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塵口罩正確佩戴使用方法規范
常見的誤區:和橡膠防塵半面罩相比,防塵口罩的防護效果低,密合性差,許多人感覺橡膠的材料更具有彈性,認為這更容易和自己臉密合。其實影響密合效果的不只在于材料的彈性,更在于面罩的設計,面罩頭帶選材確定的松緊度、易拉伸性,以及面罩重量和頭帶的匹配等,這些都影響著密合的效果。
防塵口罩佩戴方法:
防塵口罩結構雖然簡單,但使用并不簡單。選擇適用且適合的口罩只是防護的第一步,要想防護真正起到作用,必須正確使用,這不僅包括按照使用說明書佩戴,確保每次佩戴位置正確(不泄漏),還必須在接塵作業中堅持佩戴,及時發現口罩的失效跡象,及時更換。不同接塵環境粉塵濃度不同,每個人的使用時間不同,各種防塵口罩的容塵量不同,以及使用維護方法的不同,這些都會影響口罩的使用壽命,所以沒有辦法統一規定具體的更換時間。當防塵口罩的任何部件出現破損、斷裂和丟失(如鼻夾、鼻夾墊),以及明顯感覺呼吸阻力增加時,應廢棄整個口罩。
無論防毒還是防塵,任何過濾元件都不應水洗,否則會破壞過濾元件。使用中若感覺其他不舒適,如頭帶過緊、阻力過高等,不允許擅自改變頭帶長度,或將鼻夾弄松等,應考慮選擇更舒適的口罩或其他類型的呼吸器,好的呼吸器不僅適合使用者,更應具有一定的舒適度和耐用性,表現在呼吸阻力增加比較慢(容塵量大)、面罩輕、頭帶不容易松垮、面罩不易塌、鼻夾或頭帶固定牢固,選材沒有異味和對皮膚沒有刺激性等。
防毒面具
在沒有正確判斷作業環境存在污染物的性質、污染物濃度是否高于相關標準及作業環境是否缺氧的情況下,選擇不恰當的呼吸防護用品進行作業,從而導致事故的發生,這樣的事件已發生過多起。作業者與管理者對正確選擇和使用呼吸防護用品還不甚了解。
呼吸防護用品大體上分過濾式和隔絕式兩大類。使用上因作業環境不同有著嚴格的區別。正確選擇呼吸防護用品是我們在作業中有效保護自身安全的第一步,如果選擇正確,就完全可以避免發生上述導致人員傷亡的慘劇發生。呼吸防護用品選擇的一般原則:
沒有防護的情況下,任何人都不應暴露在能夠或可能危害健康的空氣環境中。
1.據國家相關職業衛生標準,對作業中的空氣環境進行評價,識別有害環境性質,判定危害程度。
2.應選擇國家認可的,符合標準要求的呼吸防護用品。
3.選擇呼吸防護用品時應參考其使用說明的技術規定,符合其使用條件。
正確選擇呼吸防護用品,還要根據有毒有害環境、污染物種類、污染物濃度、作業狀況、勞動作業者的頭面部特征和勞動作業者的身體狀況進行選擇。
由于呼吸防護用品品種繁多,作業條件和作業人員的身體狀況各有不同,確定不適合使用呼吸防護用品的禁忌癥很困難,需結合各方面的實際情況加以判斷。許多人雖然身體較弱,但只要能夠控制作業強度,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也能夠安全地使用呼吸防護用品。只有對呼吸防護用品的性質有了明確的了解,才能正確選擇,從而真正起到對自身安全的保護,避免做大傷亡事故的發生。
篇2:防塵口罩佩戴誤區
一、紗布口罩可以用來防塵,而且佩戴舒適
防塵口罩屬于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國家對其質量有專門的標準要求。早在2000年原國家經貿委就明文規定,紗布口罩不得作為防塵口罩使用,因為紗布口罩對危害人體最大的五個微米以下的粉塵,阻塵效率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結果是花了錢,未能起到防止粉塵危害的作用。
二、無紡布防塵口罩可以清洗后再用,可以節約成本
市場上常見的防塵口罩,其過濾材料都為熔噴無紡布材料,材質多為聚丙烯,通常都稱為PP熔噴布,是一種超細靜電纖維布,可以捕捉粉塵。粉塵被超細靜電纖維布捕捉住后,極不易因清洗而脫離,且水洗亦會被破壞靜電的吸塵能力,因此,無紡布口罩是不可以清洗的,用后便需丟棄。一些企業為了節約成本,要求員工口罩使用一段時間后清洗二次使用,有一些口罩生產廠家還開發出在傳統紗布口罩中間夾一層熔噴無紡布的所謂“高效可清洗”的防塵口罩,都是錯誤和危險的行為。
三、只要戴了防塵口罩就不會得塵肺
首先,防塵口罩都有一定的過濾容積,超過了它的過濾能力,就不能防塵了。因此對一些粉塵濃度高的場所,應該先進行工程改造來治理粉塵,將粉塵濃度降到可容許的濃度以下,再考慮選擇戴防塵口罩。
其次,防塵口罩沒有正確佩戴也不能防塵。這不僅包括按照使用說明書佩戴,確保每次佩戴位置正確、合適(不泄漏),還必須在接塵作業中堅持佩戴,及時發現口罩的失效跡象,及時更換。
以上是幾種常見的防塵口罩。口罩上應該標有生產企業標識、認證等級、遵守標準和產品編碼,選擇時應該查看清楚,選擇質量有保障的產品。
篇3:防塵口罩選擇佩戴方法
防塵口罩有各種各樣,選擇時必須針對不同的作業需求和工作條件。首先應根據粉塵的濃度和毒性選擇。根據GB/T18664《呼吸防護用品的選擇、使用與維護》,作為半面罩,所有防塵口罩都適合有害物濃度不超過10倍的職業接觸限值的環境,否則就應使用全面罩或防護等級更高的呼吸器。如果顆粒物屬于高毒物質、致癌物和有放射性,應選擇過濾效率最高等級的過濾材料。如果顆粒物具有油性,務必選擇適用的過濾材料。如果顆粒物為針狀纖維,如礦渣棉、石棉、玻璃纖維等,由于防塵口罩不能水洗,粘上微小纖維的口罩在面部密封部位易造成臉部刺激,也不適合使用。
對高溫、高濕環境,選擇帶呼氣閥的口罩會更舒適,選擇可除臭氧的口罩用于焊接可提供附加防護,但若臭氧濃度高于10倍職業衛生標準可更換面罩,配塵、毒組合過濾元件。對不存在顆粒物,而僅僅存在某些異味的環境,選擇帶活性炭層的防塵口罩比戴防毒面具要輕便得多,如某些實驗室環境,但由于國家標準不對這類口罩進行技術性能規范,選擇時最好先試用,判斷是否真正能夠有效過濾異味。
防塵口罩是否真正起到防護作用,除了選擇防護功能外,另一個重要選擇因素是適合性。沒有一個萬能的設計能適合所有人的臉型。目前,防塵口罩的認證檢測并不保證口罩適合每個具體的使用者,如果存在泄漏,空氣中的污染物就會從泄漏處進入呼吸區。選擇適合的口罩的方法是使用適合性檢驗,它利用人的味覺,用專用工具發生苦味或甜味的顆粒物,如果戴口罩后仍然能夠感覺到味道,說明口罩存在泄漏,具體請參考GB/T18664中有關適合性檢驗的介紹。
佩戴方法
防塵口罩結構雖然簡單,但使用并不簡單。選擇適用且適合的口罩只是防護的第一步,要想防護真正起到作用,必須正確使用,這不僅包括按照使用說明書佩戴,確保每次佩戴位置正確(不泄漏),還必須在接塵作業中堅持佩戴,及時發現口罩的失效跡象,及時更換。不同接塵環境粉塵濃度不同,每個人的使用時間不同,各種防塵口罩的容塵量不同,以及使用維護方法的不同,這些都會影響口罩的使用壽命,所以沒有辦法統一規定具體的更換時間。當防塵口罩的任何部件出現破損、斷裂和丟失(如鼻夾、鼻夾墊),以及明顯感覺呼吸阻力增加時,應廢棄整個口罩。
無論防毒還是防塵,任何過濾元件都不應水洗,否則會破壞過濾元件。使用中若感覺其他不舒適,如頭帶過緊、阻力過高等,不允許擅自改變頭帶長度,或將鼻夾弄松等,應考慮選擇更舒適的口罩或其他類型的呼吸器,好的呼吸器不僅適合使用者,更應具有一定的舒適度和耐用性,表現在呼吸阻力增加比較慢(容塵量大)、面罩輕、頭帶不容易松垮、面罩不易塌、鼻夾或頭帶固定牢固,選材沒有異味和對皮膚沒有刺激性等,這通常只有那些長期使用防塵口罩的工人們最有體會和最有發言權。
使用誤區
最大的誤區:把紗布口罩當防塵口罩使用。早在2000年原國家經貿委在國經貿安全[2000]中就明文規定,紗布口罩不得作為防塵口罩使用,但至今還會經常見到這種錯誤的選擇。紗布口罩在我國職業防護技術落后的年代,確實被普遍用于防塵,但近年來,隨著我國在防護標準、檢測技術及制造技術上的進步,以及社會防護意識的普遍增強,已經清楚地認識到紗布的低效。2003年SARS期間,由于受錯誤的導向,醫護人員使用紗布口罩防護,導致大量醫護人員因防護不當受到傳染,代價巨大,教訓深刻。現在雖然從標準、法規對紗布口罩有定論,但是長期使用紗布口罩,卻培養了諸多錯誤的防護理念,如更強調便宜、應吸汗、應能水洗和透氣等“好處”,卻不重視密合性、有效的過濾等應有的防護效果。
常見的誤區:和橡膠防塵半面罩相比,防塵口罩的防護效果低,密合性差,許多人感覺橡膠的材料更具有彈性,認為這更容易和自己臉密合。其實影響密合效果的不只在于材料的彈性,更在于面罩的設計,面罩頭帶選材確定的松緊度、易拉伸性,以及面罩重量和頭帶的匹配等,這些都影響著密合的效果。很多年以前,國外就已經通過大量的現場實驗,調查這2類面罩在實際應用中的防護效果,研究證明,防塵口罩具有和橡膠防塵半面罩相同的防護水平,這主要就是指密合性。所以在國外和國內標準中(GB/T18664-20**),這2類面罩的指定防護因數都是10,都適用于顆粒物濃度不超過10倍職業衛生標準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