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大病保險統計制度試行

大病保險統計制度試行

2024-07-13 閱讀 3130

《大病保險統計制度(試行)》的通知

保監發〔**〕77號

各保險公司、各保監局:

為掌握保險公司大病保險業務開辦情況,科學制定相關政策措施,我會研究制定了《大病保險統計制度(試行)》?,F予印發,請遵照執行。

各保監局、保險公司要高度重視大病保險統計報表填報工作,嚴格按照本制度規定的指標、口徑及要求報送統計數據,確保大病保險統計數據真實、準確和完整。

首次報送**年3季度大病保險統計報表的時間可延遲至**年11月30日。各保監局、保險公司應同時向保監會報送大病保險統計聯系人信息,包括填表人、部門級負責人(保監局為處級)姓名、職務、聯系電話及手機號碼。今后,如相關聯系人變更,應及時向保監會報告。

保監會

**年10月11日

大病保險統計制度(試行)

一、總說明

(一)統計內容

大病保險統計包括3張報表(見附表)。其中,表1為保險公司大病保險統計簡表,包括項目數、期末有效承保人數、原保險保費收入、應收保費、賠付支出、賠付人次和賠付人數等統計指標。表2為大病保險業務利潤表,主要反映大病保險經營損益情況。表3為保監局大病保險開辦情況統計表,包括項目數、開辦地市數、開辦縣區數等指標。

(二)報送單位

開展大病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總公司向我會統計信息部報送表1和表2,其中,表2同時報全國和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兩級數據。各保監局報送表3。

(三)報送方式

本制度采用電子報表方式進行報送,電子報表使用我會下發的標準格式e*cel報表。其中,保險公司報送的電子報表文件名稱為“×年×季度×××保險公司大病保險統計報表”,文件內各sheet分別為保險公司大病保險統計簡表、大病保險業務利潤表(總公司及各省級分公司)。文件名中,保險公司名稱應使用統一簡稱,詳見附表4。文件名示例:**年3季度國壽股份大病保險統計報表。保監局報送的電子報表文件名稱為“×年×季度×××保監局大病保險開辦情況統計表”。各保監局、保險公司通過中國保險統計信息系統“其他文件上傳”功能報送大病保險統計報表。

(四)報送頻度

大病保險統計報表報送頻度為季報。各保監局、保險公司應于下一季度的前12日內報送報表,遇“十一”、春節長假可順延3日。

二、填報口徑

1.大病保險:指為提高城鄉居民醫療保障水平,在基本醫療保障的基礎上,對城鄉居民患大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進一步保障的一項制度性安排。本制度適用于保險公司依照《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發改社會〔**〕2605號)和《保險公司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保監發〔**〕19號)開辦的大病保險業務。大病保險業務應具備以下特征:

第一,保費來源于基本醫?;?第二,由符合經營資質的商業保險公司以大病保險專屬產品承保(六部委文件出臺后,**年4月大病保險示范條款發布前簽訂的仍使用原團體醫療保險條款的大病保險業務也歸入大病保險統計);第三,本制度涉及的大病保險統計指標以簽署大病保險業務協議為準。

2.項目數:指保險公司開辦大病保險業務的項目數量,包括以縣(縣級市、地級市的市轄區以及直轄市的市轄區)、地級市(州、盟、地區)、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為統籌地區的項目數量。各地大病保險如實行統一招標、統一保費標準、統一與保險公司(可為一家或數家保險公司)簽署協議,則視為一個大病保險項目。如一個統籌地區由多家保險公司共同開辦大病保險業務,則保監局報送的本指標應做合并處理,避免重復統計。

3.開辦地市數:指保險公司開辦大病保險業務覆蓋的地級行政區劃數量,包括地級市(州、盟、地區)等。本指標應不大于轄區地級行政區劃數。如一個地級行政區由多家保險公司共同開辦大病保險業務,則保監局報送的本指標應做合并處理,避免重復統計。如地市層級未全面開辦大病保險業務,但其下轄的縣區先試點開辦,則該地市也要填報為開辦地市。

4.開辦縣區數:指保險公司開辦大病保險業務覆蓋的縣級行政區劃數量,包括縣、縣級市、地級市的市轄區以及直轄市的市轄區等。本指標應不大于轄區縣級行政區劃數。如一個縣級行政區由多家保險公司共同開辦大病保險業務,則保監局報送的本指標應做合并處理,避免重復統計。

5.賠付人次:指統計期內保險公司累計發生的大病保險已決賠付人次。

6.賠付人數:指統計期內保險公司累計發生的大病保險已決賠付人數。

7.共同開辦:指一個統籌區域內由多家保險公司開辦大病保險業務,各保險公司一般是按照行政區劃開辦大病保險業務。

8.共保:指兩個或兩個以上保險人使用同一保險合同,對同一保險標的共同承保,并共同簽發保單。對于共保業務,由主承保人報送表1及表2,保監局報送表3。

9.業務及管理費包括大病保險業務專屬費用和分攤的共同費用,在大病保險費用分攤實施細則出臺前,業務及管理費、分攤的投資收益兩個指標遵照《保險公司費用分攤指引》(保監發〔**〕90號)執行。如大病保險資金未上劃總公司統一運用,則分攤的投資收益指標填報利息收入。

其他未做特別說明的統計指標填報口徑參照現行保險統計制度執行。

項目數、開辦地市數、開辦縣區數、期末有效承保人數、應收保費為報告期末時點數。原保險保費收入、賠付支出、賠付人次、賠付人數和大病保險利潤表統計指標為時期數,填報年初至報告期累計數。

項目數、開辦地市數、開辦縣區數的統計單位為個,期末有效承保人數、賠付人次和賠付人數的統計單位為萬人,原保險保費收入、賠付支出、應收保費和大病保險利潤表統計指標的統計單位為萬元,小數點后保留2位。

附表:

1.保險公司大病保險統計簡表

2.大病保險業務利潤表

3.保監局大病保險開辦情況統計表

4.保險公司簡稱一覽表

篇2:大病保險統計制度試行

《大病保險統計制度(試行)》的通知

保監發〔**〕77號

各保險公司、各保監局:

為掌握保險公司大病保險業務開辦情況,科學制定相關政策措施,我會研究制定了《大病保險統計制度(試行)》?,F予印發,請遵照執行。

各保監局、保險公司要高度重視大病保險統計報表填報工作,嚴格按照本制度規定的指標、口徑及要求報送統計數據,確保大病保險統計數據真實、準確和完整。

首次報送**年3季度大病保險統計報表的時間可延遲至**年11月30日。各保監局、保險公司應同時向保監會報送大病保險統計聯系人信息,包括填表人、部門級負責人(保監局為處級)姓名、職務、聯系電話及手機號碼。今后,如相關聯系人變更,應及時向保監會報告。

保監會

**年10月11日

大病保險統計制度(試行)

一、總說明

(一)統計內容

大病保險統計包括3張報表(見附表)。其中,表1為保險公司大病保險統計簡表,包括項目數、期末有效承保人數、原保險保費收入、應收保費、賠付支出、賠付人次和賠付人數等統計指標。表2為大病保險業務利潤表,主要反映大病保險經營損益情況。表3為保監局大病保險開辦情況統計表,包括項目數、開辦地市數、開辦縣區數等指標。

(二)報送單位

開展大病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總公司向我會統計信息部報送表1和表2,其中,表2同時報全國和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兩級數據。各保監局報送表3。

(三)報送方式

本制度采用電子報表方式進行報送,電子報表使用我會下發的標準格式e*cel報表。其中,保險公司報送的電子報表文件名稱為“×年×季度×××保險公司大病保險統計報表”,文件內各sheet分別為保險公司大病保險統計簡表、大病保險業務利潤表(總公司及各省級分公司)。文件名中,保險公司名稱應使用統一簡稱,詳見附表4。文件名示例:**年3季度國壽股份大病保險統計報表。保監局報送的電子報表文件名稱為“×年×季度×××保監局大病保險開辦情況統計表”。各保監局、保險公司通過中國保險統計信息系統“其他文件上傳”功能報送大病保險統計報表。

(四)報送頻度

大病保險統計報表報送頻度為季報。各保監局、保險公司應于下一季度的前12日內報送報表,遇“十一”、春節長假可順延3日。

二、填報口徑

1.大病保險:指為提高城鄉居民醫療保障水平,在基本醫療保障的基礎上,對城鄉居民患大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進一步保障的一項制度性安排。本制度適用于保險公司依照《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發改社會〔**〕2605號)和《保險公司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保監發〔**〕19號)開辦的大病保險業務。大病保險業務應具備以下特征:

第一,保費來源于基本醫?;?第二,由符合經營資質的商業保險公司以大病保險專屬產品承保(六部委文件出臺后,**年4月大病保險示范條款發布前簽訂的仍使用原團體醫療保險條款的大病保險業務也歸入大病保險統計);第三,本制度涉及的大病保險統計指標以簽署大病保險業務協議為準。

2.項目數:指保險公司開辦大病保險業務的項目數量,包括以縣(縣級市、地級市的市轄區以及直轄市的市轄區)、地級市(州、盟、地區)、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為統籌地區的項目數量。各地大病保險如實行統一招標、統一保費標準、統一與保險公司(可為一家或數家保險公司)簽署協議,則視為一個大病保險項目。如一個統籌地區由多家保險公司共同開辦大病保險業務,則保監局報送的本指標應做合并處理,避免重復統計。

3.開辦地市數:指保險公司開辦大病保險業務覆蓋的地級行政區劃數量,包括地級市(州、盟、地區)等。本指標應不大于轄區地級行政區劃數。如一個地級行政區由多家保險公司共同開辦大病保險業務,則保監局報送的本指標應做合并處理,避免重復統計。如地市層級未全面開辦大病保險業務,但其下轄的縣區先試點開辦,則該地市也要填報為開辦地市。

4.開辦縣區數:指保險公司開辦大病保險業務覆蓋的縣級行政區劃數量,包括縣、縣級市、地級市的市轄區以及直轄市的市轄區等。本指標應不大于轄區縣級行政區劃數。如一個縣級行政區由多家保險公司共同開辦大病保險業務,則保監局報送的本指標應做合并處理,避免重復統計。

5.賠付人次:指統計期內保險公司累計發生的大病保險已決賠付人次。

6.賠付人數:指統計期內保險公司累計發生的大病保險已決賠付人數。

7.共同開辦:指一個統籌區域內由多家保險公司開辦大病保險業務,各保險公司一般是按照行政區劃開辦大病保險業務。

8.共保:指兩個或兩個以上保險人使用同一保險合同,對同一保險標的共同承保,并共同簽發保單。對于共保業務,由主承保人報送表1及表2,保監局報送表3。

9.業務及管理費包括大病保險業務專屬費用和分攤的共同費用,在大病保險費用分攤實施細則出臺前,業務及管理費、分攤的投資收益兩個指標遵照《保險公司費用分攤指引》(保監發〔**〕90號)執行。如大病保險資金未上劃總公司統一運用,則分攤的投資收益指標填報利息收入。

其他未做特別說明的統計指標填報口徑參照現行保險統計制度執行。

項目數、開辦地市數、開辦縣區數、期末有效承保人數、應收保費為報告期末時點數。原保險保費收入、賠付支出、賠付人次、賠付人數和大病保險利潤表統計指標為時期數,填報年初至報告期累計數。

項目數、開辦地市數、開辦縣區數的統計單位為個,期末有效承保人數、賠付人次和賠付人數的統計單位為萬人,原保險保費收入、賠付支出、應收保費和大病保險利潤表統計指標的統計單位為萬元,小數點后保留2位。

附表:

1.保險公司大病保險統計簡表

2.大病保險業務利潤表

3.保監局大病保險開辦情況統計表

4.保險公司簡稱一覽表

篇3:某工廠統計技術控制程序

工廠統計技術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規定了工廠采用適當的統計技術對產品生產過程及產品質量進行監控,以利于及早發現問題,采取控制措施,預防質量問題的重復發生。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廠產品質量形成的各有關過程。

3.定義:

統計技術:用于提高產品質量形成的規律的統計辦法。

4.職責:

4.1技術開發部負責選定統計技術應用場合,并對統計技術應用的結果組織分析和監督管理。

4.2廠辦人勞教育室負責統計技術應用知識的培訓組織工作。

4.3各部門針對各自工作的特點,積極開展統計技術應用活動。

5.工作程序

5.1統計技術應用規定

5.1.1確定需求:

a.本廠統計技術(包括統計抽樣技術,分析評定技術,實驗分析技術,風險分析技術)優先用于現場質量控制、工藝、檢驗、質量成本分析等領域,對大批量、連續生產過程進行監控,達到評價過程的穩定性或決定是否對過程進行調整和改進。

b.在產品風險評估和實驗以及工藝策劃和分析評定方面,適用時可采用對產品進行PFMEA分析、顯著性試驗、系統優化等。

c.在外購、外協件和最終檢驗分析評審方面,可采用統計抽樣技術(GB2828)C=0要求,采用缺陷收集卡,并利用排列圖發現主要缺陷內容,作為評價分承包方業績和產品等級的依據。

d.在現場的過程控制和過程優化方面,可采用統計抽樣技術(GB2828,C=0)對產品進行檢驗,對關鍵工序或特殊過程采用SPC控制圖(*-R圖,P圖),并進行CmK、PpK、Cpk測定,對產品缺陷采用收集卡形式,并用排列圖進行分析,用因果圖查找原因。

e.在質量成本分析,用戶滿意度測定,用波動趨勢圖來體現質量成本狀況和顧客滿意度。

5.1.2統計工具的用途:

a.檢查表:在現場為了迅速取得或整理數據而設計的只須作簡單檢查便可以收集信息的表格。

b.因果分析圖:通過因果分析圖,找出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的原因,以便對主要原因的因素進行控制。

c.排列圖:通過分類排列找出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抓住關鍵。

d.對策表:常與因果分析圖一起使用,針對主要原因,采取相應措施,有助于質量問題的解決。

e.直方圖:用于分析工藝過程的狀態,看工序是否穩定,推斷總體質量及掌握工藝能力保證質量的強度。

f.控制圖:用于分析工藝過程的狀態,看工序是否穩定,便于采取措施,用于預防不合格品的再發生。

g.散布圖(相關圖):將兩個相關變量數據用點子畫在坐標圖上,來觀察分析它們之間的關系,幫助判斷各種因素是否影響產品質量,從而采取相應措施。

5.1.3統計技術應用的實施:

a.各部門根據產品控制計劃中確定的應用場所實施統計技術活動。

b.對應用統計技術的相關人員由廠辦人勞教育室組織培訓,使其了解統計技術的基本概念,并在崗位上會收集數據,能繪制圖表和計算。

c.統計技術分析結果將用于質量的策劃和作為質量改進的依據。

d.統計技術操作人員應及時收集必要的數據,根據有關的統計技術指導書中規定的方法和周期作出相關的統計圖表,并進行分析評審,對于進行的FMEA分析能力測定時須由技術開發部組織相關人員共同參與、作出客觀評估。統計技術操作人員須確保所采集的數據準確、可靠。

e.采用統計技術的有關圖表應定期交付技術開發部,統一存放資料室保管。

f.對于統計技術分析評審的結果,由實施統計技術應用的部門主管擬定糾正措施,并予以落實,必要時技術開發部可提出糾正方案。

g.各部門主管應根據崗位,工序特點,結合工序控制實際,對須采用統計技術應用的場所,應到技術開發部進行登記備案,以便在技術開發部人員的指導下實施。

6.相關文件和記錄

WI/SH20-01-2000《統計技術應用方法指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