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專業危險源辨識
危害因素分析記錄表(JHA)單位:電氣專業區域/工藝單元:全廠編號:MYH.02-BA.C*-01.001-J1工作崗位:繼電保護作業活動:變電所保護裝置校驗日期:2014.4.18分析人員:序號工作步驟危害因素主要后果現有安全控制措施LS風險度(R)改進措施LS風險度(R)措施落實責任人人機環管因素描述1聯系準備√聯系不到位影響安全影響工期212保持通訊暢通111金輝2辦理票證√無票作業措施不全或落實不好人身傷害,設備損壞電力安全工作規程133嚴格按安規進行111金輝3試驗設備搬運√設備不好用,資料不全野蠻裝卸數據誤差,設備損壞人員受傷212小心搬運111金輝√設備工具有缺陷數據誤差,人員受傷122認真檢查111金輝4接臨時用電√設備本身隱患設備損壞臨時用電管理規定212工作時一人接線一人監護111金輝√照度不足,場所狹窄影響視線,易接線錯誤,或吳碰增加光源,小心操作212認真執行工作監護制度111金輝√管理缺失培訓不夠,缺乏安全操作知識臨時用電管理規定212加強教育培訓111金輝5確認間隔和安全措施√人員受傷人身傷害電氣設備試驗規程電力安全工作規程111工作負責人起到監護作用,在運行人員做完安全措施后親自到現場確認核對111工作負責人6儀器接地√人員觸電設備損壞人身傷害設備損壞電氣設備試驗規程電力安全工作規程224一人接線后,另一人進行確認212金輝7儀器接線√人員觸電設備損壞人身傷害設備損壞電氣設備試驗規程224集中精力,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212金輝√接線錯誤設備損壞設備說明書224加強檢查,嚴格按說明書接線,一人接線后,另一人進行確認8絕緣搖測√剩余電荷傷人人身傷害電氣試驗規程212搖測后放電111金輝9打印定值√打印后核對111打印后認真核對111金輝10開始校驗√人員受傷設備損壞人身傷害設備損壞保護裝置調試手冊224認真記錄試驗數據,小心操作122金輝√現場工作混亂記錄錯誤122明確人員分工,加強指揮111工作負責人11儀器拆線√拆線不徹底設備損壞拆線完成后,專人進行檢查211111金輝12打印定值√校驗中改變保護定值保護裝置誤動、拒動記錄校驗中修改的控制字及投退的壓板,在校驗完成后改回原來的值212認真、仔細111金輝13封票現場清理√措施拆除不徹底作業垃圾傷人短路放炮人身傷害嚴格按安全措施進行拆除212試驗完畢恢復后,安排專人進行檢查111金輝√場地垃圾未及時清理111工作結束時,清理場地工作負責人14整理試驗報告√試驗數據不完整無法完成報告,保護裝置不能投用111金輝√制度不健全報告格式不完整111健全制度金輝單位:機電儀中心審核人:審核日期:危害因素分析記錄表(JHA)單位:電氣專業區域/工藝單元:全廠編號:MYH.02-BA.C*-01.001-J1工作崗位:繼電保護作業活動:安全用具預防性試驗日期:2014.4.18分析人員:序號工作步驟危害因素主要后果現有安全控制措施LS風險度(R)改進措施LS風險度(R)措施落實責任人人機環管因素描述1試驗用具準備√設備不好用,野蠻裝卸數據誤差,設備損壞,人員受傷絕緣用具耐壓試驗使用說明書212試驗前組織試驗人員認真學習111金輝√設備有損壞數據有誤差甚至無法試驗試驗設備管理規定212使用前進行細致地檢查111金輝2儀器接地√人員觸電設備損壞人身傷害設備損壞電氣設備試驗規程224穿戴好絕緣鞋122金輝3加壓試驗√人員受傷設備損壞人身傷害設備損壞電氣設備試驗規程339在試驗場周圍拉安全警戒線111金輝√未按規程保持安全距離人身傷害電力安全工作規程326在試驗場周圍拉安全警戒線111金輝4降壓放電√剩余電荷傷人人身傷害電氣設備試驗規程236快速、準確操作111金輝√未降壓即靠近人身傷害電氣設備試驗規程236試驗人員互相提醒111金輝5儀器拆線√拆線不徹底設備損壞電氣設備試驗規程236兩人操作,確認降壓放電后再進行111金輝6記錄填報√未及時填報記錄設備隱患電氣設備管理制度224將試驗不合格的安全用具剔除,停止使用111金輝單位:機電儀中心審核人:審核日期:危害因素分析記錄表(JHA)單位:電氣專業區域/工藝單元:電信班編號:MYH.02-BA.C*-01.001-J1工作崗位:電信維護檢修作業活動:綜合樓通訊線路檢查日期:2014.4.18分析人員:序號工作步驟危害因素主要后果現有安全控制措施LS風險度(R)改進措施LS風險度(R)措施落實責任人人機環管因素描述1進入綜合樓√漏電觸電現有操作規程、規定及執行情況,監控措施122強化巡檢111朱文生2架設人字梯√高處作業墜落1、登高作業管理規定2、辦理相關票證,設專人監護236嚴格執行規定,設專人監護133朱文生3間隔清掃√誤碰開關部分設備停電電力作業安全規程122注意力集中。強化安全意122朱文生單位:機電儀中心審核人:審核日期:
篇2:重大危險源鍋爐檢查制度
為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規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安全生產管理,保證各機組安全穩定運行,切實抓好重大危險源的監控管理,清除不安全隱患。經公司研究決定,特制定本重大危險源(鍋爐)檢查制度。
一、檢查路線
巡檢路線:控制柜→鍋爐本體→給水泵→軟化水處理→除塵泵→鼓風機→引風機→循環泵→補水泵
二、相關要求
1、各級值班人員和檢查人員必須有高度責任感,嚴肅認真對待這項工作,不斷提高對隱形設備缺陷的判別能力和巡回檢查的質量,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2、檢查人員必須由責任值班人員執行,不得由實習人員、徒工或其他人員代替。檢查結束后,檢查人員必須認真、及時填寫鍋爐運行臺帳。
3、檢查時應隨身攜帶必要的工具和用具(如手電筒、聽音棒和其他檢測工具等),檢查中應認真、細致,根據設備運行特點看、聽、摸、嗅、試,但必須執行安全規程,注意設備及人身安全。
4、檢查中發現設備缺陷時,應按管理要求執行,加強監視、設法消除,防止事故擴大,同時向班長報告。對威脅運行安全的問題,應立即報告調度室,處理情況及措施應詳細記錄并向接班人員交待清楚。
三、監督檢查
1、公司領導(部門分管領導)會同有關部門每月定期對鍋爐本體及相關設備、設施安全運行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主要檢查鍋爐所轄區域內安全工作的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的落實情況、生產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其整改情況。
2、針對有時效要求的問題,公司領導根據需要進行臨時檢查。
(1)在災害性天氣來臨前組織檢查。
(2)根據本單位或外單位發生事故(或障礙)暴露的問題,事故通報上列出需要檢查的問題,臨時安排檢查有無同樣(類似)問題存在,以舉一反三、汲取事故教訓,防止同類事故發生。
(3)對上級安全生產指示貫徹情況,專門安排檢查、督促落到實處。
3、安監部經常深入鍋爐運行現場檢查、指導安全生產工作,嚴肅查處違章違紀違反勞動紀律的行為。檢查內容主要有:
(1)查“三違”。
對習慣性違章的廣泛性、頑固性,應引起高度重視。重點巡回檢查制度執行情況。
(2)查隱患,查安全工器具。
現場設施:井、坑、洞、欄桿、保溫、照明、通風完好情況。
機械設備的防護罩、殼,各種壓力容器、化學用品等的使用管理情況。
安全工器具的配置、各類安全設施定期試驗情況,起重工器具、電氣工器具、機械工器具是否存在缺陷
四、考核
1、運行值班人員要按規定及時、認真巡查鍋爐本體及相關設備,發現設備安全隱患應及時填寫運行臺帳,如出現設備安全隱患而在巡視中未發現(現場設備安全隱患出現未及時處理),每次扣巡檢人員10元。
2、運行值班人員發現鍋爐及相關設備安全隱患填寫運行臺帳時,要求做到設備安全隱患認定準確,安全隱患內容簡明扼要,字跡工整、清晰。司爐工對填報的安全隱患予以確認簽字,未做到每次扣10元。緊急情況或重大設備安全隱患(如水冷壁泄漏、爆管等)應立即匯報班長、華興物業處理。未做到者扣50元。
3、對于影響鍋爐運行的設備安全隱患,運行值班人員應及時匯報班長,檢修人員在接到班長通知后必須十分鐘內(夜間十五分鐘)到達控制室。未按時到達者每次扣10元;每推遲2分鐘到達者加扣5元;根據設備安全隱患情況,能當天(或當班)消除的設備安全隱患而拖到第二天去消除者,每次扣50元。無法消除的設備安全隱患必須經調度室同意,華興物業負責人簽署意見,但鍋爐房要寫好技術措施上報安監部和生產經理審批后進行消缺。
篇3:工貿公司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
一、目的
通過對本公司重大危險源的辨識和管理,預防重大事故的發生。
二、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內生產場所和儲存區的重大危險源的辨識和管理。
三、定義
按照GB18218-2009《重大危險源辨識》標準內容,對如下內容進行定義解釋:
3.1危險物質
一種物質或若干種物質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學、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導致火災、爆炸或中毒的危險。
3.2單元
指一個(套)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或同屬一個工公司的且邊緣距離小于500m的幾個(套)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
3.3臨界量
指對于某種或某類危險物質規定的數量,若單元中的物質數量等于或超過該數量,則該單元為重大危險源。
3.4重大事故
工業活動中發生的重大火災、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給現場人員或公眾帶來嚴重危險,或對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3.5重大危險源
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加工、搬運、使用或儲存危險物質,且危險物質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
3.6生產場所
指危險物質的生產、加工及使用等的場所,包括生產、加工及使用等過程中的中間儲罐存放區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轉庫房。
3.7儲存區
專門用于儲存危險物質的儲罐或倉庫組成的相對獨立的區域。
四.職責
4.1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協同生產部門、設備管理部門對公司生產場所及儲存區危險物質最大儲存量進行計算。
安全管理部門負責,組織生產部門、設備管理部門對公司重大危險源及
一般危險源進行辨識、建檔。
安全管理部門負責,聯系有相應安全評價資質的中介機構對重大危險源
定期評估。
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制定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并對從業人員進行告知、培訓教育。
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定期組織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
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將重大危險源形成報告,報送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
五.工作程序
辨識總則:
①原則按照GB18218-2009《重大危險源辨識》標準實施;同時參考《關于
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2004]56號文)
②辨識過程由安全管理部門負責,生產部門、設備管理部門協同。
5.1重大危險源的辨識過程
5.1.1根據GB18218-2009《重大危險源辨識》標準中例舉的142中危險化學
物質名稱,對應公司目前使用原輔材料名,進行危險物質的辨識。
5.1.2可能構成重大危險源區域確定
根據危險貨物日常存儲狀況,進行生產區、儲存區的確認。
5.1.3區域最大存儲量的計算確認
對確定的生產區、儲存區可能存放的危險貨物,按生產過程用量、每次采購量大小進行最大儲存量計算。
5.1.4根據各單元的計算結果,對照按GB18218-2009標準中臨界量值,對危險物質進行重大危險源或一般危險源進行計算辨識。最大儲量超過臨界量的單元
為重大危險源,未達到臨界量的單元為一般危險源。
5.1.5參考《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2004]56號文,對公司內鍋爐、壓力管道、壓力容器進行重大危險源的辨識界定。
5.2重大危險源管理
5.2.1安全管理部門對辨識出的重大危險源匯總統計在《危險源清單》中,且建立重大危險源檔案,檔案內容包括物質名稱、數量、性質、地理位置、管理人員、安全規章制度、評估報告、檢測報告等。
5.2.2由安全管理部門負責作成《重大危險源申報表》報市、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重大危險源申報表》應包括重大危險源的詳細情況、可能產生的事故類型、安全措施與預防措施、應急預案等。
5.2.3由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協同生產、設備部門,根據重大危險源的變化、新知識的獲取、技術的發展狀況定期進行重大危險源的辨識,對應辨識結果,再次作成《重大危險源申報表》報市、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
5.2.4由生產部負責,對屬于重大危險源區域的主要設備、安全設施和強檢儀表等進行定期檢測。
5.2.5由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定期組織公司級管理層對構成重大危險源區域進行安全性的檢查。
5.3危險源區防護器具、設備設施的管理
5.3.1按公司《職業衛生管理制度》中規定,對危險源區作業崗位應配備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和防護器具、設備設施。
5.3.2部門責任者和崗位人員須經常檢查防護器具、設備設施,保證防護器具、設備設施的齊全。
5.4重大危險源的教育和應急救援演練
5.4.1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對建立的重大危險源檔案資料相關知識及時向全體員工進行教育。
5.安全管理部門針對重大危險源的性質,制定《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
5.安全管理部門須每年制定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演練計劃,且每年實施二次應急救援演練活動。對演練過程須進行評估,并做好演練評估記錄。
5.安全管理部門根據演練的評估情況,及時對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進行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