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軟件園災害天氣處理作業規程
軟件園項目管理中心應急預案
災害天氣處理作業規程
1.0目的
當遇到雨雪天氣時,能迅速組織人員快速、有效地對現場進行處理,確保業戶出行安全以及園區環境整潔。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軟件園項目雨雪天氣處理作業。
3.0職責
※各部門主管在雨雪天氣多發季節應隨時注意收聽收看天氣預報并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3.1庫房管理員負責提供清理雨雪用工具及防護警示用品。
3.2綠化保潔部負責組織實施現場清理工作,需要時可向各部門抽調人員支援清掃工作。
3.3保安部負責警示標識設置工作,隨時配合雨雪清理工作。
3.4客戶服務部負責對業戶進行雨雪天安全防范的告知,隨時配合雨雪清理工作。
3.5工程部負責各系統的安全運行,隨時配合雨雪清理工作。
3.6夜間值班人員負責在夜間及節假日值班期間組織各部門值班人員實施雨雪天氣處理工作。
4.0程序
4.1接到雨雪天氣預報時(雨雪天來臨前):
4.1.1庫房管理員:
a.確保采購到質量合格、數量充足的雨雪清理工具及防護警示用品。
b.確保庫房及時向領用部門發放所需工具及用品。
4.1.2綠化保潔部主管:
a.(領取)準備足夠數量有效的清理工具及防護用品以備使用。
b.夏季準備好吸水機及防水浸用品。
c.冬季準備好大雪鏟及方頭鐵鍬。
d.檢查對講機使用效果,確保通訊暢通。
e.做好戰前工作部署:劃分責任區、明確清理程序及標準、指派各區負責人。
4.1.3保安部主管:
a.(領取)準備足夠數量有效的警示標識及防滑墊。
b.確保對講機系統通訊暢通。
c.組織人員在各樓宇出入口及主要通道鋪設防滑墊,防滑墊注意做好固定,以免發生意外。
d.雨季檢查園區地勢較低部位有無防水淹措施,機地下機動車場出入坡道是否有防倒灌措施,排水是否通暢,并及時通知工程部設置沙袋。
e.冬季檢查機動車場是否有防滑措施,確保車輛出入安全。
f.組織機動人員以備隨時支援配合綠化保潔部進行清理工作。
4.1.4客戶服務部主管:
a.組織人員在各樓出入口及園區明顯位置張貼雨雪天氣通知,提醒業主關好門窗,將放置在陽臺外、窗臺上的物品的收好。告知出行業戶帶好雨具并注意出行安全。
b.雨季
c.安排好人員在前臺值班,做好業戶來電、來訪的接待和記錄工作。
d.組織機動人員以備隨時支援配合綠化保潔部進行清理工作。
4.1.5工程部經理:
a.負責確保園區內排水設施的通暢,對隱患部們設置沙袋。
b.冬季做好管道防凍工作,保證供暖系統正常運行。
c.雨季做好防水浸工作,在地勢較低機房出入口設置(準備)足夠沙袋。
d.在雷電多發季節,確保避雷裝置的正常工作。
e.確保各樓宇出入口及通道的照明正常。
f.確保對講系統通訊暢通。
g.組織機動人員以備隨時支援綠化保潔部進行雨雪的清理工作。
4.2雨雪天氣發生時:
4.2.1庫房管理員:
a.確保隨時能夠根據需要補充采購清理工具及防護警示用品。
b.確保庫房及時向領用部門發放所需工具及用品。
4.2.2綠化保潔部主管:
a.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清理方案,全面負責雨雪天現場清理工作的指揮協調。
b.組織本部門人員進行雨雪天現場清理工作。
c.在人員力量不足情況下,可直接向各部門主管要求增援。
d.隨時掌握并向項目經理匯報現場情況。
4.2.3保安部主管:
a.負責組織人員不斷檢查現場警示標識及防滑墊是否正常使用,確保業戶安全。
b.必要時組織機動人員參與現場清理工作,現場工作聽從綠化保潔部經理安排。
c.安排人員做好園區及機動車的疏導工作。
d.雨天注意觀察是否有受困人員,并對受困人員及時進行解救。
4.2.4客戶服務部主管:
a.值班人員在前臺做好業戶來電、來訪問的接待和記錄工作。
b.妥善處理并安撫受困人員。
c.隨時掌握小區情況以備通知業戶。
d.必要時組織機動人員參與現場清理工作,現場工作聽從綠化保潔部主管安排。
4.2.5工程部經理:
a.值班人員堅守崗位確保各系統正常運行。
b.組織人員應對突發維修工作。
c.雨天隨時對機房進行監控,確保無水浸事件發生。
d.雪天隨時檢查水管道情況,防止管道凍裂,并及時采取措施。
e.必要時組織機動人員參與現場清理工作,現場工作聽從綠化保潔部主管安排。
4.3雨雪天氣結束后:
4.3.1庫房管理員:
a.負責及時對損耗工具及用品做好統計工作。
b.落實需要補充工具及用品的采購工作。
4.3.2綠化保潔部主管:
a.及時清點回收雨雪清理工具及防護用品。
b.做好本部門物資(清理工具及用品)清理及保存工作,以備隨時取用。
c.負責跟進本部門缺損物資的補充工作。
d.做好總結工作。
4.3.3保安部主管:
a.及時清點回收警示標識及防滑墊。
b.做好本部門物資(警示標識及防滑墊)的清理及保存工作,以備隨時取用。
c.負責跟進本部門缺損物資的補充工作。
d.做好各項總結工作。
4.3.4客戶服務部主管:
a.及時回收已張貼的雨雪天氣通知。
b.做好業戶的走訪或回訪工作,反饋業戶意見。
c.做好各項總結工作。
4.3.5工程部經理:
a.對各項系統、設備設施進行認真檢查,確保無安全隱患。
b.做好各項總結工作。
5.0相關支持文件:
5.1《緊急突發事件處理標準作業規程(緊急預案)》
6.0相關表格:
篇2:礦井災害預防處理應急救援計劃制定審批管理制度
第一節?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
一、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定義
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是指為了防止災害的發生和一旦發生事故后,預先制定的搶險救災方案。煤礦企業每年至少按照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方案,組織一次礦井救災實戰演習。
二《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的內容
1.附圖及有關處理各種事故必備的技術資料
(1)礦井通風系統圖、反風試驗報告以及反風時保證反風設施完好可靠的檢查報告。
(2)礦井供電系統圖和井下電話的安裝地點。
(3)井下消防----灑水管路、排水管路和壓風管路的系統圖。
(4)地面和井下消防材料庫位置及其儲備的材料、設備、工具的品名和數量登記表。
(5)地面、井下對照圖。
2.文字說明
文字說明中包括:
(1)可能發生事故的地點以及地點的自然條件、生產條件及預防的事故性質、原因和預兆。
(2)保證人員安全撤退的措施。
(3)預防、處理各種事故和恢復生產的具體技術措施。
(4)實現預防措施的單位及負責人。
(5)參加處理事故的人員組成、分工和其他有關人員名單、通知方法和順序。
3.安全迅速撤退人員的措施
(1)及時通知災區和受威脅地區人員的方法及所需材料設備。
(2)人員撤退路線及該路線上需設的照明設備、路標、自救器及臨時避難硐室的位置。
(3)風流控制方法、實現步驟及其適用條件。
(4)發生事故后,對井下人員的統計方法(一般采用定位卡和考勤記錄統計在井下的人數及其姓名)。
(5)救護隊員向遇災人員接近的移動路線。
(6)向待救人供給空氣、食物和水的方法。
《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每季度還要對《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作出相應的修改與補充。
三、《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的編制方法、審批程序及其貫徹執行
(1)《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編制由礦長安排總工程師組織單位有關人員編制,
(2)《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必須在每年開始前1個月報批。
(3)在每季開始前15天,礦總工程師根據礦井自然條件和采掘工程的變動等情況,組織有關科室進行修改和補充。
(4)已批準的《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由礦長負責組織實施。
(5)已批準的《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應立即向全體職工(包括全體礦山救護隊員)貫徹,組織學習,并進行考試。沒有學習過或考試不及格,不熟悉《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有關內容的干部和工人,不準下井工作。《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如有修改補充,還應組織職工重新學習。
(6)每年必須至少組織1次礦井救災演習。對演習中發現的問題,必須采取措施,立即改正。
(1)確定最短安全路線。
(2)計算各救護小隊的最短行動路線。
(3)計算火災發生后的通風穩定性,選取防止風流逆轉的措施。
第二節?煤礦事故應急預案
一、編制事故應急預案的原則與注意事項
(一)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原則
1、符合性
2、針對性
3、可操作性
4、動態性
5、體現性
(二)編制事故應急預案的注意事項
1、必須明確安全撤退人員應該采取的具體措施
2、必須明確各類災害事故的處理措施和原則
3、要有正確的編制程序。
二、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內容
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針對可能發生的重大事故所需的應急準備和響應行動而制定的指導性文件,其重要內容包括方針與原則、應急策劃、應急準備、應急響應、現場恢復、預案管理與評審改進和附件這7大要素:
1.方針與原則
應急救援預案應有明確的方針和原則作為指導應急救援工作的綱領。
2.應急策劃
應急策劃是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的基礎,是應急準備、響應的前提條件,應明確煤礦的基本情況,以及危險分析與風險評價、資源分析、法律法規要求等結果。
包括;基本情況,危險分析,資源分析,法律法規要求等
3.應急準備
(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設置、組成人員和職責劃分。
設置分級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人員應包括主要負責人及有關管理人員.現場指揮人。
主要職責為:組織制訂煤礦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負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調動;確定現場指揮人員;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事故狀態下各級人員的職責;煤礦事故信息的上報工作;接受集團公司的指令和調動;組織應急預案的演練;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
(2)在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中應明確預案的資源配備情況:包括應急救援保障、救援需要的技術資料、應急設備和物資等,并確保其有效使用。
①應急救援保障分為內部保障和外部保障:
內部保障的內容:確定應急隊伍;
各種技術資料的存放地點、保管人員;
各種保障物資;
各種制度。
外部保障的內容:互助的方式,請求政府、集團公司協調應急救援力量,應急救援信息咨詢,專家信息。
②應急救援應提供的技術資料:
通常包括:礦井平面圖、巷道布置圖、采掘工程平面圖、井下運輸系統圖、礦井通風系統圖以及排水、防塵、防火注漿、壓風、充填、抽放瓦斯等管路系統圖,井下避災路線圖,安全監測裝備布置圖,瓦斯、煤塵、頂板、水、通風等數據,程序、作業說明書和聯絡電話號碼和井下通信系統圖等。
③應確定所需的應急設備和物資,并保證充足提供:
一般包括:報警通訊系統,井下應急照明和動力,自救器、呼吸器,安全避難場所,開關和切斷閥,消防設施,急救設施和通訊設備。
(3)教育、訓練與演練。
4.應急響應
(1)報警、接警、通知、通訊聯絡方式。
確定24h有效的報警裝置;24h有效的內部、外部通訊聯絡手段;事故通報程序。
(2)預案分級響應條件。
(3)指揮與控制。
(4)煤礦事故發生后應采取的應急救援措施。
(5)警戒與治安。預案中應規定警戒區域劃分、交通管制、維護現場治安秩序的程序。
(6)人員緊急疏散、安置。
(7)危險區的隔離。
(8)檢測、搶險、救援、消防、控制事故擴大的措施。
(9)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與醫院救治。
(10)公共關系。依據事故信息、影響、救援情況等信息發布要求,明確事故信息發布批準程序;媒體、公眾信息發布程序;公眾咨詢、接待、安撫受害人員家屬的規定。
(11)應急人員安全。
5.現場恢復
6.預案管理與評審改進
三、應急演練的組織與實施
(一)演練的類型
可采用不同規模的應急演練方法對應急預案的完整性和周密性進行評估,如桌面演練、功能演練和全面演練等。
1.桌面演練
桌面演練的特點是對演練情景進行口頭演練,一般是在會議室內舉行。其主要目的是鍛煉參演人員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解決應急組織相互協作和職責劃分的問題。
2.功能演練
功能演練是指針對某項應急響應功能或其中某些應急響應行動舉行的演練活動,主要目的是針對應急響應功能,檢驗應急人員以及應急體系的策劃和響應能力
3.全面演練
全面演練指針對應急預案中全部或大部分應急響應功能,檢驗、評價應急組織應急運行能力的演練活動。
(二)演練的參與人員
應急演練的參與人員包括參演人員、控制人員、模擬人員、評價人員和觀摩人員。
1.參演人員
參演人員是指在應急組織中承擔具體任務,并在演練過程中盡可能對演練情景或模擬事件做出真實情景下可能采取的響應行動的人員,相當于通常所說的演員。
2.控制人員
控制人員是指根據演練情景,控制演練時間進度的人員。
3.模擬人員
模擬人員是指演練過程中扮演、代替某些應急組織人員,或模擬緊急事件、事態發展的人員。
4.評價人員
評價人員是指負責觀察演練進展情況并予以記錄的人員。
5.觀摩人員
觀摩人員是指來自有關科室、外部機構以及旁觀演練過程的觀眾。
(三)演練實施的基本過程
建立應急演練策劃小組,策劃小組由多種專業人員組成,
綜合性應急演練的過程可劃分為演練準備、演練實施和演練總結3個階段。
(四)演練結果的評價
將演練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分為不足項、整改項和改進項。
1.不足項
不足項指演練過程中觀察或識別出的應急準備缺陷
2.整改項
整改項指演練過程中觀察或識別出的,單獨不可能在應急救援中對公眾的安全與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的應急準備缺陷。
3.改進項
改進項指應急準備過程中應予改善的問題。
篇3:工程自然災害應急處理專項措施
工程項目自然災害應急處理專項措施
1、受自然災害影響時應急響應工作程序
(1)發生自然災害時,對轄區重點部位、重點區域最先發現,發生某一事件的發現人,必須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必須按要求迅速報告,使自然災害在最短的時間內使相關人員及上級部門趕赴現場搶救處理。
(2)項目在接到受自然災害影響的報告電話后必須停止手頭一切工作,迅速按程序逐級報告,決不允許延誤搶救時間。
(3)領導在接到受自然災害影響報告電話后,必須親自安排相關領導立即趕赴現場指揮救援工作。
(4)相關部門在接到受自然災害影響報告電話后,必須按照職責分工迅速趕往出事地點,立即電話請示領導,調配人員和物資設備,立即通知相關人員運往出事地點,應急聯絡和設備器材準備應同時進行,不得延誤救援時間。
(4)項目部在接到發生自然災害電話時,必須緊急響應,確保人員出動和物資及時供給。
2、應急處理支持與反饋
(1)當防災、減災工作結束后,項目部應當組織相關部門認真進行總結、分析,吸取教訓,及時進行完善,并按照下列條款規定對有關單位和人員進行獎懲。
(2)對在防災、減災工作的指揮、信息、搶險、救護及后勤保障等方面有突出貢獻的施工隊和個人,可以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3)對在發生自然災害時遲報、漏報、瞞報、誤報信息,造成重大損失或影響的人員,或在自然災害影響過程中玩忽職守,不聽從指揮,不認真負責,或臨陣逃脫的人員,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由司法機關,按法律程序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