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學院綠化養護基本要求服務質量標準

學院綠化養護基本要求服務質量標準

2024-07-13 閱讀 6890

學院項目綠化養護基本要求與服務質量標準

一、基本要求

1.學歷要求初中以上學歷,愛崗敬業,年齡男不超過60周歲,女不超過50周歲。

2.具備一定園林綠化養護知識。

二、綠化養護范圍

**醫學院各校區內所有校園綠化區域(包括各類型草地、喬灌木、綠籬、花壇、色塊組團等)的喬木、綠籬、灌木、花壇、草坪和地被、宿根花卉、竹類等養護工作。

三、綠化養護服務要求

1.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制度和標準完善,有完整工作簽到制度和工作質量考核制度;制定崗位職責并掛墻公布,工作人員上班統一制服、標志明顯;并將每位綠化人員的姓名、照片以及聯系方式等張貼至公告欄或明顯區域。

2.建立完善的資料文檔記錄:包括但不限于綠化固定資產記錄(包括但不限于植株種類、特性、病蟲害防治方法等)、校區內綠植更替記錄、工作簽到表、防治病蟲害記錄、施肥記錄、巡查記錄等。

3.綠化員工在崗人數符合要求;綠化工工作熱情,語言文明,服裝整齊,在工作區域動作輕、說話輕;不在工作區域堆放拾荒物資或私人物資。

4.綠化設施齊全,定期維護和保證綠化設備及工具完整,工具收納于指定區域并擺放整齊。

5.進行防治病蟲害、施肥、綠地使用、新種植和移除植株等工作,應提前知會甲方。

6.大風、暴雨、寒潮等自然災害預警時,應及時提前做好各項應急措施,過后應及時扶正、清理斷枝及樹葉,并做好相應樹木保暖措施等。

7.有完備的《綠化應急工作預案》;如遇突發事件或突發檢查時,無條件積極配合校方,搞好綠化養護工作,隨叫隨到。

四、綠化養護質量服務標準

1.喬木

(1)喬木主干直立,生長勢正常,達到該樹種該規格的平均生長量。傾斜樹不得超過該路段或該區域植株總數的10%,樹枝高度不阻礙車輛及行人通過,樹木分叉離地面高度不低于2.3米,行道樹樹冠下緣線的高度基本一致,不低于3.5米。同一路段的同一樹種樹型及高度應盡量保持一致。

(2)樹木生長旺盛,葉色濃綠,樹冠完整、通風透光,主側枝分布均稱。無明顯的枯枝敗葉,無病蟲害,樹體上無明顯白蟻蟻路。

(3)修剪符合植物生長特性,造型美觀又能適時開花,每年春秋兩季各修剪、整形一次,及時清除萌枝、下垂枝、內堂枝、病蟲害枝,保持樹冠完整美觀。

(4)按照植物生長特點,天氣的變化情況適時、適量澆水、追肥,及時松土、除草,做到不產生"缺素癥"。有積水及時排除并進行積水洼地填平。

(5)行道樹無缺株,如因不可抗拒因素或人為等因素造成死亡的,補植樹木應保持與原品種規格一致。

(6)防護設施保持完整,樹上無明顯的亂刻、亂劃、釘釘、纏繞繩索、鐵絲、釘掛物等現象。

(7)喬木主干每年11月份涂白一次,涂白高度在地面以上1.2米左右,涂白要均勻,邊緣線要直。

(8)名貴樹種要有比較完整的檔案記錄,要定期檢查記錄。周邊無影響樹木生長的污水污物以及建筑垃圾等。

2.綠籬、灌木

(1)保持綠籬完整無間斷缺口,無死株、斷枝現象,植物生長旺盛,葉色濃綠。

(2)修剪符合植物生長特性,保證各面線條美觀、流暢,各造型輪廓形態清晰美觀,及時清理修剪下來的枝葉。

(3)有病蟲害發生時隨時防治,樹木存活率在95%以上,因病蟲害發生死亡的,在1個月內按原有品種和規格補種,加強養護管理。

(4)按照植物生長特性,天氣變化情況適時、適量澆水、追肥,保證植物生長正常、茂盛。一般根據需要適量施肥,不產生"缺素癥"。

(5)時常清除雜草,保持目視基本無雜草。各物種每年清界3次,保持綠化層次分明。

3.灌木花壇

(1)苗木造型優美,生長旺盛,葉色濃綠,配置合理,色彩鮮艷,完整無殘缺。每年不定期進行修剪整形,做到造型美觀,線條流暢。

(2)及時防治病蟲害,保持花壇內無病蟲害。

(3)每年松土施復合肥3次,不產生"缺素癥"。

(4)按照植物生長特性,天氣變化情況適時適量澆水,保證植物生長正常、茂盛。

(5)花壇清潔無雜物及枯枝敗葉。

(6)噴灌與養護設施完好。

(7)每2個月除草至少一次,保持目視基本無雜草。

(8)噴灌與養護設施基本完好。

4.草坪

(1)草坪生長旺盛,水肥充足,色相一致,無明顯枯黃葉,覆蓋率達95%以上。

(2)草坪修剪及時,臺灣草修剪高度保持在200px左右;地毯草修剪高度保持在250px左右。當草高超過375px時必須進行修剪。

(3)草坪地被中的雜草防除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綠地內應做到目視基本無雜草,草坪的純凈度應達到90%以上。

(4)草地根據不同生長季節的天氣情況、不同植物種類和生長情況適當澆水,保持不缺水為原則;有積水及時排除并進行積水洼地填平,達到草地平整。

(5)草坪綠地植物根據植被生長特點適時、適量施肥,保持植物不枯黃現象,生長正常、茂盛,不產生"缺素癥"。

(6)有病蟲害發生時隨時噴殺防除,因病蟲害發生死亡,在1個月內按原有品種補種。

(7)綠地內基本整潔,無明顯雜物、垃圾以及綠化生產垃圾(如樹枝、樹葉、草屑等)。

5.宿根花卉

(1)植物生長茂盛,葉色濃綠,無缺株,無枯黃葉。

(2)根據植物生長特性,需要修剪的植物,根據需要隨時修剪。

(3)及時防治病蟲害,因病蟲害發生死亡,在1個月內按原有品種補種。

(4)每季度進行一次松土,施肥。隨時保持土壤疏松、無板結現象。

(5)根據不同生長季節的天氣情況、不同植物種類和生長情況隨時澆水。

6.竹類

生長茂盛,翠綠、無病蟲害、無枯竹。

篇2:綠化養護人員職責分工

綠化養護人員職責分工

(1)領導班子:由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組成,負責對工程的領導、指揮、協調、決策等重大事宜,對工程進度、成本、質量、安全和現場文明施工等負全部責任。

(2)工程技術部:負責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組織施工組織設計實施;制定生產計劃,在施工過程中進行動態管理;完善施工方案,對施工技術進行交底,及時整理工程技術檔案;組織材料檢驗、試驗、施工測量,檢查監督工序質量,及時解決施工中的一切技術問題;組織實現安全文明施工及勞動組織安排,施工機械維修、保養,工程質量等施工過程中各種施工因素管理。

(3)合約部:負責工程計量及統計等工作,及時做好驗工計價、進度報表報送工作;配合工程部做好工程、變更或其他特殊情況而影響合同執行時的合同評審工作,編制工程竣工結算。

(4)質監部:負責現場安全防護、文明施工、工序質量日常監督檢查工作。

(5)機物部:負責工程材料及施工材料和機械、工具的購置、運輸,認真執行限額領料制度、監督控制現場各種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情況等。

(6)財務部:負責工程款的回收、工程成本核算、工程資金管理等。

(7)綜合辦公室:設專人負責接待工程周邊群眾來訪,協調解決施工擾民問題等事項,負責文件管理,勞資管理,后勤供應及與地方政府管理部門的對外工作聯系及接待工作。

(8)第一施工隊:負責K232+122-K267+000段中央分隔帶、互通區、服務區、路基邊坡及隔離柵內高速公路用地范圍內樹木花草的撫育與補植工作。

(9)第二施工隊:負責K267+000-K303+000段中央分隔帶、互通區、服務區、路基邊坡及隔離柵內高速公路用地范圍內樹木花草的撫育與補植工作。

篇3:綠化養護資料整理和報告制度

綠化養護資料的整理和報告制度

一、信息內容

在施工、養護期間及時收集、掌握下列有關信息,主要包括綠化養護狀況信息和氣象信息等。

二、信息收集方法

1、現場信息通過巡查進行收集,并按規定時間上報報表。

2、氣象信息通過天氣預報收集,并與地方的氣象站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隨時掌握最新氣象情況。

三、資料的整理與上報

1、本投標人已形成有關資料整理制度,并結合本工程的管理形式,按照技術規范及業主要求,在作業進程中同步形成、積累、整理并保管所有工作記錄。如施工記錄、綠化養護記錄等,并按照制定的工作計劃流程進行整理和上報。

2、努力提高管理水平,配合做好基礎資料收集,并根據業主的相關制度的要求,及時采集、錄入各類養護工程信息,并上報業主。

3、配置滿足要求的現場辦公設備和網絡環境,包括滿足養護管理系統運行需要的計算機硬件、軟件,實現微機聯網所需的軟件、硬件配置、防病毒系統以及滿足養護系統數據備份、存檔需要的軟、硬件設備等。

4、按要求配備具備計算機基本技能的內業資料人員,嚴格服從業主代表的統一領導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