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生產企業安全隱患排查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格式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四川省安全生產條例》、《白酒廠設計防火規范》、《白酒生產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細則》等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高度重視白酒已建、在建項目(包括新建、改擴建、技改項目下同)安全生產工作,嚴厲打擊非法違規建設行為,推動企業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切實落實安全生產法規標準和各項措施,扎實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事故的發生。通過隱患排查治理,進一步落實酒類生產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政府的安全監管責任,加強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促進酒類生產企業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二、整治目標
(一)摸清園區白酒生產、儲存企業的基本情況(特別是安全生產隱患情況),建立隱患治理計劃和措施,落實隱患治理進度、經費、措施和責任,確保隱患整改率達到100%。
(二)掌握園區酒類生產企業的安全運行狀況及設備設施的運行情況,逐步淘汰落后工藝技術,更新設備、設施,提升酒類生產企業的本質安全。
(三)進一步落實酒類生產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范安全管理工作,加強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和操作技能教育、培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通過隱患排查,及時發現、消除隱患。
(四)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違規新、改、擴建的酒類生產建設項目依法立案查處并落實整改,規范建設項目的安全許可。
通過此次專項行動,使園區白酒生產企業安全生產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促進我市白酒主導產業提檔升級,實現科學發展、安全發展。
?三、整治內容
(一)企業常規自查。
1、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規程標準的貫徹執行情況。
2、負責人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情況及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及落實情況。
3、安全生產費用提取使用、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繳納等經濟政策執行情況。
4、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修訂和演練情況。
5、安全管理人員、從業人員的持證上崗和培訓(包括內部培訓和外部培訓)、教育情況及勞動防護用品的配備和使用情況。
6、安全檢查情況(包括企業內部組織的日常檢查、月
檢、季檢、年檢)及檢查臺帳建立和檢查出的隱患整改情況。
7、設備設施之間及設備設施與外界建構筑物的安全間距情況。
8、重要設施、設備、裝置的完好狀況及日常維護、保養、檢修情況及特種設備設施、管道管線的完好狀況及檢測、檢驗情況。
(二)部門重點督查。
園區成立臨邛工業園區白酒生產企業安全隱患排查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具體名單見附件1)。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明確職責分工,周密安排,精心組織,確保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到實處。
1、人員持證情況。企業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是否持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頒發的安全管理人員資格證、職業衛生安全管理人員資格證等;特種作業人員是否持證。
2、在建項目安全“三同時”合法性情況。是否辦理了安全生產“三同時”手續,安全條件論證、安全預評價報告是否及時備案或報批,是否進行了安全設施設計、編制了安全設施設計專篇,是否按照批準的安全設施設計組織施工,施工資質是否符合要求,主要安全設施建設使用等情況。
3、職業健康安全工作落實情況。作業場所的職業危害因素是否申報,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是否檢測,對接觸職業危害的職工是否進行崗前、崗中、離崗的職業病體檢,并如實告知職工,是否發放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設置職業危害告知欄和警示標志,制定職業危害操作規程等。
4、酒庫、酒罐、原材料庫安全設置和管護情況。
(1)罐區的外部安全防護距離及內部防火間距、安全設施、消防設施、應急預案和應急器材是否符合要求。
(2)原材料、酒庫分類儲存,專人管理制度建立及落實情況。
(3)儲罐罐體定期檢查制度的建立及執行情況。
(4)操作規程的建立和執行情況。
(5)儲罐是否裝備高、低液位和超溫超壓報警,儀表、安全附件是否齊全有效。
(6)防超壓、防泄漏、防雷、防汛、防火、防爆、防寒、防凍、防高溫、防中毒、防倒塌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實情況。
5、鍋爐與起重機械等特種設備:產品合格證、使用登記證、年度檢驗報告是否齊全。
6、變配電系統:變配電室的地理位置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門應向外開,地面鋪設絕緣橡皮墊等。
?四、工作安排
(一)宣傳發動、調查摸底階段(2012年3月1日—3月底)。
園區已建、在建生產白酒生產企業請按照本企業實際情況,逐一排查摸底并登記(具體見附件2:白酒企業安全生產基本情況摸底表)。
管委會將根據企業上報的調查表建立健全酒類生產隱患
排查治理數據庫和酒類生產企業安全許可工作情況臺帳,將排查摸底情況告知企業,要求其限期整改。同時將隱患摸底情況上報安監局。
(二)企業自查、管委會初查階段(2012年4月1日-4月30)
酒類生產企業要嚴格按照隱患排查治理的內容,以及調查摸底時發現的問題全面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對一般事故隱患立即落實整改,較大、重大事故隱患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確責任人、整改時限等。
園區管委會綜合部牽頭,規建部及投資服務二局配合,全體工作人員組成若干行動小組,將對相關酒類生產企業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工作進展情況開展經常性的監督檢查、指導,督促各企業認真做好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對較大、重大事故隱患立即上報市安監局,并掛牌督辦,專人跟蹤治理,整治驗收銷案,督促企業落實整治進度、經費、監控措施和責任,確保隱患整改落到實處。
(三)督促整改階段(5月1日-5月30日)
1、督促檢查階段(5月上旬至中旬)。市安監局將組織相關部門對園區酒類生產企業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開展督促檢查工作。檢查的主要內容:一是園區初查工作落實情況;二是企業自查工作開展情況;三是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到位情況、重大隱患的限期整改和應急措施的制定及落實情況。凡是在本次督查中發現企業存在的隱患,相關職能部門將按程序下達相關的執法檢查文書,并限期整改。
2、整改落實階段(5月中旬至6月上旬)。重點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將按有關法律法規給予相應處罰。
?五、工作要求
1、認真落實自查整改工作。園區內各企業要結合“百日安全生產”活動認真組織開展好本企業安全活動及隱患自查自糾工作,認真填寫企業基本情況調查表,及時上報自查中發現的重大隱患。對自查和督查中發現的隱患須及時整改,對不能及時整改的,做好記錄,并提出防范措施,明確整改期限和責任人,對嚴重危及安全的,立即停產整改,并在規定期限時間進行復查并積極配合園區管委會、安監、建設等部門深入開展安全生產監管工作。
2、上報調查表。請園區內白酒生產企業務必于2011年3月23日前將《白酒企業安全生產基本情況摸底表》(附件2)填好并蓋章后,上報園區管委會綜合部。聯系人:王夢棠;聯系電話:。
篇2: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三級制度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公路法》、《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提高對“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重要性的認識,根據省、市政府《關于建立安全生產工作七項制度》的要求,結合交通行業特點,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按照市交通局、區(市)縣交通局、交通企事業單位隱患排查整治三級管理原則,切實加強對公路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水上運輸、公路事故多發點段和病害橋梁等重點部位事故隱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標本兼治、防患于未然。
第三條市交通局每年底由有關處分別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改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省交通廳、公路局、運管局和航務局。同時抄送局安全監督處,匯總上報市政府辦公廳、市安監辦等相關部門。并按照省交通廳、市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按期完成;堅持每季度定期排查和經常性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制度。建設處負責國省干線在建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公路處負責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指導督促市級收費公路公司排查整治收費路橋的安全隱患;交管處負責指導督促市級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航務處(海事局)負責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
第四條區(市)縣交通局負責縣道公路橋梁、屬地管理的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駕校、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治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市交通局安全監督處、公路處、交管處、航務處(海事局);并按照市交通局、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全面完成。堅持季度排查和經常性排查整治制度。
第五條公路橋梁施工企業、養護企業、公路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航運企業和船舶修造企業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整改計劃和整改方案,并報上級交通行業管理部門;堅持月查和日查安全隱患排查制度,按時完成各級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門下達的安全隱患整治任務。
第六條隱患整治項目完工后,負責整治的單位要及時向下達隱患整治任務的政府或上級交通部門提交評價申請,由下達任務的政府或交通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對其安全性進行評價;整治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不能投入生產和使用,并限期重新進行整改。
第七條本制度經**市交通局修訂后,于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篇3: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定期排查制度
一、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活動,由村委會、鄉安監站聯合組織進。
二、村委會準確掌握本轄區易發生安全隱患的路段及危害程度,及時發現和消除各類事故隱患,規范現場管理。
三、各村駕駛員要經常進行崗位安全知識培訓,強化從業人員識別事故隱患的責任意識,提高從業人員監控事故隱患的能力,每周至少組織一次事故隱患排查。
四、各村要制定實施事故隱患排查管理制度,每月至少組織一次事故隱患排查。
五、鄉安監站要按各自承擔的安全職責,在事故隱患排查中,要不間斷巡回組織排查,并進行自排。
六、職能部門按各自承擔的安全職責,重點排查重大事故隱患,對下一級
職能部門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進行定期抽查。
七、負有安全生產職責部門要堅持安全檢查制度,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及時向事故單位或個人下達事故隱患整改通知書。事故隱患整改通知書內容:
(一)事故隱患基本情況;
(二)可能影響的范圍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三)整改要求和整改期限;
八、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安全檢查,集中檢查每月或每季度一次;
九、檢查前要明確檢查的目的、內容,檢查的方法、地點、分工情況、檢查后要及時匯總、并報告鄉安監站;
十、對檢查出的安全隱患,凡能當場處理的應立即予以處理。當時不能處理,要按照定時間、定人員、定責任人的三定原則發出整改通知書,并按時進行復查,凡未按規定整改的,輕則批評教育,重則重處,造成事故的,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十一、檢查中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點,切忌走馬觀花,走過場;
十二、檢查中相關領導和人員必須密切配合,不得推諉、扯皮、或無故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