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聯村聯戶駐村制度(范本)

聯村聯戶駐村制度(范本)

2024-07-15 閱讀 8153

聯村聯戶駐村制度

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是甘肅新時期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改進機關作風、鍛煉培養干部的一項重大探索,是夯實基層基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推動農村和諧穩定發展的一項重大實踐,是實現全省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一個重大舉措。根據部署安排,“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以甘肅全省58個貧困縣、8790個貧困村為重點,由40多萬名干部聯系40多萬特困戶。聯系村的單位原則上一年進村不少于4次,累計時間不少于1個月;聯系特困戶的干部一年入戶不少于兩次,累計時間不少于1周。保持全年聯系工作不斷,確定的聯系對象不實現全面小康不脫鉤。甘肅省委書記王三運強調,“廣大干部要帶著感情下基層、要帶著問題下基層、要帶著責任下基層。”最基本的要求是實現“三個絕不能”:絕不能讓一個家庭因貧困而生活不下去,絕不能讓一個兒童因貧困而失學,絕不能讓一個人因貧困而看不起病。

“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要辦好,須防止形式主義,弄虛作假,虎頭蛇尾。首先,要有正確的認識。脫貧致富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聯村聯戶”不是代替群眾當家作主,光有領導干部的積極性而無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就是空忙、一陣風,就不可能持久,就是只靠少數人冷冷清清地做工作。事物發展的關鍵是內因,是群眾自己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毛主席說:“我們歷來主張要依靠人民群眾,大家動手,反對只依靠少數人發號施令。”(《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一切這些群眾生活上的問題,都應該把它提到議事日程上,應該討論,應該決定,應該實行,應該檢查”(《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選集》第一卷133頁)現在許多政策、決策只讓領導人知道,甚至立法謀私,不讓群眾討論是我們有些工作不能做好的原因之一。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要發揚民主,還權于民,農民辦事做生意不要吃拿卡要,讓群眾說了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解剖麻雀,真正找到一縣一村的發展規律,形成造血機制,而不僅僅是走馬觀花,送送溫暖。因此,不發動群眾,只靠一時的聯系聯系,消極應付,急功近利,形象工程甚至弄虛作假都是不可能走向良性發展道路的,不可能改變一縣一村面貌的。

其次,關鍵是形成制度,要制定《甘肅省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辦法》。通過總結經驗,明確“聯村聯戶”的主體、對象范圍、聯系內容、教育培訓、權利、義務、任務、目標、經費保障、工作紀律、考核辦法、責任追究等內容,使制度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也不因領導人注意力和看法的改變而改變,長期堅持下去。領導干部聯系困難群眾有自己的長處,就是可以用人民賦予的權力,調動掌握的資源為人民服務;可以調動組織群眾的積極性,提出更高的任務目標,走向正確的方向,保護和實現好他們的利益,使群眾認識到黨和政府是代表他們利益的,與他們是同呼吸共命運的。但是權力是個雙刃劍,可以執法為民富民,也可以靠特權謀私利。因此,形成制度就是要防止濫用權力,防止強征強拆,與民爭利,化解官民矛盾,改善干群關系;要保障差旅費,防止增加基層負擔,嚴格遵守不準接受基層的吃請和報銷開支,不準收受基層饋贈的錢物和土特產等“八個不準”,并接受群眾監督舉報。對工作成效明顯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對成績特別突出的干部給予重用,對工作不力、群眾滿意度不高的單位和個人通報批評,限期整改。

第三“聯村聯戶”是一項長期的任務,絕非一日之功。如果要資助培養貧困戶的孩子上大學并保證就業,徹底脫貧致富,需要約5-10年的時間。如果培訓農民掌握一門致富的技能,到熟練應用,發家致富也得幾年,就是給錢給項目,見效也得幾年。*同志說:制度問題帶有根本性,為了經常警戒脫離實際和脫離群眾的危險,除了加強對于黨員的思想教育之外,更重要的是“從國家制度和黨的制度上作出適當的規定。”“聯村聯戶”不能僅靠領導干部的自覺,還要有切實的制度保證。加強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新農合、新農保等社會保障制度是解決貧困戶生活、看病等問題的根本辦法。“聯村聯戶”的實踐有一個逐步深化,由點到面、由淺入深,由單領域向多領域逐步推開的過程。“聯村聯戶”的各項制度和法規,也是逐步健全的。為了提高“聯村聯戶”行動的科學性、穩定性,避免不切實際的冒進,解決深層次矛盾,不斷增強發展的內驅力,由人治社會走向法治社會,需要建立激勵與約束相統一的制度保障。須經過調研,制定規劃和具體的實施方案,還要開展鄉風文明教育,如教育個別農民不要把資助發展生產的錢拿去賭博,蓋了新房也不要養小老婆。這樣,才能從制度上扎實、長期的保障“聯村聯戶”行動順利進行。如果明年就有了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典型和奇跡,

篇2:鄉干部駐村工作制度駐村干部行為準則

鄉干部駐村工作制度及駐村干部行為準則

***鄉干部駐村工作制度

為貫徹落實好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切實轉變干部作風,大力促進基層工作,開展好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搞好集中整治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搞好本鄉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集中全社會力量,搞好扶貧開發,文秘資源網并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特制定干部駐村工作制度。

一、在鄉黨委的領導下,協助村“兩委”班子開展工作,但不能包辦、代辦“兩委”的工作。

二、突出工作重點,把握工作進度,分層次,分步驟,全面落實各項工作任務,不能走形式、搞突擊。

三、堅持注重調查研究,了解基層干部思想動態,記民情日記,幫助群眾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四、堅持駐村入戶工作,確有特殊原因,需要調整人員的,需首先由個人寫出書面申請,由鄉黨委書記簽字同意后方可調整。

五、堅持請示報告制度,每季度向鄉黨委報出一份小結,每半年報送一份工作總結,不能弄虛作假,做表面文章,對不按要求報送的,將嚴肅進行處理。

六、堅持嚴格管理,嚴格要求,模范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工作上不講條件,生活上不搞特殊,不能侵犯群眾利益,不能吃拿卡要。

七、堅持講團結,顧全大局,做到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體諒,不能酗酒滋事,自覺維護干部的良好形象。

八、堅持群眾路線,樹立群眾觀點,密切聯系群眾,與群眾談思想,虛心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做到不增加農民負擔,不給農民添麻煩。

九、及時向鄉黨委、人民政府匯報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與困難,將好的做法及經驗和典型匯集,上報鄉黨委辦,在全鄉范圍內加以推廣。

十、堅持內外有別的基本原則,做到在公共場所不議論機密事項,不向外人傳播小道消息,不講影響民族團結的話,不做破壞民族團結的事。

***鄉駐村干部

行為準則

一、不準離開駐村工作點;

二、不準發表影響團結的言論;

三、不準在村隊報銷發票;

四、不準參加不健康的活動;

五、不準參加村民的宴請;

六、不準接受村民的饋贈;

七、不準向群眾索要財物;

八、不準拖欠村民的錢款;

九、不準酗酒滋事影響形象;

十、不準打架斗毆違反紀律;

篇3:鄉干部駐村工作制度駐村干部行為準則

鄉干部駐村工作制度及駐村干部行為準則

***鄉干部駐村工作制度

為貫徹落實好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切實轉變干部作風,大力促進基層工作,開展好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搞好集中整治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搞好本鄉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集中全社會力量,搞好扶貧開發,并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特制定干部駐村工作制度。

一、在鄉黨委的領導下,協助村“兩委”班子開展工作,但不能包辦、代辦“兩委”的工作。

二、突出工作重點,把握工作進度,分層次,分步驟,全面落實各項工作任務,不能走形式、搞突擊。

三、堅持注重調查研究,了解基層干部思想動態,記民情日記,幫助群眾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四、堅持駐村入戶工作,確有特殊原因,需要調整人員的,需首先由個人寫出書面申請,由鄉黨委書記簽字同意后方可調整。

五、堅持請示報告制度,每季度向鄉黨委報出一份小結,每半年報送一份工作總結,不能弄虛作假,做表面文章,對不按要求報送的,將嚴肅進行處理。

六、堅持嚴格管理,嚴格要求,模范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工作上不講條件,生活上不搞特殊,不能侵犯群眾利益,不能吃拿卡要。

七、堅持講團結,顧全大局,做到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體諒,不能酗酒滋事,自覺維護干部的良好形象。

八、堅持群眾路線,樹立群眾觀點,密切聯系群眾,與群眾談思想,虛心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做到不增加農民負擔,不給農民添麻煩。

九、及時向鄉黨委、人民政府匯報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與困難,將好的做法及經驗和典型匯集,上報鄉黨委辦,在全鄉范圍內加以推廣。

十、堅持內外有別的基本原則,做到在公共場所不議論機密事項,不向外人傳播小道消息,不講影響民族團結的話,不做破壞民族團結的事。

***鄉駐村干部

行為準則

一、不準離開駐村工作點;

二、不準發表影響團結的言論;

三、不準在村隊報銷發票;

四、不準參加不健康的活動;

五、不準參加村民的宴請;

六、不準接受村民的饋贈;

七、不準向群眾索要財物;

八、不準拖欠村民的錢款;

九、不準酗酒滋事影響形象;

十、不準打架斗毆違反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