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防護用品分類與使用規范
個人防護用品是指工作人員在施工生產過程中,為保證安全與健康,防止外界傷害或職業性毒害而佩戴使用的各種用品的總稱,是勞動保護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施工生產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必備的防護手段。化學清洗施工涉及多種化學藥品,施工現場交叉作業,進塔入罐,登高作業,環境十分復雜。因此,為了避免或減少有害物或物體對人體的傷害,施工時,必須佩載必要的防護用品。各種防護用品應滿足能預防對人體各種暴露的危害、達到全面保護;穿著舒適、佩戴方便、重量輕、不妨礙施工作業活動;耐腐蝕、抗老化、對皮膚無刺激以及各部位配件吻合嚴密、牢固等要求。根據化學清洗工作的特點,常用防護用品按用余大致包括頭部保護用品、呼吸器官及面部防護用品、防酸堿用品、防墜落用品及防噪聲用品等。
1.頭部保護用品
安全帽是保護施工人員免受或減輕飛來或落下物體對頭部的傷害。化學清洗施工人員用通用型安全帽,由聚乙烯塑料制成,可耐酸、堿、油及化學溶劑。可承受3kg鋼球在3m高度自由墜落的沖擊力。
安全帽應端正戴在頭上。帽襯要完好,除與帽殼固定點相連外,與帽殼不能接觸。下鄂帶要具有一定強度,并要求系牢不能脫落。
2.呼吸器官及面部防護用品
在化學清洗時,配制清洗液常常會遇到的固體化學原料的粉塵、各種酸堿性物質的飛濺以及酸性氣體的揮發;在進塔入罐施工時,清理雜物、設備內壁表面處理也存在粉塵、清洗液中揮發性化學品對施工人員的面部灼傷和對正常呼吸帶來的不利影響。對呼吸器官和面部可供選擇的防護用品有各種防塵、防毒口罩、面罩等。簡便而常用的有過濾式防塵、防毒口罩或面罩和隔離式通風面罩。過濾式口罩或面罩是利用濾塵盒和濾毒罐將粉塵和有毒物質濾去,供人正常呼吸。隔離式通風面罩是通過壓縮機、送風機或通過長管將外部新鮮空氣引入供人呼吸。
使用過濾式口罩,面罩時應注意檢查部件是否完整,連接是否嚴密,管路、接頭是否暢通。濾料應定期更換。濾毒罐內吸收劑要根據防護范圍選擇(對一般常見的酸性氣體可選用活性碳為主要吸收劑)。隔離式通風面罩使用前要做氣密性檢查。使用時設專人監護供氣設備,定量檢查供氣膠管,以防止膠管扭結或被其他物體壓住。自吸式隔離面罩的膠管吸氣口應置于新鮮空氣的上風頭,離地面少10cm以上。膠管總長一般不超過至10m,以防止呼吸阻力過大,造成呼吸困難。
口罩、面罩使用后,可將過濾部分取下,用肥皂水或清水洗滌口罩、面罩主體,不得用有機溶劑清洗,以免損壞變形。保存時應放在盒內,置于干燥、清潔、空氣流通的庫房內,防止受潮和過熱。
3.防酸、堿用品
防止酸、堿傷害,應正確使用防護用品。常用的有眼鏡或面罩、工作服、手套及靴等。耐酸、堿工作服一般由橡膠、塑料薄膜、合成維纖、柞絲綢或生毛呢制成。從事化學清洗工作可選用合成纖維、柞絲綢或生毛呢制做的工作服比較適宜,可適應常見的酸類(硝酸、鹽酸、氫氟酸、檸檬酸等)和堿類(燒堿、純堿等)。耐酸、堿手套有橡膠、乳膠、塑料等。耐酸靴均由橡膠制成。化學清洗用各種藥劑主要由較強的酸、堿組成,人體直接接觸能引起嚴重的灼傷、中毒。因此,施工時一定要穿戴好防護用品。
4.防墜落用品
安全帶用于高處施工。使用前要認真檢查用無缺陷,使用時應牢固栓好,將掛鉤繩搭在肩背上,不得拖在地面上行走,以免磨損。平時要注意安全帶的定期維護與檢查。存放時,應懸掛保存,不得亂堆放、不準與酸、堿等易腐蝕物品接觸,要保持干燥。發現缺陷應及時修理或更新。
5.防噪聲用品
由于各種機械運轉、排氣放空、蒸汽及空氣吹掃等,清洗現場噪聲通常都在80~100分貝。為了減輕噪聲對施工人員身體的不良影響,排除給施工過程帶來的干擾,在無法消除噪聲源的情況下,可以采取個人防護的辦法。市售的防噪聲用品有:硅橡膠耳塞、防噪聲耳塞、防噪聲棉耳塞、防噪聲耳罩和防噪聲頭盔。這些防噪聲用品分別由特殊硅橡膠、軟橡膠、塑料、超細玻璃纖維、泡沫塑料及海棉橡膠等材料制成,分別適用于不同的噪聲環境,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可根據需要選擇使用。
篇2:危險品運輸安全防護設施防護用品配備使用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勞動防護用品管理,保證職工安全健康的從事工作,特制定本發放標準和管理制度。
一、定義
1、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正常使用或佩戴的,用以保護自身安全和健康的物品稱為勞動防護用品;如:勞動防護手套,防護鞋等。
2、所使用的特殊防護器具稱勞動防護用具;如:防毒面具等。
二、管理職責
1、安全管理員參與全公司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標準的制訂和修改,對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數量、質量及使用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
2、安全管理員統一負責編制防護用品的采購計劃。
3、倉儲部門負責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的驗收、保管,不合格的用品、用具拒絕入庫。
三、選用與保管
1、必須根據作業性質、條件(空氣中的氧含量、毒物種類、濃度等)、勞動強度及國家有關技術標準,正確選擇和采用合適的防護用品和器具。
2、防護器具不準超出防護范圍進行借用:
(1)不準用過濾式面具代替隔離式面具。
(2)嚴禁使用失效的防護器材;
(3)嚴禁用防塵口罩(帶換氣閥)代替過濾式防毒面具。
3、使用防護器具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熟知結構、性能,使用和維護保管方法。
4、各種防護器具應定點存放,使用車輛的防護器材要設專人管理,對防護器材的完好負責。
5、必須建立防護用品和器具的領用登記卡制度,并根據有關規定制訂發放標準。
6、定期校驗和維護
(1)由安全管理員負責公司安全防護工具的管理、建立臺帳和定期校驗工作。
(2)使用人對所屬區域的勞動防護用具的完好、維護保養負責,定期進行檢查和記錄。
(3)防毒面具等用后清洗,至少兩個月檢查一次,濾毒罐要稱量檢查,面具進行氣密性試驗。
7、勞動防護用品用具必須按規定用途使用,不得改作他用或變賣。
篇3:煤氣防護用品使用維護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保證煤氣防護用具能夠得到及時維護、有效使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范圍
本管理制度適用于從事煤氣生產、回收、輸配、貯存、使用等作業單位、人員。
3職責
3.1各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負責煤氣防護用品的具體管理,并責成專人管理。
3.2安全科負責監督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的使用。
4管理要求
4.1煤氣防護用具只允許作業人員進行煤氣作業時使用,不準隨意外借和挪作他用。
4.2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要建立防護用具管理臺帳。
4.3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要對防護用具進行經常性檢查,并做好記錄,防止丟失、損壞或急用時出現故障,隨時保證空氣呼吸器氣瓶內有足夠的壓力和氣量。
4.4檢查內容:
4.4.1空氣呼吸器要保持氣瓶內滿瓶或最高壓力。
4.4.2每次使用后對空氣呼吸器用具進行清潔,把氣瓶存滿或存到備用狀態下,壓力應達到額定壓力,再存放到箱內保存,存放箱要放在本崗位操作室,專人監護,防止丟失、損壞。
4.5煤氣防護用品使用人員必須經安全科培訓后方可進行獨立操作使用。
4.6使用空氣呼吸器時,應首先檢查面罩是否嚴密,檢查辦法遵照產品說明書。
4.7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的煤氣檢測儀、空氣呼吸器如發生故障或損壞,及時匯報安全科,并由專業人員處理。
4.8空氣呼吸器規定使用二年,到期提前上報安全科進行年檢。
4.9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有非正常損壞,要追究責任,照價賠償。
5相關記錄
5.1《煤氣防護用具臺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