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教體局關于下發《校園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專項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平教體辦發〔2011〕29號)的要求,進一步推動幼兒園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一、加強領導,嚴格管理,明確責任,抓好幼兒園安全工作1、“安全”是我們幼兒園永恒的主題。抓安全是幼兒園領導的頭等大事,安全工作重在落實,要落實在每個人的思想上,更要落實在實際行動中。為此,園內實行人人齊抓共管,設專人具體負責安全工作。針對幼兒園特殊性質,園內以班級為單位劃分安全責任區每個區設安全負責人,所有安全負責人互相監督,園里隨時檢查負責人的安全管理工作(其中包括室內外門窗、大型玩具、桌椅、電源、開關、床鋪等)。值班教師每天進行安全巡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上報,切實將安全工作做扎實。2、園內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防微杜漸,加大安全管理力度,為完成安全工作任務打下良好基礎。我們在安全管理中還突出重點,堅持開展安全教育和培訓工作,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使全體教職員工認識到“安全”直接關系到幼兒園的生死存亡,直接關系到幼兒園在社會中的地位和聲譽;沒有安全保障,就談不上任何工作。從而在思想上、行動上形成共識。3、堅持定期不定期進行安全排查工作:排查門衛,對值班人員和所有教職工的健康情況(精神狀態;有無精神病史等)進行排查;排查園內各種設施、設備、活動場地、大型玩具、器械、門窗、電源、開關、庫房等的安全狀態;排查滅火設施(滅火器是否過期)及報警裝置(電話)的數量及安全情況和放置位置及完好使用狀態情況,以確保出現緊急情況時,可及時獲得外來援助等,從而確保安全工作順利進行。二、加大檢查力度,強化幼兒園安全保衛意識1、加強幼兒園食品衛生制度建設和規范管理,建立健全幼兒園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責任制,將幼兒園衛生防疫、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責任分解落實到具體負責人,做到職責到崗,責任到人,提示保健員對食堂的食品衛生加大監管力度,保證食堂各項設施、設備、物品和事物的采購符合安全要求,嚴格把食品安全質量,嚴防出現幼兒園食物中毒事故發生,強化廣大教職工的食品衛生安全意識和健康知識,自覺抵制不干凈食品,增強防病能力和公共衛生責任感,從而,保證廣大教師和幼兒健康和生命安全,并堅持定期不定期進行食品衛生檢查,切實有效地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及時排查食品衛生安全隱患,要求庫房嚴把出入庫關,堅持發票索要制度,不進過期、腐爛、變質食物,做好消毒記錄、物品采購和食品留樣記錄。2、加強門衛管理制度。為加強安全管理,保證幼兒安全,園內實行及時開鎖門制度,家長中途有事可打電話,由教師將孩子安全送到家長手中。并規定凡不認識的人或未成年人來接孩子,一律不準放行孩子,以確保孩子安全。嚴格門衛外來人員登記、簽字手續,禁止外人入內。三、結合實際,著力抓好幾項重點工作,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結合幼兒園的工作特點,抱著對家長對幼兒高度負責的態度,合理安排各項工作,明確責任,抓好落實,各崗位嚴格按崗位責任制、一日活動規程、生產操作規程去做,嚴格執行規章制度,保證教學工作安全有序,確保安全無事故。1、加強教學管理。嚴格執行《保教人員一日工作程序》,把緊每個環節,每段時間都要安排活動內容,杜絕“放羊”。教學活動和戶外活動時,幼兒一定要處在保教人員的視線之內,不讓孩子單獨留在室內或室外。經常檢查幼兒手中是否有不安全的木棍、鈕扣等異物,在戶外滑滑梯、蕩秋千時做好安全監護,嚴防意外。早操時排出時間表,每個班按照時間表活動。“幼兒接送卡”制度繼續嚴格執行。早上入園時,家長親自把幼兒送到教師手中,防止走失,晚上接孩子時,家長持卡進園,持卡接孩子,教師把孩子送到家長手中,防止接錯或被生人領走,保證幼兒人身安全。2、加強食堂管理。嚴格做好餐具、炊具消毒,食堂內外的環境衛生和炊事人員的個人衛生,著裝整齊,衣帽整潔,把好衛生關,防止病從口入。對食品出庫、物品采購、食品入庫進行民主監督,防止購買腐爛、變質食物,嚴防食物中毒,確保飲食安全。非食堂工作人員嚴禁進入操作間。3、做好衛生防疫。衛生防疫是我們常抓不懈的一項工作。幼兒入托時,嚴格查體,建卡率100%,杜絕傳染源。嚴格晨檢制度,清查事故隱患,嚴格執行衛生消毒制度和隔離制度,定期做好計劃免疫和疾病防治。落實“一人、一巾、一杯”制,堅持做到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班定期進行紫外線消毒,防止傳染病發生,確保幼兒健康。玩具、用品每天消毒,餐具要餐餐消毒。化學物品安全存放,防燃、防爆和防誤食。危險品專人管理,登記造冊,責任到人。4、加強值班。根據幼兒園的實際情況,我們嚴格落實值班制度,每天一名領導查職工出勤,查工作開展情況,查中午值班。晚上接孩子時,配合門衛把好大門關,嚴防閑雜人員進園,防止幼兒跑出大門。下班時,檢查各部門門窗、水電,并叮囑各班人員關好門窗、水管、電燈、電視、錄音機、飲水機。堅決杜絕常明燈,從電上把好安全關。四、開展教育,運用多種形式和手段,提高安全防范意識。1、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教育。我們要求保教人員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兒童觀,認真遵守教師職業道德,關心愛護幼兒,從早上入園開始,在游戲、上課、戶外活動中滲透安全常識。要求教師備課時,把交通、用電、煤氣、防火等安全內容寫進教案,教幼兒遵守交通規則,注意用電安全,認識安全標志,遇到火險時能自救、逃生,知道“110、120、119”等報警電話,在各種活動中學會保護自己,并注意不碰傷他人,學會正確的活動方法,具有一定的躲避防御能力。2、發動家長,共同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我們注意發揮家長的作用,取得家長的配合,請家長不在私人攤點購買飲料、零食,經常檢查孩子的書包和衣物,不讓孩子佩帶易劃傷孩子的銳利裝飾品或攜帶危險品進園,幼兒患病期間,如需服藥,家長要寫清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項,親自交給老師,老師接藥后一定要向家長重復服藥方法,并在離園時向家長反映幼兒病情及服藥情況。建議家長不要給孩子購買危險的或過小的玩具及物品,以免幼兒劃傷或吞服,通過發動家長,配合安全教育,不讓孩子出事。3、抓好職工的安全教育。一是經常召開班會、中層會、班主任會、職工大會,層層傳達上級安全工作會議精神,使安全工作警鐘常鳴。二是利用政治學習時間,安排安全教育內容,認真學習安全制度、三是聘請上級有關部門人員來園進行安全知識講座、普法知識講座。四是大力宣傳安全知識,在園門口橫掛安全警示標語。安全就是生命,每個教職員工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理念,切實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安全放在工作首位,突出幼兒一日生活中各環節的保育與安全工作。特別要把好戶外活動關,組織戶外活動時要觀察全面,指導幼兒玩的有度,玩的得法,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要加強保教人員的責任心與安全防范意識,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規范管理,責任到人。還要進一步加強安全檢查力度,堅持每日一查,每月一巡,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確保幼兒在園安全。門村鎮中心幼兒園2011-4-26
篇2: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三級制度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公路法》、《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提高對“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重要性的認識,根據省、市政府《關于建立安全生產工作七項制度》的要求,結合交通行業特點,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按照市交通局、區(市)縣交通局、交通企事業單位隱患排查整治三級管理原則,切實加強對公路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水上運輸、公路事故多發點段和病害橋梁等重點部位事故隱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標本兼治、防患于未然。
第三條市交通局每年底由有關處分別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改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省交通廳、公路局、運管局和航務局。同時抄送局安全監督處,匯總上報市政府辦公廳、市安監辦等相關部門。并按照省交通廳、市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按期完成;堅持每季度定期排查和經常性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制度。建設處負責國省干線在建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公路處負責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指導督促市級收費公路公司排查整治收費路橋的安全隱患;交管處負責指導督促市級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航務處(海事局)負責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
第四條區(市)縣交通局負責縣道公路橋梁、屬地管理的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駕校、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治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市交通局安全監督處、公路處、交管處、航務處(海事局);并按照市交通局、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全面完成。堅持季度排查和經常性排查整治制度。
第五條公路橋梁施工企業、養護企業、公路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航運企業和船舶修造企業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整改計劃和整改方案,并報上級交通行業管理部門;堅持月查和日查安全隱患排查制度,按時完成各級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門下達的安全隱患整治任務。
第六條隱患整治項目完工后,負責整治的單位要及時向下達隱患整治任務的政府或上級交通部門提交評價申請,由下達任務的政府或交通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對其安全性進行評價;整治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不能投入生產和使用,并限期重新進行整改。
第七條本制度經**市交通局修訂后,于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篇3: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定期排查制度
一、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活動,由村委會、鄉安監站聯合組織進。
二、村委會準確掌握本轄區易發生安全隱患的路段及危害程度,及時發現和消除各類事故隱患,規范現場管理。
三、各村駕駛員要經常進行崗位安全知識培訓,強化從業人員識別事故隱患的責任意識,提高從業人員監控事故隱患的能力,每周至少組織一次事故隱患排查。
四、各村要制定實施事故隱患排查管理制度,每月至少組織一次事故隱患排查。
五、鄉安監站要按各自承擔的安全職責,在事故隱患排查中,要不間斷巡回組織排查,并進行自排。
六、職能部門按各自承擔的安全職責,重點排查重大事故隱患,對下一級
職能部門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進行定期抽查。
七、負有安全生產職責部門要堅持安全檢查制度,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及時向事故單位或個人下達事故隱患整改通知書。事故隱患整改通知書內容:
(一)事故隱患基本情況;
(二)可能影響的范圍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三)整改要求和整改期限;
八、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安全檢查,集中檢查每月或每季度一次;
九、檢查前要明確檢查的目的、內容,檢查的方法、地點、分工情況、檢查后要及時匯總、并報告鄉安監站;
十、對檢查出的安全隱患,凡能當場處理的應立即予以處理。當時不能處理,要按照定時間、定人員、定責任人的三定原則發出整改通知書,并按時進行復查,凡未按規定整改的,輕則批評教育,重則重處,造成事故的,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十一、檢查中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點,切忌走馬觀花,走過場;
十二、檢查中相關領導和人員必須密切配合,不得推諉、扯皮、或無故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