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使用指南

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使用指南

2024-07-14 閱讀 3302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明確規定,在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設備、產品包裝上,必須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為了深入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衛生部制定并頒布了《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該標準全文強制,用人單位必須遵照執行,為了幫助衛生監管人員和用人單位更好地執行標準,特制定本指南。

《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要求用人單位通過采用圖形標識、警示線、警示語句和告知卡等措施,禁止不安全行為、強制采取防范措施,最終有效地預防職業病的發生。應該說,設置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是眾多預防措施中,投入較小,而效果顯著的預防措施之一。美國早在1991年就發布了安全標識指南,并得到廣泛的應用。國內制定并發布了《安全色》(GB2893)和《安全標志使用導則》(GB16179)。20**年,國際標準化組織修訂和發布了工作場所和公共場所安全標識設計原則標準(ISO-3864-1)和產品安全標簽設原則標準(ISO-3864-2)。

職業病重在預防,我國由于產業和國家經濟力量仍然相對不足,與職業病相關的社會保障體系相對不健全,我們更應重視職業病的事前預防工作。我們將依據《職業病防治法》,大力貫徹實施GBZ158—2003《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以期有效地預防職業病的發生,切實保障勞動人群的健康權益,促進產業和國家的經濟建設不斷向前發展。

一、標準編制說明

(一)起草依據

1、《職業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

《職業病防治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載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

第二十五條規定“向用人單位提供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的,應當提供中文說明書,向用人單位提供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的,應當提供中文說明書,并在設備的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載明設備性能、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維護注意事項、職業病防護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

第二十六條規定“向用人單位提供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化學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材料的,應當提供中文說明書。說明書應當載明產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產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項、職業病防護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產品包裝應當有醒目的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貯存上述材料的場所應當在規定的部位設置危險物品標識或者放射性警示標識。”

《職業病防治法》第六十五條還規定“未按照規定在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的”,“由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或者提請有關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權限責令關閉?!?/p>

2、《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第十二條規定“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應當設置黃色區域警示線、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載明產生職業中毒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高毒作業場所應當設置紅色區域警示線、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并設置通訊報警設備?!?/p>

第二十二條規定“有毒物品必須附具說明書,如實載明產品特性、主要成分、存在的職業中毒危害因素、可能產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項、職業中毒危害防護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沒有說明書或者說明書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向用人單位銷售。用人單位有權向生產、經營有毒物品的單位索取說明書?!?/p>

第二十三條規定“有毒物品的包裝應當符合國家標準,并以易于勞動者理解的方式加貼或者拴掛有毒物品安全標簽。有毒物品的包裝必須有醒目的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經營、使用有毒物品的單位,不得經營、使用沒有安全標簽、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的有毒物品?!?/p>

第二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維護、檢修存在高毒物品的生產裝置,必須事先制訂維護、檢修方案,明確職業中毒危害防護措施,確保維護、檢修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維護、檢修存在高毒物品的生產裝置,必須嚴格按照維護、檢修方案和操作規程進行。維護、檢修現場應當有專人監護,并設置警示標志?!?/p>

因此,有必要對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如警示標識的種類、標識的設計原則、標識的選用和設置做出規范性要求。

(二)主要的起草原則

1、所有標識圖形完全符合GB2893、GB/T15565等對標志顏色、圖形制作、圖形含義、設置等方面的要求;

2、優先選用國際通用的圖形標識,選用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標準圖形;

3、次優先選用國家標準中的圖形標識;

4、選用人們習慣認可的圖形標識;

5、創造新的用于職業病危害作業場所的圖形標識。

(三)本標準的結構

包括正文和四個規范性附錄。附錄分別是:附錄A《警示圖形標準規格及設置》;附錄B《圖形標識的分類及使用范圍》;附錄C《基本警示語句》;附錄D《有毒物品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告知卡》。

(四)警示標識的分類

1、圖形標識

共25種,分為禁止標識、警告標識、指令標識和提示標識;禁止標識:禁止不安全行為的圖形,如“禁止入內”標識,共3種;

警告標識:提示對周圍環境注意,以避免可能發生危險的圖形,如“當心中毒”標識,共9種;

指令標識:強制做出某種動作或采取防范措施的圖形,如“戴防毒面具”標識,共8種;

提示標識:提供相關安全信息的圖形,如“救援電話”標識,共5種。

2、警示線

警示線是界定和分隔危險區域的標識線,分為紅色、黃色和綠色三種,見附錄B。按照需要,警示線可噴涂在地面或制成色帶設置。

3、警示語句

警示語句是一組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或描述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的語句,共56句。警示語句應與圖形標識組合使用。

4、有毒物品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告知卡

根據實際需要,由各類圖形標識和文字組合成《有毒物品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告知卡》(以下簡稱《告知卡》)。《告知卡》是針對某一職業病危害因素,告知勞動者職業病危害后果及其預防措施的提示卡?!陡嬷ā返男畔寗趧诱呒皶r獲取。

二、標準使用指南(見附表6-1)

附表6-1警示標識在不同作業場所使用指南一覽表

(提示:因為下列是表格形式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所以就簡化格式,請對應標題理解)

編號/圖形名稱/標識類別/警示語句/標識含義/設置場所與要求/說明

1

禁止入內

禁止標識

禁止入內

表示未經防護和允許不得入內。

1、在應急的瀉險區、突發事故現場、設備維修場所的入口處須臨時設置;

2、高毒物品的倉庫、高毒物品的作業場所、放射工作場所的入口處,須長期設置。

圖形標識和警示語句必須同時使用。

2

禁止停留

禁止標識

禁止停留

表示未經防護和允許不得停留。

1、在應急的瀉險區、突發事故現場、設備維修場所的入口處須臨時設置;

2、高毒物品的倉庫、高毒物品的作業場所、放射工作場所的入口處,須長期設置。

圖形標識和警示語句應當同時使用。

3

禁止啟動

禁止標識

禁止啟動

表示未經允許不得啟動。

在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發生故障或進行維修、檢修時設置。

圖形標識必須使用警示語句可以選擇使用。

4

當心中毒

警告標識

1、當心中毒

2、有毒氣體

3、有毒危害

4、接觸可引起傷害和死亡

5、接觸可引起危害

表示應當注意中毒危害。

可能引起急性中毒危險的作業場所和倉儲場所。

1、見《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

2、圖形標識和警示語句應當同時使用;

3、警示語句視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而定

5

當心腐蝕

警告標識

1、當心腐蝕

2、腐蝕性

3、遇濕具有腐蝕性

表示應當注意腐蝕性危害。

存在酸、堿、強氧化性物質等可能引起急性腐蝕性傷害的作業場所。

圖形標識和警示語句應當同時使用。

6

當心感染

警告標識

當心感染

表示應當注意生物性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危害。

存在生物性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場所。

1、見《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第五類生物因素;

2、圖形標識和警示語句必須同時使用

7

當心弧光

警告標識

當心弧光

表示應注意弧光危害。

產生弧光的作業場所。

1、見《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第七類(二)導致電光性眼炎的危害因素,如電焊作業等;

2、圖形標識和警示語句必須同時使用。

8

當心電離輻射

警告標識

當心電離輻射

表示注意電離輻射。

存在放射性同位素和使用放射性裝置的作業場所。

1、見《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第二類放射性物質類,如醫用*線等;

2、圖形標識和警示語句必須同時使用。

9

注意防塵

警告標識

注意防塵

表示應注意粉塵危害。

存在粉塵危害的作業場所。

1、見《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第一類粉塵類;

2、圖形標識和警示語句應當同時使用。

10

注意高溫

警告標識

注意高溫

表示應當注意高溫作業可能引起的危害。

高溫作業場所。

1、見《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第四類高溫;

2、圖形標識必須使用,警示語句可選擇使用。

11

當心有毒氣體

警告標識

當心有毒氣體

表示應注意有毒氣體引起的急性中毒危害。

1、使用有毒物品并可能引起有毒氣體急性中毒危害的作業場所;

2、存放有毒物品并有可能產生有毒氣體的倉儲場所。

1、見《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第三類化學物質類(有毒氣體);

2、圖形標識和警示語句應當同時使用。

12

噪聲有害

警告標識

噪聲有害

表示應當注意噪聲引起的健康危害。

產生噪聲的作業場所。

1、見《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第八類(一)導致噪聲聾的危害因素;

2、圖形標識和警示語句同時使用。

13

戴防護眼睛

指令標識

戴防護眼睛

表示必須戴防護眼鏡。

對眼睛有危害的物理、生物、化學因素的作業場所。

1、見《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第七類導致職業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如酸、堿、紫外線、紅外線、激光、放射性物質;

2、圖形標識和警示語句同時使用。

14

戴放毒面具

指令標識

戴防毒面具

表示必須戴防毒面具。

1、使用有毒物品并可能引起有毒氣體急性中毒危害的作業場所;

2、存放有毒物品并有可能產生有毒氣體的倉儲場所。

1、見《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第三類化學物質類(有毒氣體);

2、圖形標識和警示語句必須同時使用。

15

戴防塵口罩

指令標識

戴防塵口罩

表示必須戴防塵口罩。

粉塵作業場所。

1、見《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第一類粉塵類;

2、圖形標識和警示語句必須同時使用。

16

戴護耳器

指令標識

戴護耳器

表示必須戴護耳器。

噪聲超過標準的作業場所。

1、見《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第八類(一)導致噪聲聾的危害因素;

2、圖形標識和警示語句必須同時使用。

17

戴防護手套

指令標識

戴防護手套

表示必須戴防護手套。

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對手可能造成職業損害的作業場所。

1、見《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第六類導致職業性皮膚病的職業危害因素:如酸、堿、瀝青、手傳振動的作業;有可能經皮膚吸收的化學品;

2、圖形標識和警示語句必須同時使用。

18

穿防護鞋

指令標識

穿防護鞋

表示必須穿防護鞋。

物理、化學因素對腳可能造成職業損害的作業場所。

放射性物質、酸、堿類腐蝕性物質

19

穿防護服

指令標識

穿防護服

表示必須穿防護服。

具有放射、化學及其他需要穿防護服的作業場所。

1、放射性物質作業、特殊事件的處理;

2、圖形標識和警示語句同時使用。

20

注意通風

指令標識

注意通風

表示應設置通風設施。

存在有毒物品和粉塵作業的作業場所

1、見《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

2、圖形標識和警示語句必須同時使用。

21

左行緊急出口

提示標識

左行緊急出口

提示緊急撤離出口。

應急撤離通道。

圖形標識和警示語句必須同時使用。

22

右行緊急出口

提示標識

右行緊急出口

提示緊急撤離出口。

應急撤離通道。

圖形標識和警示語句必須同時使用。

23

直行緊急出口

提示標識

直行緊急出口

提示緊急撤離出口。

應急撤離通道。

圖形標識和警示語句必須同時使用。

24

急救站

提示標識

急救站

提示可以進行緊急醫學救助的地方。

用人單位建立的緊急醫學救助場所。

圖形標識和警示語句必須同時使用。

25

急救電話

提示標識

急救電話

提示可以發出救援信號的場所。

救援電話附近

圖形標識和警示語句必須同時使用。

26

紅色警示線

警示線

紅色警示線

將嚴重危害源與其他區域分隔開來。

1、高毒物品作業場所;

2、放射工作場所;

3、存在嚴重危害源的事故現場周邊。

1、見《高毒物品目錄》和《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第二類放射物質類;

2、限制佩戴相應的防護用具的專業人員進入此區域;

3、生產、貯藏、運輸和使用高毒物品、放射源,必須置備。

27

黃色警示線

警示線

黃色警示線

將一般危害源與其他區域分隔開來。

存在一般危害源的事故現場的周邊。

1、限制佩戴相應的防護用具的專業人員進入此區域;

2、進入此區域的人員必須進行洗消處理;

3、生產、貯藏、運輸和使用一般毒物品、放射源,必須置備。

28

綠色警示線

警示線

綠色警示線

將救援人員與公眾隔離開來。

事故現場救援區域的周邊。

1、患者的搶救治療、指揮機構在此區域內;

2、可能發生急性中毒危害的作業場所必須置備。

篇2:石油銷售職業病危害警示和告知制度

石油銷售公司職業病危害警示和告知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的告知和警示工作,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防治職業病,切實保護公司員工健康及其相關權益,加強監督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及其他相關法規,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的職業病危害告知是指公司將工作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和防護措施如實告訴勞動者,告知的形式包括勞動合同、公告欄和培訓;職業病危害警示是指公司在工作場所設置的可以使勞動者產生警覺并采取相應防護措施的圖形、線條、相關文字、信號、報警裝置及通訊報警裝置等。其中圖形、線條和相關文字統稱警示標識。

第三條本制度適用于石油銷售公司(以下簡稱"HB公司"或"公司")各部室以及所有從事勞動的員工。

第二章告知制度

第四條公司應依據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特性,選用并設置相應的防護標識。

第五條在工作場所中勞動者應嚴格按照告知和警示提示進行防護。

第六條公司必須將工作過程中可能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危害程度、危害后果、提供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通過勞動合同、崗前培訓、崗位培訓和公告等方式如實告知勞動者,不得隱瞞或者欺騙。

第七條員工在已訂立勞動合同期間因工作崗位或者工作內容變更,從事與所訂立勞動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時,公司應當依照規定,向勞動者履行如實告知的義務,并協商變更原勞動合同相關條款。

第八條公司應接受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告知和警示規定的培訓,了解其設置和使用方法,并組織員工進行相關知識培訓。

第九條公司應對勞動者進行崗前培訓,使勞動者了解和掌握應當被告知的內容,識別警示標識的含意和應對措施。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告知和警示標識內容應列入在崗職業衛生培訓范圍。

第十條存在職業衛生健康危害的工作場所應設置公告欄:

1、設置在公司門口或者工作場所入口處,醒目;

2、使用堅固材料制成,大小、高度應適合勞動者閱讀,有照明設備;

3、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求助和救援電話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等內容;

4、公告內容應準確、完整,字跡清晰,應及時更新。

第三章警示制度

第十一條廠房內存在粉塵、放射性物質時,必須按規定設置相應的警示標識、警示線、警示信號、自動報警和通訊報警裝置。

第十二條警示標識分為禁止標識、警告標識、指令標識、提示標識和警示線。

1、禁止標識:阻止不安全行為的圖形文字符號。

2、警告標識:提示對周圍環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發生危險的圖形文字符號。

3、指令標識:提示必須做出某種動作或采用防護措施的圖形文字符號。

4、提示標識:提供某種信息(如標明安全設施或場所等)的圖形文字符號。

5、警示線:提示工作場所控制區、監督區或者事故現場救援分隔的線帶。

第十三條警示標識的基本形式:

1、禁止標識的基本形式是紅色圓環加斜杠;

2、警告標識的基本形式是黃色等邊三角形;

3、指令標識的基本形式是蘭色圓形;

4、提示標識的基本形式是綠色正方形和長方形;

5、警示線的基本圖形是有標識色和對比色相間的帶狀圖形。

第十四條在職業病危害的工作場所,應當在醒目位置按照下列規定設置警示標識:

1、可能引起塵肺的粉塵工作場所,設置"注意防塵"警示標識;

2、放射工作場所設置"當心電離輻射"警示標識;

3、能引起職業性灼傷和酸蝕的化學品工作場所,設置"當心腐蝕"警示標識;

4、噪聲的工作場所,設置"噪聲有害"警示標識;

5、高溫工作場所設置"當心中暑"警示標識;

6、能引起其它職業病危害的工作場所,設置"注意危害"警示標識。

第十五條貯存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化學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材料場所,應當在入口處和存放處設置相應的警示標識。

第十六條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發生故障時,應設相應的禁止標識。

第十七條維護和檢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裝置時,應在工作區域設置相應的禁止標識。

第十八條公司所使用的警示標識、警示信號、報警裝置,應當符合本規定要求。設置的警示標識應當醒目、保持完整,使用的警示信號、報警裝置保持功能完好。

第四章附則

第十九條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3:公司職業病危害警示告知職業病報告制度

公司職業病危害警示與告知及職業病報告制度

1、聘用作業人員時,將在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產生的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及相關權益如實告知作業人員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欺騙。

2、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產生職業病種類、后果及其預防,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作業現場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結果。存在或者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工作場所、作業崗位、設備、設施,按照《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的規定,在醒目位置設置圖形、警示線、警示語句等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載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和應急處置措施等內容。

3、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和《工業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的規定組織作業人員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

4、當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時,將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地點、時間、發病情況、死亡情況等立即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5、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或者消除職業病危害因素,防止事故擴大。對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及時組織救治、進行健康檢查和醫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