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安全管理制度范例
一、班主任及科任老師必須向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嚴格遵守學校各項安全管理制度。
二、師生不準帶水果刀等利器進入校園。同學之間不得玩尖利器具或有毒、有害的化學藥品。
三、學生不準攀爬圍墻、欄桿、陽臺、建筑物頂層等有危險性的地方。
四、教室、走廊等教學場所嚴禁追跑打鬧,不得向窗外拋扔雜物、防止砸傷他人和影響校園環境衛生。
五、上下樓梯靠右行,輕步上樓慢步下,不得擁擠,不準趴在扶手上往下滑。
六、在校生如有特殊病史,應向班主任報告,不得隱瞞。患有不宜進行劇烈體育活動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的學生,應告知班主任,教導處備案并書面通知有關任課教師,該生可免于參加劇烈體育活動。
七、在校期間,如有身體不適,應立即向老師報告并通知家長及時檢查治療,以防延誤治療時機。
八、學生如遇自傷,應及時告訴家長或班主任及學校領導,及時治療;如遇他傷,首先應通知傷害他人者家長,及時治療,再通知被傷害人家長。
九、走讀生應按時到校、離校,不在路上玩耍、串門、逗留。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放學后自己回家者,應向班主任遞交由家長簽字同意該生放學后自己回家的條子。
十、已滿十二周歲,離校20分鐘以上路程的學生,經家長和班主任同意后,允許騎車上學,但不得騎“三無”(無車閘、無車鈴、無車鎖)自行車,要自我保護好車輛,自覺遵守交通法規,防止交通事故發生。
十一、提高食品衛生意識,不買“三無”(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食品和路邊攤販不潔食品。
十二、體育、實驗等課,應嚴格遵守課堂紀律和操作規則,聽從老師指揮,防止事故發生。
十三、在計算機房上網時,要遵守青少年網絡公約,不瀏覽不良信息。學生不得上營業性網吧,違者嚴格處分。
十四、不得站在高處或爬上窗臺擦教室、樓道的窗戶玻璃等。
十五、遵守用電、用火規則,注意用電、用火安全,不得觸碰校內任何電氣設備。學生不得抽煙、玩火。嚴禁學生攜帶打火機、火柴、煙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進校。
十六、當與他人發生矛盾,而自身又無法解決的時候,應及時告訴家長或老師,防止矛盾激化、釀成事端。學生家長來校要講文明,不得大聲喧嘩,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
十七、學校組織集體外出,應遵守紀律、聽從指揮、有序步行,活動期間,嚴禁擅自離隊游玩。
十八、在校期間不隨便走出校門,遇有急事應向班主任請假,并報校長批準。不跟陌生人或似曾相識人離開學校。禁止帶社會人員來校,造成不良后果,當事者要負全部責任。
十九、當發現危及人身安全隱患或發生人身傷害事故,知情者應及時向老師或學校領導報告。當發生應急事故時不得造謠,夸大事實造成恐慌,要自覺維護公共秩序,保證校園正常秩序。
二十、記住下列幾個重要電話:火警119、匪警110、急救120,緊急情況下打電話求救。平時不得隨意撥打,否則要負全部法律責任。
二十一、加強思想教育,提高管理方法,嚴禁體罰辱罵、諷刺、挖苦學生,避免出現因體罰而使學生發生意外,否則后果由責任人自負。罰站一次罰款5元,超過30分鐘者,罰款50元。教師打學生一掌,踢一腳,擰耳朵等,一次罰款50元。
二十二、住校生的安全管理依照《住宿生管理制度》執行。
二十三、課間安全管理依照《課間監護制度》執行。
篇2:小學生九九重陽節發言稿
小學生九九重陽節發言稿
同學們:
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九月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也稱敬老節!老人是我們的財富,因為他們為祖國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在現今的社會中,我們需要發揚愛老,敬老,尊來的傳統美德!
不少同學都知道,今年的xx月xx日是農歷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歷九月九日,為什么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關于重陽節的故事很多.據說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那時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饞害后,宮女賈某也被逐出皇宮,賈姓宮女又將此習俗傳入到民間.
到了東漢,民間在該日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則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當然,古人的登高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時還有吃重陽糕(一種九層糕)、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清代以后,賞菊之俗尤為昌盛,時間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后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想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這些習俗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的中就有記載.
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在gg開放的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最近,從新聞媒體討論的話題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該不該給老人讓座?怎樣做一個可愛的上海人?這些活動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設和塑造一個具有高度文明、能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項內容.作為生活在這座大城市的我們,更有義務為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觀地說,經過gg開放和精神文明建設,良好的社會風氣已經逐漸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為受到大家的譴責.反省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學生在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又做得怎樣?我不想對你們的過去予以評價.但是,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全體同學是否想到,該如何為我們家的老人或者社會上的老人做點什么呢?希望大家考慮一下.當然,學校政教處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節后作個統計,看看我們的立達學生在老人節里為社會、老年人都做了些什么.
我今天的講話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篇3:小學生在畢業典禮上發言稿
小學生在畢業典禮上發言稿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首先,我十分榮幸也十分激動能在畢業典禮上代表畢業生發言,這也是我在母校最后一次發言了。今天,我站在這里,代表全體 20~~ 屆畢業生向我們的母校道別,向師長們道別,向朝夕相處的同窗們道別,也向這段不能忘懷的歲月道別!
六年的步履踏實而又匆忙;而當這一切驀然落幕的時候,我才發現,我們走的辛苦而快樂,過的充實而美麗,我們流過眼淚,卻伴著歡笑,我們踏著荊棘,卻嗅得花香。回首往事,一幕幕涌上心頭,如淺嘗一杯陳年老酒,如品味一杯清香的濃茶,如吟誦一首無韻的小詩,如咀嚼一顆苦澀的酸果,……啊!小學這匆匆而過的2100多個日子里,它帶走了我們成長的金色年華,卻留下了我們的歡聲笑語,記下了我們的酸甜苦辣,灑下了我們的拼搏汗水……如今我們就要畢業了,所有這些溫暖的記憶都將銘刻在我們內心深處,那是我們生命中最難忘的日子。
忘不了,敬愛的老師!忘不了您那諄諄教誨,忘不了您課下和我們一起探討問題的身影,忘不了您那慈祥的目光。從開始學枯燥的拼音字母到現在能寫瑯瑯上口的作文,您為我們操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汗呀!為了不讓同學掉隊,您不惜花時間為我們補習功課;為了不讓我們沾染不良的思想,您經常推心置腹地分析利弊……您用您的熱情,您的心血,堅守著“培育祖國花朵”這個神圣的職業!
忘不了,親愛的同學們!忘不了我們朝夕相處的那些時光,忘不了我們結下的深情厚誼。六年中,我們一起度過這段美好的歲月,一起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一起在廣闊的操場上盡情玩耍,六年了,轉眼間就要分手了,心中怎能平靜?
忘不了,美麗的校園!親愛的二小!您像一位溫和的母親,用甜美的乳汁哺育著我們,讓我們茁壯地成長。在這里我們受到了嚴格的教育;在這里,我們養成了奮發圖強、團結友愛、講究文明、遵守紀律的好作風。我們在您溫暖的懷抱中獲得了知識的瓊漿、智慧的力量、做人的道理。
如今,我們就要奔赴新的征程,太多太多的感謝,太多太多的感情,太多太多的感動,太多太多的感觸,我說不清、道不完。此刻,我只有真誠的祝福。
衷心祝愿學弟學妹們努力學習 ,快樂成長!
祝愿領導老師們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祝愿母校的明天會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