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日常管理評價方法管理制度
為了提高我班同學們的各種能力,增強自信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具有努力拼搏、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成為優秀的少先隊員,根據班級的發展特點,制訂了以下評價制度和獎勵方法。
一、評價制度:
1.課堂上積極動腦思考、發言,積極或按時完成作業,書寫認真,作業本保持干凈整潔,作業質量高,就能得到“學習好”、“學習進步”或“發言真棒”“作業好”等獎勵卡。
2.積極為班級、為學校、為同學做好事、樂于奉獻,愛幫助遇到困難的同學,做有益的事情,就能得到“好人好事”的獎勵卡。
3.積極參與學校、班級組織的各種有意義的活動,如:音、體、美活動(文章轉自實用文檔頻道**09),或“班級博客、網上活動或作業”等活動,并取得較突出的成績,就能得到“活動積極”的獎勵卡。
4.按時做值日工作,不遲到、不早退,不著急、不糊弄,認真做完值日,并且遵守值日的紀律,就能得到“勞動好”的獎勵卡。
5.有良好的文明習慣,在校、在家都不耍小脾氣,衣著整潔、講究衛生,愛護環境,尊敬師長,就能得到“講文明”或“講衛生”的獎勵卡。
6.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遵守班級的紀律要求,如:自習課上不隨便講話,抓緊時間寫作業,不浪費時間,聽從班級干部管理,如果老師有意外急事,離開班級片刻,能自覺維護班級紀律,就能得到“守紀律”的獎勵卡。
二、獎勵方法:
1.以上的每一條要求,如果做到了其中的任何一條,就可以及時得到相應的獎勵卡。
2.每種卡積累滿五張,就可以在自己準備的“專用本”上,貼上一朵大紅花。
3.如果攢夠了十朵紅花,就可來兌換一個小禮物(學習用品),還可以在評比臺上屬于自己的空間中貼上一面小旗子,在今后的評比表獎中,做為重要的、有價值的參考。
4.在積累各種卡的時候,為了讓大家機會多一些,在每天得卡的環節中,還有自由選卡的時候,以便大家積累同一種卡的時候多一些,從而提高得紅花的機會。
請同學們努力吧,看誰最先成為“紅花大滿貫”得主,加油!加油!!加油!!!
今天,我們仨是第一批得到小旗子和獎勵的同學,好開心...
篇2:班級物資領取使用收歸管理辦法
班級物資領取、使用、收歸管理辦法
為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為進一步提高班級學生勤儉節約、愛護公物、愛惜使用公物的意識,倡導物盡其用,愛惜使用、節約使用、循環使用,特制訂并實施本方法。
1、總的流程:每學年初,總務處根據各班情況配置發放相應物資,如教室鑰匙、粉筆盒、黑板擦、飲水機桶及若干清衛工具等(詳見配置發放物資清單)。期中總務處根據各班物資使用情況實行物資以壞(不能再使用)換新,對物資丟失的賠償后再領用。每學年末,總務處要求各班將學年初配置發放的一應物資收歸入庫,經整理后再使用。
2、班級物資的領取、更換原則上應由班級勞動委員、生活委員負責,特殊情況也可由班主任委托其他同學進行。否則倉庫按要求不予發放。
3、總務處按學年對班級物資的使用、收歸管理進行量化考核,該量化考核結果納入學校對班級的考核,具體辦法為
①匯總統計班級物資的更換頻次。對于高于年級平均更換頻次的班級予以扣分,每高一個頻次則扣一分,高二個頻次扣二分,以此類推。反之,如低于年級平均更換頻次的班級則予加分,每低于一個頻次加一分,低于二個頻次加二分,以此類推。
②匯總統計每學年末班級物資的收歸情況。暫規定若干班級收歸物資中凡缺失一個種類則扣一分,缺失二個種類則扣二分,以此類推。暫規定若干班級收歸物資中因相對重要,如有缺失要求賠償的物資,如果班級因故缺失,在規定期限內賠償的,可免予扣分;但如在規定期限內末作賠償的,則予以扣分,每缺失單位數量扣一分。同時賠償金額在每學年班級代辦費結算的余額中予以扣除。
③量化考核結果于每學年末反饋公示。
附:每學年班級配置發放物資清單暨每學年末班級應收歸物資清單
篇3:班級安全教育管理規定
1.班主任是班級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直接責任人,具體負責組織日常對本班學生進行安全與生命工作的宣傳教育、指導檢查、監督管理。要經常、及時、有針對性地對本班學生進行安全和生命教育;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校外交通、消防、用電、網絡、防溺等各類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教育學生遠離“黃、賭、毒、邪”,不受誘騙,不進“三廳二吧”(歌舞廳、游戲廳、錄像廳、網吧、迪吧),增強學生的遵紀守法和安全防范意識,提高學生在校外各種場合下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2.班主任要及時傳達上級有關安全工作的文件和會議精神,可結合本班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班級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對本班學生提出班級安全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
3.班主任要經常督促、指導學生認真做好班級安全管理工作,及時了解班級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積極主動采取相應措施,以避免班級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別是要注意個別學生的情緒波動和言行變化,及時主動對其進行心理疏導,防患于未然。
4.班主任應對本班教室內各類設施、備品的安全狀況及時、定期進行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處理或上報總務處,并提醒學生注意,以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5.班主任應每日按時做好學生點名工作,指定專人負責填寫點名冊。發現學生未經請假、不按時到校,或逃堂、曠課,應在第一時間通知其監護人。必要時應進行家訪,了解或說明情況,以爭取家長的配合。
6.班主任要嚴格執行學生請假制度。學生因病、因事必須請假者,必須履行請假手續,以有效控制學生請假外出,預防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7.班主任應認真負責地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校內外活動,如文體活動、社會實踐、衛生勞動等,對安全隱患要有預見性,并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要教育學生注意安全。
8.班主任應積極主動地與各科任教師交流、溝通,了解本班學生在各學科中的表現。幫助科任教師協調好與學生的關系,保證本班正常教學秩序,避免學生因與科任教師矛盾而影響學習與生活。
9.班級學生在校內發生各類安全事故,班主任必須及時到場處理,對受傷學生要及時送到附近醫院就診,并與家長取得聯系、上報政教處及相關責任人。
10.班主任除負責對本班學生進行日常安全管理外,在節假日、雙休日、寒暑假期前和每學期初要重點進行安全教育。
11.班級管理安全責任依據分工不同,貫徹“誰組織,誰負責”、“誰在場,誰負責”的原則;同時依據“分工不分家、齊抓共管”的原則,在無明確分工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為第一責任人,其他有關教師為第二責任人,班主任不在的情況下,代理班主任或學校指定的臨時教師為第一責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