墩。以確保拼裝安全。
⑻架子上下必須設扶梯。
3拼裝的安全質量措施
3.1安全質量具體要求
1、埋設地錨必須安全可靠、牢固。深度及夯填必須符合技術交底要求。
⑴錨應埋設在土質堅硬的地方;
⑵不得使用腐爛的木料作地錨,橫木綁扎拉索處,鋼絲繩要綁扎牢固。
⑶埋設地錨應經過計算,埋設后需進行試拉。
⑷地錨埋設后,應經過詳細檢查,才能正式使用。使用時要有專人負責看守,如發生變形,應立即采取措施加固。
3.2卷揚機
必須經過檢驗合格方可使用。
(1)、卷揚機的布置應注意下列幾點:
①鋼絲繩饒入卷筒的方向應與卷軸線垂直,這樣能使鋼絲繩排列整齊,不致斜繞和互相錯疊擠壓。
②在卷揚機正前方設置導向滑車至卷筒軸線的距離應不小于卷筒長度的15倍,即傾斜角不大于2°以免鋼絲繩與導向滑車槽緣產生過分的磨損。
(2)、卷揚機的使用注意事項
①卷揚機必須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裝置,接地電阻不得大于10歐姆。在一個供電網路上,接地或接零不得混用。
②機使用前要先空運轉作空載正、反轉實驗5次,達到運轉平穩無不正常響聲;傳動、制動機構靈活可靠;各緊固件及連接部位無松動現象;潤滑良好,無漏油現象。
③鋼絲繩的選用應符合原廠說明書規定。卷筒上的鋼絲繩全部放出時應留有不少于3圈;鋼絲繩的末端應固定可靠;卷筒邊緣外周至最外層鋼絲繩的距離應不小于鋼絲繩直徑的1.5倍。
④卷筒上的鋼絲繩應排列整齊,如發現重疊或斜繞時,應停止重新排列。嚴禁在轉動中用手、腳去拉、踩鋼絲繩。
⑤物件提升后,操作人員不得離開卷揚機。停電或休息時,必須將提升物降至地面。
⑶、禁止斜吊。
這里講的斜吊,是指所要起吊的重物不在起重機起重臂頂的正下方,因而當將捆綁重物的吊索掛上吊鉤后,吊鉤滑車組不與地面垂直,而與水平線成一個夾角。斜吊會造成超負荷及鋼絲繩出槽,甚至造成拉斷繩索。斜吊還會使重物在離開地面后發生快速擺動,可難碰傷人或其他物體。
⑷、應盡量避免滿負荷行駛,如需作短距離負荷行駛,只能將構件吊離地面30cm左右,且要慢行,并將構件轉至起重機的正前方,拉好溜繩,控制構件擺動。
⑸、綁扎構件的吊索需經過計算,綁扎方法應正確牢靠。所有起重工具應定期檢查。
⑹、禁止在六級風的情況下進行吊裝作業。
⑺、指揮人員應使用統一指揮信號,信號要鮮明、準確。起重機駕駛人員應聽從指揮。
4防止高處墜落措施
⑴、操作人員在進行高處作業時,必須正確使用安全帶。安全帶一般應高掛低用,即將安全帶繩端的鉤環掛于高處,而人在低處操作。
⑵、高處使用撬杠時,人要立穩,如附近有腳手架或已安裝好構件,應一手扶住,一手操作。撬杠插進深度要適宜,如果撬動距離較大,則應逐步撬動,不宜急于求成。
⑶、雨天進行高處作業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作業處和構件上有水、霜均應及時清除。臺風暴雨后,應對高處作業安全設施逐一加以檢查,發現有松動、變形、損壞或脫落等現象,應立即修理完畢。
⑷、登高用梯子必須牢固。梯腳底部應堅實,不得墊高使用。梯子的上端應有固定措施。立梯工作角度以75°±5為宜,踏板上下間距以30cm為宜,不得有缺檔。
⑸、梯子如需接長使用,必須有可靠的連接措施,且接頭不得超過1處,連接后梯梁的強度,不應低于單梯梯梁的強度。
⑹、操作人員在腳手板上通行時,應思想集中,防止踏上挑頭板。
⑺、梁構件安裝時,必須搭設牢固可靠的操作臺。需在梁上行走時,應設置護欄橫桿或繩索。
5防止高處落物傷人措施
⑴、地面操作人員必須戴安全帽。
⑵、高處操作人員使用的工具、零配件等,應放在隨身佩帶的工具袋內,不可隨意向下丟擲。
⑶、在高處用氣割或電焊切割時,應采取措施,防止火花落下傷人。
⑷、地面操作人員,應盡量避免在高空作業的正下方停留或通過,也不得在龍門吊的起重臂或正在吊裝的梁下停留或通過。
⑸、設置吊裝禁區,禁止與吊裝作業無關的人員入內。
6防止觸電措施
⑴、吊裝工程施工組織中,現場電氣線路和設備應由專人負責安裝、維護和管理,嚴禁非電工人員隨意拆改。
⑵、施工現場架設的低壓線路不得用裸導線。所架設的高壓線應距建筑物10m以外,距離地面7m以上。跨越交通要道時,需加安全保護裝置。施工現場夜間照明,電線及燈具高度不應低于2.5m。
⑶、起重機從電線下行駛時,起重機起重臂最高點與高壓電線(15KV以下)之間應保持的垂直距離大于3m。起重機與電線之間應保持的水平距離大于1.5m。
⑷、現場各種電線接頭、開關應裝入開關箱內,用后加鎖,停電必須拉下電閘。
⑸、電焊機的電源線長度不宜超過5m,并必須架高。電焊機手把線的正常電壓,在用交流電工作時為60~80V,要求手把線質量良好,如有破皮情況,必須及時用膠布嚴密包扎。電焊機的外殼應該接地。電焊線如與鋼絲繩交叉時應有絕緣隔離措施。
⑹、各種用電機械必須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接地線應用截面不小于25mm的多股軟裸銅線和專用線夾。不得用纏繞的方法接地裝設漏電保護裝置。使用行燈電壓不得超過36v
⑺、在雨天或潮濕地點作業的人員,應穿絕緣手套和絕緣鞋。大風雪后,應對供電線路進行檢查,防止斷線造成觸電事故。
7防火及防爆炸措施
⑴、現場用火、用氣(電)焊一律要設專人看火管理,嚴格執行動火制度。焊接場地周圍5m以內,嚴禁堆放易燃品。用火場所要準備好消防器材、器具、備足消火栓,并應經常檢查保持器具完好情況。
⑵、各種可燃材料(如保溫材料等)不準堆放在電閘箱、電焊機、變壓器和電動工具周圍,防止材料長時間蓄熱自燃。
⑶、現場變壓室、配電室必須保持干燥通風。電工值班休息室應與變、配電室分開。變、配電室5m內不得存放易燃材料。
⑷、現場用空壓機罐、乙炔瓶、氧氣瓶等高壓容器出廠時,應有出廠合格證,并附有技術資料,應在安全可靠地點存放。使用時要建立制度,嚴格檢查各種安全裝置是否安全有效,對不符合規定和技術指標的高壓容器不得使用。
⑸、焊接機械的操作工棚不得使用易燃材料搭設,其周圍也不得堆放易燃和易爆品。電焊工穿戴防護衣具。
⑹、搬運氧氣瓶時,必須采取防震措施,絕不可向地上猛摔。
⑺、氧氣瓶不應放在陽光下爆曬,更不可接近火源。
⑻、乙炔瓶放置地點距火源應在10m以上,嚴禁在在附近吸煙。如高空有電焊作業時,乙炔瓶不應放在下風,同時乙炔瓶應裝設逆止閥和水封,以防回火引起爆炸。
⑼、高空焊接時,如下方有易燃物,須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準焊接,焊接剩余的焊條頭各得隨意下丟。
8、起重機試車
為確保龍門吊使用安全,在正式使用前特進行起重試車檢驗。根據《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TSGQ2003-2004)有關規定制定試車方案,試車分4個步驟:
1、試車前準備和檢查;
2、無負荷試車;
3、靜負載試車(超25%額定負載);
4、動載試車(超10%額定負載)。
8.1試車前準備和檢查
8.1.1切斷全部電源,按圖紙尺寸和技術要求檢查全機各緊固件是否牢固,各傳動機構是否精確和靈活;金屬結構有無變形,鋼絲繩繞繩是否正確,繩頭捆扎是否牢固。
8.1.2檢查起重機的組裝是否符合要求。
8.1.2.1所有螺栓都應擰緊,螺帽彈簧墊、平墊都應100%齊全。高強螺栓連接處螺栓穿孔連接率必須為100%。
8.1.2.2所有滑輪、鋼絲繩都應傳動順暢不應該有“卡”現象,鋼絲繩走向都應滿足設計要求。固定滑輪、軸銷都應齊全,固定鋼絲繩出端頭壓著都應擰緊,必須配備彈簧墊。
8.1.2.3所有軸及槽螺栓的“止內銷”都應全部安裝,達到止退的目的。
8.1.2.4所有傳感器及安全設施都應全部安裝調試完畢。
8.1.2.5電氣室裝人員應全面檢查電氣設備是否完好,安裝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如有不符合設計要求及漏裝件應立即進行糾正或補裝。
8.1.3電氣設備必須完成下列工作后方可試車。
8.1.3.1用兆姆表檢查全部電器系統和所有電氣設備的絕緣電阻。
8.1.3.2切斷電路,檢查操縱線路是否正確和所有操縱設備的運動部分是否靈活可靠,必要時進行潤滑。
8.1.3.3用手轉動起重機各部件,應無卡死現象。
8.2無負荷試車
經過上述檢查,全機均已正常后,無卡死現象,便可進行無負荷試車。步驟如下:
8.2.1起重行車試車:
空載電葫蘆沿軌道車來回運行三次,此時車輪不應有明顯的打滑,車輪應制動平穩可靠。
8.2.2空鉤升降:
使空鉤上升下降各三次,起升限位應準確。
8.2.3大車行走:
將電葫蘆停于主橫梁根部,使大車沿縱向軌道全長慢速行走兩次,以驗證軌道。然后以額定速度往返行走三次,檢查運行機構之工作質量。啟動和制動時,車輪不應打滑,運行平穩。
8.3負載試車:
無負載試車情況正常后,才允許進行負載試車,負載試車分靜載試車和動載試車兩種。
8.3.1負載試車的技術要求
8.3.1.1起重機金屬結構的焊接,螺栓聯接質量,應符合技術要求。
8.3.1.2機械設備、金屬結構、吊具的強度和韌度應滿足要求。
8.3.1.3制動器動作靈活、減速器無噪音,工作可靠。
8.3.1.5潤滑部位潤滑良好,軸承溫升不超過規定。
8.3.1.6各機械動作平穩,無激烈振動和沖擊。如有缺陷,應修理好后,再進行試驗。
8.3.2靜負載試車
電葫蘆起升額定負載,于主橫梁上往返幾次以后,將電葫蘆運行到跨中,將重物升到一定高度(離地面約100mm),靜置10min,此時測量主梁下撓度。如此連續試驗三次,且第三次卸掉負荷后,主梁不得有殘余變形,每次試驗時間不得少于10min。
于上述試驗后,可作超額定負荷的25%試車,方法和要求同上。靜負荷試驗的載荷要超過其額定載重量的25%,目的是檢查起正機的強度及其個別部件的強度,還要檢查起重機負載的穩定性。
8.3.3動負荷試車
靜負載試車合格后,方可進行動負載試車。
電葫蘆提升額定負載做反復起升和下降制動試車,然后開動滿載電葫蘆沿軌道來回行走3~5次。最后將滿載電葫蘆開到門架根部,讓起重機以額定速度與大車軌道往返2~3次,并反復制動和啟動。此時機構的制動器、限位開關、電氣操作應可靠,準確和靈活,車輪不打滑,機架振動正常,機構運轉平穩,卸載后機構和機架無殘余變形。
上述試車結果良好,可做超負荷10%的試驗,試驗項目和要求與上述相同。動負荷試驗要超過其載重量的10%,目的是檢查起重機各種機構的重力及其制動裝置。進行動力試驗時要重復提升和下降荷重,帶有載荷進行轉動,帶著載荷使吊車移動試驗。
各項試驗合格后,報專業部門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