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發票使用管理規定辦法

發票使用管理規定辦法

2024-07-13 閱讀 1504

第一條為加強增值稅征收管理,規范增值稅專用發票(以下簡稱專用發票)使用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專用發票,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以下簡稱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開具的發票,是購買方支付增值稅額并可按照增值稅有關規定據以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憑證。

第三條一般納稅人應通過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以下簡稱防偽稅控系統)使用專用發票。使用,包括領購、開具、繳銷、認證紙質專用發票及其相應的數據電文。

本規定所稱防偽稅控系統,是指經國務院同意推行的,使用專用設備和通用設備、運用數字密碼和電子存儲技術管理專用發票的計算機管理系統。

本規定所稱專用設備,是指金稅卡、IC卡、讀卡器和其他設備。

本規定所稱通用設備,是指計算機、打印機、掃描器具和其他設備。

第四條專用發票由基本聯次或者基本聯次附加其他聯次構成,基本聯次為三聯:發票聯、抵扣聯和記賬聯。發票聯,作為購買方核算采購成本和增值稅進項稅額的記賬憑證;抵扣聯,作為購買方報送主管稅務機關認證和留存備查的憑證;記賬聯,作為銷售方核算銷售收入和增值稅銷項稅額的記賬憑證。其他聯次用途,由一般納稅人自行確定。

第五條專用發票實行最高開票限額管理。最高開票限額,是指單份專用發票開具的銷售額合計數不得達到的上限額度。

最高開票限額由一般納稅人申請,稅務機關依法審批。最高開票限額為十萬元及以下的,由區縣級稅務機關審批;最高開票限額為一百萬元的,由地市級稅務機關審批;最高開票限額為一千萬元及以上的,由省級稅務機關審批。防偽稅控系統的具體發行工作由區縣級稅務機關負責。

稅務機關審批最高開票限額應進行實地核查。批準使用最高開票限額為十萬元及以下的,由區縣級稅務機關派人實地核查;批準使用最高開票限額為一百萬元的,由地市級稅務機關派人實地核查;批準使用最高開票限額為一千萬元及以上的,由地市級稅務機關派人實地核查后將核查資料報省級稅務機關審核。

一般納稅人申請最高開票限額時,需填報《最高開票限額申請表》(附件1)。

第六條一般納稅人領購專用設備后,憑《最高開票限額申請表》、《發票領購簿》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初始發行。

本規定所稱初始發行,是指主管稅務機關將一般納稅人的下列信息載入空白金稅卡和IC卡的行為。

(一)企業名稱;

(二)稅務登記代碼;

(三)開票限額;

(四)購票限量;

(五)購票人員姓名、密碼;

(六)開票機數量;

(七)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信息。

一般納稅人發生上列第一、三、四、五、六、七項信息變化,應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變更發行;發生第二項信息變化,應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注銷發行。

第七條一般納稅人憑《發票領購簿》、IC卡和經辦人身份證明領購專用發票。

第八條一般納稅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領購開具專用發票:

(一)會計核算不健全,不能向稅務機關準確提供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應納稅額數據及其他有關增值稅稅務資料的。上列其他有關增值稅稅務資料的內容,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確定。

(二)有《稅收征管法》規定的稅收違法行為,拒不接受稅務機關處理的。

(三)有下列行為之一,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而仍未改正的:

1、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2、私自印制專用發票;

3、向稅務機關以外的單位和個人買取專用發票;

4、借用他人專用發票;

5、未按本規定第十一條開具專用發票;

6、未按規定保管專用發票和專用設備;

7、未按規定申請辦理防偽稅控系統變更發行;

8、未按規定接受稅務機關檢查。

有上列情形的,如已領購專用發票,主管稅務機關應暫扣其結存的專用發票和IC卡。

第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本規定第八條所稱未按規定保管專用發票和專用設備:

(一)未設專人保管專用發票和專用設備;

(二)未按稅務機關要求存放專用發票和專用設備;

(三)未將認證相符的專用發票抵扣聯、《認證結果通知書》和《認證結果清單》裝訂成冊;

(四)未經稅務機關查驗,擅自銷毀專用發票基本聯次。

第十條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應向購買方開具專用發票。

商業企業一般納稅人零售的煙、酒、食品、服裝、鞋帽(不包括勞保專用部分)、化妝品等消費品不得開具專用發票。

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以下簡稱小規模納稅人)需要開具專用發票的,可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代開。

銷售免稅貨物不得開具專用發票,法律、法規及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一條專用發票應按下列要求開具:

(一)項目齊全,與實際交易相符;

(二)字跡清楚,不得壓線、錯格;

(三)發票聯和抵扣聯加蓋財務專用章或者發票專用章;

(四)按照增值稅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開具。

對不符合上列要求的專用發票,購買方有權拒收。

第十二條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可匯總開具專用發票。匯總開具專用發票的,同時使用防偽稅控系統開具《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清單》(附件2),并加蓋財務專用章或者發票專用章。

第十三條一般納稅人在開具專用發票當月,發生銷貨退回、開票有誤等情形,收到退回的發票聯、抵扣聯符合作廢條件的,按作廢處理;開具時發現有誤的,可即時作廢。

作廢專用發票須在防偽稅控系統中將相應的數據電文按“作廢”處理,在紙質專用發票(含未打印的專用發票)各聯次上注明“作廢”字樣,全聯次留存。

第十四條一般納稅人取得專用發票后,發生銷貨退回、開票有誤等情形但不符合作廢條件的,或者因銷貨部分退回及發生銷售折讓的,購買方應向主管稅務機關填報《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申請單》(以下簡稱《申請單》,附件3)。

《申請單》所對應的藍字專用發票應經稅務機關認證。

經認證結果為“認證相符”并且已經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一般納稅人在填報《申請單》時不填寫相對應的藍字專用發票信息。

經認證結果為“納稅人識別號認證不符”、“專用發票代碼、號碼認證不符”的,一般納稅人在填報《申請單》時應填寫相對應的藍字專用發票信息。

第十五條《申請單》一式兩聯:第一聯由購買方留存;第二聯由購買方主管稅務機關留存。

《申請單》應加蓋一般納稅人財務專用章。

第十六條主管稅務機關對一般納稅人填報的《申請單》進行審核后,出具《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通知單》(以下簡稱《通知單》,附件4)。《通知單》應與《申請單》一一對應。

第十七條《通知單》一式三聯:第一聯由購買方主管稅務機關留存;第二聯由購買方送交銷售方留存;第三聯由購買方留存。

《通知單》應加蓋主管稅務機關印章。

《通知單》應按月依次裝訂成冊,并比照專用發票保管規定管理。

第十八條購買方必須暫依《通知單》所列增值稅稅額從當期進項稅額中轉出,未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可列入當期進項稅額,待取得銷售方開具的紅字專用發票后,與留存的《通知單》一并作為記賬憑證。屬于本規定第十四條第四款所列情形的,不作進項稅額轉出。

第十九條銷售方憑購買方提供的《通知單》開具紅字專用發票,在防偽稅控系統中以銷項負數開具。

紅字專用發票應與《通知單》一一對應。

第二十條同時具有下列情形的,為本規定所稱作廢條件:

(一)收到退回的發票聯、抵扣聯時間未超過銷售方開票當月;

(二)銷售方未抄稅并且未記賬;

(三)購買方未認證或者認證結果為“納稅人識別號認證不符”、“專用發票代碼、號碼認證不符”。

本規定所稱抄稅,是報稅前用IC卡或者IC卡和軟盤抄取開票數據電文。

第二十一條一般納稅人開具專用發票應在增值稅納稅申報期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稅,在申報所屬月份內可分次向主管稅務機關報稅。

本規定所稱報稅,是納稅人持IC卡或者IC卡和軟盤向稅務機關報送開票數據電文。

篇2: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

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使用規定

一、基本概念

(一)專用發票

專用發票――是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開具的發票,是購買方支付增值稅額并可按照增值稅有關規定據以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憑證。

一般納稅人應通過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以下簡稱防偽稅控系統)使用專用發票。

使用――包括領購、開具、繳銷、認證紙質專用發票及其相應的數據電文。

(二)防偽稅控系統

是指經國務院同意推行的,使用專用設備和通用設備、運用數字密碼和電子存儲技術管理專用發票的計算機管理系統。

專用設備――是指金稅卡、IC卡、讀卡器和其他設備。

通用設備――是指計算機、打印機、掃描器具和其他設備。

(三)發票基本聯次

專用發票由基本聯次或者基本聯次附加其他聯次構成,基本聯次為三聯。

發票聯――作為購買方核算采購成本和增值稅進項稅額的記賬憑證;

抵扣聯――作為購買方報送主管稅務機關認證和留存備查的憑證;

記賬聯――作為銷售方核算銷售收入和增值稅銷項稅額的記賬憑證。

其他聯次用途,由一般納稅人自行確定。

(四)最高開票限額

是指單份專用發票開具的銷售額合計數不得達到的上限額度。最高開票限額由一般納稅人申請,稅務機關依法審批。

最高開票限額為十萬元及以下的,由區縣級稅務機關審批;

最高開票限額為一百萬元的,由地市級稅務機關審批;

最高開票限額為一千萬元及以上的,由省級稅務機關審批。

審批權限:

最高開票限額為十萬元及以下的,由區縣級稅務機關派人實地核查;

最高開票限額為一百萬元的,由地市級稅務機關派人實地核查;

最高開票限額為一千萬元及以上的,由地市級稅務機關派人實地核查后將核查資料報省級稅務機關審核。

一般納稅人申請最高開票限額時,需填報《最高開票限額申請表》

(五)初始發行

一般納稅人領購專用設備后,憑《最高開票限額申請表》、《發票領購簿》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初始發行。

初始發行,是指主管稅務機關將一般納稅人的下列信息載入空白金稅卡和IC卡的行為。包括:

1、企業名稱;

2、稅務登記代碼;

3、開票限額;

4、購票限量;

5、購票人員姓名、密碼;

6、開票機數量;

7、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信息。

變更發行涉及的情形:

企業名稱、開票限額、購票限量、購票人員姓名、密碼、開票機數量、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信息。

注銷發行涉及的情形:

稅務登記代碼

二、專用發票領購

(一)領購發票的手續

一般納稅人憑《發票領購簿》、IC卡和經辦人身份證明領購專用發票。

(二)不得領購開具專用發票的情形

1、會計核算不健全,不能向稅務機關準確提供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應納稅額數據及其他有關增值稅稅務資料的。

上列其他有關增值稅稅務資料的內容,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確定。

2、有《稅收征管法》規定的稅收違法行為,拒不接受稅務機關處理的。

3、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而仍未改正的八種行為之一。

(三)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而仍未改正的八種行為

1、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2、私自印制專用發票;

3、向稅務機關以外的單位和個人買取專用發票;

4、借用他人專用發票;

5、未規定開具專用發票;

6、未按規定保管專用發票和專用設備;

7、未按規定申請辦理防偽稅控系統變更發行;

8、未按規定接受稅務機關檢查。

有上列情形的,如已領購專用發票,主管稅務機關應暫扣其結存的專用發票和IC卡。

(四)未按規定開具專用發票

1、項目齊全,與實際交易相符;

2、字跡清楚,不得壓線、錯格;

3、發票聯和抵扣聯加蓋財務專用章或者發票專用章;

4、按照增值稅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開具。

對不符合上列要求的專用發票,購買方有權拒收。

(五)未按規定保管專用發票和專用設備

1、未設專人保管專用發票和專用設備;

2、未按稅務機關要求存放專用發票和專用設備;

3、未將認證相符的專用發票抵扣聯、《認證結果通知書》和《認證結果清單》裝訂成冊;

4、未經稅務機關查驗,擅自銷毀專用發票基本聯次。

三、專用發票開具

(一)開具發票的規定

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應向購買方開具專用發票。

商業企業一般納稅人零售的煙、酒、食品、服裝、鞋帽(不包括勞保專用部分)、化妝品等消費品不得開具專用發票。

小規模納稅人需要開具專用發票的,可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代開。

銷售免稅貨物不得開具專用發票,法律、法規及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發票開具要求

1、項目齊全,與實際交易相符;

2、字跡清楚,不得壓線、錯格;

3、發票聯和抵扣聯加蓋財務專用章或者發票專用章;

4、按照增值稅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開具。

對不符合上列要求的專用發票,購買方有權拒收。

(三)匯總開具發票

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可匯總開具專用發票。匯總開具專用發票的,同時使用防偽稅控系統開具《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清單》,并加蓋財務專用章或者發票專用章。

(四)發票作廢

一般納稅人在開具專用發票當月,發生銷貨退回、開票有誤等情形,收到退回的發票聯、抵扣聯符合作廢條件的,按作廢處理;開具時發現有誤的,可即時作廢。

作廢專用發票須在防偽稅

控系統中將相應的數據電文按“作廢”處理,在紙質專用發票(含未打印的專用發票)各聯次上注明“作廢”字樣,全聯次留存。

(五)作廢條件

1、收到退回的發票聯、抵扣聯時間未超過銷售方開票當月;

2、銷售方未抄稅并且未記賬;

3、購買方未認證或者認證結果為“納稅人識別號認證不符”、“專用發票代碼、號碼認證不符”。

抄稅――是報稅前用IC卡或者IC卡和軟盤抄取開票數據電文。

四、紅字發票處理

(一)購貨方已收取發票的處理辦法的處理辦法

因下列兩種類型,由購買方填報申請單,并在申請單上填寫具體原因以及相對應藍字專用發票的信息,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后出具通知單,購買方不作進項稅額轉出。:

1、因專用發票抵扣聯、發票聯均無法認證的;

2、所購貨物不屬于扣稅范圍,取得發票未認證的

(二)購買方拒收發票的處理辦法

銷售方必須在認證期限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填報申請單,并在申請單上填寫具體原因以及相對應藍字專用發票信息,同時提供同時提供有購買方出具的寫明拒收理由、錯誤具體項目以及正確內容的書面資料,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后出具通知單,銷售方憑通知單開具紅字發票。

(三)開票有誤未將發票交付購貨方的處理辦法

銷售方須在開具有誤專用發票的次月向主管稅務機關填報申請單,并在申請單上填寫具體原因以及相對應藍字專用發票的信息,同時提供由銷售方出具的寫明具體理由、錯誤具體項目以及正確內容的書面材料,主管稅務機關審核確認后出具通知單。銷售方憑通知單開具紅字專用發票。

(四)銷貨退回、銷售折讓的處理辦法

1、銷貨退回

(1)開票當月退回發票,按作廢處理;

(2)不符合作廢條件的,由銷貨方開具紅字發票。

2、銷售折讓

由銷貨方開具紅字發票。

上述兩種情況,銷售方還應在開具紅字發票后將該筆業務的相應記賬憑證復印件報送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五)《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申請單》的辦理

《申請單》所對應的藍字專用發票應經稅務機關認證。

經認證結果為“認證相符”并且已經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一般納稅人在填報《申請單》時不填寫相對應的藍字專用發票信息。

經認證結果為“納稅人識別號認證不符”、“專用發票代碼、號碼認證不符”的,一般納稅人在填報《申請單》時應填寫相對應的藍字專用發票信息。

《申請單》應加蓋一般納稅人財務專用章。

(六)納稅人接到《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通知單》的處理辦法

1、《通知單》應按月依次裝訂成冊,并比照專用發票保管規定管理。

2、購買方必須暫依《通知單》所列增值稅稅額從當期進項稅額中轉出,未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可列入當期進項稅額,待取得銷售方開具的紅字專用發票后,與留存的《通知單》一并作為記賬憑證。屬于經認證結果為“納稅人識別號認證不符”、“專用發票代碼、號碼認證不符”等情形的,不作進項稅額轉出。

3、銷售方憑購買方提供的《通知單》開具紅字專用發票,在防偽稅控系統中以銷項負數開具。紅字專用發票應與《通知單》一一對應。

五、抄稅、報稅、認證、抵扣及丟失發票的處理

(一)抄稅

是報稅前用IC卡或者IC卡和軟盤抄取開票數據電文。

(二)報稅

報稅――是納稅人持IC卡或者IC卡和軟盤向稅務機關報送開票數據電文。

一般納稅人開具專用發票應在增值稅納稅申報期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稅,在申報所屬月份內可分次向主管稅務機關報稅。

無法報稅、不能正常報稅的處理辦法:

1、因IC卡、軟盤質量等問題無法報稅的,應更換IC卡、軟盤。

2、因硬盤損壞、更換金稅卡等原因不能正常報稅的,應提供已開具未向稅務機關報稅的專用發票記賬聯原件或者復印件,由主管稅務機關補采開票數據。

(三)認證

認證――是稅務機關通過防偽稅控系統對專用發票所列數據的識別、確認。

認證相符――是指納稅人識別號無誤,專用發票所列密文解譯后與明文一致。

用于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專用發票應經稅務機關認證相符。認證相符的專用發票應作為購買方的記賬憑證,不得退還銷售方。

專用發票抵扣聯無法認證的,可使用專用發票發票聯到主管稅務機關認證。專用發票發票聯復印件留存備查。

經認證不得作為進項稅額抵扣憑證的情形:

1、無法認證――是指專用發票所列密文或者明文不能辨認,無法產生認證結果。

2、納稅人識別號認證不符――是指專用發票所列購買方納稅人識別號有誤。

3、專用發票代碼、號碼認證不符――是指專用發票所列密文解譯后與明文的代碼或者號碼不一致。

購買方取得上述三種情形的進項發票,經認證后稅務機關退還原件,購買方可要求銷售方重新開具專用發票。

購買方取得的進項發票,稅務機關扣留原件,分別情況進行處理,暫時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四種情形:

1、重復認證――是指已經認證相符的同一張專用發票再次認證。

2、密文有誤――是指專用發票所列密文無法解譯。

3、認證不符――是指納稅人識別號有誤,或者專用發票所列密文解譯后與明文不一致。(不包括:納稅人識別號認證不符;專用發票代碼、號碼認證不符)

4、失控專用發票――是指認證時的專用發票已被登記為失控專用發票。

(四)注銷稅務登記或轉為小規模納稅人

1、一般納稅人注銷稅務登記或者轉為小規模納稅人,應將專用設備和結存未用的紙質專用發票送交主管稅務機關。

2、被繳銷的紙質專用發票,在稅務機關進行作廢處理后退還納稅人,納稅人應將作廢發票妥善保管。

(五)丟失發票的處理

1、丟失前已認證相符的:

購買方憑銷售方提供的相應專用發票記賬聯復印件及銷售方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出具的《丟失增值稅專用發票已報稅證明單》,經購買方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同意后,可作為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抵扣憑證。

>2、丟失前未認證的:

購買方憑銷售方提供的相應專用發票記賬聯復印件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認證,認證相符的憑該專用發票記賬聯復印件及銷售方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出具的《丟失增值稅專用發票已報稅證明單》,經購買方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同意后,可作為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抵扣憑證。

3、丟失抵扣聯:

(1)丟失前已認證相符的,可使用專用發票發票聯復印件留存備查;

(2)丟失前未認證的,可使用專用發票發票聯到主管稅務機關認證,專用發票發票聯復印件留存備查。

4、丟失發票聯

可將專用發票抵扣聯作為記賬憑證,專用發票抵扣聯復印件留存備查。

篇3:集團公司發票使用管理辦法

1.目的:

為了加強集團公司發票管理和財務監督,完善內部控制機制,提高防范經營風險的能力,特制定本辦法。

2.適用范圍:

適用于集團各職能部門及各子公司。

3.職責:

3.1集團財務部是使用和保管經營性發票與收據的部門,必須對其負全責。

3.2嚴格按照稅務部門規定的有關發票使用管理辦法操作。

4.具體規定:

4.1集團各子公司財務人員應嚴格按照稅務部門要求認真辦理發票領購手續,取得的空白發票必須按照有價證券的管理辦法,建立相應的發票使用登記簿,存放在保險柜中妥善保管。

4.2集團各子公司必須指定專門的財務人員負責保管和開具發票,必須按照稅務部門的要求認真填寫發票的名稱、字軌號碼、聯次及用途,客戶名稱,開戶銀行及帳號,商品名稱或經營項目,計量單位、數量、單位、大小寫金額,開票人,開票日期,開票單位(個人)名稱(章)等。不得漏項、添項,不得涂改,字跡要工整,印章要清晰,大小寫要相符。

4.3對外開具發票時首先必須取得有效的開具發票的依據,包括購銷合同、工程協議、預收款憑證、銀行進賬單、往來結算收據等,開具發票之前一定要與相關的憑證逐一核對,防止錯開、誤開。

4.4嚴禁任意更改發票使用單位名稱,嚴禁發票大頭小尾或變相變更計量單位混淆發票內容。一經發現將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

4.5對開具的錯誤發票以及收回的發票,必須在發票聯及相關聯加蓋"作廢"字樣,并妥善保管。已經開具發票的存根保存期限五年,保存期滿報經稅務機關查驗批準后方可銷毀。

4.6使用電子計算機開具發票,存根聯應當按照發票的順序號排列裝訂成冊,每100份為一冊。

4.7各子公司發票管理人員在辦理本公司變更或者注銷稅務登記的同時,負責辦理發票和發票領購簿的變更、繳銷手續。

4.8各子公司發票管理人員每月份向財務總監上報一份發票使用情況登記表,內容包括開具發票時間、發票編號、開具發票單位、項目內容、金額等。財務總監負責發票管理的全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