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眼面防護分類規范

眼面防護分類規范

2024-07-14 閱讀 4884

職業性眼(面)傷害約占整個工業傷害的5%,為有效保護眼面部不受傷害,需根據危害因素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眼面部防護用品,并正確使用。

企業職工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常常會因飛來的異物、化學物質或光線對眼面部造成傷害。據統計,職業性眼(面)傷害約占整個工業傷害的5%,而眼部面積只占人體表面積的1/600。也就是說,相對其他人體器官,眼部更易受到職業性傷害。

如何在工作中有效保護眼面部不受傷害改善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是最有效的。當工作條件暫時不能改變時,則需要根據危害因素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眼面部防護用品,并正確使用。

職業性眼面傷害因素

常見的職業性眼面部傷害因素包括異物性傷害、化學性傷害、非電離輻射傷害、電離輻射傷害、微波和激光傷害等5個方面。

異物性傷害

在鑄造、機械加工、建筑、采石等行業的作業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砂粒、金屬碎屑等異物進入眼內或沖擊面部等情況。有的固體異物高速飛出(如旋轉切削的金屬碎片或打磨金屬物體的碎顆粒),若擊中眼球或面部,可造成嚴重的眼球破裂或穿透性損傷,面部皮膚破裂或鼻骨骨折等損傷。

化學性傷害

生產過程中的酸堿液體或腐蝕性煙霧進入眼中或沖擊到面部皮膚,可引起角膜或面部皮膚的燒傷。在工業生產中,化學性眼面部傷害較多見,以堿液引起的燒傷最嚴重,因為堿液比酸液更易穿透皮膚。

非電離輻射傷害

在電氣焊接、氧切割、爐窯、玻璃加工、熱軋和鑄造等場所,熱源在1050℃~2150℃時能產生強光、紫外線和紅外線。紫外輻射可引起眼角膜結膜表淺組織灼傷,使受害者產生畏光、疼痛、流淚、眼瞼炎等癥狀。紅外輻射對眼組織產生熱效應,引起眼瞼慢性炎癥和晶體混濁(職業性白內障)。可見強光會引起眼睛疲勞、眼瞼痙攣和結膜炎。

電離輻射傷害

在原子能工業、核動力裝置(如核電站、核潛艇)、核爆炸、高能物理試驗等場所,往往存在α粒子、β粒子、γ射線、*射線、熱中子、慢中子、快中子、質子和電子等輻射。當作業人員總劑量吸收超過22Gy時,有些人員開始出現白內障,其出現率隨總劑量的增大而升高。

微波和激光傷害

微波和激光屬于電磁波,非電離輻射。微波廣泛應用于雷達、通信、醫療、探測、軍事、食品加工等領域。微波對人體眼睛的傷害主要是由于熱效應引起晶體渾濁,導致白內障發生。近年來,激光在工業、醫療、科研,特別是軍事方面的應用發展很快,激光若投射到眼睛的視網膜上可引起灼傷,大于0.1μW的激光還可能引起眼球出血、蛋白凝固、融化,造成永久失明。

眼面防護用品分類及選擇

眼面部防護用品是指防御煙霧、化學物質、金屬火花、飛屑和粉塵等傷害眼睛、面部的防護用品。根據外形結構分為防護眼鏡、防護眼罩、防護面屏3種類型。

防沖擊眼鏡

防沖擊眼鏡能防止金屬、砂、屑等飛濺物對眼部的打擊,多用于車、銑、刨、磨等工種。這種防護眼鏡的鏡片及鏡架要求非常堅固,不易打碎,接觸眼部的遮邊不應有銳角。

選擇防沖擊眼鏡時,要選擇帶側翼的(如圖1所示),以防護來自側面的沖擊物,鏡片還應選擇防霧鏡片,以免佩戴者哈氣造成鏡片模糊。

防護眼罩

防護眼罩不僅能阻止各種沖擊物對眼睛的傷害,還能起到對液體噴濺的防護。為保持眼罩內外的空氣流通,防護眼罩在側面設有間接的通風孔(如圖2所示)。在使用液體化學品的作業場所,若存在液體噴濺對眼睛造成傷害的風險時,應當選擇防護眼罩來保護作業人員的雙眼安全。

但要注意,需要防灰塵、煙霧及各種有害氣體時,必須選擇無通風孔的防護眼罩,且要與臉部接觸嚴密,鏡架要耐酸、堿。但這種防護眼罩適用于有輕微毒性、刺激性不太強的環境中使用。在作業環境毒性較大的情況下,應與防毒面具一起使用。

防沖擊和液體噴濺面屏

這種面屏是將眼睛和面部全部覆蓋,對沖擊物和液體噴濺起到較好的防護作用。如果面屏是可掀起并暴露眼睛的,就必須同時佩戴防沖擊眼鏡。如果作業場所還同時存在物體打擊、粉塵、噪聲等,選擇防沖擊和液體噴濺面屏時,應考慮能與安全帽、口罩、耳塞同時佩戴的(如圖3所示)。

焊接眼面部防護具

在焊接作業場所中,應選擇防護焊接弧光的護具。目前市場上的焊接眼面部防護具包括普通焊接防護眼鏡(如圖4所示)、焊接防護眼罩(如圖5所示)和焊接防護面屏(如圖6所示)。焊接防護面屏包括頭戴式、手持式和配安全帽式面屏。

在實際使用中,應盡量使用焊接防護眼罩或焊接防護面屏,因為佩戴普通焊接防護眼鏡,紫外線可通過面部與防護眼鏡的縫隙進入眼部,不能有效防護焊接弧光中的紫外線和強光,從而傷害眼睛。此外,焊接工人如果還從事存在粉塵的作業,如打磨作業,還應佩戴防塵口罩;如在有物體打擊的場所焊接時,應佩戴安全帽式面屏。

防熱輻射面屏

防熱輻射面屏是用反射性強、耐熱性良好的材料(如鋁箔)制成,或在有機玻璃上貼金屬薄膜、金屬鍍層(如鍍鋁或鍍金,鍍金效果更好)反射紅外輻射,再配戴護目鏡用于觀察,如爐內火焰溫度。因此要求防護鏡片在白熾燈下,能顯示紅色燈絲。工業窯爐的操作人員應佩戴防熱輻射面屏(如圖7所示)。

全面罩呼吸器

全面罩呼吸器能覆蓋使用者口、鼻、眼睛和面額,從而有效防止物體沖擊、液體噴濺、有毒有害氣體、粉塵等,在危險性較大的作業場所,尤其是有毒有害氣體濃度較大的場所,應使用全面罩呼吸器(如圖8所示)。

眼面部防護用品選擇和

使用注意事項

選擇防護眼鏡的關鍵是試戴,每個人的臉型不同,瞳距不同,要通過試戴選擇適合自己的防護眼鏡。試戴時要觀察側面,確認防護眼鏡能防護來自側面的傷害。

此外,選擇眼面部防護用品還要挑選符合國家特種防護用品規定的合格產品。在購買時,要注意產品及包裝的標志、標識,以確認是否為合格產品。合格產品在包裝上應有:產品名稱、制造廠名、生產日期;有功能標識:如防沖擊、防液體飛濺等標識。

防沖擊眼面護具、焊接眼面防護用品、全面罩呼吸器等是國家實行安全標志許可的產品,在產品包裝或產品本身上應有安全標志(即LA,為勞動安全的意思,如圖9所示)標識。

安全標志圖為白底綠圖,下面黑色字體的編號采用3層數字和字母組合的編號方法編制。第一層的兩位數字代表獲得安全標識使用授權的年份;第二層的兩位數字代表獲得安全標識使用授權的生產企業所屬的省級行政地區的區劃代碼(進口產品,第二層的代碼則以兩位英文字母縮寫表示該進口產品產地的國家);第三層代碼的前三位數字代表產品的名稱代碼,如焊接面罩是301,焊接眼鏡是302,防沖擊眼鏡是303,后三位數字代表獲得安全標識使用授權的順序。

眼面部防護用品的使用過程中要經常進行維護和更換,使用者需按照產品使用說明進行維護,保證清潔干凈。當表面有臟污時,不能用有機溶劑進行清洗,也不能用干布直接擦拭,防止鏡片有劃痕,應用少量洗滌劑和清水沖洗。當鏡片或鏡架出現裂紋、變形或破損時,必須及時進行更換。

篇2:臨邊作業安全防護規范

交底內容:

1、基坑周邊,尚未安裝欄桿或欄板的陽臺、料臺與挑平臺周邊、雨蓬與挑檐邊、無外腳手的屋面與樓層周邊及水箱周邊等處,都必須設置防護欄桿。

2、頭層墻高度超過3.2M的二層樓面周邊,以及無外腳手架的高度超過3.2M的樓層周邊,必須在外圍架設安全平網一道。

3、分層施工的樓梯口和梯段邊,必須安裝臨時護欄,頂層樓梯口應隨工程結構進度安裝正式防護欄桿。

4、井架與施工電梯和腳手架等與建筑物通道的兩側邊,必須設防護欄桿。地面通道上部應裝設安全防護棚,雙籠井架通道中間,應予分隔封閉。

5、各種垂直運輸接料平臺,除兩側設防護欄桿外,平臺口還應設置安全門或活動防護欄桿。

6、臨邊防護欄桿桿件的規格及連接應符合有關要求。應采用工具化和定型化。

7、用鋼筋作橫桿,上桿直徑不應小于16MM,下桿直徑不小于14MM,柱桿直徑不小于18MM,應采用電焊固定。

8、用鋼管作橫桿及欄桿柱均應采用?48×(2.75-3.5)MM的管材,以扣件或電焊固定。

9、以其他鋼材作防護欄桿桿件時,應選用強度相當的規格,以電焊固定。

10、防護欄桿應由上、下兩道橫桿及柱桿組成,上桿離地1~1.2M,下桿離地0.5~0.6M,一般橫桿長度大于2M時,必須加設欄桿柱。

11、基坑四周的欄桿柱固定,應采用鋼管打入地面50-70CM深,離邊口的距離不應小于50CM。

12、當在混凝土樓面、屋面或墻面固定時,可用預埋件與鋼管或鋼筋焊牢。

13、欄桿柱的固定及其與橫桿的連接應能經受任何方向的1000N的外力。

14、防護欄桿必須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網封閉,或在欄桿下邊設置嚴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擋腳板。

15、接料平臺兩側的欄桿,必須自上而下加掛安全立網或滿扎竹笆。

16、當臨邊的外側面臨街道時,除防護欄桿外,敞口立面必須采取滿掛安全網或其他可靠措施作全封閉處理。

本表一式二聯,一聯歸檔,另一聯交班組保存。

篇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中外電防護的有關規定

一、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4.1外電線路防護4.1.1在建工程不得在外電架空線路正下方施工搭設作業棚建造生活設施或堆放構件架具材料及其它雜物等

4.1.2在建工程(含腳手架具)的周邊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應符合表4.1.2規定表4.1.2在建工程(含腳手架具)的周邊與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11~1035~110220330~500最小安全操作距離(m)4.06.08.01015注:上下腳手架的斜道不宜設在有外電線路的一側4.1.3施工現場的機動車道與外電架空線路交叉時,架空線路的最低點與路面的最小垂直距離應符合表4.1.3規定表4.1.3施工現場的機動車道與架空線路交叉時的最小垂直距離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11~1035最小垂直距離(m)6.07.07.04.1.4起重機嚴禁越過無防護設施的外電架空線路作業在外電架空線路附近吊裝時,起重機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邊緣在最大偏斜時與架空線路邊線的最小安全距離應符合表4.1.4規定表4.1.4起重機與架空線路邊線的最小安全距離電壓(KV)安全距離(m)<沿垂直方向1.53.04.05.06.07.08.5沿水平方向1.52.03.54.06.07.08.54.1.5施工現場開挖溝槽邊緣與外電埋地電纜溝槽邊緣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0.5m4.1.6當達不到本規定第4.1.2~4.1.4條中的規定時,必須采取絕緣隔離防護措施,并應懸掛醒目的警告標志牌架設防護設施時,必須經有關部門批準,采用線路暫時停電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并應有電氣工程技術人員和專職安全人員監護防護設施與外電線路之間的安全距離不得小于表4.1.6所列數值防護設施應堅固穩定,且對外電線路的隔離防護應達到IP30級表4.1.6防護設施與外電線路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最小安全距離(m)1.72.02.54.05.06.0

杭州鵬云置業有限公司杭政儲出【2011】3號地塊樁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