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毒面具知識與佩戴規(guī)范
呼吸防護用品按用途可分為防塵、防毒和供氣式3類,按防護原理可分為過濾式(又稱凈化式)、自給式(又稱隔絕式)。呼吸防護用品是預防塵肺病和職業(yè)中毒等職業(yè)病的重要防護產(chǎn)品,主要品種有防塵口罩、防毒面具、空氣呼吸器、氧氣呼吸器等。
防毒面具是一種過濾式呼吸防護用品,是利用面罩與人面部周邊形成密合,使人員的眼睛、鼻子、嘴巴和面部與周圍染毒環(huán)境隔離,同時依靠濾毒罐中吸附劑的吸附、吸收、催化作用和過濾層的過濾作用將外界染毒空氣進行凈化,提供人員呼吸用潔凈空氣。防毒面具一般由面罩、濾毒罐、導氣管、防毒面具袋等組成。
防毒面具從結構上可分為導氣管式防毒面具和直接式防毒面具2種。導氣管式防毒面具由面罩、大型或中型濾毒罐和導氣管組成。直接式防毒面具由面罩和小型濾毒罐組成。直接式防毒面具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行。而導氣管式防毒面具體積和重量都稍大一些,可提供較長時間的防護。
當人員佩戴防毒面具后,呼吸氣路循環(huán)過程如圖1所示,其中紅色線條表示吸氣氣流,藍色線條表示呼氣氣流。吸氣時,染毒氣體通過濾毒罐吸除有害物質(zhì)后成為潔凈空氣,通過吸氣活門進入面罩內(nèi),氣流經(jīng)口鼻罩或阻水罩引導進入人員呼吸道內(nèi);呼氣時,人體呼出的氣體經(jīng)面罩呼氣活門排入大氣中。使用過程中,不斷重復以上呼吸循環(huán)過程,直至停止使用。
面罩的結構
面罩是防毒面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使人員面部與外界染毒空氣隔離的部件。面罩一般由罩體、阻水罩(導流罩)、眼窗、通話器、呼(吸)氣活門及頭帶組成,有的還根據(jù)需要設置有視力矯正鏡片。
面罩的分類
面罩根據(jù)固定系統(tǒng)的不同,可分為頭盔式、頭帶式和網(wǎng)罩式3種;根據(jù)眼窗的數(shù)量和大小,可分為雙目式、單目式和全臉式3種(圖2)。
頭盔式面罩的主體與頭頂部分連在一起,具有佩戴方便,佩戴后穩(wěn)定性和氣密性好等特點,但缺點是對頭面部的壓痛較大,影響聽力,且對人員面型的尺寸變異范圍適應性差,滿足全體人員面型所需要的面罩規(guī)格較多。頭帶式面罩是用頭帶或頭罩將面罩固定在人員的面部,優(yōu)點是對人員頭型和尺寸的適應性強,面罩規(guī)格少,不影響聽力,缺點是佩戴相對較復雜,增加了對密合框的壓力。網(wǎng)罩式則綜合了上述2種固定系統(tǒng)的優(yōu)點。
防護原理
面罩的防護效果取決于面罩各個接口的氣密性,如眼窗、通話器、過濾罐等部位接口的氣密性,即平常所說的面罩裝配氣密性。另外,我們可以將面罩密合框與人員頭面部的密合部位也看作一個接口,這就是面罩最大接口的氣密性問題,也是面罩在使用時最重要的佩戴氣密性問題。
在面罩罩體的內(nèi)側周邊有密合框,它是面罩與佩戴者面部貼合的部分或部件,由橡膠材料制成。在雙目式和單目式面罩結構中,密合框與罩體主體是一個整體部件;在全臉式面罩結構中,密合框是一個獨立的部件。密合框的功能是將面罩內(nèi)部空間與外部空間隔絕,防止有毒、有害氣體漏入面罩內(nèi)部空間,保障防毒面具的呼吸系統(tǒng)正常工作,確保防毒面具的防護性能。密合框根據(jù)結構可分為單片型密合框、反折邊型密合框(又稱T型密合框)、雙反折邊型密合框(又稱雙T型密合框)、氣墊管型密合框、海綿塑料墊密合框、波紋狀密合框等6種。設計合理、性能優(yōu)良的密合框能適應人頭面型的變化,使絕大多數(shù)人佩戴面具后既達到氣密的要求,又滿足長期佩戴舒適性的要求。
佩戴方法
佩戴防毒面具時,使用者首先要根據(jù)自己的頭型大小選擇合適的面具。佩戴防毒面罩時,將中、上頭帶調(diào)整到適當位置,并松開下頭帶,用兩手分別抓住面罩兩側,屏住呼吸,閉上雙眼,將面罩下巴部位罩住下巴,雙手同時向后上方用力撐開頭帶,由下而上戴上面罩,并拉緊頭帶,使面罩與臉部確實貼合,然后深呼一口氣,睜開眼睛。
檢查面罩佩戴氣密性的方法是:用雙手掌心堵住呼吸閥體進出氣口,然后猛吸一口氣,如果面罩緊貼面部,無漏氣即可,否則應查找原因,調(diào)整佩戴位置直至氣密。
佩戴時應注意不要讓頭帶和頭發(fā)壓在面罩密合框內(nèi),也不能讓面罩的頭帶爪彎向面罩內(nèi)。另外,使用者在佩戴面具之前應當將自己的胡須剃刮干凈。
濾毒罐的防毒原理
濾毒罐內(nèi)的裝填物是由吸附劑層和過濾層兩部分構成。其中,吸附劑層是過濾有毒蒸氣的,過濾層是過濾有害氣溶膠的。濾毒罐根據(jù)裝填方式的不同,分為軸流式(層裝式)和徑流式(套裝式)2種。軸流式濾毒罐內(nèi)的吸附劑層是以床層方式裝填的,截面不變,氣體沿濾毒罐軸向流動(見圖3)。徑流式濾毒罐內(nèi)的吸附劑層是套裝的,截面是變化的,氣體沿濾毒罐直徑方向流動(見圖4)。
濾毒罐的分類
根據(jù)濾毒罐與面罩的連接方式不同,濾毒罐可分為直接式和導氣管式2類。直接式濾毒罐直接與面罩相連,一般放置在面罩的嘴部正下方或左頰處,也有一些濾毒罐放置在面罩的右頰處,以便于左撇子佩戴者使用。還有一些面具左右頰均設有濾毒罐接口,可根據(jù)使用者的需要將濾毒罐放置在任意一處,未利用的接口可安裝1副通話器;也可在左右兩側均裝上濾毒罐而形成雙罐型面具。直接式濾毒罐一般為軸流式結構。導氣管式濾毒罐通過一波紋狀橡膠導氣管與面罩相連,一般為徑流式結構,其體積、重量比軸流式的大,防毒性能也較軸流式有所增強。
對蒸氣狀毒劑的吸著和對有害氣溶膠的過濾是2種不同的過程,只有在進一步弄清防毒原理的基礎上,才能正確理解濾毒罐的防毒性能,正確運用防護面具。
吸附劑層的防毒原理
有毒蒸氣是工業(yè)毒物的基本狀態(tài)之一,主要通過呼吸器官、眼睛和皮膚傷害人員。不論何種工業(yè)毒物,也不論采用何種使用方法,有毒蒸氣總是存在的。因此,對于有毒蒸氣的防護是基本的,防毒面具都必須有吸著有毒蒸氣用的吸附劑層。
防毒面具的吸附劑層,采用的是載有催化劑或化學吸著劑的活性炭。這種活性炭通常稱為浸漬活性炭或浸漬炭,或稱為防毒炭或催化炭。
活性炭是浸漬炭的基礎,浸漬炭的防毒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活性炭的性能與質(zhì)量。在活性炭的過渡孔和大孔表面上,載有銅、銀、鉻或鉬、鋅等金屬氧化物,這就是浸漬活性炭。這些金屬氧化物的加入數(shù)量,對防毒性能影響較大。除添加這些金屬氧化物外,為進一步提高防毒性能和穩(wěn)定性,有的浸漬炭上還加有少量的堿(氫氧化鈉)、氮苯、葡萄糖、三乙二胺之類的化學藥劑。
浸漬活性炭通過如下3種作用來達到防毒目的:
①物理吸附作用。所謂吸附,是指流體分子在固體表面增稠或凝聚的現(xiàn)象。物理吸附是由吸附質(zhì)與吸附劑分子間的力相互吸引發(fā)生的,被吸附分子保持著原來的化學性質(zhì),吸附熱較低,無選擇性,吸附和脫附速度較快,例如,活性炭對沙林、
芥子氣、氯等毒劑蒸氣就是物理吸附作用。
②化學吸附作用。化學吸附是由吸附質(zhì)與吸附劑分子之間以類似化學鏈的力相吸發(fā)生的,吸附質(zhì)與吸附劑形成表面化合物,吸附熱較高,有選擇性,通常不可逆。浸漬炭借助于添加金屬氧化物來提高對難吸附毒劑的防毒能力。在浸漬炭吸附光氣時,炭上的水分能與之發(fā)生水解反應。
所以,當濾毒罐受潮后,對光氣的防護能力會有所提高。由于化學吸著作用是在炭上發(fā)生化學變化,所以過濾罐吸收氰化氫之類的毒劑失效以后,是不能用普通辦法使之再生的。而借助物理吸附作用進行防護時,過濾罐失效以后還可以再生。
③催化作用。催化作用是指某些難被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的有毒蒸氣,采用催化劑使之發(fā)生催化反應,可以顯著提高化學反應速度,例如銅和鉻的氧化物與難以吸附的氯化氰、砷化氫等起水解反應。浸漬炭上發(fā)生的催化反應,主要是空氣中的氧和水,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與毒劑發(fā)生反應。
應當指出,催化劑在反應中只是提高了化學反應的速度,本身并未發(fā)生化學變化,且會逐漸被反應生成物所覆蓋,而失去催化作用。所以,利用催化作用進行防毒,其防毒能力是有限的。同時,某種催化劑只能對一兩種毒劑起催化作用,某一
種化學吸附劑也只限于吸附某一類毒劑,而物理吸附則具有廣譜性(可在不同程度上吸附所有的毒劑)。浸漬活性炭就是依靠物理吸附、化學吸附和催化這3種作用,對毒劑進行可靠的防護。
過濾層的防毒原理
過濾層是專門用來過濾有害氣溶膠的。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生的毒煙(固體微粒)、毒霧(液體微粒)、放射性灰塵和含細菌、病毒的微粒等,稱為有害氣溶膠。過濾層對有害氣溶膠的過濾過程與氣溶膠微粒的化學性質(zhì)關系不大,主要與其物理性質(zhì)、運動特性有關。
過濾層過濾氣溶膠的過程。目前常用的玻璃纖維過濾層是由許多層縱橫交錯的纖維網(wǎng)格組成,氣溶膠微粒通過時,總有機會接觸到纖維而被阻留。發(fā)生這種接觸的諸多效應中,主要是截留效應、慣性效應、擴散效應和靜電效應等4種,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又是前3種效應。
濾煙層有2種:完全的與非完全的。完全的濾煙層采用過濾材料除去空氣中的粒子,也就是說,過濾材料將大于孔隙的粒子擋在外面。然而,大部分面具的濾煙層是非完全濾煙層,這意味著它們含有比要除去的粒子直徑大的孔隙,利用截留、沉降、慣性、擴散和靜電效應的組合來去除粒子。真正發(fā)揮作用的組合過濾機理取決于粒子通過濾煙層的速率和粒子的尺寸,起主要作用的又是截留效應、慣性效應和擴散效應。
過濾層的防毒性能。氣溶膠和蒸氣是2種不同的物態(tài),其物理和運動特性也不盡相同,所以,過濾層過濾氣溶膠和吸附劑層吸著毒劑蒸氣,具有完全不同的特點。吸附劑層吸著毒劑時,一開始在吸附劑層的尾氣流中沒有毒劑分子透過,一段時間以后,尾氣中開始有毒劑分子出現(xiàn),毒劑濃度由小變大,逐漸增加,最終達到防護的閾值而穿透面具過濾罐。而氣溶膠通過過濾層時,一開始就有煙霧透過,發(fā)生瞬時穿透,并且在通常情況下穿透濃度基本不變,不隨時間的延長而增大。
在使用防毒面具時,應根據(jù)生產(chǎn)環(huán)境中不同種類和性質(zhì)的有毒蒸氣、氣體、有害氣溶膠選擇合適的濾毒罐。GB2890-1995中規(guī)定了8種類型的濾毒罐,其中帶過濾層的在罐上加注字母“L”。
篇2:過濾式防毒面具使用規(guī)定
1過濾式防毒面具由面罩、導氣管、濾毒罐三個部分組成。過濾式防毒面具使用條件是空氣中的氧氣體積濃度大于18%;環(huán)境溫度為-30~+45℃;毒氣濃度應低于2%。嚴禁在缺氧的環(huán)境中使用。使用時,應當正確佩戴,及時排除故障。使用后,要注意妥善保管。2過濾式防毒面具使用前要正確選用濾毒罐型號,確認毒氣種類,確認現(xiàn)場空氣中毒物濃度、氧氣含量和環(huán)境溫度,務必要在濾毒罐限定的防護范圍和有效防護時間內(nèi)使用。當毒氣濃度大于規(guī)定的使用范圍以及空氣中氧氣含量低于18%時,禁止使用過濾式防毒面具,而應改用長管式防毒面具或空氣呼吸器。
3使用前要認真對面罩、導氣管、濾毒罐的完好情況進行檢查,連接部位是否嚴密,并檢查整套面具的氣密性。其檢查方法是打開底蓋,戴好面罩,用手堵住濾毒罐的進氣口,同時用力吸氣,若感到閉塞不透氣時,則可認為此面具氣密性基本良好,否則,不能使用。
4防氨面具在使用過程中感覺面罩內(nèi)有氨味時,應立即撤離作業(yè)區(qū),更換濾毒罐。使用防一氧化碳毒面具時,應特別留心,應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氣體,不被呼吸所感覺,若稍微感覺不舒服時,應立即撤離作業(yè)區(qū)。每次使用后,應將濾毒罐上、下蓋蓋嚴,防止毒氣侵入或受潮失效,以保持其密封,并置于干燥、清潔處。去污時,應用肥皂水或0.5%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陰干。切勿暴曬,以防老化。
5濾毒罐每二個月定期檢查一次,一氧化碳濾毒罐連續(xù)使用兩個小時應予以更換,每月進行一次稱重檢查,如超過20克應停止使用。
篇3:正壓呼吸器防毒面具管理制度
一、總則
正壓呼吸器、防毒面具是消防的專用防護用具,正壓呼吸器主要由運行單位使用和管理,防毒面具主要由單位車間、化學車間使用和管理,該用具必須保證完備好用,做到專門使用,嚴禁挪作它用。
二、正壓呼吸器的管理
1.正壓呼吸器只能用于進入可能有毒的場所或發(fā)生火災時使用,正壓呼吸器屬于重要的消防設備,不得丟失或挪作它用。
2.正壓呼吸器必須作為備品按班交接,檢查各部件齊全,無損壞現(xiàn)象,同時要有檢驗合格證。
3.每月初的第一個星期日的白班(網(wǎng)控)主值班員,進行定期檢查,將檢查結果在網(wǎng)控帳進行記錄。檢查的內(nèi)容包括壓力、面罩清潔、各部件保證完整好用。
4.若發(fā)現(xiàn)氣瓶壓力不足時及時聯(lián)系消防隊進行充氣。
5.因工作需要,其它單位需借用時,必須有車間以上領導的同意,同時專責人記好記錄,借用時必須在網(wǎng)控的備品本上進行簽字。其它單位歸還時,必須認真檢查,確保正壓呼吸器完好。
6.不合格的正壓呼吸器要經(jīng)過消防隊和安監(jiān)科確認后進行報廢,并及時做好相應的記錄。
三、防毒面具的管理
1、過濾式防毒面具介紹
過濾式防毒面具是利用濾毒罐內(nèi)的藥劑過濾有毒害性氣體的空氣,使之變?yōu)闊o毒空氣的一種面具,其功能主要取決于濾毒罐里的濾毒藥劑,濾毒劑不同,作用也就不同,有的過濾空氣中的一氧化碳,有的用來預防酸性氣體的侵蝕,有的只能預防濃煙刺激。過濾式防毒面具由面罩、連管、濾毒罐組成。
2、防毒面具必須作為備品按班交接,交接班時要檢查防毒面具完好,不得丟失或挪作它用,同時要有檢驗合格證,過濾罐不能超過其有效期。
3、檢查、維護
3.1、過濾式防毒面具使用單位日常必須設專人檢查、維護。每月有檢查、維護記錄。時刻保持其完好可用。
3.2、檢查、維護:
3.2.1、面罩、連管、濾毒罐本體和接口必須完整,無破損。本體有清晰統(tǒng)一的標識。濾毒罐藥劑適應本部門、班組生產(chǎn)現(xiàn)場有可能產(chǎn)生有毒煙、氣的種類。
3.2.2、不用時,應將濾毒罐的螺帽擰上,塞好橡皮底塞,保持罐子密閉。
3.2.3、專防一氧化碳的5#罐,罐壁表面,標明濾毒罐的總重量。罐內(nèi)藥劑極易吸潮,故每次用后需稱取重量與原重量比較,當超過原重量20克時,應停止使用。
3.2.4、本面具各種型號濾毒罐儲存有效期為五年。各用戶儲存期超過五年的濾毒罐,應與廠家聯(lián)系給予重新檢測鑒定。檢測化驗合格后方可繼續(xù)使用。
3.2.5、面具應儲存于干燥、清潔、空氣流通、無氣味的庫房內(nèi)。班組、現(xiàn)場備存的面具必須是在有效期內(nèi)的合格品。不合格品嚴禁使用、存放。并及時到部門、安監(jiān)科辦理檢測、報廢手續(xù)。
3.2.6、備用狀態(tài)的面具,袋內(nèi)禁放異物,避免磕碰敲擊和重壓,防止劃傷眼睛片,增加呼吸阻力。
3.2.7、經(jīng)常使用的面罩如臟污,可用肥皂水或0.5%的高錳酸鉀溶液洗滌,切忌使用溶劑;洗后只許陰干,嚴禁日曬火烤,以免損壞橡膠部件。
4、使用單位設定專人按廠家說明書要求檢查,發(fā)現(xiàn)不合格的防毒面具及時聯(lián)系返還廠家;放在生產(chǎn)現(xiàn)場的防毒面具,使用單位應設專人定期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記錄及時匯報,同時由使用單位粘貼“停用”標識,按規(guī)定及時補充合格的防毒面具。
5、報廢的防毒面具必須經(jīng)車間確認報廢,并做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