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Z煙草專賣局安全事件應急預案

Z煙草專賣局安全事件應急預案

2024-07-14 閱讀 2137

煙草專賣局(公司)安全事件應急預案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省局甘煙安[**]11號文件《關于制定甘肅省煙草行業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通知》精神,以黨中央“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種預警和應急機制,提高政府應對突發事件和風險的能力”等有關安全理論思想為指針,堅持“以人為本、常抓不懈、重在預防”的安全觀,結合縣局(公司)實際,特制定本預案。一、應急預案的救援原則遵循“信息準確、快速反應;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統一指揮,各負其責;立足自救,內外結合”的救援原則。二、法律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關于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關于制定煙草行業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通知》,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甘肅省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通知》等法律、法規及黨中央、**、省政府、煙草行業有關安全生產管理規定。三、成立安全事件應急指揮機構1、成立“安全事件應急指揮組”。指揮由局長(經理)***同志擔任,******擔任副指揮,指揮組下設3個小組:(1)現場救援小組組長:***成員:******、************(2)后勤保障小組組長:***成員:******(3)通訊聯絡小組組長:***成員:******2、工作職責指揮組職責:(1)組織、指揮、協助事故部門開展事故救援、現場恢復及其事故善后工作;(2)提供、聯系事故救援所需的相關物資;(3)協助社會救援部門所進行的現場救援、事故調查和事故處理工作;(4)組織、協調各專業救援小組的工作;(5)向上級部門匯報事故發生情況;(6)提出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及對立功人員的獎勵意見。現場救援小組職責:(1)、根據指揮組安排攜帶相關物資;(2)、搶救在各類事故(事件)中被困現場人員及其重要物資;(3)、隨時向指揮組報告現場情況,為指揮組提供決策信息;(4)、根據上級指示,采取“緊急避險”措施。后勤保障小組職責:(1)、根據現場需要,匯報所需要救援物資,保證救援物資的供應;(2)、搶救、安置事故傷亡者,安置疏散出的物資。通訊聯絡組職責:(1)、根據指揮組安排,啟動預案,通知所有預案內人員;(2)、根據指揮組的指令,向上級等有關部門報告事故現場情況;(3)、負責維護現場秩序,疏散現場圍觀群眾;(4)、調解事件矛盾及做好政策宣傳教育工作。四、籌備應急資源1、物質資源(1)、各批零網點及公司大庫必須備有下列救援及防護物品:abc干粉滅火器3-5具;防盜搶專用器械:電警棍2個、狼牙棒1個;(2)、單位值班應急車輛;(3)、應急藥品、急救工具;2、人力資源以下人員必須經過相關方面的專業訓練或者從事本專業工作:(1)、火災事故現場保護人員;(2)、事故現場傷者的救治人員;(3)、其他需要現場分析、決策等相關技術人員;3、資源的配置與管理以上應急資源由安全事件應急指揮組調配。五、應急啟動程序和應急處置程序、措施(一)、應急啟動程序1、不論發生何種安全事故(事件),都立即啟動本應急預案,同時向公安、保險等職能部門報告。2、不論發生何種安全事故(事件),事故部門都應視事故性質、嚴重程度上報相應的社會救援部門。3、預案指揮組成員接到預案啟動命令后必須迅速各就各位,認真履行其職責,保證24小時通訊暢通。因特殊情況不能履行其職責的,其職權轉交本單位(部門)其他負責人。(二)、應急處置程序、處置措施1、火災事故(1)、了解火場內部是否有被困人員、所燃燒物品、是否有爆炸物及化學危險品;(2)、了解燃燒物質、失火現場建筑物情況、疏散通道出口起火點處于建筑物內的大致方位;(3)、切斷火場電源,解救被困人員;(4)、利用現場滅火設施進行撲救;(5)、確認人員已全部疏散,關閉防火門;應該注意的問題:(1)、進入煙霧較大的火災現場應攜帶應急照明以及濕毛巾;進入火勢較大的火災現場應穿消防服;進入樓房火災現場人員搶救被困人員應攜帶消防救生繩,所有進入火災現場人員均應攜帶通訊工具,并保證每5分鐘聯系一次,若聯系中斷,必須組織第二次救援。(2)、在沒有足夠的安全措施下,嚴禁進入火災現場,所有人員未經過火災現場指揮員允許,不得進入火場。(3)、火災撲救完成后,要組織人員現場看守(不得破壞現場),防止余火復燃。2、交通事故一般事故:(1)、車輛故障發生影響車輛正常行駛的故障要迅速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停駛到安全地點進行現場維修,不能現場維修的撥打電話等待救援。發生車輛失火事故,要立即停駛,車內人員要迅速離開車內。若車前蓋內冒煙,在沒有準備好滅火措施前,不要打開車蓋,若不能自救,要馬上離開車輛,同時撥打119、122電話。(2)、輕微碰撞按事故程序快速處理。(3)、人員傷亡事故若發生有人員傷亡的重大交通事故,車內輕傷人員要迅速打開車門或車窗離開現場,并及時撥打120、122電話。在救護人員未到達之前,有條件的要對重傷人員進行現場搶救(主要針對正在大量出血的傷口、受外力擠壓、嚴重呼吸障礙等情況采取措施),對頭腦清楚,骨骼、頸椎可能受損人員,不要輕易采取措施。特別提示:(1)、處理以上三種情況時,應盡量離開公路,防止二次事故;(2)、要盡量爭取時間,最大限度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3)、要始終堅持救人先于保護現場的原則。3、搶劫盜竊事故(1)、發生盜竊事件。若發現竊賊正在行竊中,應首先報警。發現人(營銷人員、部門值班人)要持有防身器械。若發現人(營銷人員、部門值班人)與竊賊同在一個建筑物內,在可能的情況下,發現人(營銷人員、部門值班人)可離開建筑,將竊賊反鎖在建筑物內。(2)、發生盜竊既遂案件。發現人(營銷人員、部門值班人)不要進入現場內部,按程序上報。特大盜竊案件,應立即報告,并立即組織力量布控,設置警戒線,在公安部門到達

本新聞共2頁,當前在第1頁下一頁

篇2:五一醫院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應急預案

第一醫院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應急預案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證病原微生物實驗室(以下稱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發生時,能夠反應迅速,處置得力,及時有效地把危害范圍控制在最小化,保證實驗室相關人員的健康,保證公眾健康和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可感染人類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樣本運輸管理規定》和《安徽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預案。

第二條本預案所稱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夠使人致病的微生物。

《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中危害程度分類為第一、第二類的病原微生物,以及我國尚未發現或者已經宣布消滅的微生物統稱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本預案所稱實驗室活動,是指實驗室從事與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樣本有關的研究、教學、檢測、診斷等活動。

第三條本預案適用于所有設在我院內涉及人體健康的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發生的生物安全事件。主要包括:

(一)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者樣本在運輸、儲存中被盜、被搶、丟失、泄露事件。

(二)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在實驗室活動中造成實驗室人員感染和向實驗室外泄露或擴散事件。

(三)由于自然的或恐怖襲擊等不可預測因素所引起的實驗室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擴散事件。

第四條當第三條中的任一事件發生,啟動本院本預案的工作原則是與預防為主,常備不懈;設施規范,管理到位;主動監測,反應迅速;依法處理,措施果斷;機制通暢,遏制危害。

第二章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任務

第五條z市人民醫院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員會負責全院與人體健康有關的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組織領導與協調指揮工作,當院內發生實驗室安全事件時,負責決策指揮,調動人員,全面部署應急事項。

第六條z市人民醫院生物安全管理委員會負責全院與人體健康有關的實驗室設立與運行的生物安全評估和技術咨詢、論證工作。

實驗室要制定應急預案,明確負責人和相關人員職責。

第三章預防預警報告

第七條預防

(一)認真貫徹執行《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安全管理條例》,嚴格按照《安徽省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做好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及實驗活動的審批或備案登記工作。

(二)加強實驗室標準化建設,對實驗室人員配備、設備配置、個人防護和安全行為等必須按照《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嚴格執行。

(三)病原微生物保藏機構要制定嚴格的安全保管制度,做好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和樣本進出和儲存的記錄,建立檔案制度,并制定專人負責。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和樣本要設專庫或者專柜單獨儲存。

(四)增強安全意識,進一步完善實驗室生物安全的各項規章制度。把生物安全管理責任和措施落實到實處,消除安全隱患。實驗室工作人員應自覺遵守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和技術規范開展工作;加強安全防范,防止實驗室發生生物安全恐怖事件。

第八條預警

(一)建立有效的預警機制,為各種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和樣本建立檔案和使用記錄。

(二)建立實驗室工作人員健康檔案,定期體檢。

(三)定期開展自查,發現安全隱患要迅速報告并立即整改。

第九條報告

(一)實驗室如發現在實驗室操作菌毒種運送儲存過程中發生病原微生物泄露造成環境污染或發現由于實驗室感染而引起的與病原微生物泄露造成環境污染或發現由于實驗室感染而引起的與病原微生物相關的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要立即報告我院生物安全管理委員會,并立即向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及當地政府報告。

(二)實驗室發生生物安全恐怖事件時,實驗室要立即向我院生物安全管理委員會,并向上級行政部門和當地公安機關報告。

第四章應急處置措施

第十條當發生實驗室安全事件時,實驗室應立即啟動本部門應急預案,迅速判斷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在向上級部門報告的同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護實驗室人員的安全,控制病原菌微生物擴散,盡可能將事件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第五章保障措施

第十一條不斷完善實驗技術操作堆積和技術規范,強化實驗室規范化建設。

第十二條加強對涉及實驗室生物安全的監測與預警、疫情分析評估、流行病學調查、消毒隔離技術等方面的業務培訓。加強實驗室業務人員法制化管理和法律責任方面的培訓。

第十三條定期開展應急演練工作,應急演練每兩年不少于1次,演練工作應根據性質的不同分類進行。

第六章附則

第十四條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篇3:某中學預防安全事件應急預案

為了進一步落實上級有關加強學校安全教育工作精神,增強全體師生安全意識,提高自救能力,以有效降低安全事件和事故的危害,從我校實際出發,特制訂本應急方案。

一、成立學校安全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所有中層干部和學校男教師

二、所有班主任每周必須召開一次班級法制、交通、人身、健康安全教育,保持安全教育警鐘常敲、警鐘長鳴,政教處每次班會均檢查并記錄在案。強化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在辦公要求上嚴格管理,所有值班教師在值班期間不得遲到、早退或中途離崗,并把該值班老師定為值班期間所值班范圍第一責任人,對所值區域負總責。

三、與工商局、城管大隊強化聯系,建立合作關系,清理門口私人小吃攤,保障飲食安全,疏通門口通道。班主任強化學生飲食安全教育,要求不能有一個學生購買門口小吃攤食品,杜絕其在門口生存的土壤。學校委托專業人員對學校小賣部進行食品安全檢查,強化學校食堂進貨、工作人員培訓、工作人員健康情況和設備設施的監管,成立學生聯查隊,對帶食品進教學樓、隔墻購物、宿舍學生自帶零食等現象進行嚴格治理,確保師生飲食安全。

四、與派出所加強聯系,在學校門衛室設立警務值班室,加強學校及周邊安全監控。在學校門口和宿舍各安裝獨立的監控攝像頭,其余功能樓安裝綜合攝像頭,全天候監控學校及門口附近情況,確保監控無死角,專人專管。

五、與交警隊聯系,放學時段學校門口、學校東側十字路口保證均有交警值勤,及時疏導交通,并有效制止家長接送車輛進入學校大門口疏散區;學校以班為單位,要求全體學生必須和家長溝通并取得一致意見,家長接送車輛不能進入學校疏散區,不能利用三輪車接送學生上下學。每到放假時段,學校全部干部和男教師全部到門口值勤,執勤力量從校園一直延伸到段里村東部勝利路與京開路交口,并為每個帶隊干部配備對講機,發生問題及時上報,及時處理,和路上及路口的交警形成治理合力。

六、學校三個年級實行錯時放學,走讀生比住宿生提前10分鐘放學,放學時,每個樓梯口均有教師執勤,學生列隊下樓,有效防止樓內擁堵、踩踏等安全事件發生。放學后,七年級學生走東門離校,八年級學生走西門離校,九年級學生和七八年級延遲10分鐘放學,有效降低門口學生擁堵現象。教學樓內,每節課間每層樓均有8名學生執勤,對樓道、廁所、教室和上下樓梯進行全程監控和管理,確保無違紀現象和安全事件發生。學校任何功能樓均保持所有通道打開,以防止緊急事件發生時出現出路受阻和擁堵現象。對每個班級學生上下樓所走通道進行嚴格規定,有效進行學生上下樓通道分流,減少主通道壓力。晚自習放學后,所有值班教師必須把學生整齊列隊、全員帶到宿舍樓并與宿舍樓值班人員完成交接方能離校。

七、遇突發事件,各班的第一安全責任人是正在授課的教師,授課教師應該立即停課,并組織本班學生迅速有序按規定路線撤離。任課教師站在教室門口附近,防止學生在教室門口擁堵踩踏。沒課的班主任應在第一時間趕回本班教室協同作好疏散工作,當學生全部撤離教室后,任課教師方可離開。其他所有教職員工應在第一時間趕到,協助指揮學生撤離。在校園非教室范圍內發生緊急事件,當日值班帶班領導為第一責任人,應立即組織值班人員進行現場應急處理,同時第一時間上報學校政教處,必要時,第一時間撥打110、119或120,緊急處理。

八、每月進行一次安全演練,讓全體師生均學會使用滅火器等消防設備,學會火災、地震、踩踏等緊急事件的應急技巧。

九、每天值班人員早6:00――晚10:00校內不間斷巡邏,結合學生會和學生聯查隊巡邏,有效監管,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各種違紀現象和安全事件。帶隊值班領導駐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