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危害告知警示工作規范
為規范全省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告知與警示工作,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安監總局令第47號)、《高毒物品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告知規范》(GBZ/T203)、《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GBZ158)等法律規章標準,制定本規范。?一、適用范圍*****行政區域內存在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適用本規范。二、職業病危害告知職業病危害告知是指用人單位應當將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及相關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告知的形式包括合同告知、培訓告知、公告欄告知、個人體檢結果書面告知以及作業崗位告知等。(一)合同告知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含聘用合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和待遇(勞動保健津貼、工傷保險等)等如實告知勞動者,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格式合同文本內容不完善的,可以增加附頁加以說明。勞動者在履行勞動合同期間因工作崗位或者工作內容變更,從事與所訂立勞動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時,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前款規定,向勞動者履行如實告知的義務,并協商變更原勞動合同相關條款。變更后的工作崗位或工作內容存在或產生的所有職業病危害,應如實告知勞動者并寫入勞動合同。(二)培訓告知在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中,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進行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教育,普及職業衛生知識,告知勞動者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正確使用方法以及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等。告知勞動者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內容,學習職業病防護設施設備操作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三)公告欄告知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當在單位門口或者工作場所入口處等方便勞動者觀看的醒目位置設置職業病防治公告欄,公布職業病防治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求助和救援電話以及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等。公告內容應準確、完整、字跡清晰,并及時更新;公告欄使用堅固材料制成,尺寸大小應滿足內容需要,高度應適合勞動者閱讀。(四)個人體檢結果書面告知用人單位應當將勞動者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結果書面如實告知勞動者,保存書面記錄并要求勞動者簽字認可。勞動者個人隱私應當依法受到保護。(五)作業崗位告知存在或產生高毒物品的作業崗位,應當按照《高毒物品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告知規范》(GBZ/T203)的規定,在醒目位置設置高毒物品告知卡。告知卡應當載明高毒物品的名稱、外觀形態、主要成份、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防護措施及應急處理、操作及儲存注意事項、廢棄處置方法、應急及急救電話等,儲存場所應載明儲存的數量。告知卡應字跡清楚、顏色醒目,告知卡外形尺寸及設置要求按照GBZ158規范執行。三、職業病危害警示職業病危害警示是指用人單位應當在工作場所設置可以使勞動者產生警覺并采取相應防護措施的圖形、線條、相關文字、信號、報警裝置及通訊報警裝置等。其中圖形、線條和相關文字統稱警示標識。警示標識分為圖形標識、警告線、警示語句和有毒物品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告知卡。存在或者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設施設備、材料和產品,應當按照《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GBZ158)等的要求,在醒目位置設置圖形、警示線、警示語句等警示標識或中文警示說明。根據工作場所實際,組合使用各類警示標識。(一)作業崗位警示對存在或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載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和應急處置措施等內容。對存在或產生高毒物品的作業崗位,在醒目位置設置高毒物品告知卡。生產、銷售、使用、貯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的場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置明顯的放射性標志。(二)設施設備警示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施設備,前方或設施設備上醒目位置應當設置相應的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載明設備名稱、設備型號、設備性能、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維護注意事項、職業病防護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三)材料和產品警示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化學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材料,中文說明書應當載明產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產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項、職業病防護和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中文說明書的內容與格式應符合《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內容和項目順序》(GB/T16483),產品包裝應當有醒目的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貯存上述材料的場所應當在入口處和存放處等規定的部位設置危險物品標識或者放射性警示標識。警示標識設置和使用按照GB6179標準執行。警示標識顏色要符合GBZ893規定,警示標識每半年至少檢查一次,如發現破損、變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時要及時修正或更換。作業崗位、設施設備及化學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質等材料的警示標識的種類、規格、設置等具體要求參照《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GBZ158)。四、法律責任用人單位有違反本規范行為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二號)和《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安監總局令第47號)等法律規章規定,依法給予相應處罰。?
篇2:石油銷售職業病危害警示和告知制度
石油銷售公司職業病危害警示和告知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的告知和警示工作,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防治職業病,切實保護公司員工健康及其相關權益,加強監督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及其他相關法規,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的職業病危害告知是指公司將工作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和防護措施如實告訴勞動者,告知的形式包括勞動合同、公告欄和培訓;職業病危害警示是指公司在工作場所設置的可以使勞動者產生警覺并采取相應防護措施的圖形、線條、相關文字、信號、報警裝置及通訊報警裝置等。其中圖形、線條和相關文字統稱警示標識。
第三條本制度適用于石油銷售公司(以下簡稱"HB公司"或"公司")各部室以及所有從事勞動的員工。
第二章告知制度
第四條公司應依據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特性,選用并設置相應的防護標識。
第五條在工作場所中勞動者應嚴格按照告知和警示提示進行防護。
第六條公司必須將工作過程中可能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危害程度、危害后果、提供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通過勞動合同、崗前培訓、崗位培訓和公告等方式如實告知勞動者,不得隱瞞或者欺騙。
第七條員工在已訂立勞動合同期間因工作崗位或者工作內容變更,從事與所訂立勞動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時,公司應當依照規定,向勞動者履行如實告知的義務,并協商變更原勞動合同相關條款。
第八條公司應接受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告知和警示規定的培訓,了解其設置和使用方法,并組織員工進行相關知識培訓。
第九條公司應對勞動者進行崗前培訓,使勞動者了解和掌握應當被告知的內容,識別警示標識的含意和應對措施。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告知和警示標識內容應列入在崗職業衛生培訓范圍。
第十條存在職業衛生健康危害的工作場所應設置公告欄:
1、設置在公司門口或者工作場所入口處,醒目;
2、使用堅固材料制成,大小、高度應適合勞動者閱讀,有照明設備;
3、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求助和救援電話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等內容;
4、公告內容應準確、完整,字跡清晰,應及時更新。
第三章警示制度
第十一條廠房內存在粉塵、放射性物質時,必須按規定設置相應的警示標識、警示線、警示信號、自動報警和通訊報警裝置。
第十二條警示標識分為禁止標識、警告標識、指令標識、提示標識和警示線。
1、禁止標識:阻止不安全行為的圖形文字符號。
2、警告標識:提示對周圍環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發生危險的圖形文字符號。
3、指令標識:提示必須做出某種動作或采用防護措施的圖形文字符號。
4、提示標識:提供某種信息(如標明安全設施或場所等)的圖形文字符號。
5、警示線:提示工作場所控制區、監督區或者事故現場救援分隔的線帶。
第十三條警示標識的基本形式:
1、禁止標識的基本形式是紅色圓環加斜杠;
2、警告標識的基本形式是黃色等邊三角形;
3、指令標識的基本形式是蘭色圓形;
4、提示標識的基本形式是綠色正方形和長方形;
5、警示線的基本圖形是有標識色和對比色相間的帶狀圖形。
第十四條在職業病危害的工作場所,應當在醒目位置按照下列規定設置警示標識:
1、可能引起塵肺的粉塵工作場所,設置"注意防塵"警示標識;
2、放射工作場所設置"當心電離輻射"警示標識;
3、能引起職業性灼傷和酸蝕的化學品工作場所,設置"當心腐蝕"警示標識;
4、噪聲的工作場所,設置"噪聲有害"警示標識;
5、高溫工作場所設置"當心中暑"警示標識;
6、能引起其它職業病危害的工作場所,設置"注意危害"警示標識。
第十五條貯存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化學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材料場所,應當在入口處和存放處設置相應的警示標識。
第十六條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發生故障時,應設相應的禁止標識。
第十七條維護和檢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裝置時,應在工作區域設置相應的禁止標識。
第十八條公司所使用的警示標識、警示信號、報警裝置,應當符合本規定要求。設置的警示標識應當醒目、保持完整,使用的警示信號、報警裝置保持功能完好。
第四章附則
第十九條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3:公司職業病危害警示告知職業病報告制度
公司職業病危害警示與告知及職業病報告制度
1、聘用作業人員時,將在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產生的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及相關權益如實告知作業人員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欺騙。
2、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產生職業病種類、后果及其預防,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作業現場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結果。存在或者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工作場所、作業崗位、設備、設施,按照《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的規定,在醒目位置設置圖形、警示線、警示語句等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載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和應急處置措施等內容。
3、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和《工業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的規定組織作業人員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
4、當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時,將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地點、時間、發病情況、死亡情況等立即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5、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或者消除職業病危害因素,防止事故擴大。對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及時組織救治、進行健康檢查和醫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