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職業病危害評價流程

職業病危害評價流程

2024-07-15 閱讀 9658

職業病危害評價的流程是:

1.收集各種與評價項目有關的資料,包括適用的各類法律、法規、標準、規范,企業提供的各類安全衛生技術、管理文件資料、運行記錄,以及現場的安全衛生狀況等。

2.根據收集到的資料及企業的評價要求和評價目的,制定相應的評價計劃或評價方案,以指導評價工作按時有序地開展。

3.在獲得充分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工程分析,對物料、工藝過程、設備設施、作業場所等進行危險、有害因素或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并明確其存在的部位或環節。

4.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劃分評價單元或確定重點評價因子,并選擇評價方法。

5.利用選定的各種評價方法進行定性、定量或綜合評價,以明確危險、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有害因素或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

6.結合現場或類比現場實際情況或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的職業安全衛生的考慮,依據相應的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的要求,對企業的安全衛生管理、工程技術措施等進行評價。

7.針對辨識、評價的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各種合理可行的安全、衛生對策措施,包括管理措施、工程技術措施、應急救援預案等。

8.做出職業病危害評價的結論。

9.在評價過程中要對評價報告進行反復的審核、修改、完善工作,確保職業病危害評價報告的質量。

篇2:化學品生產公司職業病危害告知制度

為了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切實保護公司員工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所屬各部門應當為員工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勞動者獲得職業衛生保護。

二、公司綜合管理部與已進、新進公司的員工簽訂職業病危害勞動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時,應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員工,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

三、未與在崗員工簽訂職業病危害勞動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的,應按國家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與員工進行補簽。

四、公司員工在已訂立勞動合同期間因工作崗位或者工作內容變更,從事與所訂立勞動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時,公司綜合管理部、健康安全科應向員工如實告知現從事的工作崗位、工作內容所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并簽定職業病危害因素勞動變更職業病危害因素告知補充合同。

五、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工作場所,應當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對作業人員進行告知。警示說明應當載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

六、公司健康安全科應定期或不定期的對各部門職業病危害告知制度的實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指導,確保告知制度的落實。

七、公司健康安全科每年對員工進行職業病危害預防控制的培訓、考核,使每位員工掌握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預防和控制技能。

篇3:煤礦職業病危害告知制度范本

為了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切實保護公司員工健康,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分類管理,綜合治理”的方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1、公司應當為員工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勞動者獲得職業衛生保護。

2、公司與已進、新進公司的員工簽訂合同時,應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等如實告知職工,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

3、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場所,應當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對作業人員進行告知。

4、公司每年對員工進行職業病危害預防控制的培訓,使每位員工掌握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預防和控制技能。

5、職業病的范圍和診斷標準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對已確診的職業病患者應進行積極治療。

6、定期對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進行檢測。

7、按規定向職工提供符合防治職業病防護要求的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積極采用新工藝,選用新設備,改善工作條件,從源頭控制職業病危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