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衛生院疫苗管理制度
導語:疫苗的規劃性管理有利于對疫苗的合理利用,下面qiquha小編整理了衛生院疫苗管理制度,歡迎閱讀!
衛生院疫苗管理制度
疫苗管理制度
一、疫苗使用要有計劃性,根據每月接種日安排,準確合理地制定用苗計劃。
二、疫苗使用應遵循“足量、適量”的原則,既不能緊缺也不能浪費。
三、疫苗領發手續要完備,使用要有詳細登記,包括名稱、規格、批號、效期、產地、領苗日期及數量等,帳目要清楚,帳物要相符。
四、疫苗領用一般每月一次,接種門診用苗有剩時,如冷藏條件具備,在效期內轉下次使用。
五、疫苗使用應嚴格執行有關規定,活疫苗開啟半小時,滅活疫苗開啟1小時,即應廢棄。
六、疫苗應按規定的溫度貯存和運輸。
七、疫苗應由專人管理,按品名、批號效期,分類整齊存放,短效期先用,長效期后用。
八、接種現場要求一苗一冷藏,即一個冷藏包只冷藏
1.對適齡兒童根據規定的免疫程序進行疫苗接種,并宣傳免疫預防知識。
2.建立兒童預防接種電子檔案,及時做好信息登記和更新,上傳至國-家-信-息管理平臺。
3.檔案應長期妥善保管。
4.疫苗專人管理,制定需求計劃,從規定渠道購入。
5.疫苗購入時須驗收疫苗相關合格證件。
6.做好領發登記,及時掌握使用量及耗損量。
7.疫苗過期疫苗登記后上交。
8.疫苗的運輸、貯存和使用符合冷鏈管理要求。
9.建立冷鏈設備檔案,賬物相符、專物專用。
10.合理安排疫苗接種門診周期,設成人接種日。
11.接種場所、接種人員、消毒、體檢及接種均應符合相關要求。
12.及時建立接種卡、接種簿與接種證,按時預約接種。
13.做好常規查漏補種和強化免疫工作。
14.做好接種率監測與常規接種月報表統計,定期評價疫苗接種情況。
15.對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做好登記、調查,并及時處理、上報。
篇2:疫苗和冷鏈制度
一、疫苗實行一個窗口專人管理,供應渠道嚴格執行:省—市—縣—鎮—接種門診(接種點)。健全疫苗領發保管制度,建立疫苗領發臺帳,疫苗的出入賬物相符,登記必須有疫苗的名稱、數量、生產廠名、批號、失效期、進出數量、結余數量、領取人、備注等。
二、根據現行的免疫程序,本轄區的總人口數,出生率,各年齡組人口數及疫苗的損耗系數等制訂疫苗計劃,每年三月前將下一年度的計劃免疫用苗數量報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三、疫苗的運輸、貯存和使用要嚴格按照有關的溫度要求進行。按照疫苗的品種、批號分類整齊碼放,疫苗紙箱(盒)之間、與冰箱冰柜壁之間均應留有冷氣循環通道。分發使用疫苗按照“先短效期、后長效期”和同批疫苗按“先入庫,先出庫”的原則,存放要整齊,包裝標志明顯,疫苗之間留出冷氣循環通道。
四、健全冷鏈設備管理制度,建立冷鏈設備臺帳,記錄各種設備的品名、型號、到貨時間、數量;建立設備運轉與維修記錄簿,記錄發生故障與維修情況。疫苗過期應及時做好報損手續。
五、冷鏈設備做到專人管理,定期保養,建立維修、溫度記錄。冷鏈設備要有專人保養,經常擦拭保潔,每日2次(上午上班后與下午下班前)觀察記錄冰箱冰柜內運轉溫度;保冷背包每次用后及時擦凈晾干備用,冰排用后及時送回冷凍室凍存。
六、冷鏈冰箱和冰柜應安放在干燥、通風、避免陽光直射、遠離熱源的地方,后部要留有空間,底部要墊擱架,電源線路與插座應專線專用。
七、所有計劃免疫冷鏈設備僅專用于貯存疫苗,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存放疫苗的冰箱和冷庫嚴禁存放其他物品、過期疫苗。
篇3:疫苗冷鏈運輸管理制度
一、疫苗的運輸必須用冷藏箱,領取疫苗時必須配置相應的冷藏設備。
二、疫苗在運輸過程中,疫苗發放、運送、接收人員要進行溫度監測記錄。
三、冷鏈設備必須做到專物專用,不得挪作它用。
四、冷鏈設備必須建檔建卡,建立健全領發手續和登記制度,做到賬、物相符。
五、疫苗進、出必須建立專賬,做到賬、苗相符。
六、疫苗要進入冷鏈系統保存,并由專人負責保管,OPV、MV疫苗等在-20℃條件貯存,BCG、HBV、DPT、DT等在2℃-8℃條件下貯存。
七、疫苗保存期間要進行溫度監測,每天上班后和下班前各測量1次疫苗溫度,并如實記錄監測結果;做好停電、停機、故障維修記錄,管理員因故外出不能進行日常監測時要做好交接班。
八、貯存的疫苗要擺放整齊,疫苗與箱壁,疫苗與疫苗間應留有1-2cm的空隙,疫苗要按品名和失效期分類擺放。
九、冷鏈設備要經常進行保養,經常保持電冰箱的清潔,做到無灰塵、無污跡,電冰箱蒸發器結霜溫度超過4小時要及時化霜和除霜,長期停止使用時,應將箱內外擦凈,每周開機2小時。冷藏箱和冷藏背包使用過擦凈水跡,保持箱內干燥和清潔。
十、冷鏈設備出現異常或故障應及時報告,由專業人員進行檢查和修理,非專業技術人員不得隨便拆卸。
檔案管理制度