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飾材料城商品預賠制度
裝飾城商品預賠制度
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打擊不法行為,加大市場管理力度,特制訂預賠制度:
一、凡在本市場購買商品的消費者,發現商品質量、價格等有問題,均可向市場管理辦公室投訴。經核實,屬于經營戶一方過錯,即予以調解。調解不了的,經鑒定,實屬商品質量問題,按規定辦理有關手續,予以先行預賠。
二、對于違章違法的經營者,按照預賠額補賠,如違反市場規章制度及違法違規行為由工商管理部門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及規章予以處罰。
三、市場設立預賠基金專用賬,預賠基金從市場各經營戶的,押金中按1%的比例提取,存入預賠基金賬戶。
篇2:裝飾材料城市場商品信譽卡使用制度
裝飾城市場商品信譽卡使用制度
一、市場內經營者,銷售商品一次性金額在100元以上必須開具商品信譽卡。
二、商品信譽卡應載明店名、商品名稱、產地、價格及質保時間,在擔保時間內發生商品質量問題,應予調換或退款,期貨交易的買賣雙方必須訂立書面合同,明確質量的擔保期。
三、經銷者銷售商品應主動開具信譽卡。發現不開具商品信譽卡的,視其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警告、扣除保證金,上述處理可以單處,也可以并處。
四、商品信譽卡由工商部門統一監制,使用者應向市場管理辦公室購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印刷銷售。
篇3:商品住宅逐套檢驗核查程序(深圳市)
商品住宅逐套檢驗核查程序(深圳市)
一、確定逐套檢驗核查時間
1、建設單位應按《深圳市商品住宅建筑質量逐套檢驗檢驗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及《深圳市商品住宅建筑質量逐套檢驗檢驗指引》(以下簡稱《指引》)完成逐套檢驗程序,填寫《檢驗結果表》和《檢驗記錄表》后方可提請質監機構進行逐套檢驗核查;
2、逐套檢驗核查可在竣工驗收前進行,也可與竣工驗收一起進行;為簡化驗收手續,正常情況下要求與竣工驗收一起進行;
3、建設單位申請逐套檢驗核查應提前5個工作日告知。申請竣工驗收前組織逐套檢驗核查的,應提交竣工驗收資料(房建工程附件3)第6~8項和第16項資料;申請與竣工驗收同時組織逐套檢驗核查的,尚應提交竣工驗收其它相關資料;
4、收文窗口核對逐套檢驗資料完整性后,確定逐套檢驗核查時間。
二、逐套檢驗核查
根據《規定》,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核查內容應包括:逐套檢驗小組成員是否按規定組成;逐套檢驗小組成員是否按規定填寫逐套檢驗記錄;逐套檢驗的內容是否存在明顯缺漏、是否按規定整改;實物抽查的結果與逐套檢驗記錄是否存在明顯差異等。
1、逐套檢驗組織機構檢查
逐套檢驗小組應當由下列人員組成:
①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
②施工單位項目經理
③監理單位項目總監及各專業監理工程師
④依照合同約定應當參加逐套檢驗的設計單位和物業管理公司應當委派專業的人士
2、逐套檢驗內容檢查
逐套檢驗項目應包括下列工程:
①建筑、結構工程
②門窗安裝工程
③地面、墻面和頂棚面層
④防水工程
⑤空調、制冷系統安裝工程
⑥給水、排水系統安裝工程
⑦室內電氣安裝工程
⑧燃氣工程
⑨其他可能產生質量缺陷或需要逐套檢查的內容
逐套檢驗具體項目必須符合《指引》的規定及《逐套檢驗方案》的要求。
3、逐套檢驗方案的檢查
逐套檢驗方案應包括下列內容:確定具體檢驗項目、檢驗數量,并制定相應的《檢驗記錄表》;確定實測實量項目的檢查部位和數量,并繪制抽查點分布圖;安排檢查工具;安排逐套檢驗日程等;
4、逐套檢驗記錄檢查
逐套檢驗記錄檢查應包括以下內容:
①簽證的完整性及簽證人員資質;
②記錄的完整性、真實性及實測數量是否符合要求;
③檢驗結論的正確性及整改和復查情況。
5、逐套檢驗結果核查
質監機構對逐套檢驗結果核查的主要采取實物抽查的方式,逐套檢驗監督實物抽查必須滿足下列要求:
①實物抽查的重點應是涉及住宅建筑工程建設強制性條文、常見質量缺陷、安全及使用功能的項目;
②實物抽查套數應不少于竣工總套數的3%且不少于5套,總數少于5套的按實際數量檢查。
③現場監督抽查位置應包含頂層、標準層、住宅首層及公共部分,抽查部位應包含:1、套內臥室、廳、廚房、衛生間、陽臺;2、公共部位的主要入口、走道、屋面、公共平臺、地下室、電氣/管道井、設備用房等;具體抽查位置和部位由監督員按相關原則隨機抽取。
④實物抽查應按照《逐套檢驗監督抽檢記錄表》(一)、(二)、(三)、(四)規定的項目和要求進行檢查并如實填寫《逐套檢驗監督抽檢記錄》。
三、逐套檢驗核查通過
1、質監機構對未經核查或核查結果不符合要求的應當責令建設單位整改;
2、在逐套檢驗核查發現的問題處理完畢并接到各方責任主體共同確認的整改回復后,竣工驗收監督小組應針對發現的問題抽取不少于5套(總數少于5套的按實際數量檢查)進行復查,并將整改和復查情況記入《逐套檢驗質量監督抽檢記錄》;
3、符合下列要求,逐套檢驗核查通過
①逐套檢驗組織機構有效;
②逐套檢驗的內容符合要求;
③逐套檢驗記錄完整、有效;
④逐套檢驗與實物抽查情況相符。
4、逐套檢驗通過時間應當以發現的問題處理完畢并經復查合格之日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