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意外傷害應急管理制度(范本)
為加強小學校園安全監管工作,落實具體管理責任,杜絕安全事故發生,落實校園安全監管具體措施:
1、明確校園安全監管責任范圍及責任人,落實安全工作眾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的安全監管責任制,具體內容見《附表》。
2、每周教工例會和班會必須對師生進行安全教育,各處室要健全職能范圍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貫徹落實到位,做到警鐘常鳴,警示不懈,時時做好應急準備教育工作,形成人人注意安全,個個參與防范的校園良好安全生產氛圍。
3、師生上下樓梯要求靠右行,相互禮讓不擁擠,進出校門自覺下車,騎摩托車要戴頭盔等,避免因擁擠而造成的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4、有關安全監管責任人要對本監管的責任范圍工作經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或報告相關責任人調處。同時,對監管項目的排查及處理情況,要建立排查安全臺帳,并視情況嚴重程度,進行有效處理,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三、突發事件的處理程序和懲戒
1、如突發事件一經發生,在場的領導、教師,應首先組織學生離開事發現場,及時向安全領導小組匯報,保護好現場;若有傷員,以搶救傷員為主;其次安全領導小組接到通知后,要立即組織有關人員到場處置,并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再是穩定師生,勘察現場,制定方案,慰問受傷人員,調查事發原因,按規定進行處理。
2、凡責任人玩忽職守,疏于管理造成責任事故的,要承擔一切應負監管責任,接受黨紀、政紀處理,直至追究法律責任,同時,實行“一票否決”制度,責任人年度內不能評優評模、職務晉升和評聘職稱等。
相關推薦:
學校綠色網吧管理制度
校本培訓管理制度
衛星接收站管理制度
前廳部儀容儀表管理制度
篇2:危險作業意外傷害保險管理制度
根據《建筑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建筑職工意外傷害保險是法定的強制性保險,也是保護建筑業從業人員合法權益,轉移企業事故風險,增強企業預防和控制事故能力,促進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于2003年5月23日公布了《建設部關于加強建筑意外傷害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建質[2003]107號),從九個方面對加強和規范建筑意外傷害保險工作提出了較詳盡的規定,明確了建筑施工企業應當為施工現場從事施工作業和管理的人員,在施工活動過程中發生的人身意外傷亡事故提供保障,辦理建筑意外傷害保險、支付保險費,范圍應當覆蓋工程項目。同時,還對保險期限、金額、保費、投保方式、索賠、安全服務及行業自保等都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其內容如下:
1.建筑意外傷害保險的范圍
建筑施工企業應當為施工現場從事施工作業和管理的人員,在施工活動過程中發生的人身意外傷亡事故提供保障,辦理建筑意外傷害保險、支付保險費。范圍應當覆蓋工程項目。已在企業所在地參加工傷保險的人員,從事現場施工時仍可參加建筑意外傷害保險。
各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可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規定建筑意外傷害保險的附加險要求。
2.建筑意外傷害保險的保險期限
保險期限應涵蓋工程項目開工之日到工程竣工驗收合格日。提前竣工的,保險責任自行終止。因延長工期的,應當辦理保險順延手續。
3.建筑意外傷害保險的保險金額
各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最低保險金額。最低保險金額要能夠保障施工傷亡人員得到有效的經濟補償。施工企業辦理建筑意外傷害保險時,投保的保險金額不得低于此標準。
4.建筑意外傷害保險的保險費
保險費應當列入建筑安裝工程費用。保險費應當由施工企業支付,施工企業不得向職工攤派。
施工企業和保險公司雙方應本著平等協商的原則,根據各類風險因素商定建筑意外傷害保險費率,提倡差別費率和浮動費率。差別費率可與工程規模、類型、工程項目風險程度和施工現場環境等因素掛鉤。浮動費率可與施工企業安全生產業績、安全生產管理狀況等因素掛鉤。對重視安全生產管理、安全業績好的企業可采用下浮費率;對安全生產業績差、安全管理不善的企業可采用上浮費率。通過浮動費率機制,激勵投保企業安全生產的積極性。
5.建筑意外傷害保險的投保
施工企業應在工程項目開工前,辦理完投保手續。鑒于工程建設項目施工工藝流程中各工種調動頻繁、用工流動性大,投保應實行不記名和不計人數的方式。工程項目中有分包單位的由總承包施工企業統一辦理,分包單位合理承擔投保費用。業主直接發包的工程項目由承包企業直接辦理。
行政主管部門要強化監督管理,把在建工程項目開工前是否投保建筑意外傷害保險情況作為企業安全生產條件的重要內容之一;未投保的工程項目,不予發放施工許可證。
投保人辦理投保手續后,應將投保有關信息以布告形式張貼于施工現場,告之被保險人。
6.關于建筑意外傷害保險的索賠
建筑意外傷害保險應規范和簡化索賠程序,搞好索賠服務。行政主管部門要積極創造條件,引導投保企業在發生意外事故后即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使施工傷亡人員能夠得到及時、足額的賠付。行政主管部門應設置專門電話接受舉報,凡被保險人發生意外傷害事故,企業和工程項目負責人隱瞞不報、不索賠的,要嚴肅查處。
7.關于建筑意外傷害保險的安全服務
施工企業應當選擇能提供建筑安全生產風險管理、事故防范等安全服務和有保險能力的保險公司,以保證事故后能及時補償與事故前能主動防范。目前還不能提供安全風險管理和事故預防的保險公司,應通過建筑安全服務中介組織向施工企業提供與建筑意外傷害保險相關的安全服務。建筑安全服務中介組織必須擁有一定數量、專業配套、具備建筑安全知識和管理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
救助站制度
篇3:工傷意外傷害保險制度范本
一、編制目的
為貫徹落實《建筑法》、《建設部關于加強建筑意外傷害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等相關法律法規之相關規定,維護職民工的合法權益,轉移參建各勞務施工隊的事故風險,增強參建勞務施工隊預防和控制事故能力,促進參建各勞務施工隊的安全生產,特制定本制度。
二、適用范圍
1、項目部必須為項目員工集體投保。
2、項目部負責監督各外協施工單位為職、民工辦理意外傷害保險,并將保險單復印歸檔。
三、保險金額
投保意外傷害保險時,投保的保險金額不得低于國家相關規定的最低標準,以確保最低保險金額能夠保障施工傷亡人員得到有效的經濟補償。
四、保險期限
保險期限應從工程項目開工之日起到施工竣工驗收合格日為止。提前竣工的,保險自然終止。因延長工期的,應當為理保險順延手續。
五、程序
1.項目部應在工程項目開工前,辦完投保手續。
2.辦理投保手續后,應將投保有關信息告知被保險人。
3.發生意外傷害事故后,應及時到保險公司指定的醫院就醫,同時按條款要求的時間限制,及時提供有關證明材料,并向保險公司提出辦理賠付的申請。
六、記錄
項目部建立臺賬,對投保人員情況、投保金額、期限;發生事故后的賠償等進行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