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教職工黨員管理制度(范本)

教職工黨員管理制度(范本)

2024-07-15 閱讀 4208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制度,僅供參考!

為了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中央關于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建立健全保持共產黨先進性長效機制的要求,進一步規范我學院教職工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現根據校黨委有關文件精神,特制定以下教職工黨員管理辦法:

一、教職工黨員的組織關系:

1、凡應聘在學院從事專職工作半年以上的教職工黨員,應按照規定將黨組織關系轉入學院黨組織,接受學院黨組織的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因特殊情況不能將正式關系轉入學院黨組織的教職工黨員可持原單位黨組織開出的臨時證明信或《流動黨員活動證》到校黨委組織部進行登記。

2、不按規定轉來正式組織關系或不開據臨時證明信或《流動黨員活動證》的黨員,在學院不能享有黨員權利,不能參加黨組織的活動。

3、教職工黨員在聘任期滿后不再續聘的或提出辭職的,在辦理離校手續期間一并將黨組織關系轉出(最遲不超過一個月)。

二、對教職工黨員的要求:

1、總的要求:應按照章程的規定,自覺履行黨員義務,按時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按規定繳納黨費,定期向黨組織匯報思想,積極做好黨組織分配的工作,(范文網)保持黨員的先進性,發揮黨員的模范先鋒作用。

2、具體要求:教職工黨員在學部要按照“一個黨員一面旗幟”的要求,成為五個方面的模范:

(1)、堅持認真學習,做自覺學習的模范;

(2)、牢記黨的宗旨,做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模范;

(3)、創一流的業績,做“三育人”的模范;

(4)、密切聯系群眾,做服務群眾、搞好團結的模范;

(5)、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做發揚社會主義新風尚的模范。

三、對教職工黨員的管理措施:

1、入校

(1)、做好入校黨員身份的確認工作,認真檢查組織關系介紹信和臨時證明信、《流動黨員活動證》;

(2)、編入教工黨支部,填寫黨員情況登記表、簡歷、教職工黨員檔案;

(3)、黨員參加教工黨支部的組織生活,按規定繳納黨費。

2、外出

(1)、黨員外出(三個月以上較長時間的外出學習、培訓)要向黨組織報告,說明外出事由、時間、地點和聯系方式等情況;

(2)、黨支部進行“行前教育”提出要求,按規定進行登記并發給《流動黨員活動證》;

(3)、黨員在流入新單位后,應主動與流入黨組織聯系;

(4)、黨員在流入的新單位后,應參加組織生活,按規定繳納黨費;

(5)、黨員返回學部后,要及時將《流動黨員活動證》交給黨支部查驗,向黨支部匯報外出期間的情況。

3、實行獎罰制度。每學年在黨員自我總結,黨支部民主評議的基礎上,評出優秀黨員進行表彰,對表現較差的黨員給予批評教育,違紀的要按黨紀給予處分。獎罰材料歸入黨員的檔案,黨員離開學校時,與其組織關系一起轉到其所在的黨組織。

4、實行責任分工到人的管理,即實行以黨支部為基礎,黨總支、黨支部齊抓共管,兩級分工負責的工作機制:黨總支根據本總支教職工的實際情況,提出每學期教職工黨員教育的要點及相關活動的計劃;了解黨支部對教職工黨員教育、管理的情況,并組織交流經驗。黨支部具體落實對教職工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在新教職工進學部時,要及時了解其中的黨員,督促其及時接轉組織關系,并填寫黨員登記表,引導督促黨員在工作、學習等方面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組織黨員過好組織生活,按規定、按時間繳納黨費,定期開展民主評議黨員活動;搞好對預備黨員的轉正的教育與考察。

篇2:二中教職工學習制度

二中教職工學習制度

1、教職工政治業務學習間周進行,每次學習時間不少于兩小時,以集中學習為主。教職員每周時政、業務自學時間不少于兩小時。

2、每學期政治學習計劃由黨總支制訂并組織實施,業務學習計劃由校長室及各處室制訂并組織實施。書記、校長、主任和學習組長應各負其責,認真組織好每次學習活動。

3、要準時參加學習,不遲到,不早退,因故不能參加者,必須履行請假手續,由分管領導審批,學習組長考勤記載。因事請假一次,按事假一天計算,如無故缺席,以曠職論處。

4、注意學習質量。學習時間集中注意聽講,做好學習筆記,踴躍參與討論。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特殊崗位人員的學習,由分管主任另行安排時間。

篇3:二中教職工考勤請假制度

二中教職工考勤、請假制度

一、教職工考勤制度

1、學校全體干部、教師、工人均系考勤對象,校長辦公室負責考勤的組織

工作。

2、教職工的考勤由所在部門、學科進行,具體由部門、學科負責做好記載工作。

3、出勤情況,部門、學科一周統計一次,負責人按月報校長辦公室統計記

入教職工考勤檔案。

4、全體教職工必須按學校規定的辦公時間按時上下班,不遲到、不早退、不中途離崗。

5、教職工因事、因病(除特殊情況外),必須事先履行請假手續,準假后方可離崗,工作時擅離職守按曠工論。因公外出,需事先向有關領導報告。

6、請假期滿,必須按時履行銷假手續,逾期無故不歸者按曠工處理。

7、教職工集體的政治學習、業務學習和各種集體活動均列入正常考勤之列,無故缺席一次,教學人員按缺一課時計,職工按半天事假計。

8、教職工的考勤結合學校的具體實際情況,同內改津貼掛鉤,病、事假按比例扣除當月津貼。

9、如有曠工現象,考勤記載上無反映,一旦發現,部門、學科負責人應負領導責任,與當事人同比例扣除當月獎金。

二、教職工請假制度

1、教職工因事、因病請假,應由本人到所在部門考勤負責人處領取請假單,填寫后送主管領導審批,并交分管主任簽署課、職務安排意見,頂崗人員落實后再將請假單送校長辦公室。上述手續辦完后方可離開崗位。

2、凡未請假或請假未得到批準者,不得離開工作崗位;如因特殊情況來不及請假者,應及時辦理補假手續,否則視為曠職。

3、嚴格控制病事假。因病請假須持規定主診醫院的"疾病診斷書"和病假證明。請假半天以內由主任審批;請假一天由人事秘書審批,請假2-3天由分管校長審批;請假3天以上由校長審批;中層以上干部請假一律由校長審批。請病假六個月以上,需報市教育局政治處審批。凡請六個月以上病假者要求恢復工作,按上級有關文件精神辦理。請事假,假期內只發檔案工資,內改津貼、誤餐補貼不發。

4、請長期病假的,按E人通[**]130號、E人薪[**]160號規定執行。病假在兩個月以內的,基本工資及我省地方性工資全額發放。超過兩個月不滿六個月的,從第三個月起,工作年限不滿十年的,基本工資中的固定工資部分、職崗津貼按90%計發,活工資部分按90%以下的比例計發;工作年限滿十年以上的,基本工資及我省地方性補償工資全額發放;病假超過六個月的,從第七個月起,工作年限不滿十年的,固定工資部分及職崗津貼按70%計發,活工資部分按70%以下比例計發;工作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固定工資及職崗津貼按80%計發,活工資部分按80%以下比例計發;工作年限滿二十年及其以上的,固定工資部分及職崗津貼按90%,活工資部分按90%以下比例計發(活工資部分由單位據實際情況確定分配方案)。凡獲得由人事部門和國務院工作部門聯合授予的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稱號和獲得國家、省授予的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省級勞模,仍保持榮譽的,病假期間工資全額發放。

教職工在病假期間從事有償收入活動的,停發其病假期間的全部工資。如在病假期間待遇低于本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可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執行。

5、符合法定婚齡結婚的給婚假三天,實行晚婚的給婚假七天。(晚婚條件:男25周歲、女23周歲)

6、女教職工的法定產假90天,一胎多子的,每多生一個嬰兒加休產假15天。難產或剖腹產者在法定產假的基礎上可增加15天。晚育者(女24周歲生第一胎)產假120天,晚育者男方給護理假3-7天。

7、懷孕不滿三個月流產的,可給予20天至30天的產假,懷孕三個月以上七個月以下流產的可給予42天產假;懷孕七個月以上流產,給產假90天。女職工懷孕七個月以上,上班確有困難者,經單位批準可休假60天,休假期間其工資按80%計發。

上述規定期間的課時津貼、工作量津貼、誤餐補貼不發。

未婚先孕的,扣除全年獎金不得享受任何產假待遇,學校還將給予必要的組織處理。凡無節育措施而造成流產,不得享受有關待遇,扣除全年獎金,流產期間視為病假。

8、有不滿一周歲嬰兒的女職工,每班勞動時間內給予兩次哺乳時間,每次30分鐘,多胞胎生育的,每多一個增加30分鐘。滿周歲后,經醫療單位診斷為體弱兒,可延長哺乳期,但以不超過半年為限。女職工在哺乳期上班有困難,經單位同意,可休半年哺乳假,工資按不低于80%計發。

9、本人直系親屬死亡,可給喪假1-3天。如因特殊情況需續假的,按事假處理。

10、外省市籍教職工,請假赴原籍辦事、結婚、奔喪者根據路程遠近,往返實際所需時間,給予路程假。婚喪假期間工資照發,路程費自理。

11、請假期滿后,應向批準部門(人)銷假。如因特殊情況不能按時返校的,應辦理續假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