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空調移機:安全交底

空調移機:安全交底

2024-07-13 閱讀 9825

安全技術交底表表AQ—C11—1編號工程名稱海淀區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第四標段)節能改造工程(花園樓小區2、4、6#樓)施工單位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交底部位2、4、6#樓空調移機施工作業分包單位定州蘭達建筑工程勞務有限公司工種空調移機操作工交底提要:空調移機施工作業安全要求交底內容:一、施工作業安全要求:1.施工人員必須進行入場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方可進場施工。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合格安全帽,系好下額帶,鎖好帶扣。2.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時)作業人員必須正確系掛合格的安全帶,安全帶應高掛低用,栓掛位置牢固可靠,繩子不能打結,鉤子要掛在連接環上,使用3米以上的長繩要加緩沖器。嚴禁只在腰間佩戴安全帶,而不在固定的設施上拴掛鉤環。作業人每次作業前必須對自身的安全帶、安全帽、防滑工作鞋等防護措施進行全面自檢一遍,并由本隊安全員檢查合格后才能開始作業。3.高處施工作業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癲癇、暈高或視力不夠以及不適合登高作業的人員不得上崗,施工作業一線現場作業人員年齡小于18周歲、大于55周歲不得上崗。4.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應按照施工現場設置的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安全標志和路線行走,嚴禁隨意拆除或變更安全防護措施及架體連墻桿件,若必須拆除時須經工地主管負責人批準后方可拆除或變更。6.空調移機拆除安裝所需工具不用時應放在工具袋內,其他物料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向下滑落,禁止放在架體腳手板上,防止落物傷人。禁止從高空向下拋物,不得隨意拋灑施工垃圾,做到活完場清。7.進入作業地點時,在操作之前必須檢查操作環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機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設施和防護用品是否齊全,經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8.施工現場操作施工、行走要注意安全,不得攀登腳手架,上架作業前應認真查看在施工程洞口、臨邊安全防護和腳手架護身欄、擋腳板、立網是否齊全、牢固;腳手板是否按要求滿鋪、間距放置、綁牢,有無探頭板和空隙,腳手架翻板應有專業架子工進行操作。9.空調移機用腳手架應符合搭設方案及交底要求,并經技術、安全部門驗收合格,上置物重量不得超過規定荷載,腳手板應固定,探頭板長度不得大于15cm,作業人員上下腳手架應走上人馬道,非施工人員禁止上、下上人馬道,上班期間上人馬道口應設專人看護,下班后鎖好馬道防護門,作業期間嚴禁扒窗偷窺。10.上下交叉作業,要注意下面周圍作業人員的安全,并要相應錯開,作業人員做到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三不傷害”安全施工作業。11.當日完工后,應仔細檢查工作面周圍情況,清理活動物料,如發現留有隱患的部位,應及時進行修復或繼續完成至下一個部位的確認安全無隱患的結束點,方可撤離崗位。12.班組(隊)長安排移機作業要有口頭交底。對作業環境、設施、設備等進行認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作業中對違章操作行為要制止。下班后做到活完料凈場地清。對全天情況作好講評。13.現場臨時用電應有專業電工進行操作,現場臨電工應持證上崗,上崗前必須按規定穿戴好防護用品,否則不準進行作業。電工的所有絕緣、檢驗工具應妥善保管嚴禁他用,并應定期檢查、校驗。非專業電工不得進行電氣作業,及維修14.應使用有漏電保護器的電動工具,施工現場使用的配電箱、開關箱必須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2005)的要求,施工人員下班或暫停施工時,必須回收并保管好移動分配電箱,鎖好配電箱。15.施工用電必須嚴格執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的規定,即每一臺用電設備,必須有一個專用的開關箱,每個開關箱內必須有一個電源隔離開關和一個漏電短路器(同時具有短路、過載、漏電保護功能)。16.移動式配電箱、開關箱應裝設在支架上,其中心點與地面的垂直距離亦為0.8-1.6m;支架應堅固穩定。17.入戶380V架體防護處作業時,嚴禁觸碰、更改、拆除電線防護,周圍禁止明火作業。二、手持電動工具作業安全要求:①外殼、手柄不得出現裂縫、破損;②電纜軟線及插頭等完好無損,開關動作正常,保護接零連接正確可靠;③各部防護罩齊全牢固,電氣保護裝置可靠。④機具啟動后,應空載運轉,應檢查并確認機具聯動靈活無阻。作業時,加力應平穩,不得用力過猛。⑤作業時應防止雜物,泥塵混入電動機內,并應隨時觀察機殼溫度,當機殼溫度過高即產生碳刷火花時,應立即停機檢查處理。⑥使用過程中用力應均勻適當,帶荷載推進時不得用力過猛。當發生機具卡死時,應立即停機,空載運轉正常后重新進行打磨。⑦嚴禁超載使用。作業中應注意音響及溫升,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機檢查。在作業時間過長,機具溫升超過60°時,應停機,自然冷卻后再行作業。⑧作業中,不得用手觸摸刃具、磨片,發現其有磨鈍、破損情況時,應立即停機修整或更換,然后在繼續進行作業。⑨機具運轉時,不得撒手不管。三、本工程針對性危險因素應采取防范及應急措施。1、危險因素:①、高空墜物傷人及物(指動物、車輛、業主其它物品);②、不按操作規程、施工方案、技術交底作業;③、高空墜落;④、觸電2、防范措施:①、嚴禁高空拋物,作業下方不準有人及物,設置警戒區,派專人監護,禁止人員通行或逗留;②、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和技術交底施工作業;③、所有參加施工作業人員均應培訓合格,持證上崗。必須穿戴好安全防護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帶、防滑鞋等,作業中首先首先排除危險因素、不嬉戲打鬧、思想集中,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④、作業前必須按規定穿戴好防護用品,否則不準進行作業。設備停送電必須辦理操作票,并采取安全技術措施。即:停電、驗電、裝設接地線、懸掛警示牌。電動機械加強維護,非專業人員不得進行電氣維修、操作,設備應安裝漏電保護設施,杜絕私拉亂接線路等違章作業現象;3、應急措施:①如發生人員墜落或上方落物傷人,應判斷傷者的嚴重程度,不亂搬動搖晃。高空墜傷者,不要隨便搬頭抱腳移動。及時撥打急救電話、正確實施搶救(如止血、包扎、固定等)、保護好現場、立即報告項目管理人員。②懷疑脊柱骨折時,搬運時應使脊柱保持平行,不彎曲扭動,以防止損傷脊柱神經,傷員上下擔架應有3~4人抱住頭、胸、臀、腿,保持動作一致平穩,避免脊柱彎曲扭動,加重傷情。③、如發生人員觸電急救要點是:動作迅速,救護得法,切不可驚慌失措,束手無策。要貫徹“迅速、就地、正確、堅持”的觸電急救八字方針。發現有人觸電,首先要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脫離電源應采取絕緣措施),然后根據觸電者的具體癥狀進行對癥施救。針對性交底:本工程施工現場作業均在居民區內,施工作業環境比較特殊,針對本工程特點對所有作業人員做如下要求:1.施工作業區域內,應配備滅火器,臨時動火作業場所配備泡沫滅火器不少于1具和其它消防輔助器材,焊割作業必須由有證焊工操作,嚴格執行臨時動火作業“三級”審批制度,領取動火作業許可證方能動火,動火作業區域設專人看護,嚴防火災事故發生。2.使用禮貌用語,勤小區業主溝通,對居民所提出的的問題及時反映及時更改。3.嚴禁酒后施工作業,現場作業禁止吸煙、赤腳、光背。4.嚴格控制施工噪聲,禁止嬉戲打鬧、喧嘩、防止擾民。5.作業人員下班時必須把施工現場清理打掃干凈。6.嚴防揚塵污染,工程垃圾采用袋裝,并應及時清運,對不能及時清運的袋裝垃圾應及時用密目網覆蓋,以方便區分居民自己裝修所產生垃圾。7.嚴格執行作業時間段要求,不在作業時間段以外時間進行施工作業。8.作業時間:上午:8:00—12:00下午:2:00—6:00交底人簽名職務交底時間接受交底人簽名注:1、項目對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時填寫此表;2、簽名處不夠時,應將簽到表附后。

篇2:起重機拆裝:安全技術規范交底

交底時間:年月日

交底人簽名:被交底人簽名:交底內容:1、起重機的拆裝必須由取得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拆裝資質證書的專業隊伍,并應有技術和安全人員在場監護,操作人員必須持有效上崗證書。2、起重機的拆裝,應按照廠方有關規定,拆裝作業方法,質量要求,應根據安全技術措施,拆裝作業旋工技術方案進行。3、指揮人員應熟悉拆裝作業方案,遵守拆裝工藝和操作規程,使用明確的指揮信號進行指揮。所有參與拆裝作業的人員,都應聽從指揮,如發現指揮信號不清或有錯誤時,應停止作業,待聯系清楚后再進行。4、拆裝人員在進入工作現場時,應穿戴安全保護用品,高處作業時應系好安全帶,熟悉并認真執行拆裝工藝和操作規程,當發現異常情況或疑難問題時,應及時向技術負責人反映,不得自行處理,應防止處理不當而造成事故。5、在拆裝作業過程中,當遇天氣劇變,突然停電,機械故障等意外情況,短時間不能繼續作業時,必須使已拆裝的部位達到穩定狀態,并固定牢靠,經檢查確認無隱患后,方可停止作業。6、起重機安裝過程中,必須分階段進行技術檢驗。整機安裝完畢后,應進行整機技術檢驗和調整,各機構動作正確,平衡,無異響,制動可靠,各安全裝置應靈敏有效,在無載荷情況下,塔身和基礎平面的垂直度允許偏差4/1000,分階段及整機檢驗合格后,應填寫檢驗記錄。7、起重機在拆裝前應對路基基礎進行檢查,并應符合技術要求。8、對所拆裝起重機的各機構、各部件、結構焊縫,重要部位螺栓、銷軸、卷揚機構和鋼絲繩,吊鉤、吊具以及電氣設備、線路等進行檢查,使隱患排除于拆裝之前。9、對自升式起重機頂升液壓系統的液壓缸和油管,頂升套架結構,導向輪,頂升爬爪等進行檢查,及時處理存在的問題。10、對拆裝人員使用的工具、安全帶、安全帽等進行檢查,不合格的立即更換。11、檢查拆裝中配備的起重機、運輸車等輔助機械應狀況良好,技術性能能保證拆裝作業的需要。12、起重機塔身升降時,必須有專人指揮,專人照看電源,專人操作液壓系統,專人拆裝螺栓,非作業人員不得登上頂升套架的操作平臺,操縱室內只準一人操作,必須聽從指揮信號。13、風力在四級以上時,不得進行升降作業,在作業中風力突然增大到四級時,必須立即停止并應緊固上、下塔身各連接螺栓。14、頂升前應預先放松電纜,其長度宜大于頂升的總高度。15、升降時必須調整好頂升套架滾輪與塔身標準節的間隙,并應按規定使起重臂和平衡臂處于平衡狀態。并將回轉達機構制動住,當回轉臺與塔身標準節之間的最后一處連接螺栓拆卸困難時,應將其對角方向的螺栓重新插入,再來采取其它措施。不得以旋轉起重臂動作來松動螺栓。16、升降時,頂升撐腳(爬爪)就位后應插上安全銷,方可繼續下一動作。17、升降完畢后,各連接螺栓應按規定扭力緊固,液壓操縱桿回到中間位置。并切斷液壓頂升機構電源。本表一式二聯,一聯歸檔,另一聯交班組保存。

篇3:鉆孔樁安全交底

  鉆孔樁安全交底安全交底記錄(表式c2-8)

  編號g1-705-021

  工程名稱:北京地鐵四號線工程黃莊~中關村區間

  施工單位:中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交底項目(部位):鉆孔樁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日期:20**年5月20日

  交底內容(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項):

  一、施工準備安全措施

  1、場地平整、清除雜物,回填土應夯打密實。

  2、挖泥漿池、沉淀池、儲水池、準備合格泥漿,并在其周圍設置防護欄桿和安全標志。

  3、人工挖探坑深2m以上,探明有無地下管線或障礙物,如果發現有地下管線或者障礙物,應立即停止施工,并通知主管部門和產權單位,盡早采取措施;待確認無地下管線和障礙物后方可埋設護筒。護筒應堅固、不漏水,內壁平滑、無凸起,其內徑應比孔徑大20cm以上。護筒頂端高程高出地面30cm。護筒埋設完成后至鉆孔之前,在孔口設護欄和安全標志。

  4、臨時用電按照《臨電安全預案》執行。

  5、鉆機作業前應進行各部件的檢查,包括鉆機本身的結構、動力系統、電氣系統、卷揚機、鋼絲繩等,保證鉆機安全、正常工作。

  6、鉆機就位,鉆機自行至樁位處把鉆桿中心對準樁位,復核鉆機底盤水平,然后調整鉆機底盤水平度,待鉆機底盤水平度調整完成后重新用鉆桿對準樁位中心鎖死鉆機定位裝置。

  7、鋼筋焊接前應履行用火申報手續,經消防管理人員檢查,確認防火措施落實,符合消防要求后,簽發用火證。

  8、鋼筋切割機、彎曲機及焊接設備等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進行。

  二、鉆孔作業

  1、鉆具聯結要牢固,鉛直,初期鉆進速度放慢。

  2、鉆機運行中作業人員應位于安全處,嚴禁人員靠近和觸摸鉆桿。鉆具懸空時嚴禁下方有人。

  3、經常檢查機具運轉情況,發現異常情況立即查清原因,及時處理。鋼絲繩和潤滑部分必須每班檢查一次。

  4、小工具如扳手、榔頭、撬棍用保險繩拴牢,防止掉入孔內,經常檢查鉆頭的磨損情況。

  5、經常注意觀察鉆孔內附近地面有無開裂或樁架是否傾斜。

  6、鉆孔過程中,經常檢查鉆渣并與地質剖面圖核對,發現不符時應時采取安全技術措施。

  7、成孔或因故停鉆時,應將鉆具提至孔外置于地面上,關機、斷電并保持孔內護壁措施有效,孔口采取防護措施。

  8、鉆孔作業中發生坍孔和護筒周圍冒漿等故障時,必須立即停鉆;鉆機有倒塌危險時,必須立即將人員和鉆機撤至安全位置,經技術處理并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作業。

  9、施工中嚴禁人員進入孔內作業。

  10、螺旋鉆機應在無地下水的細粒土層中施工。

  11、同時鉆孔施工的相鄰樁孔凈距不得小于5m。兩樁之間凈距小于5m時,待一樁所澆注的混凝土強度達5mpa后,方可進行鄰樁鉆孔施工。

  三、鋼筋制作

  1、鋼筋加工場應單獨設置,不得與材料庫、生活區、辦公區混合設置,且不得設置在電力

  架空線路下方。

  2、加工機具應設置工作棚,工作棚具有防雨、防風功能,各機械旁設置機械操作規程牌。

  3、鋼筋堆碼應按級別、種類、直徑、鋼號、批號等情況分別堆放,并設分類標牌;整捆碼垛高度不超過2米,散捆碼垛高度不超過1.2米;鋼筋籠的碼放層數不超過2層。

  4、焊工必須經專業培訓,持證上崗。鋼筋焊接前應進行現場條件下的焊接性能試驗,確認合格后施焊。施焊人員不得站在鋼筋骨架上作業,或攀登骨架上下。

  5、鋼筋骨架吊運長度超過10米時,應采取豎向臨時加固措施。

  6、吊裝作業時設信號工指揮,吊臂、吊鉤運行范圍內,嚴禁人員入內。指揮人員必須檢查吊具索、環境等狀況,確認安全鋼筋籠不得碰撞孔壁,就位后采取固定措施。

  7、鋼筋籠入孔后進行豎向焊接時,起重機不得摘鉤、松繩子,嚴禁操作工離開駕駛室。骨架焊接完成,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松繩、摘鉤。

  8、大雨、大雪、大霧、沙塵暴和風力六級(含)以上等惡劣天氣,不得進行露天吊裝。

  四、混凝土澆注

  1、樁孔完成經驗收合格后,應連續作業,盡快灌注水下混凝土。

  2、澆注水下混凝土的導管采用起重機吊裝,就位后必須臨時固定牢固方可摘鉤。

  3、澆注混凝土作業必須設作業組長指揮,澆注前作業組長應檢查各項準備工作,確認合格后方可澆注混凝土。

  4、水下混凝土應連續澆注,不得中斷。

  5、水下混凝土澆注過程中,從樁孔內溢出的泥漿應引流至規定地點,不得隨意漫流。

  6、在澆注混凝土過程中,必須采取防止導管進水和阻塞、埋管、坍孔的措施。一旦發生上述情況,應判明原因,改進操作,并及時處理。

  7、大雨、大雪、大霧、沙塵暴和風力六級(含)以上等惡劣天氣,不得進行水下混凝土施工。

  8、澆注混凝土結束后,樁頂混凝土低于現狀地面時,應設護欄和安全標志。

  交底人

  接受交底班組長

  接受交底人數

  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并保存(一式三份。班組一份、安全員一份、交底人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