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小學教學管理制度

小學教學管理制度

2024-07-14 閱讀 3865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是學校培養人才、實施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途徑,教學工作的好壞,關系到整個教育質量的高低,關系到所培養人才的素質,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的根本保證,為了進一步規范學校的教學工作,實施全方位的目標管理,特制定《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一、教學常規與課程標準

1、學期開始各年級各學科都要制定好學期教學計劃,并努力做到教學目的明確,課時劃分科學,教學進度清楚,時間分配合理,各教研組制訂學期教研計劃,并于開學第一周上交教務處。

2、掌握本學科課程標準,做到學科教學目的清楚,教材結構清楚,學科特點清楚,重點難點清楚,學生的能力發展要求清楚。

二、備課

1、個人備課要做到備課程標準,備教材,備教學內容,備學生實際,備教學方法,備教學手段及教具,備教學練習,備能力培養措施,備德育美育的熏陶。

2、上課前必須寫好教案,教案一般包括:課題、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用具、教學過程、實驗操作、作業布置、板書設計、課后小結。學期中應超前一周備課、教案字清楚整潔。

3、不得使用舊教案或以參考資料代替教案。

三、上課

1、教學人員必須按教學計劃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堅持以學生為本,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重視教學方法的改革與研究。

2、堅持上課第一次鈴前教師到位,上課期間不能離開教室、不能坐著上課,下課不拖堂。

3、正確貫徹教學原則,做到掌握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相結合,知識技能與思想教育相結合,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相結合。

4、注意演示與示范,充分利用板書、掛圖、標本、錄音、投影、錄像、多媒體等教學工具和手段輔助教學。

5、重視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制作。凡是有實驗、操作任務的學科要按質量完成實驗示范、操作,讓學生人人動手做實驗。

6、教學過程要組織嚴密,安排緊湊,結構合理,重點突出,難點突破,無知識性錯誤,做到精講精練,采用各種方式和方法,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大膽質疑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學生獨立思維,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激發學生創新精神,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7、教師上課必須堅持使用普通話,寫字規范,語言文明規范,板書設計合理,口頭表達自然流暢,親切生動,教態自然大方,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營造和諧、歡快、民主的教學氣氛。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作業與批改

1、布置作業要明確,內容要精選,分量要適當,難易要適度,時間要控制,杜絕機械重復或懲罰性作業。

2、課內作業要在任課教師指導下當堂完成,家庭作業要適量,不得超過1小時。課堂作業要全收全改,課后作業原則上堅持全批全改,對完成作業有困難的學生要堅持面批面改。

3、嚴禁讓學生批改課堂作業。

4、批改作業要及時認真,錯誤要記錄,原因要分析,講評要嚴格,錯題要重做,作業要達到規定次數(數學、低年級語文每天一次,作文每學期8次)。5、作業寫清批改日期,批改簡明易懂;少指責,多鼓勵。

五、輔導

1、語文、數學的課外輔導要做到四點:

(1)制定潛能生轉化記錄;

(2)對成績優秀和智力較好的學生要適當提高學習難度滿足他們的求知欲;

(3)解答疑難問題進行學習方法指導;

(4)組織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閱讀水平,在培養學生合格加特長方面下功夫,五六年級學生建立閱讀筆記及圖書角。

2、積極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對優秀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鼓勵他們發揮特長,不斷提高學習興趣和自學能力;對有困難的學生,要滿腔熱情,分析原因,從提高學生興趣入手,培養正確的學習方法與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個別指導或有計劃的補課,幫助他們在學習上取得進步,并對他們的特長予以鼓勵和培養。

3、課外輔導要安排在學生自習或課外活動時間進行,不準侵占和挪用非語數課時間進行輔導。

六、教育科研

1、每位任課教師必須參加學校和教研組的教研活動,并能圍繞活動中心,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虛心聽取他人意見。堅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每期聽課不少于15節。

2、遵守教研紀律,不無故請假或遲到早退,教研工作納入教師考核考勤獎懲。

3、每周三第七節課為教研活動時間,各教研組根據各自情況認真組織積極開展,并作好記錄。

4、各教研組每周按單元重點、難點,由教研組集體研究備課一次。

5、教研組每月開展一次教研活動,每期上交一份教研工作計劃、總結,每位教師每期至少上交一篇教研論文、教案設計、案例分析或經驗總結。

篇2:安全培訓教學管理制度范本

為了促進教學和改革教學方法,提高培訓教學質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學制度

1、教學必須根據教學計劃和教學林綱進行,中心計劃規定的各門課的課時必須完成,不能隨意調整,教學大綱規定的授課的內容,不能隨意更改,必須按要求進行,如個別地方需要刪減或補充,須報培訓主任批準。

2、編寫授課計劃:教師在每期開班前,必須根據安排,認真學習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認真編寫所授課的授課進度計劃,并報培訓主任審批,批準后,應嚴格按計劃進行。

3、備課:教師上課前必須認真備課。在備課時要認真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熟練掌握授課內容。針對學員特點、工種及專業特點,科學選擇教學方法,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培訓原則。

備課時必須寫好教案,教案內容一般包括:授課工種和專業,課題名稱、備課時間、授課課時、教學目的、教學重點、難點、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等。

4、授課:教師必須按時上下課,不得遲到、早退和無故缺課,應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并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學員及工種特點和生產特點,力求使學員所學知識能在生產實踐中得到較好的應用。教師授課要根據學員及工種特點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同時掌握好教學環節,做到:目的明確、重點突出,語言簡練,組織嚴密,效果良好。教師授課結束后,還應和學員交談,征求學員意見,改進授課方法,以利于得到最佳教學效果。

5、評教:評教是對教師教學情況的評定。每期進行一次,由培訓中心負責,在各工種專業班選出不少于各班人數的15-20%的學員對各門科的授課教師進行評定并將評定情況反饋于任課教師。

6、聽課:培訓中心主任要堅持聽課,每期不少于一次。任課教師之間互相聽課次數每期不少于2次。

(二)教學檢查制度

1、教學是否按照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要求進行,教學進度是否按照授課計劃進行。

2、教師講課是否寫有教案或講稿,教案備寫是否合乎要求。

3、教師講課是否按時,是否有遲到、早退和無故缺課現象。

4、課堂紀律如何,是否有抽煙、說話、睡覺等現象。

5、經常了解教學一線情況,聽取學員對教學的意見及時調整教師教學方法,保證教學效果。

篇3:附屬醫院臨床護理教學管理制度

附屬醫院臨床護理教學管理制度

1、由護理部、科護士長、病區護士長、臨床帶教老師等組成臨床護理教學小組,負責對見習、實習護士學生及進修護理人員的教學工作。

2、臨床實習帶教必須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和責任心強的護師擔任。

3、根據見習、實習護士學生或進修護理人員的教學計劃,有目的的開展各項教學活動,包括教學查房、專題講座、病案分析、技術操作示范、教學質量評估和教學質量檢查評比等,并定期進行考試、考核、保證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

4、護理部要定期檢查,不斷總結交流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質量。

5、實習或進修人員在院期間,必須遵守醫院的有關規章制度,聽從醫護人員指導,努力學習,爭取上進。

6、每科實習結束時,護士長、帶教老師應對護生進行專科護理與基礎護理相結合的考試,并對學生的素質修養,理論技術及技能作出評價。進修護理人員進修結束時,也應由有關科室或護理部做出鑒定。

7、凡擔任教學的兼職老師,要按教學計劃的安排,認真備課和講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