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個人防護用品使用檢查知識

個人防護用品使用檢查知識

2024-07-14 閱讀 9540

一、安全帽

1、它是對人體頭部受外力傷害起防護作用的帽,名為安全帽。凡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戴安全帽。有的工人對安全帽的防護作用認識不夠,嫌麻煩,怕熱或樓上和室內裝飾施工時,自認為危險程度不大,不戴安全帽,這也是很危險錯誤的。

2、檢查產品合格證。產品合格證應有沖擊吸收性能和耐穿刺性能試驗指標。施工現場對安全帽若有特殊性能要求,應有絕緣性能和阻燃性能指標,檢查帽殼是否有裂紋或破損,安全帽的組成件帽殼、帽襯、下頦帶、鎖緊卡等是否齊全。安全帽應有使用日期,從產品制造完成之日計算,塑料帽、紙膠帽不超過2年半,玻璃鋼(維綸鋼)橡膠帽不超過3年。每頂安全帽有四項永久性標記:制造廠名稱、商標、型號;制造年月;生產合格證;生產許可證編號。正確戴好安全帽,帽初與帽殼有一定間隙,帽襯頂間隙為25~50mm,四周為5~20mm,適當系緊下頦帶。

二、安全帶

1、安全帶是高處作業工人預防墜落傷亡的防護用品,在沒有防護設施的高空,懸崖和陡坡施工,必須系安全帶。

2、安全帶高掛低用,注意防止擺動碰撞,使用3m以上長繩應加緩沖器,自鎖鉤用吊繩例外。緩沖器速差式裝置和自鎖鉤可以串聯使用。不準將繩打結使用。不準將鉤直接掛在安全繩上使用,應掛在連接環上使用。安全帶上各種部件不得任意拆掉。更換新繩時要加繩套。安全帶使用兩年后,按批量購入情況,抽驗一次,圍桿帶做靜負荷試驗。以2206N(225kgf)拉力5min,無破斷可繼續使用。對抽試過的樣帶,必須更換安全繩后,才能繼續使用,使用頻繁的繩,要經常做外觀檢查,發現異常時,應立即更換新繩。帶子使用期為3~5年,發現異常提前報廢。

安全帶的腰帶必須是一整根,其寬度為40~50mm,長度為1300~1600mm。護腰帶寬度不小于80mm,長度為600~700mm。帶子接觸腰部分墊的柔軟材料,外層用織帶或輕革包好,邊緣圓滑無角。帶子縫合線的顏色和帶顏色一致。用桿帶折頭縫成方形框中,用直徑4.5mm以上的金屬鉚釘一個,下墊皮革和金屬的墊圈,鉚面要光潔。帶子顏色主要采用深綠、草綠、桔紅、深黃,其次為白色。腰帶上附加小袋一個。安全繩直徑不小于13mm,捻寬7.5~9/100(花/mm)。吊繩、圍桿繩直徑不小于16mm,捻寬為7.5/100(花/mm)。電焊工使用懸掛繩必須全部加套。其他懸掛繩只部分加套。吊繩不加套。繩頭要編成3~4道加捻壓股插花,股繩不準有松緊。金屬鉤必須有保險裝置,自鎖鉤的卡齒用在鋼絲繩上時,硬度為洛氏HRC60,金屬鉤舌彈簧有效復原次數不少于2萬次。鉤體和鉤舌的咬口必須平整,不得偏斜。金屬配件表面光潔,不得有麻點、裂紋,邊緣呈圓弧形,表面必須防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配件,不準使用。金屬配件圓環、半圓環、三角環、8字環、品字環、三道聯,不許焊接,邊緣成圓弧形,調節環只允許對接焊。

篇2:防護用品的購置發放使用監督檢查制度

一、目的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人身健康,預防職業病危害,防止職業病,加強勞動防護用品的管理,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特制定本制定。

二、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柞水縣國寄望公司勞動防護用品的發放,使用和監督檢查的管理。

三、制度內容

1、根據《職業病防治法》規定,公司應為所有勞動者配備符合職業防治要求的防護用品,并將其費用單獨管理列入生產成本。

2、公司供應部門根據防護用品發放標準和在崗人數核定發放種類及數量,建立個人防護用品發放檔案,掌握防護用品發放信息,及時為勞動者開領取票據。并按防護用品發放標準做好采購、保管、發放工作,對防護用品的質量負責。

3、由于新增工種,工程變動及其他原因超標準發放防護用品,應當由需要部門寫出申請、報安環生技科審批。

4、勞動者個人進入工作場所必須佩戴好勞動防護用品,預防生產過程中產生職業危害,以降低職業病的發病率。

5、職業病防治辦公室、安環生技科、基層單位對防護用品的發放和使用情況進行定期、不定期監督檢查,對未按規定戴勞動防護用品的職工要進行批評教育,對屢次違反者要給一定的經濟處罰。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篇3:個人防護用品的采購驗收登記發放檢查等制度

為了防止假冒、偽劣或存在質量缺陷的安全設施和用品材料流入施工現場,規范采購行為,以及確保各作業人員及時佩戴各種安全勞動防護用品,確保安全生產,特制訂本辦法。

?一、采購

1.項目部應按照有關要求,對相關材料的供應單位進行評價,擇優選取,建立合格供應商臺帳。

2.合格供應商必須具備:生產、經營許可證;技術和生產及質量保證能力;當地主管門頒發的準用證證明材料(法律、法規要求);市場信譽和履約能力;

?3.項目材料員編制需求計劃,經項目部主要負責人審批后,同選定的合格供應商簽訂購貨合同。購貨合同中應約定:材料的品名、規格、型號、質量等級;生產制造規程和標準;驗收準則和方法;供應商應提供購置材料的相關資料。(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準用證,批量檢測合格證明等)。

二、驗收

1.批量材料:由分管經理、技術負責人、安全員根據約定的要求進行分批次集中檢測;零星材料進場:材料負責人、安全員隨時進行檢查驗收,發現有質量問題的,送有關檢測部門復檢,安全員做好檢查驗收記錄。

2.驗收方式:查質量合格證明材料、質量檢測報告;查外觀尺寸、規格和實物質量;按規定抽樣復試等。

3.對未檢品、不合格品作好標識,不合格品清退出施工現場。

三、登記

1.對通過檢查驗收的材料,進入庫房妥然保管,并進行分類標識,建立登記臺帳。

2.安全員負責收取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準用證,批量檢測合格證明等資料,建立登記臺帳。

四、發放

1.基本原則是按實際需要發放,建立發放登記臺帳。但勞動保護用品非正常損耗且屬于個人責任的將從本人工資中扣除。

2..工作服、手套、洗衣粉等勞保用品應定期(按月或季度)發放。

3.對庫存滿一年的安全防護材料、用品,由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安全員進行復查,凡變質、受損傷的及時清理,不允許發放使用。

五、檢查

1.各消防滅火器材應經常檢查,一經發現不能滿足規范要求的就要及時更換。

2.安全帽、安全帶、絕緣鞋、電焊面罩等安全防護用品必須保持完好無缺,一旦損壞必須及時更換。

3.施工現場的管理人員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檢查,發現不合格的產品或存在隱患的產品,要立即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