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合理使用個人防護用品規范

合理使用個人防護用品規范

2024-07-14 閱讀 1313

個人防護用品在預防職業危害的綜合措施中,屬于第一級預防部分,當勞動條件尚不能從設備上改善時,主要依靠防護手段。在某些情況下,如發生中毒事故或設備檢修時,合理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可起到重要的防護作用。

個人防護用品有防護服裝、防護鞋帽、防護手套、防護面罩及眼鏡、隔音器、呼吸防護器、皮膚防護劑等。

個人防護用品主要有隔熱屏蔽和吸收過濾的作用。

起到隔熱和屏蔽作用的有防護服裝、口罩、帽、手套、防護面具、隔音器等。例如,根據接觸職業的主要生產性有害因素,可以分別裝備防塵、防酸堿腐蝕、防高溫輻射和防放射性物質粘污的防護服裝等;根據噪聲的頻譜和強度可裝備內耳或外耳隔音器等,用以減小勞動者直接接觸或受污染的程度,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起吸收和過濾作用的有防護眼鏡和呼吸防護用具。例如,防護眼鏡片可選擇地吸收過濾紫外線等;過濾式防毒面具能吸收過濾有毒氣體和粉塵等。

在選擇個人防護用品時,不僅要注意防護效果,還應考慮是否符合生理要求,便于利用。在使用時還需加強管理和檢查維護,才能達到應有的防護效果。

衛生部門在對企業的監測過程中發現,在企業已經配備了相應的防護用品的情況下,大部分職工卻未佩帶,他們認為佩帶防護用品一是嫌麻煩,二是不適應,影響操作。因此,我市大部分職工的個人防護意識尚有待加強。

篇2:危險品運輸安全防護設施防護用品配備使用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勞動防護用品管理,保證職工安全健康的從事工作,特制定本發放標準和管理制度。

一、定義

1、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正常使用或佩戴的,用以保護自身安全和健康的物品稱為勞動防護用品;如:勞動防護手套,防護鞋等。

2、所使用的特殊防護器具稱勞動防護用具;如:防毒面具等。

二、管理職責

1、安全管理員參與全公司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標準的制訂和修改,對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數量、質量及使用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

2、安全管理員統一負責編制防護用品的采購計劃。

3、倉儲部門負責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的驗收、保管,不合格的用品、用具拒絕入庫。

三、選用與保管

1、必須根據作業性質、條件(空氣中的氧含量、毒物種類、濃度等)、勞動強度及國家有關技術標準,正確選擇和采用合適的防護用品和器具。

2、防護器具不準超出防護范圍進行借用:

(1)不準用過濾式面具代替隔離式面具。

(2)嚴禁使用失效的防護器材;

(3)嚴禁用防塵口罩(帶換氣閥)代替過濾式防毒面具。

3、使用防護器具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熟知結構、性能,使用和維護保管方法。

4、各種防護器具應定點存放,使用車輛的防護器材要設專人管理,對防護器材的完好負責。

5、必須建立防護用品和器具的領用登記卡制度,并根據有關規定制訂發放標準。

6、定期校驗和維護

(1)由安全管理員負責公司安全防護工具的管理、建立臺帳和定期校驗工作。

(2)使用人對所屬區域的勞動防護用具的完好、維護保養負責,定期進行檢查和記錄。

(3)防毒面具等用后清洗,至少兩個月檢查一次,濾毒罐要稱量檢查,面具進行氣密性試驗。

7、勞動防護用品用具必須按規定用途使用,不得改作他用或變賣。

篇3:煤氣防護用品使用維護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保證煤氣防護用具能夠得到及時維護、有效使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范圍

本管理制度適用于從事煤氣生產、回收、輸配、貯存、使用等作業單位、人員。

3職責

3.1各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負責煤氣防護用品的具體管理,并責成專人管理。

3.2安全科負責監督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的使用。

4管理要求

4.1煤氣防護用具只允許作業人員進行煤氣作業時使用,不準隨意外借和挪作他用。

4.2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要建立防護用具管理臺帳。

4.3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要對防護用具進行經常性檢查,并做好記錄,防止丟失、損壞或急用時出現故障,隨時保證空氣呼吸器氣瓶內有足夠的壓力和氣量。

4.4檢查內容:

4.4.1空氣呼吸器要保持氣瓶內滿瓶或最高壓力。

4.4.2每次使用后對空氣呼吸器用具進行清潔,把氣瓶存滿或存到備用狀態下,壓力應達到額定壓力,再存放到箱內保存,存放箱要放在本崗位操作室,專人監護,防止丟失、損壞。

4.5煤氣防護用品使用人員必須經安全科培訓后方可進行獨立操作使用。

4.6使用空氣呼吸器時,應首先檢查面罩是否嚴密,檢查辦法遵照產品說明書。

4.7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的煤氣檢測儀、空氣呼吸器如發生故障或損壞,及時匯報安全科,并由專業人員處理。

4.8空氣呼吸器規定使用二年,到期提前上報安全科進行年檢。

4.9煤氣防護用品配備單位有非正常損壞,要追究責任,照價賠償。

5相關記錄

5.1《煤氣防護用具臺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